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通量是矢量B. Φ=BS只能适用于匀强磁场
C. 磁通量与线圈的匝数成正比D. 磁通量为零的位置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2.如图所示,灯泡L1、L2、L3与滑动变阻器R及电源连成电路,电源内阻不能忽略。闭合开关,当R的触头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1变暗、L2变亮、L3变暗
B. L1变亮、L2变亮、L3变暗
C. L1变暗、L2变亮、L3变亮
D. L1变暗、L2变暗、L3变亮
3.一根粗细均匀的木筷,下端绕几圈铁丝,竖直浮在装有水的杯中。将木筷向上提一段距离后放手,木筷就在水中上下振动。以木筷振动的最低点为计时起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木筷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速度为v,周期为T,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的打夯机将质量为20t的重锤升高到5m的高度后释放,重锤在地面上砸出一个深坑,重锤冲击地面的时间为0.2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重锤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 1×106NB. 1.2×106NC. 1.5×106ND. 2×106N
5.小王同学将一肥皂膜摆放在酒精灯的火焰前,发现在肥皂膜上形成上疏下密的彩色条纹,如图所示。据此推测该肥皂膜在竖直方向的侧向截面图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下端挂有质量为m的等腰梯形金属框,金属框的上底、腰和下底长度分别为L、L和2L,空间存在垂直于金属框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两端与电源相连,从A端流入的电流大小为I,金属框静止后弹簧的压缩量均为x。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A. 5(mg+2kx)8ILB. 5(mg−2kx)8ILC. mg+2kx2ILD. mg−2kx2IL
7.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长度为0.40m的木箱,木箱的底部中央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木箱的质量为木块的2倍,木块与木箱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3,重力加速度取10m/s2。现给木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速度大小为3m/s,则最终木块距离木箱右端的距离为( )
A. 0.10mB. 0.20mC. 0.25mD. 0.30m
8.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bc的中心O处有一粒子源,能够沿abc平面向任意方向发射速率为 3qBL6m的粒子,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
A. πmqB
B. πm2qB
C. πm3qB
D. πm6qB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9.松果采摘机利用机械臂抱紧树干,通过采摘振动头振动而摇动树干使松果脱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干振动的频率等于采摘振动头振动的频率
B. 采摘振动头停止振动后树干的振动频率逐渐减小
C. 采摘振动头振动的频率越大落果效果一定越好
D. 不同的树木落果效果最好时采摘振动头的振动频率不同
10.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及所用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若该车在额定功率状态下以最大速度行驶,不计其自身机械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576WB.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4Ω
C. 自行车获得的牵引力为63ND. 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17.5N
11.如图中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t=0的波形图,经过0.5s,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则t=4.25s时坐标x=0.5m处的质点振动情况可能是( )
A. 处于波峰B. 处于波谷
C. 处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D. 处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
12.如图甲所示,物块A、B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左侧与竖直墙壁接触。物块C以速度v0向左运动,与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并开始计时。A、B运动的a−t图像如图乙所示,S1、S2分别表示t1到t2时间内A、B的a−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大小。已知三个物块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2=2a1B. S2=2S1
C. 0−t1内墙对B的冲量大小为2mv0D. 在t4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3mv02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3.了解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对地球物理学、航空航天技术及大地测量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操作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弹性大些的,并使其适当长一些
B.拉开摆球时使摆角尽量大些
C.实验时必须保证小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改变摆长重复实验时,摆线长度的变化尽量小些
(2)实验中用停表测量单摆的周期。摆球某次经过最低点开始计时并数0,当摆球第60次经过最低点停止计时,停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做出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为______m/s2(π2取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某小组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先用欧姆表测出其阻值约为200Ω,为了较准确的测量,选用以下仪器:
电源(20V,内阻可不计);
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Ω);
电流表(0~100mA,内阻约5Ω);
电压表(0~15V,内阻约30kΩ);
开关和导线若干。
(1)用图甲中的螺旋测微器测量直径时,将电阻丝放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先旋动______,当测微螺杆快靠近物体时,再旋动______,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再扳动______并读数。上述操作选择的部位依次是______;
A.a、b、c
B.b、c、a
C.c、b、a
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直径d= ______mm;
