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1页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2页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带*题目为能力提升题,分值不计入总分。
    1.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生物袋,并用它来孕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这些早产羊羔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电解质溶液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B.“人造子宫”内的电解质溶液即羊羔的内环境
    C.“人造子宫”需及时更新电解质溶液以确保养料的供应和废物的排出
    D.电解质溶液中除水和电解质外,还需包含羊羔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等
    2.如图表示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ATP等化学物质及传递兴奋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Na+内流
    B.若P2受体受损,则会直接影响NA的合成、运输和释放
    C.若突触前膜上的NA载体功能障碍,则可能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α受体具有特异性,其他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不能与该受体结合
    3.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只是松果体细胞
    B.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C.褪黑素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D.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性腺激素,随后其血液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会升高
    4.自主性体温调节是指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机体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出汗等生理调节反应,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如图表示下丘脑温度对肌紧张(肌肉收缩)、战栗产热和蒸发散热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温度高于37℃时,基础产热不再下降,是因为机体需要基础能量供应
    B.下丘脑温度高于37℃时,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等使散热量增加
    C.下丘脑温度低于37℃时,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为条件反射过程
    D.下丘脑温度低于37℃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5.如图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兴奋时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予a处的刺激必须达到足够强度才能使b处产生兴奋
    B.b处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肌细胞膜处Na+快速外流
    C.兴奋既可以从a向b传递,也可以从b向a传递
    D.神经冲动经图示环式传递后终止,该调节方式属于正反馈调节
    6.科研人员为200多名健康志愿者接种第2剂新冠灭活疫苗后,在不同时间对他们体内新冠病毒抗体IgM和IgG及总抗体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IgM和IgG中,IgG在人体内的保护性作用更持久
    B.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机体产生多种抗体的原因是疫苗中含有多种抗原物质
    C.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效应T细胞能够促进B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D.新冠灭活疫苗进入机体后,可被吞噬细胞识别
    7.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与生长抑素(抑制生长激素的释放)的双重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与生长抑素作用的靶器官均为垂体
    B.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抽取组织液检测垂体是否病变
    C.生长激素含量过高时生长抑素会发挥作用
    D.生长激素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芽等幼嫩的部位中,色氨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生长素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且都具有两重性
    C.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人体细胞上没有受体,对人无害
    D.利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未受粉的番茄,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9.某研究小组将X、Y、Z三种食性相同的单细胞动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②最可能代表Z的种群数量变化
    B.X和Y共同培养20d后,X的数量会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C.与单独培养相比,X和Z共同培养会导致彼此的K值降低
    D.X、Y、Z单独培养时,其增长速率均为先增大后不变
    10.将自然界中的家蝇和丽蝇共同培养在大的种群笼中,测试两个种群的竞争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两种蝇共同培养在大种群笼中时,家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B.自然环境中野生家蝇和野生丽蝇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只有一种蝇能够存活
    C.实验中丽蝇种群在数量稀少并处于灭绝边缘时逐渐获得了竞争优势
    D.共同培养在大种群笼中时,两种蝇的竞争属于竞争共存现象
    11.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科研人员发现,温度上升会显著影响高寒草甸优势物种的种间关系,加剧根茎禾草和杂类草之间的竞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间关系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温度上升可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群落中不同种生物适应气候变化的方式相同
    D.若根茎禾草在竞争中被淘汰,其地位可能由其他生物代替
    12.物种多样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856年起生态学家将一块草地平均分成两块,对照组地块不施肥,实验组地块适量施肥,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种多样的生物作为旅游观光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实验组地块中害虫的数量更容易发生大的波动
    C.草地施肥之后若再停止施肥,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D.实验组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是由施肥造成植物总光合速率降低所致
    13.森林生态系统边缘有差异的环境条件,将大面积的生态系统切割成小块,增加了边缘栖息地的数量,从而导致边缘效应,如捕食者和寄生虫在森林生态系统的边缘更加活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接近公路的森林边缘具有与森林内部不同的非生物因素,如温度、湿度
    B.热带森林的边缘温度更高,风更大,森林内部繁盛的物种可能在森林边缘难以生存
    C.捕食者和寄生虫在生态系统的边缘更加活跃,导致边缘某些物种更容易受到攻击
    D.森林的边缘效应会改变生物的种间关系和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方向
    14.浮游植物是水体中的生产者和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高度敏感,是反映水体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富营养化导致的浮游植物生长过剩已成为湖泊等水体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B.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数量增多,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将增大
    C.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某种鱼的种群数量
    D.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生物,分解者在捕食食物链中的作用大于消费者
    15.粉红椋鸟号称“蝗虫收割机”,一只粉红椋鸟每天摄入蝗虫约180只。如图是能量流经蝗虫和粉红椋鸟两个营养级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蝗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B.B中能量包含流入粉红椋鸟的能量
    C.D中的能量也属于蝗虫的同化量
    D.一只粉红椋鸟捕食180只蝗虫后,能量传递效率为15%
    16.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营养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杂食性鸟占据三个营养级,所以同化量高于其他生物
