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合成氨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氮肥工业的发展,为粮食丰产提供了保障
B. 可通过寻找合适催化剂使水转化为汽油
C. 合理利用氢能、优质汽油等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 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成功发射,利用液态甲烷作助燃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合成氨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氮肥工业的发展,化肥为粮食丰产提供了保障,A正确;
B.水的组成元素为H、O,汽油的组成元素为C、H,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水不可能转化为汽油,B错误;
C.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不利于实现“低碳经济”,C错误;
D.氧气为助燃剂、甲烷为燃料,D错误;
故选A。
2. 下列对熵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同一物质的熵值:B. 熵增的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
C. 反应体系的熵增较大,反应速率也可能较慢D. 工业合成氨为熵减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一物质的熵值:气态>液态>固态,A正确;
B.根据ΔG=ΔH-TΔS<0,熵增的反应,若ΔH很大,温度较低,也可能是非自发反应,B正确;
C.熵变是反应体系反应前后熵的变化量,与反应速率没有关系,故反应体系的熵增较大,反应速率也可能较慢,C正确;
D.工业合成氨为熵减、放热的反应,低温下能自发进行,D错误;
故选D。
3. 已知:氢气燃烧热为,碳的燃烧热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 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285.8kJ
C. 反应的
D. 2.4g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错误;
B.氢气的燃烧热为,标准状况下,1m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285.8kJ,B正确;
C.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较少,反应的,C错误;
D.2.4g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D错误;
故选B。
4. 一定条件下,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焓变B. 该反应的速控步为
C. 逆反应速控步的活化能为D.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反应的焓变为1ml氢气、1ml碘蒸气能量和与生成2mlHI能量之间的差值,不是,A错误;
B.过渡态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值为活化能,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该反应的速控步为,B正确;
C.过渡态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值为活化能,由图可知,逆反应速控步的活化能为,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D正确;
故选A。
5. 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图ii证明增大有利于增大,减小
C. 图iii中去隔热层不保温,测得的反应热偏小
D. 图iv中将溶液换为溶液更为合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醋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钠,酸过量有二氧化碳生成,则图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由于存在2H++2CrOH2O+Cr2O,所以图ii可证明增大有利于增大,减小,B错误;
C.图iii中去隔热层不保温,热量有损失,放出的热量减少,由于反应热小于0,因此测得的反应热偏大,C错误;
D.为排除阴离子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图iv中将溶液换为溶液更为合理,D正确;
答案选D。
6. 已知焦炭在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①
②
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l和1ml的能量之和小于1ml的能量
B.
C. 反应②的焓变和熵变均有利于该反应的自发进行
D. 反应③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①是放热反应,1ml和1ml的能量之和大于1ml的能量,A错误;
B.反应③=②×2-①,,,B错误;
C.反应②为放热、熵增的反应,焓变和熵变均有利于该反应的自发进行,C正确;
D.反应③为吸热、熵增的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错误;
故选C。
7. 丙酮在HCl催化条件下发生溴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中k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加成反应B. 升高温度,k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 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甲基氢被溴取代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错误;
B.k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由速率方程可知,溴的浓度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C错误;
D.由速率方程可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错误;
故选B。
8. 常温下三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CN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
B. 酸性强弱:
C. 与结合的能力:
D. 等pH的三种弱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方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之积的比;HCN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A正确;
B.由K值可知,酸性强弱:,B正确;
C.酸性越弱,对应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大,故与结合的能力:,C错误;
D.酸性越弱,电离出氢离子能力越弱,故等pH的三种弱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D正确;
故选C。
9. 干重整反应可将两种相对廉价的含碳化合物和转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合成气,其主要反应为 。一定温度下,将1ml和1ml充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 平衡后充入0.2mlCH4,再次达到平衡时,转化率:
C. 若升高温度,和均增大,再次达到平衡时,的产率增大
D. 若增大容器体积,再次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非等体积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
B.将1ml和1ml充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二者转化率相等,平衡后再充入0.2mlCH4,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转化率降低,再次达到平衡时,转化率:,B错误;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和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的产率增大,C正确;
D.若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根据质量守恒,气体总质量不变,再次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D正确;
故选B。
10.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与发生反应:。温度分别为和时,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反应温度
B. 该反应的
C. 若和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和,则
D. 若和时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其催化效果可能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T2条件下反应先达到平衡,说明温度T2大于T1,T2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三氧化硫体积分数小于T1,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详解】A.由分析可知,温度T2大于T1,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焓变△H小于0,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常数K1大于K2,C错误;
D.催化剂需要一定的活化温度,故若和时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其催化效果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C。
11. 某实验小组取块状石灰石与过量稀盐酸反应,测得生成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0~2min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 2~4min反应速率较快的原因是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
D. 将块状石灰石研磨成粉末可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A正确;
B.由图可知,0~2min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1ml,但是没有标况,不能计算生成的体积,B错误;
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而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由图可知,2~4min反应速率最快,则2~4min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C正确;
D.将块状石灰石研磨成粉末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B。
12. 在500℃、60.0MPa条件下合成氨,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a点的投料比进行反应,当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
B. a点的平衡体系中,
C. b点的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为36%
D. b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33
【答案】C
【解析】
【详解】A.a点氢气和氮气为1:1投料,则:
则总的物质的量为2-2a,的体积分数为,为定值,故的体积分数不变时,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
B.a点氢气和氮气为1:1投料,平衡时氨气体积分数为40%,则:
则总的物质的量为2-2a,,,则,B错误;
C.b点氢气和氮气为3:1投料,平衡时氨气体积分数为52%,则:
则总的物质的量为4-2b,,,的体积分数为36%,C正确;
D.由C分析可知,b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33,D错误;
故选C。
13. 人体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血浆“”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酸碱度有重要作用的缓冲作用可用下列平衡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血浆中
B. 运动后血液中的增加,血液的pH降低
C. 当人体血液中pH升高时,的值减小
D. 人体血浆中的可以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体温度高于25℃,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故体血浆中,A正确;
B.运动后血液中的c(CO2)增加,c(H2CO3)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血液的pH降低,B正确;
C.,人体血液中pH升高时,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其比值增大,C错误;
D.和酸反应,故人体血浆中的可以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D正确;
故选C。
14. 常温下,浓度均为体积均为的HX、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变为V,溶液的pH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X是弱酸,HY是强酸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点1,说明HX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HY的pH=1,说明HY完全电离,为强酸,HY的酸性大于HX,故A正确;
B.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小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小,根据图知,b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a,则水电离程度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福建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福建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22,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