(2)请将电路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端(填“a”或“b”);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L,某次实验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用实验测量的物理量L、d、U、I表示电阻率,则表达式为ρ= ______;
(4)不考虑偶然误差,通过该实验测得的电阻率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5.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其中两个质点甲、乙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甲、乙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甲=1m、x乙=7m。甲、乙之间只有一个波谷。
(1)写出甲的振动方程;
(2)求波速。
16.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光学元件的横截面。一束单色光从AB边上的P点入射,BP长度为L,入射光与AB边成30°,经AB面折射、BC面反射后垂直AC面射出。已知∠A=30°,BC长度为2 3L,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单色光在元件中临界角的正弦值;
(2)单色光在元件里的传播时间(不考虑光的多次反射)。
17.如图甲所示,一个棱长为L的立方体空间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左侧面的中心P沿x轴正方向射入立方体空间,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1)若粒子的速度大小任意取值,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2)若粒子从dcfg面射出,求粒子速度大小的取值范围;
(3)如图乙所示,将磁场撤掉,在立方体空间中加上沿z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粒子射出时的速度方向偏转了45°。如图丙所示,保持粒子的入射速度不变,再将立体空间分成左右相等的两个区域,左侧区域保持电场不变,右侧区域加上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粒子先后穿过电场和磁场区域,垂直dcfg面射出,求电场强度E。
1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倾角θ=30°的斜面和足够长的桌面。桌面上放置长度x=1.6m的“L”形木板,木板左端静置一滑块。一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与斜面在P点发生碰撞(碰撞前后沿斜面方向速度不变,垂直于斜面方向的速度等大反向),之后恰好水平击中滑块,OP的距离h=53m。已知小球质量m0=0.6kg,滑块质量m1=0.6kg,木板质量m2=0.4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球和滑块均视为质点,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不计碰撞时间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与斜面碰撞后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2)滑块与木板发生碰撞后两个物体速度的大小;
(3)整个过程桌面对木板摩擦力的冲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磁通量是标量,故A错误;
B、Φ=BS只能适用于匀强磁场,故B正确;
C、磁通量与线圈匝数无关,故C错误;
D、磁通量为零的位置,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可能是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磁通量的标矢性判断A选项;根据Φ=BS使用条件判断B选项;根据磁通量的定义判断CD选项。
要知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磁通量是一个有方向的标量,因为它的运算法则符合代数加减。
2.【答案】A
【解析】解: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符合“串反并同”的条件,因为灯泡L1和L3与滑动变阻器并联,而灯泡L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在减小,则L1变暗、L2变亮、L3变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理解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根据“串反并同”得出灯泡亮度的变化趋势。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熟悉电路构造的分析,结合口诀“串反并同”即可完成解答。
3.【答案】C
【解析】解:设木筷的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静止时水下长度为x0,
根据平衡条件得:ρgSx0=mg,
设向上提的距离为x,木筷受到的浮力:F浮=ρgS(x0−x)
木筷受到的合力:F=F浮−mg=−ρgSx
令ρgs=k,则木筷所受合力:F=−kx,木筷在水中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AB、以木筷振动的最低点为计时起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位移x=−Acsin2πTt,故AB错误;
CD、结合简谐振动的规律可知木筷的速度v=ωAsin2πTt,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对木筷受力分析,判断木筷的运动性质,然后结合开始时的位置分析答题。
本题难点在于求解木筷所受合力,根据合力的特点判断木筷的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
4.【答案】B
【解析】解:重锤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的时间为t1,则有:h=12gt12
代入数据解得:t1=1s
设重锤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取向上为正方向,全过程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Ft2−mg(t1+t2)=0,其中:t2=0.2s,m=20t=2.0×104kg
代入数据解得:F=1.2×106N,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求出重锤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的时间,全过程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本题主要是考查动量定理,利用动量定理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分析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合外力的冲量才等于动量的变化。
5.【答案】D
【解析】解: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干涉条纹,在入射光为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因为重力作用,肥皂膜前后表面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由于干涉条纹的间距上疏下密,故越向下肥皂膜厚度变化越来越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根据薄膜干涉条纹特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薄膜干涉形成特点,解题关键理解薄膜干涉产生得原因。
6.【答案】C
【解析】解:对金属框受力分析,金属框受到重力,向上的电磁力和向下的弹力,如图示
