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509952/0-17107607976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509952/0-17107607976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509952/0-17107607977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AB卷(含答案)
- (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A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A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 试卷 0 次下载
- (3)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A卷) 试卷 0 次下载
- (3)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 试卷 0 次下载
(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
展开
这是一份(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共10页。
(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撑服务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 )A.彼此孤立的 B.相互排斥的 C.杂乱无章的 D.同时存在的2.下列属于自然环境供给服务功能的是( )A.提供森林资源 B.净化空气和水质C.维持生物多样性 D.提供美丽的风景九龙江干流全长258km,地势落差1246m,全流域总长约2000km,流域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目前九龙江流域已开发建设1000多座水电站。九龙江流域是著名的生猪养殖基地和水果、山菜之乡,但养殖场污水严重超标排放甚至直排已成为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果园、茶园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九龙江流域水电站的建设体现的服务功能主要有( )①增加生物多样性—支撑服务功能②为生产生活提供水电—供给服务功能③发展旅游业—文化服务功能④水循环周期缩短—调节服务功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为强化九龙江流域调节服务功能,需要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是( )A.流域内大力发展养殖业 B.植树造林,恢复山区植被C.拆除水电站,恢复自然径流 D.永久关闭水闸,防止污水流出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总面积为200km2,平均海拔60m,七星河为该保护区的主要河流,保护区内湿地沼泽星罗棋布,河漫滩上分布着大片天然芦苇沼泽和湿草甸。该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三江平原保持最完整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是当地珍稀水禽的主要停栖地和繁殖地,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材料主要体现的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是(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6.推测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地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充足,人类干预少 B.气候适宜,环境优美C.天敌较少,生存空间大 D.土壤肥沃,沼泽广布虚拟水和虚拟土分别反映了商品或服务流通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资源量和土地资源量。在粮食流通中,生产端资源消耗低于消费端,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反之则导致资源的浪费。如图示意 2016 年我国主要粮食省际流通中产生的虚拟水和虚拟土资源消耗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2016 年我国主要粮食省际流通的主要方向为( )A.南粮北运 B.北粮南运 C.西粮东运 D.东粮西运9.2016年我国主要粮食省际流通,可能会( )A.浪费水资源,节约土地资源B.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C.节约水资源,浪费土地资源D.浪费水资源、土地资源10.河南一广东粮食流通的虚拟水、虚拟土差异,说明( )①河南水资源利用率较高 ②河南耕地资源较丰富③广东水资源利用率较高 ④广东耕地资源较丰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子午岭是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森林覆盖率达64.79%,森林总蓄积量为1600多万立方米,对于维系陇东乃至陕西、宁夏毗邻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雨量,调节气候,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子午岭森林为我国西北地区提供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 )①供给服务②调节服务③支撑服务④文化服务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2.子午岭地区的森林资源( )A.以针叶林为主 B.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高C.动植物资源丰富 D.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木材13.地方政府决定改扩建林区防火道路,这给该林区带来的影响为( )A.道路沿线森林面积锐减 B.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C.对林区野生动物影响小 D.易引发水土流失对流层气溶胶粒子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沙漠尘埃、海盐粒子等,气溶胶粒子可以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改变云的微物理性质。下表示意某团队研究不同区域气溶胶和冰云(完全由冰晶所组成的云)的关系,发现区域Ⅰ、Ⅱ气溶胶粒子较多,但对冰云的影响较小;区域Ⅲ、Ⅳ的冰云云滴半径较小。在水汽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冰核数量与云滴半径成反比。影响冰云的因素有水汽条件、气溶胶粒子数量和大气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区域Ⅰ、Ⅱ气溶胶粒子较多但对冰云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A.近地面平均气温较高 B.水汽条件不足C.气溶胶粒子分布高度较低 D.全年风力较小15.与区域Ⅰ、Ⅱ相比,区域Ⅲ、Ⅳ的冰云云滴半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冰核数量多 B.气温总体偏低 C.冰核位置低 D.气温垂直差异大16.推测以下地区中冰云数量最多、分布高度最高的是( )A.撒哈拉沙漠 B.青藏高原 C.南极洲 D.北冰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香港是国际航运、金融中心,人口747.42万、人口密度6760人/km2。半岛地区,越往南,人口密度越大。境内基本没有大的、严重的工业污染源。