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只有一个地球(原卷版+解析)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只有一个地球(原卷版+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只有一个地球(原卷版+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只有一个地球(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只有一个地球(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只有一个地球(原卷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供人类生存。“只有”强调了地球的重要性,这个题目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
    知识链接
    本文节选自《只有一个地球》《中华国策:环境保护》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 有删改。
    课文解析
    只有一个地球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
    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5.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6.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了地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7.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8.“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9.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感悟主题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写法鉴赏
    1.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全文分成四部分,从地球的美丽写起,写到地球的渺小,再写到地球资源的枯竭,再介绍移民其他星球的不可能性,最后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这样便显得水到渠成。全文层次分明,脉络也很清晰,很容易把握。
    2.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3.说明语言生动形象。
    文中所用的“遨游”“晶莹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纹痕”“水蓝色“妙衣”“生命的摇篮” “和蔼可亲”“群星璀璨”“可爱”等词语,生动形象,十分吸引读者。
    (一)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9分)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7.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 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
    B.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C.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D. 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18.根据文章信息填写下列表格。(5分)
    19.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的这句感慨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只有一个地球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a ,b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c 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5)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6)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7)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8)“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9)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2. 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3. 第(4)段加点的“本来”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4. 第(4)段a、b、c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但是……因为……如果B. 但是……因为……不但
    C. 但是……因为……假如D. 而且……因为……如果
    15. 第(6)段“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原因是_______
    16. 第(9)段“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请根据生活实际,提出两条具体的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5题(18分)只有一个地球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字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字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他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未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⑤有人会说,字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⑥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杯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⑦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⑧“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⑨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杯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扑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词语,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 B.但是 C.只有 D.如果
    2.第③段第一句中为什么用“也是”一词?


    3.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用括号内的词替换,请说明理由。
    (1)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只有)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被破坏)了!


    4.第⑥段加点词“至少”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5.对内容的判断,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空看地球,地球是蓝白相间的水晶球。
    B.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非常渺小的。
    C.在地球周围,没有适合生存的第二个星球。
    D.地球上欠缺的资源能从其他星球得到补充。
    (四)只有一个地球
    1.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晶莹(yín) 目睹(dǔ) B.薄(bó)纱衣 枯竭(jié)
    C.烂(làn)用 毁(huǐ)坏 D.节制(zhì) 恩(ēn)赐
    (2)根据拼音,书写正确的汉字。和ǎi( )可亲 á( )游 威xié( )
    kānɡkǎi( )( ) cuǐcàn( )( )
    2.请筛选本文信息,为地球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不超过50字)。


    请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因为 ,
    又因为 ,
    所以地球太可爱了!
    (2)因为 ,
    又因为 ,
    所以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语段中填适当的关联词。
    ( )地球太可爱了,( )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宇宙间暂时只有地球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请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5.联系上下文,分析第8段在文中的作用。



    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居住社区的情况,参考示例,拟定两则社区宣传语。注意宣传语应该主题鲜明、字数较少,句式整齐、显明易记、表达严密。
    【示例】垃圾变宝源自分类,呵护环境源自点滴。


    认识
    地球
    特点
    依据
    (1)
    晶莹透亮,蓝白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渺小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2)
    (3)
    无私
    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脆弱
    (4)
    (5)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发出
    号召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
    题目解析
    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供人类生存。“只有”强调了地球的重要性,这个题目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
    知识链接
    本文节选自《只有一个地球》《中华国策:环境保护》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 有删改。
    课文解析
    只有一个地球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段解:从俯瞰的视角,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介绍地球,突出了其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特点。
    第一部分(第1段)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
    ①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段解: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球的渺小和不会长大。
    ②“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偏舟,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
    段解: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
    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段解:一些可再生资源,在人类随意的破坏下,变成不可再生的,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危害人类自身。
    ③“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他准确地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先的不可再生性。突出了地球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有关矿产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和提醒。
    第二部分(第2-4段),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5.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段解: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6.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了地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段解: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明人类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上。
    ④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强调了21世纪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21世纪还找不到第三个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说理,又让人信服。
    7.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段解:否定了人类移居到其他星球的可能性,进而引导人类重视保护目前所生存的地球。
    第三部分(第5-7段)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
    8.“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段解:引用宇航员的感叹,突出地球的可爱和容易遭到破坏。
    ⑤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一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9.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段解: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顺理成章地呼吁人类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第四部分(第8-9段)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感悟主题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写法鉴赏
    1.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全文分成四部分,从地球的美丽写起,写到地球的渺小,再写到地球资源的枯竭,再介绍移民其他星球的不可能性,最后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这样便显得水到渠成。全文层次分明,脉络也很清晰,很容易把握。
    2.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3.说明语言生动形象。
    文中所用的“遨游”“晶莹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纹痕”“水蓝色“妙衣”“生命的摇篮” “和蔼可亲”“群星璀璨”“可爱”等词语,生动形象,十分吸引读者。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9分)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7.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 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
    B.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C.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D. 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18.根据文章信息填写下列表格。(5分)
    19.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的这句感慨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17.(2分) D
    18.(5分,1空1分)(1)美丽(壮丽);(2)资源有限(3)矿产资源需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必的枯竭。)(4)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5)唯一性
    19.(2分)既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和赞美,又发出了保护地球、珍视地球的警示。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15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只有一个地球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a ,b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c 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5)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6)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7)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8)“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9)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2. 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3. 第(4)段加点的“本来”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4. 第(4)段a、b、c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但是……因为……如果B. 但是……因为……不但
    C. 但是……因为……假如D. 而且……因为……如果
    15. 第(6)段“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原因是_______
    16. 第(9)段“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请根据生活实际,提出两条具体的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①. 列数字 ②. 作比较 ③. 用具体的数据说明说明地球的渺小,不会再长大。
    13. 不可以。“本来”是“原来”的意思,如果去掉本来就表示这些资源是一直可以不断再生的,但事实上不是,不符合原意,所以不能去掉。 14. B
    15. 科学家己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6. 示例:(1)进行垃圾分类。(2)节约用水。
    (三)阅读下文,完成1-5题(18分)
    只有一个地球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字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字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他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未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⑤有人会说,字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⑥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杯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⑦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⑧“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⑨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杯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扑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词语,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 B.但是 C.只有 D.如果
    2.第③段第一句中为什么用“也是”一词?


