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球体B.椭圆体C.圆柱体D.正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
    春节期间,家住鞍山的小明乘坐飞机到海口去游玩。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3.鞍山市的地理位置是( )
    A.41°N,123°WB.41°N,123°EC.41°S,123°WD.41°S,123°E
    4.从鞍山到海口,飞机的走向总的来说是往( )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地理课上老师将量杯中的红墨水倒入可存颜料液体的亚克力板的大洲轮廓内,蓝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外的大洋中,观察红、蓝墨水的使用量,让学生加深对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认识。读实验结果图,完成下面小题。
    5.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 )
    A.红墨水用量多于蓝墨水B.红墨水用量少于蓝墨水
    C.红、蓝墨水用量一样多D.红蓝墨水使用比例约7:3
    6.实验结束后,根据红、蓝墨水的分布可以看出( )
    A.海洋之间彼此相连B.陆地集中在南半球
    C.海陆分布非常均匀D.北半球陆地大于海洋
    2022年12月14日晚,地球迎来了该年最后一场大的流星雨。受天气影响,中国某地很多天文爱好者没有观测到流星雨的盛况。读某地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7.最适合观察流星雨的天气是( )
    A.B.C.D.
    8.流星雨出现时,该地当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多云转晴B.最高气温5℃C.日较差2℃D.全天雨夹雪
    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会造成山脉两侧降水的差异,“一山有四季”体现了海拔高低导致气温的不同。读某山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对于甲地和乙地的降水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多于乙,甲为背风坡B.甲多于乙,甲为迎风坡
    C.甲少于乙,乙为背风坡D.甲少于乙,乙为迎风坡
    10.同一时间,当图中M地气温为10℃时,N地的气温为( )
    A.-2℃B.4℃C.16℃D.22℃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语言专业人士雇佣组织,只要你精通两种以上联合国工作语言,并通过相关的语言考试即可应聘成功。读世界语言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四位学习不同语言的中国大学生中,最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工作人员的是( )
    A.日语B.法语C.俄语D.阿拉伯语
    12.精通西班牙语的联合国笔译员,其翻译的联合国会议文件最有可能提供给( )
    A.非洲B.亚洲C.南美洲D.大洋洲
    2019年,中国某品牌手机出货量达世界第二。该品牌某款手机的1631个元器件中,中国大陆企业提供了80个组件,射频前端(发射和接收信号设备)等核心组织主要来自其他国家。读该款手机主要零部件来源表,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款手机零部件来源于全球各地,反映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为( )
    A.各国经济发展独成一体B.不存在国际商业竞争
    C.国家之间友好和平共处D.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14.中美合作属于“南北对话”,与该合作同属一种类型的是( )
    A.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双边经济合作B.美国与巴西签订双边经贸合作协议
    C.英国与美国开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D.日本与澳大利亚联合研发水下装备
    15.中国该品牌智能手机核心零部件主要来自国外,给我国的启示是( )
    A.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B.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
    C.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D.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二、材料分析题
    16.学习了气温的变化后,地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探究陆地与海洋的气温日变化。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器材准备】
    温度计2支、纸和笔、型号相同的烧杯2个
    (1)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入等体积的干沙和清水,清水和干沙各300毫升,该实验中的两者代表陆地的是_______,代表海洋的是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将两个容器同时放置在室外,在天气状况相同的条件下,插入温度计,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如下图)
    (2)观察记录:
    7时—14时,干沙与水的气温均呈现____________(上升/下降)趋势,且______(干沙/水)的气温变化较大;
    15时—22时,水与干沙的气温呈现___________(上升/下降)趋势,_________(干沙/水)的气温变化较大。
    【合作交流】
    (3)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比较,气温日变化较__________。
    17.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后,鞍山某中学生就地球运动与生活的关系展开实践探究,请将观察报告补充完整。读该学生家的房屋平面户型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记录一:鞍山某日不同时刻阳光进入室内时,记录的木棍影长
    (1)一天当中__________时,木棍影长最短,测量应该是在左图中的_________卧室。
    观察记录二:鞍山一年内每天正午阳光进入室内时,记录的木棍影长
    (2)通过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判断,一年中正午室内太阳光照面积最小的一天是右图中___________(填数字),此时鞍山处于___________季。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鞍山_______(有或无)阳光直射现象。
    观察记录三:鞍山一年内每天的白昼时长
    (4)鞍山在右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时,日照时间最短。
    三、综合读图题
    18.2024年第一天日本发生7.4级地震,这属于高级别、高强度地震。读六大板块分布及日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找到日本所处的板块位置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
    (2)探究:板块运动两种形式。日本所处板块运动形式为碰撞挤压,该运动造成①处山脉海拔不断________:②处海域面积不断__________。板块的另外一种运动形式是______,该运动造成④处海域面积不断_______。
    (3)结论: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如图中③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多火山地震。
    19.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地研学。读研学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聚落相对高差是_______,若两地图上距离约3.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大约_________。
    (2)该区域东南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
    (3)同学们走在图中AB路线时,发现该处的地势特点是中间______,两侧____________。
    (4)为帮助村民改善人居环境、增加收入,该区域甲村整体搬迁到丙地新村,据图说明丙地新村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选A。
    2.答案:D
    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盖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即④③②①,选D。
    3.答案:B
    解析: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鞍山市的地理位置是(41°N,123°E)。故选B。
