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368+46= 904+15= ▲860+30=
【答案】414;919;890
【解析】
【分析】三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若和超过10,则向前进1;
加法验算方法: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据此计算。
【详解】368+46=414 904+15=919 ▲860+30=890
验算:
2. 脱式计算。
48×5+160÷40 200-164÷(91-87) (400-25×11)÷25
【答案】244;159;5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先算乘除,再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48×5+160÷40
=240+160÷40
=240+4
=244
200-164÷(91-87)
=200-164÷4
=200-41
=159
(400-25×11)÷25
=(400-275)÷25
=125÷25
=5
二、填空。
3. 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推荐:为维持身体正常运转,6~10岁儿童每日的饮水量在1( )左右,每日烹调油的摄入量为20~25( )。
【答案】 ①. 升##L ②. 克##g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6~10岁儿童每日的饮水量用“升”作单位,计量每日烹调油的摄入量用“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
6~10岁儿童每日饮水量在1升左右,每日烹调油的摄入量为20~25克。
4. 在括号里填“>”“<”或“=”。
5400÷400( )56÷4 640÷4÷4( )640÷86
40÷40( )320÷2 1升( )900毫升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0,商不变。据此可知,5400÷400=54÷4。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商变大。
(2)(3)分别求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4)1升=1000毫升,再与900毫升比较大小。
【详解】5400÷400=(5400÷100)÷(400÷100)=54÷4,54<56,则54÷4<56÷4,5400÷400<56÷4
640÷4÷4=40,640÷86=7……38,40>7,则640÷4÷4>640÷86
40÷40=1,320÷2=160,1<160,则40÷40<320÷2
1升=1000毫升,1000毫升>900毫升,则1升>900毫升
5. 6☐7÷33的商是( )位数,要使商的个位上是“0”,☐里最小填( )。
【答案】 ①. 两 ②. 6
【解析】
【分析】在6☐7÷33中,6☐>33,商的最高位是十位,故商是两位数;在6□7÷33中,要使商的个位上是“0”,则6□除以33的余数要小于3,□里的数要大于等于6,小于9,☐里最小填6。
【详解】6☐7÷33的商是两位数,要使商的个位上是“0”,☐里最小填6。
6. 如下图,直线上有A、B两个点。图中有( )条直线、( )条射线和( )条线段。
【答案】 ①. 1 ②. 4 ③. 1
【解析】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所以图中只有1条直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所以图中每个端点都可以看作是射线的一个端点,从一个端点向左、向右分别得到2条射线。图中共2个端点,所以共有2×2=4(条)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任意两点间的一段都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图中只有线段AB。
【详解】如下图,直线上有A、B两个点。图中有(1)条直线、(4)条射线和(1)条线段。
7. 写出下面角的度数。
( )( ) ( ) ( )
【答案】 ①. 60 ②. 120 ③. 135 ④. 15
【解析】
【分析】根据各图形中已知的角的度数,灵活求出各角的度数:
中把钟面看作周角360°,一共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度数为30°,所求的角有两个大格,用30°乘2即可;
中所求的角是由三角板上90°角和30°角组合而成,所以用90°加30°即可;
中所求的角由一个直角和直角的一半组成,所以用90°加上90°÷2的商即可;
中所求的角和75°角组成直角,所以用90°减75°即可。
【详解】30°×2=60°
90°+30°=120°
90°÷2=45°;45°+90°=135°
90°-75°=15°
所以,角的度数分别为:
60°;120°;135°;15°
8. 今年春季,四年级各班开展了观察蚕宝宝的科学活动。小悦发现3只蚕宝宝5天一共吃了105片桑叶。
(1)105÷5表示( );
(2)要求每只蚕宝宝每天吃桑叶多少片,可以列算式是( )。
【答案】(1)3只蚕宝宝1天吃的桑叶片数
(2)105÷5÷3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05是3只蚕宝宝5天一共吃的桑叶片数,105除以5等于3只蚕宝宝1天吃的桑叶片数,再除以3等于1只蚕宝宝1天吃的桑叶片数;或者105除以3等于1只蚕宝宝5天吃的桑叶片数,再除以5等于1只蚕宝宝1天吃的桑叶片数;据此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
105÷5表示(3只蚕宝宝1天吃的桑叶片数);
【小问2详解】
要求每只蚕宝宝每天吃桑叶多少片,可以列算式是(105÷5÷3)。
9. 一瓶儿童止咳糖浆180毫升,用法用量如表,这瓶药够一名十岁儿童最少服用( )天。
【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用法用量表可知,一个十岁儿童每一次服用量是15毫升,一日3~4次,要使一瓶止咳糖浆服用天数最少,则按每天服用4次,即每天服用止咳糖浆最大量是15×4=60(毫升),再用一瓶止咳糖浆的毫升数除以每天服用最大量的毫升数,即可求出这瓶止咳糖浆最少服用的天数;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80÷(15×4)
=180÷60
=3(天)
即这瓶药够一名十岁儿童最少服用3天。
10. 如果☐÷△=13……8,那么(☐×100)÷(△×100)的商是( ),余数是( )。
【答案】 ①. 13 ②. 800
【解析】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详解】8×100=800
如果☐÷△=13……8,那么(☐×100)÷(△×100)的商是(13),余数是(800)。
