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9昼夜长短的变化
展开1.图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
A.④③②①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2.与温岭相比,抚远每天都先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段是( )
A.秋分到春分B.春分到秋分
C.夏至到冬至D.冬至到夏至
3.对能否最早看到“中国2023年第一缕阳光”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天气状况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D.海拔高低
(2023·山东菏泽一模)下图示意贵州兴义与山东菏泽两地地理坐标和某日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4~5题。
4.该日最可能是( )
A.2月10日B.5月10日
C.9月10日D.12月10日
5.表中x可能是( )
A.17:54B.18:10C.18:42D.18:58
(2023·江苏盐城统考三模)某天文爱好者在同一地点连续3个月对太阳位置进行观测,记录了每月22日当地7时太阳位置并合成如下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观测者选择的月份可能是( )
A.11、12、1B.3、4、5
C.5、6、7D.8、9、10
7.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上海B.悉尼
C.新加坡D.巴西利亚
8.6月份,该地影子朝向正西的时刻约为当地时间( )
A.6:00B.9:00
C.15:00D.18:00
(2024·河南信阳高三统考)甲地(14°N,121°E)中学生做太阳观测活动,记录到某日北京时间5:36日出,日出方位为东偏北15°,该学生还用摄像机记录了直立杆子的影子移动情况。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该日甲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落西北,昼长小于12小时
B.日落西南,昼长大于12小时
C.北京时间12:04太阳在正南
D.北京时间18:10太阳在西北
10.该日直立杆子的影子末端轨迹可能是( )
(2023·重庆巴南一模)广西某学校的学生,于2022年6月15日至8月15日到图1区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图2是考察小组的其中一位学生为A地考察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画的一张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与广西相比,地理考察期间A地( )
A.白昼更长,因气候干旱
B.白昼更长,因纬度位置偏北
C.白昼更短,因海拔更低
D.白昼更短,因经度位置偏西
12.图2中描述的正午物影变化( )
A.①②段正确B.②③段正确
C.③④段正确D.都不正确
(2023·天津河西三模)位于某荒漠上的“太阳隧道”(41°18'N,113°51'W)是当地知名的大地艺术作品,由四块呈开放的“X”形放置的空心混凝土圆柱体组成(下图)。作品的方位经过校准,可以使其中两个管道在特定时节将太阳框在地平线上。b图为来自中国的某游客利用“太阳隧道”在北京时间8:07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游客拍摄b图所示照片的日期在( )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14.若要拍摄有两个管道框定的一年中最早的日出,应将相机置于a图中的( )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下图中Ⅰ为某地P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Ⅱ、Ⅲ、Ⅳ分别是甲、乙、丙三地Q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P日甲、乙、丙三地昼长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6.若①②是Q日同一时刻太阳视运动的位置,则甲地位于丙地( )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9 昼夜长短的变化
1~3.1.C 2.B 3.D 解析 第1题,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纬度位置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日出时间最早,日落时间最晚;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纬度位置越高,白昼时间越短,日出时间越晚;因此,纬度位置越高,夏至日日出时间和冬至日日出时间差距越大。读图可知,图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地中,日出时间变化最大的是曲线是①,其次是曲线②,曲线④日出时间变化最小,图中抚远纬度位置最高,其次是虎林,台东的纬度位置最低。故图1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序号分别是①②③④。第2题,读图可知,温岭位于低纬度,抚远位于中纬度,抚远纬度位置比温岭高,而且经度位置偏东。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抚远的日出时间都比温岭早,从春分至秋分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白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抚远的日出时间都比温岭早;相反,秋分到春分时间段,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日出时间越晚,与温岭相比,抚远的日出时间有时较晚。第3题,阴雨天气,云层厚,会遮挡太阳;纬度位置是影响昼夜长短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第一缕阳光出现的重要因素;太阳东升西落,经度位置是影响日出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海拔高低虽然也影响日出时间,但是四地位于平原附近,海拔差异较小,对能否最早看到“中国2023年第一缕阳光”影响最小。
4~5.4.A 5.A 解析 第4题,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贵州兴义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8:50,根据其与120°E的经度差计算可知,其地方时为17:50,在18时前日落,昼长小于12小时,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半年,B、C错误;该日应在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之间,又因日落地方时接近18时,所以该日应该接近春、秋分日,2月10日符合,A正确,D错误。第5题,山东菏泽的纬度位置高于贵州兴义,所以其冬半年昼长小于兴义,日落地方时应该在地方时17:50之前,菏泽地方时17:50对应北京时间18:06,所以其日落时刻应该在18:06之前,A正确。