    4.答案:C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从鞍山到海口,飞机的走向总的来说是往西南方向。故选C。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D
    解析: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观察流星雨需要较好的视野和天气,所以最适合观察流星雨的天气是晴天,D正确。雨天、闪电和雨夹雪都不适合观察夜空,故选D。
    8.答案:C
    解析:流星雨出现在12月14日晚上,天气预报显示14日为小雨转雾,当天的天气状况是有大雾预警,日较差为8-6=2℃,最高气温8℃,C正确,A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图中同一座山中,甲坡位于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乙坡位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选B。
    10.答案:D
    解析:通常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约下降6℃,图中N地海拔是1000米,M地的海拔是30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2000米,气温相差12℃,当M地是10℃时,N地气温要比M地高12℃,是22℃,D正确,故选D。
    11.答案:A
    解析: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因此学习日语的大学生最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工作人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原来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大多数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因此精通西班牙语的联合国笔译员,其翻译的联合国会议文件最有可能提供给南美洲,C正确;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官方语言不是西班牙语,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根据手机主要零部件来源表,可以判断出手机零部件来源于全球各地,反映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为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D正确;各国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也存在商业竞争,与友好和平共处无关,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B
    解析:中国和俄罗斯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两国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A错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因此巴西与美国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B正确;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均属于发达国家,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CD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核心零部件为高科技产品,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因此要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A正确;与生态环境治理无关,B错误;为技术导向性,不是劳动密集型,C错误;与矿产资源开发无关,D错误;故选A。
    16.答案:(1)干沙 清水(或水)
    (2)上升 干沙 下降 干沙
    (3)小
    解析:(1)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一起做了实验陆地与海洋的气温日变化,该实验中的水代表海洋,干沙代表陆地。
    (2)读图可知,7时-14时,水温由25℃上升至33℃,干沙温度由25℃上升至35℃。干沙与水的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干沙的气温变化较大。15时—22时,水与干沙的气温呈现下降趋势,干沙的气温变化较大。
    (3)海洋和陆地热力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在相同的太阳辐射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则相反。陆地气温日变化较大,海洋的气温日变化较小。
    17.答案:(1)12(或正午) 主
    (2)③ 夏
    (3)无
    (4)①
    解析:(1)读表格中的旗杆影长的变化可知,此日旗杆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后变长。一天当中12(或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木棍影长最短;由于正午时鞍山的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根据该户型图来看,主卧室窗户朝南,次卧室和小卧室窗户朝北,故测量应该是在左图中的主卧室。
    (2)右图中的③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最小。我们可以判断,一年中正午室内太阳光照面积最小的一天是夏至,此时鞍山处于夏季。
    (3)通过观察,该地区木棍一直有影子,而有阳光直射时木棍无影子,故鞍山无阳光直射现象。
    (4)右图中的①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鞍山市位于北半球,故冬至时日照时间最短。
    18.答案:(1)太平洋
    (2)升高 缩小 张裂(或张裂拉伸) 扩张
    (3)活跃(或不稳定)
    解析:(1)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因为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同时又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
    (2)日本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处,所以地壳活动频繁,地壳受到挤压,不断地抬升,该运动造成①处山脉海拔不断升高;②处海域面积不断缩小;板块的另外一种运动形式是张裂拉伸,④处因处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拉伸张裂处,所以其面积不断增大。
    (3)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19.答案:(1)500-700米 3.5千米(或3500米)
    (2)山地
    (3)低 高
    (4)地形平坦(或交通便利或水源充足,答对一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甲聚落海拔位于650米至750米之间,乙聚落海拔位于50至150米之间,故甲乙两聚落相对高差是500-700米;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距离1千米,故若两地图上距离约3.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大约3.5×1=3.5千米。
    (2)读图可知,该地区东南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形崎岖,以山地地形为主。
    (3)读图可知,AB为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山谷,因此该处地势特点是中部低,两侧高。
    (4)读图可知,丙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地处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道路途径,交通便利。
    零部件
    品牌
    国家
    摄像头
    莱卡
    德国
    屏幕
    三星
    韩国
    处理器
    华为
    中国
    电池
    比亚迪
    中国
    玻璃
    康宁
    美国
    时间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木棍影长(厘米)
    8
    4
    2
    4
    8
    10

    相关试卷

    35,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35,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5,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1):

    这是一份35,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1),共3页。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