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5732/0-17106620430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05732/0-17106620430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共4页。
宋代经济的发展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的高效。本节课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将课堂教学落地化、实用化,旨在展示一节常规课程,避免热热闹闹、哗众取宠。本节课以“初识宋代经济--课前自学展示”和“再识宋代经济--论从史出”为切入点,通过在自学展示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分析图片和史料、文字提升学习能力。同时,以宋代的创新精神来引导学生用于日常学习,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本节课设计的主旋律就是实用、常态!
课标解读
内容标准
内容要求: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技术更新,优良品种增多,农业产量大幅增加,丝织业至此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期,南方地区进一步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经济重心难以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三个突出倾向,农业手工业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海外贸易的繁荣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
2.通过课前自学,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态度;通过分析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
3.通过展示宋代经济的创新,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勤学动脑,讲究新思维和新方法,提升学习成绩,从而以史为鉴、以史明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代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表现;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教学难点:分析图片和史料、解题能力的培养,对解题技巧的掌握。
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培养课前自学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将《清明上河图》的扑克牌发给学生,让学生研究图片表现的内容,并让同学们百度了解此画作。
教学流程
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关于宋代的图画:清明上河图,杯酒释兵权等。
教师:同学们,这四幅图片都和哪个朝代有关?
学生:宋代
教师:在你的印象里,这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学生:(依据前几课的学习回答)军事实力弱、割地赔款、重文轻武。。
教师:宋代在他的眼里是这样的(展示文字材料:乔纳森眼里的宋代)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经济,来了解它的另一面。
(教师展示本节课课题)
新授
教师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课标要求。
、初识宋代经济---自主学习展示
教师展示第一环节的标题,先让学生依据导学案小组交流自学问题。学生交流完以后,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适时点拨。
、再识宋代经济---论从史出(图片、史料、文字)
农业的强----数郡以忘饥
教师:同学们我们简单了解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体会到了它的繁荣,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接下来我们就依据一些图片、史料、文字来再识宋代经济。
教师:宋代农业的强---数郡以忘饥!它之所以能够这样强大,是因为苏州和湖州有什么重要之处?怎么来证明?
学生:苏州和湖州是重要的粮仓。有谚语为证:“苏湖熟,天下足”。
教师:(展示幻灯片)请同学生观察此图,可以得知哪些历史信息?
教师点拨:观察图片要看所有图片上展示的信息,比如:表头、图片内容。同学们来说一下你看的是什么?
学生:这是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情况,从图例上看还是棉花的推广情况图。
教师:根据大家的观察,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茶叶产量增加;棉花种植地区从广东、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川蜀一带。
教师:比较能反映农业发展情况的指标是什么?
学生:农作物产量。
教师:宋代有哪些农作物?
学生: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是茶叶和棉花。
教师: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原因有哪些?请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五则材料,要求依据材料分析原因,并找到相关的解题关键词。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交流成果,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并最后总结农业发展的原因。
手工业的强----驰名冠中外
教师:宋代手工业在哪些方面驰名中外的?
学生:丝织品、瓷器、造船
教师:(展示图片)观察图片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北宋时南方丝织品胜过北方
教师: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辉煌时代,怎样表现的?
学生:瓷都景德镇,成为制瓷业中心。
教师:造船业有何发展?
学生: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广州、明州、泉州造船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商业的强----繁荣满钱贯
教师:宋代的商业繁荣,一幅《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淋漓尽致。当时宋代有哪两个大都市?
学生:开封、杭州
教师:请大家结合手中的扑克牌和同学分享一下你了解的这幅画。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积极倾听参与。
教师:同学们,老师准备了几个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师展示几幅《清明上河图中》的小片段。
教师:(展示图片)比较两则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宋代有了早市和夜市。
教师:宋代的海外贸易如何?
学生:广州、泉州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开辟了新的航线。
教师:这个遗址是什么机构?管理什么?
学生: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教师: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结论?
学生: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位置。
教师:从以下的材料和图片中你得出什么信息?
学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
教师:交子的出现有何作用?
学生:便利了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师:南宋时期南方是粮食中心、商业中心、造船中心、纺织中心。表中的数据说明什么?
学生:南宋时,国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的赋税。
教师:正是“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南宋时期,南方是成为经济重心。
教师: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教师:宋小宝同学写了一篇游记,但老师觉得有些问题,你能看出来吗?
学生代表上台找问题并改正。
(三)以史明智提素养
教师:宋朝重文轻武,国家积贫积弱,是一个饱受诟病的的时代;但走进它却发现,它经济高度发展,是一个如水一般流动的、充满生机的、让人向往的时代!宋代引进新品种、培育优良种、发明新工具、改进新技术、发明了纸币,这些都体现一种什么精神?
学生:创新
教师: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学生,我们需要创新精神吗?
学生发言。
教师:希望同学们以史为鉴、以史明智,在学习中勤学动脑,发扬创新精神,步步高升!
教师:本节课我们再次走进了宋代,了解了它独特的另一面:经济繁荣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最终到了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四)、当堂检测--辨一辨
教师:宋小宝同学写了一篇游记,但老师觉得有些问题,你能看出来吗?
学生代表上台找问题并改正。
教师:同学们北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已是国家珍品,现代人发扬创新精神,运用数字光影技术让它动了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独特风姿。(播放动态《清明上河图》)
板书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教学后记
本节课通过学生课前自学、当堂展示、论从史出等环节引领学生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课程设计来看时间上有些紧迫,极容易在四十分钟内完不成教学任务,此点将成为败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依据学生课堂情况适时调整。同时,教师要注意课堂上的环节衔接和语言的组织,让这节课如行云流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发展,经济重心的发展过程,课堂小结,知识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