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一只红杏出墙来B. 处处闻啼鸟
    C. 映日荷花别样红D. 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C.一只红杏出墙来, 处处闻啼鸟, 映日荷花别样红,其中杏、鸟和荷花均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包括有生命现象,故ABC不符合题意。
    D.不尽长江滚滚来,没有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A错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B正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遗传的特性,C错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错误。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 人口普查就是调查
    C. 调查范围再大,也必须对调查对象逐一调查
    D 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A正确;人口普查、森林资源调查、濒危动物调查都属于调查,B正确;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C错误;调查后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分析,D正确。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4.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
    A. 温度和空气B. 生物因素和水
    C.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 光和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环境因素的概念。
    5.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这说明了( )
    A.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B.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C.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 生物与环境毫不相干
    【答案】B
    【解析】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黏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表明蚯蚓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据此解答.
    【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体现了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B。
    6. 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温度影响而发生的是
    A. 鸟类的迁徙B. 仙人掌的叶退化
    C. 昆虫的趋光性D. 海洋表层水域植物的数量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鸟类的迁徙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冬季南方温度高,食物充足,因此鸟类迁徙到南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7.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 有光、无光B. 有光、无水C. 干燥、湿润D. 有空气、无空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对设计探究实验的认识。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详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此题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B变量不唯一,该选项出现两个变量分别是光和水,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故选择B。
    8. 在各种生态系统中,有“地球的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不符合题意。
    B.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C符合题意。
    D.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环境
    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D.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三个部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圈的范围。
    10.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详解】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它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其数量应是呈波浪形的消减状态,不可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更不可能是一直呈增多状态,因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应是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生态平衡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1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观察材料的要求是( )
    A. 形状规则B. 薄而透明C. 清洁干净D. 多次染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对使用材料的要求,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成像。
    【详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故选B。
    【点睛】理解掌握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2. 显微镜的某结构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这一结构是( )
    A. 转换器B. 反光镜C. 遮光器D. 通光孔
    【答案】C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①光学部分由镜头和反光镜组成。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两者的乘积。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外界光线较弱时时使用。②支持部分包括镜筒、镜臂、载物台、镜柱及镜座等。压片夹起固定玻片标本的作用。③调节部分由转换器、遮光器和准焦螺旋。转换器是安装物镜、转换物镜的结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可调节进入镜筒光线的强弱;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两者都是调节镜筒升降,区别是: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而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的幅度小,故细准焦螺旋调可用于调整物象更清晰。
    【详解】A.转换器是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A不符合题意。
    B.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B不符合题意。
    C.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C符合题意。
    D.通光孔是载物台上的孔,光线路径: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人眼,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 ④和⑤B. ③和⑥C. ①和③D. ②和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①10×和③5×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14. 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进入人眼的正确途径是( )
    A. 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B. 反光镜→通光孔→目镜→物镜
    C. 通光孔→反光镜→物镜→物镜D. 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进入眼睛的正确途径是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
    故选A。
    15. 切多汁的水果时会流出液体,此液体主要来自 ( )
    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液泡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A不符合题意;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B不符合题意;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C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多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16. 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或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碘液、龙胆紫、醋酸洋红)染色。被碘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浅黄色,细胞核呈较深的黄色。
    【详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缓缓的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里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7.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膜D. 细胞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B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了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18. 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1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后形成的新细胞数目与细胞内染色体数为( )
    A. 64个、8条B. 24个、46条C. 8个、8条D. 8个、24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详解】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即21。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即22,3次分裂后形成8个细胞即2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所以,某个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它连续分裂3次后,形成新细胞的数目是8个和每个新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8条。
    故选C。
    19.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变化顺序排列为( )
    A. acdbB. abcdC. cdabD. adbc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是指活细胞增殖其数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过程为: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详解】题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图a表示还没有分裂的植物细胞,图b表示植物细胞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由一个分成两个;图c表示植物细胞在分裂前,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加倍,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核中去。即恢复原来细胞核中染色体固有的数目,细胞质也平分为二,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图d表示一个细胞核变成两个细胞核。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数目和原细胞相同,这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可见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a-c-d-b。
    故选A。
    20. 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细胞需要吸收外界营养物质
    B. 通过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发生改变
    C. ③过程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②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A.①过程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需要吸收外界营养物质,正确。
    BC.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③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B正确,C错误。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正确。
    故选C。
    21. 下列结构中,属于同一种组织的是( )
    A. 番茄果皮、洋葱鳞片叶表皮
    B. 西瓜果肉、“藕断丝连”中的丝
    C. 叶芽生长点、叶脉
    D. 根尖分生区、白菜叶肉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详解】A.番茄的果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洋葱鳞片的叶表皮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A正确。
    B.西瓜的果肉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具有运输作用,属于输导组织,B错误。
    C.叶芽的生长点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叶脉具有运输的作用,属于输导组织,C错误。
    D.根尖分生区属于输导组织;白菜叶肉属于营养组织,D错误。
    故选A。
    22. 下面不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A. 结缔组织B. 肌肉组织C. 神经组织D. 保护组织
    【答案】D
    【解析】
    【详解】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植物的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输导组织有输送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动物的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定位】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
    【名师点睛】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二者的主要组织不能混淆,动植物的组织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据此答题.