从而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FB=mg+2kx,由于金属框AB处连着导线,所以金属框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下底,第二部分是由上底和腰组成。因为两部分并联,所以两部分分得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而电阻又和长度成正比,所以第一部分的电流为35I,第二部分的电流为25I。
由安培力公式得FB=3×25BIL+2×25BIL=2BIL,那么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mg+2kx2IL,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现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得到重力、安培力和弹簧弹力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以及安培力公式,即可得到磁感应强度大小。
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并联电路电流特点、胡克定律和安培力公式,基础题。
7.【答案】A
【解析】解:木块与木箱滑行中,由于没有外力作用,所以动量守恒,令木块质量为m,木箱质量为M,选择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
mv=(M+m)v′
根据功能关系,令木块相对于木箱移动的距离为x,有:
12mv2=12(M+m)v′2+μmgx
联立解得:x=0.9m
说明木块在木箱内先向右移动了0.2m,后反弹向左移动移动了0.4m,又向右移动了0.3m才停下,故木块距离木箱右侧的距离为0.1m,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根据动量守恒和功能关系可求出木块相对于木箱移动的距离,从而求出木块距离木箱右端的距离。
学生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摩擦力做功要考虑的是相对位移。
8.【答案】C
【解析】解: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qvB=mv2R,粒子的速率为v= 3qBL6m,解得粒子的轨迹半径r= 36L
由于粒子源在三角形abc的中心,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时,粒子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最小,即轨迹最短、轨迹所对应的弦长最短,其中一条轨迹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OD=13×Lsin60°= 36L=r,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OD是最短的弦长之一,所以最小的圆心角:θ=60°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t=θ360∘T=60°360∘×2πmqB=πm3qB,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解粒子的轨迹半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时,粒子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最小,根据几何关系求解最小的圆心角,由此得到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
对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分析,一般是确定圆心位置,根据几何关系求半径,结合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解未知量;根据周期公式结合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求时间。
9.【答案】AD
【解析】解:A.工作中,树干做的是受迫振动,其振动频率等于采摘振动头的振动频率。故A正确;
B.采摘振动头停止振动,则树干的振动频率不变,振幅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当采摘振动头振动频率等于树干的固有频率时,将发生共振现象,此时树干的振幅最大,采摘落果的效果最好,所以采摘振动头振动的频率越大落果效果不一定越好,故C错误;
D.由于不同的树木树干的固有频率不同,所以落果效果最好时采摘振动头的振动频率也应不同,故D正确。
故选AD。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振动头停止振动,树干的频率不变,树干振动的振幅逐渐减小;发生共振时效果最好;不同的树木固有频率不同。
知道做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是解题的关键,知道发生共振的条件。
10.【答案】AC
【解析】解:A、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UI=48×12W=576W,故A正确;
B、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为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欧姆定律求内电阻,即电动机内电阻R≠UI=484Ω=12Ω,故B错误;
C、电动车速度最大时,牵引力F与阻力f大小相等,F=f=P出vm=350203.6N=63N,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根据P=UI计算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根据P=Fv计算电动车所受阻力和牵引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电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计算,还要知道电动机正常共作时是非纯电阻电路,不符合欧姆定律。
11.【答案】AB
【解析】解:如果波向右传播,则有:t=nT+14T=0.5s
解得:T=24n+1
x=0.5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cs[(4n+l)πt+π4]
故当t=4.25s时,坐标x=0.5m处的质点可以位于波峰位置或波谷位置,但不能处于平衡位置;
同理如果波向左传播,则有x=0.5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cs[(4n+3)πt+π4]
故当t=4.25s时,坐标x=0.5m处的质点可以位于波峰位置或波谷位置,但不能处于平衡位置,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求出波向右传播或波向左传播,写出x=0.5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由此分析当t=4.25s时,坐标x=0.5m处的质点所处的位置,由此分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波的图像;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掌握振动的一般方程y=Asinωt,知道方程中各字母表示的物理意义,能够根据图像直接读出振幅、波长和各个位置处的质点振动方向,知道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v=fλ。
12.【答案】BC
【解析】解:C.二者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选择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可得mv0=(m+m)v,解得v=12v0,在0~t内对AC研究,设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I=−2mv−2mv=−2mv0,而B处于静止状态,墙壁对B的冲量大小等于弹簧弹力对A的冲量大小,故0~t1内墙对B的冲量大小为2mv0,故C正确;
B.a−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AC物体初速度为v,根据对称性可知,t1时刻AC的速度为v,AC的加速度为0,此时弹恢复原长,B开始离开墙壁,到t2时刻加速度均达到最大,此时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速度相同,选择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即2mv=3mv1,S2=v1,S1=v−v1,故S2=2S1,故B正确;