11. 音乐课上,王老师带着同学们用手打节奏。下图是前12个拍子的变化情况,第1个拍子强,第2个拍子弱,第3个拍子次强……仔细观察排列规律,第15个拍子是( ),第100个拍子是( )。
【答案】 ①. 次强 ②. 弱
【解析】
【分析】观察节拍变化图可以看出,节拍是按强、弱、次强、弱为一组不断重复排列的,周期为4,节拍的位置数除以4,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一组中的最后一个,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5÷4=3……3
所以第15个拍子是次强;
100÷4=25
所以第100个拍子是弱。
12. 体育课上,第三小组的5位同学依次练习1分钟仰卧起坐,情况如图。前4位同学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是( )个;如果要使小组的平均成绩达到45个,那么金琪同学的成绩应达到( )个。
【答案】 ①. 44 ②. 49
【解析】
【分析】(1)先把前4名同学做的仰卧起坐的个数相加求和,再除以4,就是前4位同学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
(2)用45×5求出这5个人一共做仰卧起坐的个数,再减第1问中求得的前4名同学做的仰卧起坐的个数和,就是金琪同学的成绩。
【详解】(44+42+44+46)÷4
=(86+44+46)÷4
=(130+46)÷4
=176÷4
=44(个)
45×5-176
=225-176
=49(个)
【点睛】体育课上,第三小组的5位同学依次练习1分钟仰卧起坐,情况如图。前4位同学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是(44)个;如果要使小组的平均成绩达到45个,那么金琪同学的成绩应达到(49)个。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 小林的妈妈买了5盒同样的鸡蛋,每盒12个,共重3000克,付了48元。算式“3000÷5÷12”求的是( )。
A. 一共多少个鸡蛋B. 每个鸡蛋重多少克C. 每盒鸡蛋多少元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3000÷5表示每盒鸡蛋重多少克,再除以12表示每个鸡蛋重多少克。据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算式“3000÷5÷12”求的是每个鸡蛋重多少克。
故答案为:B
14. 四年级同学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男生组的平均成绩是87分,女生组的平均成绩是89分。男生组第一名和女生组第一名相比,( )。
A. 女生组第一名成绩高B. 成绩相等C. 无法确定谁成绩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是这组数据所有数字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得出的,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这组数据的数字分布在平均数的上下,因此无法确定男生组第1名和女生组第1名的成绩,无法比较。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四年级同学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男生组的平均成绩是87分,女生组的平均成绩是89分。男生组第一名和女生组第一名相比,无法确定谁成绩高。
故答案为:C
15. 如图,测量跳远成绩时,要把卷尺的端点固定在落地点(脚跟处),再把卷尺拉向踏板,使卷尺与踏板前沿边线垂直,最后量出长度。其中的数学道理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点到直线的距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因为连接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我们把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作的垂直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把踏板看作一条直线,落地点(脚跟处)看作一点,为了公平准确,测量跳远成绩时,要把卷尺的端点固定在落地点(脚跟处),再把卷尺拉向踏板,使卷尺与踏板前沿边线垂直,最后量出长度,即利用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原理。据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测量跳远成绩时,要把卷尺的端点固定在落地点(脚跟处),再把卷尺拉向踏板,使卷尺与踏板前沿边线垂直,最后量出长度。其中的数学道理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故答案为:C
16. 每个足球42元,927元可以买多少个足球?下面竖式中,关于“甲”“乙”框出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表示84元可以买2个足球
B. 甲表示84元可以买2个足球,乙表示840元可以买20个足球
C. 甲表示840元可以买20个足球,乙表示84元可以买2个足球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竖式计算方法可知,甲框出的部分商在十位上,即表示20个42元,也就是表示20个足球的价格是840元;乙框出的部分商在个位上,即表示2个42元,也就是表示2个足球的价格是84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知,甲框出的部分商在十位上,即表示20个42元,也就是表示20个足球的价格是840元;乙框出的部分商在个位上,即表示2个42元,也就是表示2个足球的价格是84元。
故答案为:C
17. 如图是一个磨损的量角器。如果用这个量角器量角,不能直接量出的角度是( )。
A. 40°B. 100°C. 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察破损的量角器可知:当指向40°这根刻度线与左边0刻度线组合时,可测量40°角;当指向40°这根刻度线与右边0刻度线组合时,可测量180°-40°=140°角;当指向20°这根刻度线与右边0刻度线组合时,可测量20°角;当指向20°这根刻度线与左边0刻度线组合时,可测量180°-20°=160°角;当指向40°这根刻度线与指向20°这根刻度线组合时,可测量180°-40°-20°=140°-20°=120°角;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40°,当指向40°这根刻度线与左边0刻度线组合时,可测量40°角;
B.100°,无法用这个破损的量角器测量100°角;