材料二:臭氧、氮氧化物、乙醛等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图为我国香港地区2000年3月28日—31日海平面等压线图,此时段该地区风力一级,光化学烟雾较严重。下表为7个测站所在地四天的臭氧浓度(单位:μg/m3)。(1)试说明当地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气象条件。(6分)(2)指出该时期香港光化学烟雾空间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成因。(4分)(3)从污染源的角度,提出香港治理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策略。(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刚果盆地沼泽区域有大量泥炭存在,泥炭地被认为是最大的陆地碳储库。在被水覆盖的区域,植物(碳)在缺氧条件下被储存。但泥炭沼泽干涸时,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有专家认为,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近年来,中国与刚果盆地地区国家的碳汇合作不断加强。图示意刚果盆地局部地区等高线。(1)从气候和地形地貌角度,说明刚果盆地内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的原因。(6分)(2)简析刚果盆地泥炭沼泽的形成过程。(6分)(3)试对“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这一论点做出合理解释。(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铌是重要的战略新兴矿产,常与钽矿相伴而生。全球铌资源分布高度集中。2018年已知铌储量908万吨,其中巴西占730万吨,中国也有铌资源分布,但成分复杂、品位低、资源禀赋差,开采成本高。全球有90%的铌资源以铌铁的形式用于钢铁行业,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全球最大的铌资源出口国(约占70%)。2010年到2017年,中国和世界对铌资源的消费结构基本同步,未来中短期内中国铌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作为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对铌精矿、铌铁等产品的价格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本国开采能力有限。下图为巴西铌钽资源分布图。(1)据图描述巴西铌钽矿产的分布特点。(4分)(2)分析巴西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发铌钽矿的有利条件。(6分)(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中国铌资源长期供应风险值较大处于高风险的原因。(8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能够同时存在的,如森林同时存在资源供给、动物栖息地、旅游观光、调节气候等多种服务功能,A错误,D正确。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是联系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纽带,各种服务功能之间并非相互排斥、杂乱无章,BC错误。故选D。2.答案:A解析: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包括:调节服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供给服务: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支撑服务:作为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土壤肥力等;文化服务:提供美丽的风景,也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提供森林资源属于供给服务功能,A正确;净化空气和水质属于调节服务功能,B错误;维持生物多样性属于支撑服务功能,C错误;提供美丽的风景属于文化服务功能,D错误。故选A。3.答案:C解析:水电站的建设一般对上下游的生态都有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减少,①错误;可以提供电力(供给服务功能)和发展旅游业(文化服务功能),②③正确;会使水循环速度减慢,水循环周期延长,④错误。故C选项正确。4.答案:B解析:大力发展养殖业会加重河流污染;拆除水电站和永久关闭水闸并不可取;恢复山区植被,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强化九龙江的调节服务功能。故B选项正确。5.答案:D解析:材料中主要说明的是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故选D。6.答案:B解析:七星河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纬度较高,夏季降水充沛,气温适宜,食物丰富,水源充足,适合大量鸟类繁育和栖息,而寒冷漫长的冬季仅仅适合少量鸟类越冬。故推测夏季为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季节。故选B。7.答案:A解析:七星河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湿地沼泽遍布,食物充足,同时远离人类聚居地,人类活动少,适宜迁徙鸟类停留补充体力,成为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地,A正确;食物是影响动物迁徙最主要的原因,BCD影响较小。故选A。8.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需求量较大的流通方向,主要为河南一广东、安徽一浙江、江苏一福建等,均为自北向南。故B选项正确。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推出,生产端资源消耗量低于消费端,则节约资源。图中虚拟水整体主要表现为消费端高于生产端,即节约水资源;虚拟土整体主要表现为生产端高于消费端,即浪费土地资源。故C选项正确。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利用效率会影响生产端和消费端资源消耗量的差异,进一步导致资源更加节约或浪费。河南气候较干旱,水资源较为匮乏,导致对水资源的利用更加节约,而广东多丘陵地形,耕地面积少,导致耕地资源的利用更加集约。因此河南—广东的粮食流通会导致河南节约水资源,浪费土地资源;广东浪费水资源,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也侧面反映了河南耕地资源丰富,广东水资源丰富。故A选项正确。11.答案:D解析:自然环境服务又称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自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子午岭森林作为自然生态系统,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雨量、调节气候,提供的主要服务有②调节服务和③支撑服务,②③正确。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不是子午岭森林主要提供的服务,①④错误。12.答案:C解析: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A错误。该地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不高,B错误。子午岭地区的森林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以营造生态林为主,D错误。该地是我国西北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动植物资源丰富,C正确。13.答案:C解析:改扩建林区防火通道,道路沿线森林面积会略有减小,但变化不大。A错误。