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5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06464/0-17106764548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5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06464/0-17106764549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5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06464/0-17106764549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一遍过(全国通用)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5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5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共2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镁和铝的性质,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铝三角”及其应用,硫酸铝钾——KAl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正确理解基础,不是会做几个简单题就叫基础扎实。对于一轮复习,基础就是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着力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夯实地基,二是打好框架。
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本,全面细致的回顾课本知识,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进一步强化理解。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学生解题的三重境界:一是“解”,解决当前问题。二是“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三是“归”,回归到高考能力要求上去。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要点全面,答题步骤规范)。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板。
高三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放矢,导致复习不深不透,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雾里看花。怎么办?就是要在“精讲”上下足功夫。抓住学情,讲难点、重点、易混点、薄弱点;讲思路、技巧、规范;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讲到学生心里去。
考点15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镁和铝的性质
铝热反应
2Al+Fe2O32Fe+Al2O3
4Al+3MnO23Mn+2Al2O3
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实验现象是当外露部分镁条刚刚燃烧完毕时,纸漏斗内混合物立即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大量的烟。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状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落下的是铁珠)。
铝热反应是指工业上用铝粉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得到Fe、V、Cr、Mn等难溶金属的一类反应。铝热反应的实质是铝在高温条件下将活动性比铝弱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二、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三、“铝三角”及其应用
1.具体反应
Al(OH)3+OH−+2H2O
Al(OH)3+3H+Al3++3H2O
Al3++3OH−Al(OH)3↓
+H++H2OAl(OH)3↓
+4H+Al3++2H2O
Al3++4OH−+2H2O
Al3++3+6H2O4Al(OH)3↓
2.应用
(1)判断离子共存问题
Al3+与OH−及、、S2−等弱酸根阴离子或与H+、以及弱碱阳离子Al3+、Fe3+等因生成沉淀或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2)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①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②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3)分离提纯
①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②利用Al2O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
③利用Al(OH)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离Al3+与其他金属阳离子。
四、硫酸铝钾——KAl(SO4)2
(1)硫酸铝钾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
(2)带有十二个结晶水的硫酸铝钾称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称明矾,化形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由于Al3+能水解生成具有强吸附性的胶体:Al3++3H2O===3H++Al(OH)3,故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
明矾中含有Al3+和,向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Al3+ 恰好完全沉淀时,离子方程式为2Al3+ +3+3Ba2+ +6OH−===2Al(OH)3↓+3BaSO4↓,此时只沉淀了总量的四分之三,总的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当完全沉淀时,离子方程式为Al3++2+2Ba2++4OH−===2BaSO4↓++2H2O,此时Al3+ 恰好完全转化为,总的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
考向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典例1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X可以是NaOH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OH)3
C.图中所有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解析】根据流程图可知,X一定是NaOH,Y一定是CO2,加X后得到的沉淀为Fe2O3。
【答案】D
1.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铝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硼、镓与铝位于同一主族,现有下列三种物质:①Na[Al(OH)4]、②Na[B(OH)4]、③Na[Ga(OH)4],浓度相同的这三种物质的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Na[Al(OH)4]也可表示偏铝酸钠,硼、镓类似}
(2)将20.0 mL 0.1 ml/L Ba(OH)2溶液和20.0 mL 0.1 ml/L NH4Al(SO4)2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Al3+、、、OH−、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
(3)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作热交换器材料。某AlN样品中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流程: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①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称得样品的质量为4.2 g,最后得到的固体为5.1 g,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不考虑整个过程中的损耗)
考向二 铝与酸、碱反应的有关计算
(1)铝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H2和铝盐(Al3+),但与稀HNO3反应不生成H2,且在浓HNO3、浓H2SO4中钝化。
(2)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H2和偏铝酸盐()。
(3)铝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生成H2的量的关系: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2Al+6H+2Al3++3H2↑
2Al+2OH−+2H2O2+3H2↑
Al与酸、碱反应的实质都是:AlAl3+,2H+H2,故与酸或碱反应时,铝与氢气的关系均为2Al~3H2↑,利用此性质可以方便地进行有关计算。
①等量Al分别与足量酸(H+)和碱(OH−)溶液反应,生成H2之比为1∶1,消耗H+和OH−之比为3∶1。
②足量Al分别与所含H+和OH−物质的量相等的溶液反应,生成H2之比为1∶3。
③若产生H2之比为eq \f(1,3)②
(2)c()>c()>c(Al3+)>c(H+)>c(OH−)
(3)①玻璃棒 ②87.86%
【解析】(1)铝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减弱,Na[B(OH)4]水解程度最小、Na[Ga(OH)4] 水解程度最大,浓度相同的这三种物质的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Ga(OH)4]> Na[Al(OH)4]> Na[B(OH)4]。
(2)将20.0 mL 0.1 ml/L Ba(OH)2溶液和20.0 mL 0.1 ml/L NH4Al(SO4)2溶液混合,、,反应后c()=0.1 ml/L÷2=0.05 ml/L;铵根水解,c()c()>c(Al3+)>c(H+)>c(OH−)。
(3) ①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设AlN的质量为a g,根据关系式
2AlN~Al2O3 Δm
82 102 20
a 0.9
a=0.369 g,AlN的质量分数为87.86%。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混合物计算。标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l,假设金属都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金属物质的量为0.5ml,金属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30。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均大于30,不符合题意,故A错,选A。如Al为+2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18,Cu不与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视作无穷大,符合题意,故B正确,不选。如Al为+2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18,如Na为+2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3×2=46,符合条件,故C正确,不选。如Al为+2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18,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符合题意,故D正确,不选。
3.【答案】D
【解析】向含Al2(SO4)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Al3+与OH−、Ba2+与之间的离子反应,如下:Ba2++===BaSO4↓,Al3++3OH−===Al(OH)3↓,Al(OH)3+OH−===+2H2O,假设1 ml Al2(SO4)3中完全被沉淀所需Ba(OH)2量为3 ml,提供6 ml OH−,1 ml Al2(SO4)3中含有2 ml Al3+,由反应Al3++3OH−===Al(OH)3↓可知,2 ml Al3+完全沉淀,需要6 ml OH−,故:从起点到A点,可以认为是硫酸铝与氢氧化钡恰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沉淀,A点时完全沉淀,A~B为氯化铝与氢氧化钡的反应,B点时溶液中Al3+完全沉淀,产生沉淀达最大值,溶液中溶质为BaCl2,B~C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钡反应,C点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A、C点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转化为偏铝酸盐,故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A正确;B、D点的溶液中含有Ba2+、,通入二氧化碳立即产生碳酸钡、氢氧化铝沉淀,B正确;C、前3 L Ba(OH)2溶液与溶液中Al2(SO4)3反应,从3 L~6 L为Ba(OH)2溶液与溶液中AlCl3反应,二者消耗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相等为3 L×1 ml/L=3 ml,由生成硫酸钡可知3n[Al2(SO4)3]= n [Ba(OH)2],故n[Al2(SO4)3]=1 ml,由氯化铝与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铝可知3n(AlCl3)=2n [Ba(OH)2]=6 ml,故n(AlCl3)=2 ml,故原溶液中原混合液中c[Al2(SO4)3]∶c(AlCl3)=1∶2,C正确;D、OA段实质为硫酸铝与氢氧化钡恰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Ba2++2Al3++6OH−+3===3BaSO4↓+2Al(OH)3↓,D错误;答案选D。
4.【答案】(1)0.06 440 (2)400 mL (3)≤a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8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共2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分类,分散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7 突破NA,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换与计算,以物质的结构为依据求共价键数目,反应程度对粒子数目计算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3 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共1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