6~8.6.B 7.A 8.B 解析 第6题,每月22日7时应是日出前后,结合图示方向,从第一次至第三次,日出方位整体持续北移,且太阳高度渐大,表明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持续北移。11月至次年1月,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5月至7月,太阳直射点先北移,后南移;8月至10月,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期间太阳直射点持续北移,而图示信息反映,同样为早晨7时,太阳的高度越来越高,表明该地昼渐长,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而悉尼和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期间昼长减短;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昼长变化不大。第8题,结合前面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地昼长夜短。该地影子朝向正西,表明太阳在正东,应在日出前后,C、D错。6月当地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时,但6时时太阳大致还在东北方位,影子朝向西南;对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而言,随着太阳升高,日出东北后,太阳继续向正东方、正南方(直射点以北的地区,12时太阳位于当地正南方)运行,故该地9时前后太阳运行至正东方,影子朝向正西。
9~10.9.D 10.B 解析 第9题,甲地(14°N,121°E)北京时间5:36日出,其日出地方时为5:40,早于6:00,则昼长大于12时;甲地正值北半球夏半年,日落西北;北京时间12:04对应该地区地方时12:08,非正午时刻,太阳不在正南或正北;此时日出早于地方时6:00,则该天日落西北,北京时间18:10对应当地地方时为18:14,根据先前分析其日出地方时5:40可知,当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8:20,18:10即将日落,因此太阳在西北方。第10题,A图轨迹表明全天均有太阳和日影,出现极昼现象,不可能发生在14°N;甲地该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则杆影在日出时为西偏南方位,日落时为东偏南方位;甲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由于其位于14°N,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可能位于正北。
11~12.11.B 12.D 解析 第11题,地理考察期间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北白昼时间越长,A地位于我国新疆,纬度高于广西,所以A地白昼长于广西。第12题,6月15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北移,A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物影缩短,①②段错误;夏至日至8月15日太阳直射点南移,A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物影变长,②③段错误;A地纬度较高,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影一年四季都应该朝偏北方向,③④段错误。
13~14.13.D 14.A 解析 第13题,该游客拍摄b图所示照片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07,北京时间(120°E)8:07时,113°51'W时间约为16:30,此时太阳接近地平线,即将日落,说明该日昼短夜长,接近冬至日,应为12月22日前后。第14题,该地位于北半球,一年中最早的日出出现在夏至日,该日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③位于管道的东北方,因此要拍摄有两个管道框定的一年中最早的日出景观,应将相机置于a图中的①处。
15~16.15.D 16.C 解析 第15题,根据图Ⅰ中太阳视运动方向判断,P日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表明P日直射点在北半球。读图Ⅱ、Ⅲ、Ⅳ可知,甲、乙、丙三地均日出正东、日落正西,说明Q日直射赤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在观测地以北,表明甲、乙位于南半球,其中乙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在正午离乙地更近,说明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更大,因此甲的纬度高于乙,丙地正午太阳在观测地以南,表明丙地位于北半球,因此三地由南向北排列顺序是甲、乙、丙。P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昼长排序为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第16题,题意表明,①和②是Q日同一时刻太阳视运动位置,甲地①处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应处于上午,丙地②处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应处于下午,说明甲地位于丙地的西边,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在南半球,丙地在北半球,因此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
地点
地理坐标
日落时刻
贵州兴义
(25°N,105°E)
18:50
山东菏泽
(35°N,116°E)
x
错题题号
易错要语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4气象灾害: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4气象灾害,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和850百帕温度小于0,“融化层”位于图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0土壤: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0土壤,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济阳土壤深层,8米春季平均地温增幅最明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29植被: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29植被,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枯落物厚度呈明显正相关的是,四地中,人工林综合效益最低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