    23.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和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B. 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C.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D.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A、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A正确;
    B、皮肤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属于上皮组织,B错误;
    C、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C正确;
    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的主要组织及功能。
    24. 下列关于变形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B. 能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环境
    C. 有的能侵入人体,危害健康
    D. 具有复杂的结构层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变形虫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固定的外形,可以任意改变体形。主要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
    【详解】A.变形虫虽然身体只有一个细胞,但有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A正确。
    B.变形虫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正确。
    C.变形虫中的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大肠里,能溶解肠壁上的细胞,引起“阿米巴痢疾”,危害人体健康,C正确。
    D.变形虫是单细胞的生物,结构层次简单,D错误。
    故选D。
    25. 草履虫是生活在池塘里的一种常见的单细胞动物,身体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与草履虫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和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草履虫结构功能如图:
    【详解】A.①是食物泡,用来消化食物,A不符合题意。
    B.②是口沟,是草履虫摄取食物的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C符合题意。
    D.④是伸缩泡,⑤是收集管,能把多余的水和废物排出体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下图分别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⑦]反光镜)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若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______向__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有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 ]______的流动能增进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互换和细胞内物质的转运。
    (4)细胞结构中[4]______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5)A图中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______。
    (6)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7)下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
    ①从以下选项当选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④③①
    ②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结构,对制作好的装片还要进行______。
    ③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______,然后轻轻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如此操作能够幸免产生气泡。
    (8)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转动目镜、移动装片污点均未动,可判断污点位于______。
    【答案】(1) ①. ⑥细准焦螺旋 ②. 玻片标本 ③. 右上方
    (2)叶绿体 (3)6细胞质
    (4)细胞核 (5)细胞壁
    (6) ①. 清水 ②. 生理盐水
    (7) ①. A ②. 染色 ③. 水滴 (8)物镜
    【解析】
    【分析】显微镜结构示意图: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细胞结构示意图: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
    【小问1详解】
    ⑥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视野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后的图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现在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小问2详解】
    A图具有1细胞壁、3叶绿体和5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A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B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有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小问3详解】
    6细胞质是流动的物质,细胞质的流动能促进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和细胞内物质的转运。
    【小问4详解】
    4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小问5详解】
    A图具有1细胞壁,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果胶等物质构成的,比较坚硬,仅是植物、或者一些很低等的微生物才有;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小问6详解】
    在“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涨破,可以用清水,目的是保护细胞正常形态,防止失水变形;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小问7详解】
    ①图中①和③是属于盖玻片,②是展平,④是滴清水;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为: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④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撕:用镊子从鳞片叶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②展平,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细胞的各部分结构。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①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③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盖盖玻片时要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因此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④②①③。
    ②为了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对细胞还要用碘液等试剂进行染色处理,这主要是由于细胞的不同结构经染色后色彩的深浅不同。
    ③结合①可知,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如此操作能够幸免产生气泡。
    【小问8详解】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根据题意“转动目镜、移动装片污点均未动”,可判断污点位于物镜上。
    27. 如图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一条:______。
    (2)图中蝗虫与麻雀是______关系。
    (3)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
    (4)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分析图中哪种生物体内的农药积累最多______。
    (5)若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27 ①. 6##六 ②. 草→蝗虫→麻雀→鹰 28. 捕食和竞争
    29. ①. 草和灌木 ②. 鹰
    30 鹰 31. ①. 分解者 ②. 非生物部分
    【解析】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是指阳光、空气和水等。
    【小问1详解】
    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田鼠→鹰、②草→兔→鹰、③草→麻雀→鹰、④草→蝗虫→麻雀→鹰、⑤灌木→兔→鹰、⑥灌木→麻雀→鹰,其中最长一条的食物链是草→蝗虫→麻雀→鹰。
    【小问2详解】
    麻雀以蝗虫为食,同时麻雀和蝗虫都以草为食,则麻雀和蝗虫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小问3详解】
    在食物链起点的生产者具有最多的物质和能量,往后的生物具有的物质和能量逐渐减少,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食物网中营养级最低的生物是草和灌木,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则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和灌木,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
    【小问4详解】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就越多,该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则体内的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小问5详解】
    题图中有生产者(草和灌木)和消费者(田鼠、鹰、兔、蝗虫、麻雀),则结合分析可知,若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非生物因素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组能形成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A、C组能形成对照实验,分析从表中的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B、C组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实验中每组用30个蛙卵而不能用3个原因是______。
    【答案】28. 水温##温度
    29. 水质对蛙卵的孵化有影响
    30. ①. 不能 ②. 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
    【解析】
    【分析】(1)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小问1详解】
    A、B组能形成对照试验,A、B组除了水温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变量是水温。
    【小问2详解】
    A、C组能形成对照实验,A、C组是除了水质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变量是水质。从表中的数据分析,用污染的河水孵化出的蝌蚪数量比用未污染的河水孵化出的蝌蚪数量少,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水质对蛙卵的孵化有影响。
    小问3详解】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B、C组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实验中每组用30个蛙卵而不能用3个原因是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组别
    水质
    水温
    蛙卵数
    孵化出的蝌蚪
    A组
    未污染的河水
    25℃
    30个
    26只
    B组
    未污染的河水
    10℃
    30个
    8只
    C组
    污染的河水
    25℃
    30个
    10只

    相关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