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B.C.HClD.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KCl溶液B.胶体C.NaOH溶液D.溶液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B.、、、
C.、、、D.、、、
4.反应中,还原剂是( )
A.CuOB.CuC.D.
5.钠元素是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B.与均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溶液中含有的少量
D.过氧化钠是白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6.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显酸性,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红色
B.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是因为含有未参加反应的分子
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漂白能力将变强
7.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的摩尔质量是56
B.的体积约为22.4L
C.28g氮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D.溶液中,含有的数约为
8.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相同的是( )
A.原子数B.体积C.摩尔质量D.质量
9.我国在春秋初年已掌握了冶铁技术。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B.FeO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染料
C.加热条件下,Fe与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
D.FeO和都是碱性氧化物
10.向盛有2m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加入KSCN溶液可检验试管1中是否含有
B.试管2中无现象,则表明试管1中溶液不含
C.试管3中的离子反应为:
D.试管3中必定有红色沉淀生成
11.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它宣告了中国海军的国产航母时代正式来临。据报道,该舰艇的“超级甲板”采用了大量新型铝锂合金和铝镁合金等航天材料,真正实现了“浴千度火仍无恙”。下列关于两种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锂合金是铝与锂熔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化合物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铝大,化学及机械性能好
C.铝镁合金能溶解于稀盐酸中
D.铝镁合金焊接前可用NaOH溶液处理氧化铝膜
12.核内中子数为N的质量数为A,则ng它氧化物(RO)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B.
C.D.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短周期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其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B.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8个副族和0族,副族均由长周期元素组成
D.117号元素Ts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ⅦA族
14.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 )
A.与反应生成HCl,而S与反应生成
B.向的水溶液中通入可得到淡黄色的固体
C.能与水反应而S不与水反应
D.Cl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S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
1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ClO的结构式:
B.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核素:
C.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D.熔融的电离方程式为
16.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NO和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C.上述过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D.标准状况下,NO分解生成11.2L转移电子数为
17.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②③。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
18.有下列物质:①晶体②铜③硫酸溶液④⑤固体
⑥固体⑦蔗糖⑧氨水⑨稀硝酸⑩固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能导电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编号)。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固体⑤溶解时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⑤与⑥1:1混合后,写出该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1)填写二维图中缺失的类别①_______和化学式②_______。
(2)参考“价-类”二维图,对的性质进行预测:可能与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
①②KI溶液③NaOH溶液④溶液⑤溶液
(3)某工厂用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当转移电子数为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0.下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⑤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⑥的所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
(2)①和②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①_______②(填“>”或“_______(填化学式)。
(5)③和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三、实验题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必需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填写下列空白:
(1)把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水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填字母代号:a,钠沉到水底,b,钠熔成小球并快速移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室要把钠保存在______中。
(2)如图是探究氯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夹持仪器略去)。
通入后,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B处有紫黑色的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由钙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A符合题意;
B.碱指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由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故B不符合题意;
C.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HCl属于酸,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指组成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KCl溶液、NaOH溶液、溶液的分散系为溶液,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答案为B。
3.答案:D
解析:、、、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反应中,氨气中氮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答案:D
解析:A.依据分析可知,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
B.依据分析可知,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B正确;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故C正确;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与其颜色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新制氯水显酸性,氯水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A错误;
B.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是因为含有未参加反应的氯气分子,故B正确;
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氧气,发生反应为,故C错误;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因为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发生分解反应,次氯酸浓度减小,漂白能力将减弱,故D错误。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氢气是双原子分子,氦气是单原子分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原子数不同,A错误;
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体积相同,B正确;
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l,氦气的摩尔质量为4g/ml,C错误;
由于氢气的摩尔质量小于氦气的摩尔质量,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氦气的质量大,D错误。
9.答案:B
解析: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故A正确;
B.是一种红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染料,故B错误;
C.加热条件下,Fe与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故C正确;
D.FeO和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分别生成亚铁盐和铁盐,故D正确;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A.加入KSCN溶液可检验,故A错误;
B.加入KSCN溶液可检验,试管2中无现象,则表明试管1中溶液不含,故B正确;
C.试管3中的离子反应为:,故C错误;
D.试管3中加入氯水将氧化为,试管2中上层清液含KSCN溶液,与结合生成血红色配合物,不是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铝锂合金是金属铝与锂形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
B.合金与各组成金属相比,合金的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机械性能好,有些合金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因此铝锂合金的硬度比铝大,化学及机械性能好,故B正确;
C.铝镁合金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故C正确;
D.氧化铝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故可用NaOH溶液处理氧化铝膜,故D正确;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该氧化物的物质的量,该离子的质子数,一个RO中质子,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故选A。
13.答案:A
解析:A.短周期中,H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其属于0族,则短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不一定属于第ⅡA族,A不正确;
B.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其性质往往介于典型的金属与典型的非金属之间,为制备半导体材料提供了可能性,B正确;
C.元素周期表的前3周期为短周期,只包含主族和0族元素,第4~7周期为长周期,包含主族、副族和0族元素,所以副族均由长周期元素组成,C正确;
D.由第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可推知117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ⅦA族,D正确;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A.氢化物中H原子个数与非金属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无关,故A错误;
B.由氯气与的水溶液反应生成S,则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B正确;
C.能否与水反应不能确定非金属性的强弱,如氧气、S都不能与水反应,但非金属性O大于S,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则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而与最外层电子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B
解析:A.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中氮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共价键,故A正确;
B.为单质,NO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根据图知,反应物是NO、生成物是、催化剂,反应方程式为,故C正确;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1)①⑤⑥⑩;④⑦;②③⑧⑨
(2)
(3)
(4)
解析:(1)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需为纯净物;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可以导电;
①晶体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
②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硫酸溶液是电解质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
④为非电解质自身不能发生电离;
⑤固体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为电解质;
⑥固体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为电解质;
⑦蔗糖为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
⑧氨水为氨气的水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稀硝酸是硝酸的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固体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为电解质;
题中电解质为:①⑤⑥⑩;非电解质为:④⑦;能导电的物质有:②③⑧⑨;
(2)发生离子反应:,应为可溶性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对应的方程式可为;
(3)电离产生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4)和1:1混合后离子方程式为:。
19.答案:(1)单质;
(2)②③⑤
(3);320
解析:
20.答案:(1)P;第三周期第ⅦA族
(2)>
(3)
(4);
(5)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N、②为O、③为Na、④为Al、⑤为P、⑥为Cl;
(1)⑤处于第三周期第VA族,该元素为P;
⑥的所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
(3)②的最简单氢化物为,其电子式为;
(4)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故氢化物稳定性;
(5)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1.答案:(1)b;;煤油(或石蜡油)
(2)棉花团上的红色逐渐褪去;;吸收多余的
解析:(1)把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水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浮、游、熔、响、红等,故符合题意的是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要把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
(2)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氯水中的HClO有漂白性,故A处滴有红墨水的棉花团会褪色;
氯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KI氧化为,故B处有紫黑色的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氯气有毒,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防止污染空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Br 80,2ml某烃恰好能与0,6 g的C2H5OH和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Cu,2L 含有的中子数为5,2、0,1℃,沸点6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