不可能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B错误。改扩建林区道路,对林区野生动物影响很小,C正确。林区道路的改建或扩建,影响的区域面积较小,不会引发水土流失,D错误。14.答案:C解析:依据表中信息可知,区域I、Ⅱ海洋清洁区分别位于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域,水汽条件较为充足,B错;40°-60°S终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故I、Ⅱ海洋清洁区风力较大,D错;由于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受其影响,I、Ⅱ海洋清洁区近地面平均气温较低,A错;通过材料中“对流层气溶胶粒子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沙漠尘埃、海盐粒子等”这一信息可知,I、Ⅱ海洋清洁区气溶胶粒子应主要来自海盐粒子,加上近地面平均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显著,所以气溶胶粒子分布高度较低,C正确。故本题选C。15.答案:A解析:依据表中信息可知,区域Ⅲ、Ⅳ大陆污染区分别位于东亚及北美大陆。依据材料中“在水汽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冰核数量与云滴半径成反比”,故区域Ⅲ、Ⅳ的冰云云滴半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冰核数量多,A正确;由于“影响冰云的因素有水汽条件、气溶胶粒子数量和大气运动”,因此,冰云云滴半径的大小与气温总体高低、冰核位置高低关系不大,BC错;与区域Ⅰ、Ⅱ相比,区域Ⅲ、Ⅳ气温垂直递减率相差不大,所以气温垂直差异不大,D错。故本题选A。16.答案:B解析:由于影响冰云的因素有水汽条件、气溶胶粒子数量和大气运动。撒哈拉沙漠,水汽条件不足,冰云数量不多,据此排除A;南极洲和北冰洋地区终年受极地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对流弱,冰云数量少,冰云分布高度的不高,CD错;由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度高,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其上空的大气不稳定,极易产生对流活动,加上青藏高原上荒漠面积广,凝结核相对较多,海拔高、水汽少,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水汽凝结的高度也高,从而使得青藏高原上空成为冰云数量最多、分布高度最高的地区,B正确。故本题选B。17、(1)答案:晴天多,阳光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逆温天气的形成,大气稳定;风力小,有利于污染物的积聚;盛行西北风,从大陆带来了污染物。解析:根据香港地区2000年3月28日—31日海平面等压线图可知,该地区受高压控制,因此天气晴朗;再由该地区风力一级,可知风力小,且根据等压线可判断此时该区域风向主体为西北风。由此可得出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提高了太阳辐射强度,更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天气晴朗,昼夜温差更大,有利于逆温天气的形成,大气稳定;大气稳定且风力较小,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形成污染物的积聚;盛行西北风,从大陆带来了污染物,增加了污染物来源。(2)答案:由北向南减少。污染源来自北部,盛行偏北风,从北部带来了污染物。解析: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臭氧浓度北高南低,因此该时期香港光化学烟雾空间变化的趋势由北向南减少。香港基本没有大的、严重的工业污染源,因此可推测污染源主要来自内陆地区,靠近北部地区;其次该地此时期以西北风为主,污染源在上风向,易扩散至香港。(3)答案: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加强与深圳等北部地区的合作,协调管理环境保护。解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源主要源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的排放,因此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等;另外该地污染物大多来自内陆地区,尤其是距离香港较近的深圳,因此需要加强与深圳等北部地区的合作,协调管理环境保护。18.答案:(1)气候湿热,降水多;海拔低,气温高;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湿度大;多沼泽、河流,地表破碎,联系不便。(2)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沼泽植被茂盛;植被残体多;植被残体被水覆盖,隔绝空气,不易被分解;经过长时间演化形成泥炭。(3)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异常,降水减少;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人类对沼泽的不合理利用。解析:(1)读图可知,赤道穿过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温高,降水多;刚果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扩散,湿度大;刚果盆地地势低,降水丰富,多沼泽、河流,地表破碎,对内对外联系不便等。(2)刚果盆地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沼泽植被茂盛;植被残体数量多;植被残体被水覆盖,隔绝空气,不完全分解;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形成泥炭。(3)材料“泥炭沼泽干涸时,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可知,气候变干,蒸发旺盛,会加剧碳排放。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气候异常,降水减少,气候较之前更为干燥;同时热带雨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人类对沼泽的不合理利用,使沼泽减少或变干,也加剧了碳排放。以上诸多因素使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19.答案:(1)总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巴西中东部、南部;少量分布在北部地区。(2)储量大,分布集中,品质优;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廉价;靠近港口城市,便于出口。(3)我国铌资源矿产品进口集中度过高;中国铌资源匮乏、需求量大,导致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主要资源国巴西基础设施不健全,铁路、公路和港口系统发展滞后;矿产生产集中度高,生产地区及市场呈现寡头垄断;定价权缺失,价格波动增加供应风险;主要资源国不稳定,给供应带来不利因素。解析:(1)据图可知,铌钽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巴西中东部、南部,少量分布在北部。(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巴西在东南沿海开发矿产的有利条件可从矿产储量、品位、劳动力、交通等角度分析。(3)根据材料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铌资源供应风险较大的原因可从本国资源禀赋、对外依存度较高且集中、主要资源供应国开采能力有限、定价权丧失、国内不稳定等要素作答。研究区范围性质Ⅰ40°~60°S,60°~90°E海洋清洁区Ⅱ40°~60°S,150°~120°WⅢ40°~60°N,90°~120°E大陆污染区Ⅳ40°~60°N,120°~90°W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