A.A的加速度为a1时弹压缩量最大,即E=12⋅2mv2=12kx12,解得x1= mkv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1=kx12m=v0 2 km,在t2时,三者共速,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12⋅2mv2=12⋅3mv12+Ep,解得x2= m6kv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2=kx2m= k6mv0,故a1= 32a2,故A错误;
D.B离开墙壁后整体动量守恒,选择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2mv=3mv1,故在t4时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12×2mv2=123mv12+Ep,解得Ep=112mv02,故D错误。
故选:BC。
根据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及对AC而言利用冲量定理可求出B冲量的大小;a−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结合动量定理可得出面积的关系;根据能量的表达式,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加速度的关系;根据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可求出弹性势能大小。
学生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对于碰撞过程,要熟练运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来分析作答,同时要能够通过图像挖掘物理意义。
13.【答案】C 1.90 9.76
【解析】解:(1)A、实验中摆线应选择细些的,弹性小一些的,避免长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摆线的长度要适当长一些,故A错误;
B、白球的周期与摆角无关,且要求摆球的摆角要小于5°,否则摆球的运动就不能视为简谐运动了,故B错误;
C、实验时,应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C正确;
D、改变摆长重复实验时,摆线长度的变化尽量大一些,适当长一些,故D错误;
故选:C。
(2)摆球某次经过最低点开始计时并数0,当摆球第60次经过最低点停止计时,则摆球经过30次全振动,由图乙可知单摆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
t=30s+27.10s=57.10s
则单摆的周期为:
T=tn=57.1030s=1.90s
(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g可得:
T2=4π2Lg
结合图像的斜率可知:
k=4π2g=×10−2s2/m
解得:g=9.76m/s2。
故答案为:(1)C;(2)1.90;9.76
(1)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
(2)熟悉秒表的读数规则,并由此得出单摆的周期;
(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结合图像的物理意义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本题主要考查了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结合单摆的周期公式即可完成分析。
14.【答案】b c a B 2.960 a πUd24IL 小于
【解析】解:(1)用图甲中的螺旋测微器测量直径时,将电阻丝放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先旋动旋钮b,当测微螺杆快靠近物体时,再旋动微调旋钮c,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再扳动锁紧装置a并读数,故AC错误,B正确。
故选:B。
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0.01mm,读数为:d=2.5mm+46.0×0.01mm=2.960mm。
(2)由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比所测电阻的阻值小的多,所以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接法,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补充完整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端,短路了工作电路,同时可以使电路的总电阻达到最大,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根据电阻定律R=ρLS,结合R=UI、S=πd24,可得:ρ=Uπd24IL
(4)本实验采用的是外接法,通过该实验测得的电阻值小于真实值,故所测电阻率也小于真实值。
故答案为:(1)b、c、a;B;2.960;(2)见解析;(3)a;πUd24IL;(4)小于
(1)根据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及精度读数;
(2)根据滑动变阻器及待测电阻阻值大小连接实物图;
(3)(4)根据电阻定律解得电阻率,同时分析误差。
本题考查了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的接法。
15.【答案】解:(1)根据甲的振动图像,T=12s,故甲的角速度ω=2πT,代入数据ω=π6,故甲的振动方程y=4sinπ6t(cm);
(2)甲、乙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甲=1m、x乙=7m。甲、乙之间只有一个波谷,故甲、乙之间距离Δx=x乙−x甲,代入数据Δx=6m=34λ,故λ=8m,所以波速v=λT,代入数据v=0.75m/s;
答:(1)甲的振动方程y=4sinπ6t(cm);
(2)波速0.75m/s。
【解析】(1)根据振动图像找周期,再根据周期求角速度,确定振动方程;
(2)根据题意,分析出Δx=34λ,求波长,再求波速。
本题解题关键是分析出甲、乙之间的距离为34λ,是一道中等题。
16.【答案】解:(1)由光路图得
AB面的入射角为α=60°,AB面的折射角为β=30°,
n=sinαsinβ=sin60°sin30∘= 3,
根据sinC=1n,
解得sinC= 33
(2)设光在该元件中的速度为v,n=cv
由图可得AB射到BC的光程L1=2L,由BC射到AC的光程为L2=32L,
光在元件中的传播时间为t=L1+L2v,
代入数据得t=7 3L2c
答:(1)单色光在元件中临界角的正弦值为 33
(2)单色光在元件里的传播时间为7 3L2c
【解析】(1)根据全反射临界角求得折射率;
(2)根据题意做光的折射图,结合几何关系可求得传播时间。
本题考查折射定律,解题关键学会根据题意做出光路图,再根据全反射公式sinC=1n进行求解。
17.【答案】解:(1)由分析可知,粒子从左侧面飞出时时间最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qv0B=mv02R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
T=2πRv0
由几何知识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为θ=180°,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
t=θ360∘T
联立解得
t=πmqB;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qvB=mv2R
解得
v=qBRm
若从dg棱射出时,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得
R1=L4
若从cf棱射出时,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得
R22=(R2−L2)2+L2
联立解得
qBL4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