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学设计)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 依法行使权利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核心
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理解并认同任何权利的行使都是有界限和守程序的,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规范自身行为,培育规则意识、法治意识。
道德修养: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做到道德与法律并重,同时践行社会公德,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责任意识:增强权利意识,珍视公民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提升公共参与,树立责任意识,有序参与社会生活。
重点
树立“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守法意识和程序意识。
难点
学会区分并运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合法维权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
新课
讲授
新课
讲授
新课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1、案件回顾
【基本案情】
被告人刘某某为泄愤报复网络主播李某某,从他人处购买李某某及其父母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照片等个人信息。刘某某编辑上述照片等信息并添加诅咒文字后,通过几十个网络账号多次发布,称“李某某的身份证号,大家拿去借网贷”,相关网络贴文的阅读量达1万余次,引起大量负面评论。
2、议一议:在网络上表达情绪被处罚与“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是否相违背?
你认为刘某某应如何处理“心中不忿”?
3、知识小结:公民应如何行使权利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1、案件回顾
【维权之路】
2023年3月至4月,案外人李某及覃某某知悉吴某某的侵权行为后,要求吴某某停止侵权并删除涉及覃某某的图文内容、更换账号头像及用户名。
2023年4月,覃某某就上述侵权视频向短视频平台投诉,短视频平台对上述视频予以下架,并对涉案账号作禁止发布作品处理,删除、隐藏侵权博文。
之后吴某某仍使用第四个短视频账号持续发布涉及覃某某的视频。为此,覃某某将吴某某诉至法院,要求吴某某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因侵权产生的包括医药费、误工费在内的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2、议一议:
申女士采取了哪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维护权利的方式?
3、知识小结: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两个人)
4、知识小结: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调解
5、知识小结: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仲裁
6、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诉讼
7、维权方式对比
8、试一试:判断一下属于哪种维权方式
9、知识小结: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
(1)作用: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思考、交流、分享
阅读、讨论、归纳
判断、回答
通过文本材料阅读思考,掌握理解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
借助网络暴力维权事件,从事情的发展中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从而坚定依法维权的信念。在维权方式知识点讲解中,运用课本探究与分享的材料结合协调、调解、仲裁、诉讼的相关内容,展开维权故事,从中掌握维权的途径,学会寻找正确方式维护自身权利。
课堂
小结
梳理
讲述
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想一想 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