C.120°,当指向40°这根刻度线与指向20°这根刻度线组合时,可测量120°角;
故答案为:B
18. 如图布袋中有5个黑球,3个白球。明明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摸后放回,将布袋摇匀后重复实验。已知明明前五次摸球都摸到了黑球,那么在明明第六次摸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B.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
C. 一定摸到白球
【答案】A
【解析】
【分析】事件随机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个体数量的多少有关,个体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可能性就越小。
【详解】A.5个黑球,3个白球,5>3,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说法正确。
B.5个黑球,3个白球,5>3,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原题说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说法错误。
C.布袋中有两种颜色的球,那么这两种颜色的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原题说一定摸到白球,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四、操作题。
19. 按要求完成:
(1)过点A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点A到直线的距离是( )毫米。
(2)以B为顶点,画出一条射线,使所画射线与已知直线形成60°的角。
【答案】(1)见详解图;20
(2)见详解
【解析】
【分析】(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紧直线,沿这条直线滑动三角板,当另一直角边经过A点时,沿这条直角边画的直线就是过A点作的已知直线的垂线,两直线相交于C点;依此画图并标上垂直符号即可;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据此测量出线段AC的长度即可。
(2)使量角器的中心与给出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给出的射线重合;再在量角器上对准要画角的度数的刻度线,并点上一点;然后以已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夹角就是所要画的角度;据此画图。
【详解】(1)点A到直线的距离是20毫米。
(1)、(2)如下图
20. 先画图,再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分别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
(2)上图由(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组成,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成为一个长方体。
【答案】(1)图见详解过程
(2)5;7
【解析】
【分析】(1)根据图示,这个立体图形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3个,上行1个,左齐;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3个,下行1个,左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2个,上行1个,左齐;
(2)这个立体图形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要想组成一个长方形体,第一层至少需要添加2个小正方体,即第一层有6个小正方体,第二层要和第一层的小正方体个数相同,即大长方体一共需要6×2=12(个)小正方体,再用12减去已有小正方体的个数,即可求出需要添上小正方体的个数。
【详解】(1)作图如下:
(2)6×2=12(个)
12-5=7(个)
上图由5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组成,至少再添上7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成为一个长方体。
五、解决问题。
21. 诚诚、轩轩、丁丁购买同一款笔记本。诚诚买13本共用156元,丁丁共用216元,轩轩要买17本,轩轩用去多少元?丁丁能买多少本?(先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答案】表格见详解;
204元;18本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填写姓名、本数和共用的钱数在表格,总价÷数量=单价,先用156除以13计算出笔记本的单价;单价×数量=总价,再用笔记本的单价乘17计算出轩轩用的总价;总价÷单价=数量,用216除以笔记本的单价,计算出丁丁买的本数;据此解答。
【详解】如表:
156÷13=12(元)
轩轩用去的钱数:12×17=204(元)
丁丁买的本数:216÷12=18(本)
答:轩轩用去204元,丁丁能买18本。
22. ①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②一列特快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汽车的2倍。③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这列特快列车的3倍还多70千米。④民航客机的速度是每小时900千米。请选择合适的条件提出一个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430千米(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先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特快列车的速度,再根据“特快列车的速度×3+70”即可求出磁悬浮列车的速度。
【详解】问题: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答案不唯一)
60×2=120(千米)
120×3+70
=360+70
=430(千米)
答: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430千米。
23. 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这套吉祥物原来售价为225元,降价后原来买12套的价钱现在可以多买3套,现在买一套吉祥物要多少元?
