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2 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

    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2 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2 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2 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2 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2 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登幽州台歌》
    一、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三、诗歌翻译
    【注释】
    前:过去。
    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
    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
    四、内容理解,重点赏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者
    写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却无缘相见。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通过“天地悠悠”和“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更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悲情。
    3.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五、诗歌主题
    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引起无限感慨,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
    2.《望岳》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写作背景
    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诗,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本课这首五言律诗为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漫游,故有此作。
    三、诗歌翻译
    【注释】
    岱宗: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又称为岱宗。
    夫: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未了:未尽,没完。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集中,聚集。
    昏晓:昏,傍晚,这里是晦暗的意思;晓,天亮。这里是明亮的意思。
    决:裂开。
    眦:眼眶。
    会当:定要。
    凌:登。
    一:全。
    览:看。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啊?从齐到鲁都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
    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
    (我)定要登上顶峰,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四、内容理解,重点赏析
    1. 整体把握内容。
    (1)一二句写仰望泰山整体。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是从远望的角度来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2)三至六句写仰望泰山所见。
    三四句是静景,五六句是动景。“造化钟神秀”是指大自然特别钟爱泰山,将一切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这里。
    炼字:“昏”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决眦”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写望时的这种全神贯注,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
    (3)七八两句诗人仰望泰山极顶,层云变幻,归鸟翱翔,不禁产生了一种登山的渴望。用“众山小”反衬出泰山之“高大”,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
    2. “青未了”写出了泰山怎样的气势?
    泰山的绵延、高大。
    3. 颔联中“钟”“割”有什么表达效果?
    “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了造物者对泰山情有独钟;“割”字,是夸张的说法,极言泰山之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突出了泰山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形象。
    五、诗歌主题
    《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登飞来峰》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其诗遒劲清新。有《临川集》一百卷传世。
    二、写作背景
    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三、诗歌翻译
    【注释】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塔,这里指应天塔。
    闻说:这里是听到的意思。
    自缘:因为。
    【译文】
    我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听到鸡鸣声,登上飞来峰,见到日出的奇景。
    我不怕浮云挡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山峰塔顶的最高处。
    四、内容理解,重点赏析
    1.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写塔极高;用夸张手法说塔高“千寻”。又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天刚破晓,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
    2.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你如何理解这句的意思?
    议论;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3.如何理解诗中提到的“浮云”?
    “浮云”指诗人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等一些消极的事物,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喻指当时的保守势力
    五、诗歌主题
    《登飞来峰》:本诗借写登高远望的感受,借景抒情,以理入诗,蕴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
    4.《游山西村》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力主北伐,忧怀国事。代表作品有《示儿》《诉衷情》。
    二、写作背景
    《游山西村》此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令作者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始终忧怀国事。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三、诗歌翻译
    【注释】
    腊酒:腊月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文】
    不要取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他们请客人也会菜肴丰足。
    (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曲折,(草木茂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素,古风犹存。
    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拄着拐杖随时都会在夜里敲你家的门。
    四、内容理解,重点赏析
    1.《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
    2. 颔联蕴含着什么哲理?
    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在逆境中往往包含着希望和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3.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民俗与热情好客的乡民的赞美。
    4.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归途中的悠闲惬意之情和对重游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诗歌主题
    《游山西村》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5.《己亥杂诗(其五)》
    一、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二、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其五)》: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即己亥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三、诗歌翻译
    【注释】
    浩荡: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天涯: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
    【译文】
    满怀离愁看着太阳西下,诗人的马鞭向东一指,前面便是海角天涯。
    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化作春泥后滋养更多花儿。
    四、内容理解,重点赏析
    1.理解前两句。
    内容: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2.赏析后两句。
    后两句移情于物,展开联想,借“落花”自喻,表现出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思想感情。
    3.《己亥杂诗(其五)》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
    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一是离别之感。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所以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闷的。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
    五、诗歌主题
    本诗将叙事、抒情、议论结合起来,描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4 八年级上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4 八年级上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野 望》,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赏析颔联和颈联,《钱塘湖春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3 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二):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3 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木兰诗》,“东市买……北市买长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9 九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二):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专题09 九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过零丁洋》5,《十五从军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