    3.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用括号内的词替换,请说明理由。
    (1)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只有)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被破坏)了!


    4.第⑥段加点词“至少”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5.对内容的判断,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空看地球,地球是蓝白相间的水晶球。
    B.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非常渺小的。
    C.在地球周围,没有适合生存的第二个星球。
    D.地球上欠缺的资源能从其他星球得到补充。
    【答案】(18分)
    1.B
    2.前一段介绍地球在众多星球中是小的,暗含着“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这一段介绍地球资源,承上文的“有限”,所以说“也是有限的”
    3.(1)不能。“约为”表示约数,让读者客观地了解地球的大小;“只有”是肯定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2)不能。“破碎”突出地球的脆弱,形象感强;“被破坏”未说明被破坏的程度
    4.“至少”表明目前所了解的“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的范围,不排除更大范围的可能,删去“至少”,则表明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语意変了
    5.D
    (四)只有一个地球
    1.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晶莹(yín) 目睹(dǔ) B.薄(bó)纱衣 枯竭(jié)
    C.烂(làn)用 毁(huǐ)坏 D.节制(zhì) 恩(ēn)赐
    (2)根据拼音,书写正确的汉字。
    和ǎi( )可亲 á( )游 威xié( )
    kānɡkǎi( )( ) cuǐcàn( )( )
    2.请筛选本文信息,为地球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不超过50字)。


    请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因为 ,
    又因为 ,
    所以地球太可爱了!
    (2)因为 ,
    又因为 ,
    所以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语段中填适当的关联词。
    ( )地球太可爱了,( )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宇宙间暂时只有地球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请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5.联系上下文,分析第8段在文中的作用。



    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居住社区的情况,参考示例,拟定两则社区宣传语。注意宣传语应该主题鲜明、字数较少,句式整齐、显明易记、表达严密。
    【示例】垃圾变宝源自分类,呵护环境源自点滴。


    【答案】只有一个地球
    1.
    (1)D (A晶莹yíng B薄bá纱衣C.滥làn用)
    (2)蔼 遨 胁 慷慨 璀璨
    2.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米,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是目前为止所知道的宇宙间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3.(1) 地球美丽壮观, 地球和蔼可亲/地球无私慷慨提供自然资源/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2) 地球不大且不会再长大, 地球资源有限且已经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3)因为 但是 并且;因为 又因为 还因为(两种答案都可以)
    4.“约”的意思是大致,表明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左右,表示数据的不确定,如果删去则太绝对,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第8段借宇航员的感叹,形象地概括、总结了前文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两个特点,与开头写宇航员对地球的介绍相呼应,增强了说明的真实性,为结尾提出保护地球的倡议做了铺垫。
    6.示例1:草木生长源自关爱,呵护家园源自你我。
    示例2:节约用水你我有责,爱护环境你我共赢。
    认识
    地球
    特点
    依据
    (1)
    晶莹透亮,蓝白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渺小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2)
    (3)
    无私
    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脆弱
    (4)
    (5)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发出
    号召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十六年前的回忆(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十六年前的回忆(原卷版+解析),共20页。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腊八粥(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腊八粥(原卷版+解析),共16页。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好的故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预初)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现代文复习-好的故事(原卷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我就要凝视他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