【答案】180元
【解析】
【分析】用225×12求出原来买12套一共花的钱数,再用12+3求出现在可以买多少套,再用一共花的钱数除以现在买的数量,就是现在买一套吉祥物要多少元。
【详解】225×12÷(12+3)
=225×12÷15
=2700÷15
=180(元)
答:现在买一套吉祥物要180元。
24. 晓东一家自驾游,爸爸驾驶汽车从徐州开往630千米外的杭州。早上7:00出发时汽车里程表上的行驶路程如图①所示,两个小时后,里程表上的行驶路程如图②所示。
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请完成下列问题:
(1)11:00时里程表上的行驶路程是( )千米。
(2)下午1时能到杭州吗?如果没有到达,汽车距离杭州还有多少千米?
【答案】(1)1100;(2)不能;90千米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因为速度不变,7:00到9:00是2个小时, 9:00到11:00也是2个小时,两个时间段行驶路程相同,用图2里程表行驶的路程减去图1里程表行驶的路程,求出2个小时行驶的路程,再加上图2里程表行驶的路程,即可求出11:00时里程表上的行驶路程是多少千米。
(2)2个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2个小时,求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根据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把下午1时化成13时,用13时-7时=6时,求出从7时出发到13时行驶的时间,再用时间×速度=路程,求出从出发到13时行驶的路程,然后与徐州到杭州的总路程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到达,用徐州到杭州的总路程减去从出发到13时行驶的路程,即可求出汽车距离杭州还有多少千米。
【详解】(1)920-740=180(千米)
180+920=1100千米
答:11:00时里程表上的行驶路程是1100千米。
(2)180÷2=90(千米)
13时-7时=6(时)
90×6=540(千米)
540<630
630-540=90(千米)
答:下午1时不能到杭州,汽车距离杭州还有90千米。
25.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新城小学开展争当“阳光娃娃”劳动周活动,小宇记录了四年级一班学生一周劳动时间,统计如下:
(1)根据信息把统计表补充完整并完成统计图。
四(1)班学生一周劳动时间统计图
(2)四一班学生中劳动时间在( )分的人数最多,比最少的多( )人。
(3)学校规定,劳动时间不低于125分钟的有资格被评为“阳光娃娃”,如果按照劳动时间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小宇排在班级第25名,他有可能被评为“阳光娃娃”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7;16;图见详解;(2)100~124;12;(3)有可能;劳动时间不低于125分钟的人数:16+9=25(人);小宇排在班级第25名,说明小宇的劳动时间不低于125分钟,就有可能被评为“阳光娃娃”。
【解析】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劳动125分钟~149分钟人数有16人,填入统计表,把各时间段的人数相加计算出合计人数。根据统计表把对应的数量画成条形。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画条形即可。
(2)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直条越长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短表示数量越少,找到最多的和最少的再相减即可。
(3)计算出劳动时间不低于125分钟的人数,如果小宇的排名在这个人数之内,就说明小宇的劳动时间不低于125分钟,就有可能被评为“阳光娃娃”,如果小宇的排名不在这个人数之内,就不可能被评为“阳光娃娃”。
【详解】(1)5+17+16+9
=22+16+9
=38+9
=47(人)
(2)17-5=12(人)
四一班学生中劳动时间在(100~124)分的人数最多,比最少的多(12)人。
(3)他有可能被评为“阳光娃娃”。
理由:劳动时间不低于125分钟的人数:16+9=25(人);小宇排在班级第25名,说明小宇的劳动时间不低于125分钟,就有可能被评为“阳光娃娃”。
用法用量:
口服。儿童一岁以内一次5毫升,一岁至三岁一次7毫升,三岁至七岁一次10毫升,七岁以上一次15毫升,一日3~4次
诚诚
13本
156元
轩轩
17本
?元
丁丁
?本
216元
时间/分
合计
75~99
100~124
125~149
150~-174
数量/人
5
17
9
时间/分
合计
75~99
100~124
125~149
150~-174
数量/人
47
5
17
16
9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