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4409/0-17106399132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4409/0-17106399133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4409/0-17106399133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4409/0-171063991338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4409/0-171063991344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4409/0-171063991347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4409/0-171063991350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4409/0-171063991353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图片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北宋与辽的关系,保持友好和平,澶州之战,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 2.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的基本史实,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3.分析澶渊之盟对民族和平与发展起到的作用。 4.通过宋与辽和西夏的和战,认识到各民族在更大范围的交融,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辽墓壁画《契丹人饮马图》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采取半农半牧生活。
①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
民族:政权名: 时间: 人物: 都城: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几度险些被吐蕃与回鹘所灭。一百多年的颠沛流离直到隋唐时内附中原称臣才定居下来,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
民族:政权名:时间:人物:都城:
政治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经济上: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文化上:创制西夏文字。
1.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创制本民族文字。2.重视农耕,发展经济。
根据下图,概括契丹族(辽)和党项族(西夏)的兴起并逐渐强大的原因有哪些相同点?
1.背景(起因):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后晋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此后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结合图文材料,从地理位置角度说说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
古者未失燕蓟之地,有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为中原险要,以隔阂匈奴不敢南下,而历代帝王尚皆极意防守,未尝轻视。自晋祖弃全燕之地,北方关险,尽属契丹。契丹之来,荡然无阻。 ——(宋)富弼
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宋攻辽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辽大举攻宋,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时间:双方:地点:结果:
内容: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2.双方撤军,各守疆界;3.宋给辽钱物;4.在边境开设榷场(贸易市场),开展互市贸易。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过分依赖议和,轻视武备,加剧军事弱势。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但西夏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也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问题思考:如何看待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与和?
①换来了长时间的和平; ②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③加速了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促进了民族融合。
①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你的意见呢,小组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朝百姓,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年赵匡胤建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背景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真宗,评价澶渊之盟,西夏攻宋,宋夏议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