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九讲描绘画面题(原卷版+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九讲描绘画面题(原卷版+解析)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九讲描绘画面题(原卷版+解析)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九讲描绘画面题(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九讲描绘画面题(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九讲描绘画面题(原卷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画面描绘类题目,考查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以简答题形式呈现,偶有填空出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画面”“诗中‘……’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等是常见的题目表述。
    常见题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 进行描绘。
    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所蕴含的 诗人情感作答。
    精题回放
    例1例1 (2023·江苏扬州)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万俟咏《长相思·雨》)的画面。
    例2 (2023·北京)“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解题方略】
    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诗歌的描写对象,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发挥想象,丰富诗句的内容,用优美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例1,描写对象是芭蕉和灯盏,诗人客居异乡,在雨夜,独坐室内,隔窗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孤灯照着离人,难以人眠。如果就句写句,只能读到窗外的芭蕉和室内的一盏灯,毫无诗趣。结合全词,增加其人、
    其境,发挥想象,画面丰富,美感自得。诗句扩展不离诗句,但又不能囿于诗句,以诗句为支撑,补充人物所处情境,非常必要。
    例2的画面想象,要求依据诗歌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这样的命题,别出心裁,颇具新意。试题检测对全诗的整体把握,但仍旧是画面描述,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考查赏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语言概括组织能力,一石三鸟。描绘画面,对大家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描述能力都有要求。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但仅仅解释诗句是不够的,可以运用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描绘画面,使语言生动形象起来。
    【参考答案】例1:示例:诗人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声响,又望着窗内那一盏孤灯,灯光摇曳,诗人也不禁顾影自怜。例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丛
    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神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备感温馨。
    解答画面描述题,要注意以下四步: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所要描绘画面范围的意象(要找全)。如例1,要求描绘颔联的画面,例2要求描述上阕画线句子的画面。其中,例1颔联的意象有潮、江、岸、风、帆;例2的意象是小园、桃花、李花、菜花等。
    第二步,根据意象特征,为意象添加恰当的修饰语,并连词成句。如例1,意象添加修饰语分别为春潮、江水、两岸、春风、船帆等。
    第三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描绘画面(注意要忠于原诗内容)。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第四步,必要时还要揭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境与情合”。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描写)。如“古道西风瘦马”可以描绘为: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闯关检测
    【2023黑龙江牡丹江市】
    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答: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答:

    【2023内蒙古赤峰市】
    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3.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D.本诗通过对稚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4.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

    第九讲 描绘画面题
    考点阐述
    画面描绘类题目,考查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以简答题形式呈现,偶有填空出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画面”“诗中‘……’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等是常见的题目表述。
    常见题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 进行描绘。
    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所蕴含的 诗人情感作答。
    精题回放
    例1例1 (2023·江苏扬州)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万俟咏《长相思·雨》)的画面。
    例2 (2023·北京)“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解题方略】
    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诗歌的描写对象,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发挥想象,丰富诗句的内容,用优美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例1,描写对象是芭蕉和灯盏,诗人客居异乡,在雨夜,独坐室内,隔窗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孤灯照着离人,难以人眠。如果就句写句,只能读到窗外的芭蕉和室内的一盏灯,毫无诗趣。结合全词,增加其人、
    其境,发挥想象,画面丰富,美感自得。诗句扩展不离诗句,但又不能囿于诗句,以诗句为支撑,补充人物所处情境,非常必要。
    例2的画面想象,要求依据诗歌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这样的命题,别出心裁,颇具新意。试题检测对全诗的整体把握,但仍旧是画面描述,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考查赏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语言概括组织能力,一石三鸟。描绘画面,对大家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描述能力都有要求。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但仅仅解释诗句是不够的,可以运用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描绘画面,使语言生动形象起来。
    【参考答案】例1:示例:诗人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声响,又望着窗内那一盏孤灯,灯光摇曳,诗人也不禁顾影自怜。例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丛
    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神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备感温馨。
    解答画面描述题,要注意以下四步: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所要描绘画面范围的意象(要找全)。如例1,要求描绘颔联的画面,例2要求描述上阕画线句子的画面。其中,例1颔联的意象有潮、江、岸、风、帆;例2的意象是小园、桃花、李花、菜花等。
    第二步,根据意象特征,为意象添加恰当的修饰语,并连词成句。如例1,意象添加修饰语分别为春潮、江水、两岸、春风、船帆等。
    第三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描绘画面(注意要忠于原诗内容)。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第四步,必要时还要揭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境与情合”。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描写)。如“古道西风瘦马”可以描绘为: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闯关检测
    【2023黑龙江牡丹江市】
    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答: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答:

    【答案】1.示例: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2.示例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示例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此句意为: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抓住“水、山岛”等景物,描绘出浩荡壮观的景象。示例:在这水波摇动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故答案为: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此题考查诗句的鉴赏。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丰富的想象”这个角度。诗歌前四句描写沧海景象,有静有动。后面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运用想象,译为: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自己的壮志。示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进一步描绘了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也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2023内蒙古赤峰市】
    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3.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D.本诗通过对稚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4.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

    【答案】3.D
    4.在酷热的五月仲夏傍晚时分,憩息茅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都映照在苍茫暮色里
    【解析】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鉴赏。D.表达了作者对优美的稚川山水风光的热情赞颂。从“隔水青山似故乡”可看出诗人还巧妙抒写了他的思乡之情;D选项说法不全面;
    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画面的描绘。一二句,描画“行人”傍晚小憩于茅亭的所见,也是对山水的点染。作为一个赶路的宦游人,在“五月”仲夏的暑热中整日跋涉,直到傍晚才突然发现一个“松下茅亭”,岂不喜出望外;憩息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一个“凉”字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是凉爽宜人,写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汀沙云树晚苍苍”一句写了两种景物,一是“汀沙”,即江中汀洲的白沙,一是“云树”,远处云烟缭绕的繁茂树林,这是诗人纵目远眺看到的景色。特点是“晚苍苍”,写出了汀沙云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的情景。据此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即可。示例: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让人感到无比惬意,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云烟缭绕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六讲名句赏析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六讲名句赏析题(原卷版+解析),共6页。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五讲品析字词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五讲品析字词题(原卷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中的某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赏析某字的妙处,特殊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十一讲主旨领悟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第十一讲主旨领悟题(原卷版+解析),共9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