    B.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地表生物的区域分布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若有大量杂食性鸟迁入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提高
    D.蝗虫同化量的去向包括细胞呼吸散失、流向分解者和流入自身粪便等
    17.“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不是每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B.碳循环指CO2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C.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碳中和”提前实现
    D.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18.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中写道:“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诗句描绘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蝶”“莺”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蝶”“莺”的活动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D.杜甫看到美丽画面进行文学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9.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养猪场排出的污水轻度污染后可以随水流逐渐净化。研究人员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采集了水样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样品1、样品2、样品3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乙、丙、丁
    B.样品1中藻类植物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CO2浓度增加
    C.样品2中细菌数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
    D.样品3的数据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0.竞争和协同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两种表现。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进化的结果有利于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及生活方式等适应策略的进化;共(协)同进化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竞争、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来实现的
    B.与竞争进化相比,共同进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C.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间进行的“军备竞赛”对被捕食者的存在有害无利
    D.竞争关系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终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21.我国南方很多村落背后的防护林保留了部分原始植被的特征,但同时由于深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与自然群落有一定差异。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扰(主要是砍伐成树)强度的增加,防护林林下的植物丰富度增加,阳生植物增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砍伐成树后,林下阳生植物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水肥,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B.适度砍伐成树,有利于增加防护林的自我调节能力
    C.受到重度干扰的防护林,其抵抗力稳定性一定增强
    D.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或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设计制作生态缸时,生产者数量多有利于其稳定
    B.在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探究中,可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很多,无论是沾蘸法还是浸泡法都要处理插条的基部
    D.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很重要,进行预实验能减少偶然因素干扰而造成的实验误差
    23.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丁”型、Ⅰ、Ⅱ、Ⅲ),其中b表示外界因素发生变化的时间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则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B.环境容纳量为K2时,对该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若b表示采取措施保护大熊猫,则Ⅰ最可能表示将来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变化
    D.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目,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因此而改变
    24.下列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中先加培养液再加盖玻片会造成统计结果偏高
    B.若计数板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4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总数为4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1.6×106个
    C.根据抽样和计算获得的数据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属于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D.由于环境容纳量有限,酵母菌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会保持稳定
    25.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为探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效果,科研人员以耕作的农田为对照,以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人工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样地,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不同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杨树林地
    B.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退耕还林时应尽量避免种植单树种纯林
    C.农田优势类群多于退耕还林样地,原因是农田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D.退耕还林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效应比退耕还草措施好
    *利用植物自身对水质的净化能力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治理成为治污的辅助方法。某研究团队通过对不同植物净化某铬污染水体的动态研究,发现挺水植物香蒲、浮水植物菱和沉水植物金鱼藻净化效果较佳。如图为三者对铬污染水体的治理情况数据,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1 单独培养组水样中铬离子含量变化 2 混合培养组水样中铬离子含量变化
    A.分析图1可知,金鱼藻和菱对铬离子的去除率差别不大,且都高于香蒲对铬离子的去除率
    B.分析图2可知,三种植物混种对铬的去除率比任意两种植物混种对铬的去除率都高
    C.对比图1、2数据可知,两种或三种植物混合种植的净化效果都高于单独种植的净化效果
    D.三者混种净化效果较佳可能与它们在水中形成垂直群落结构并有效利用水体空间有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26.(8分)高血糖能够导致糖尿病心肌病和心力衰竭,常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患者死亡率升高,预防并减轻高血糖引起的心肌或血管损伤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表明,NRG-1(神经调节蛋白)可在减轻高血糖引起的心肌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是_____________,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至少写2点)。
    (2)研究组利用2型糖尿病大鼠研究NRG-1对高糖作用下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思路如下。
    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生长状况良好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10只大鼠为健康对照组,其余40只用高脂高糖饲料连续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药物破坏部分胰岛细胞功能,1周后测得大鼠空腹血糖高于16.7mml·L-1,有_____________症状,经检测,心脏功能也出现异常,即为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为糖尿病心肌病组。
    ②健康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喂4周;10只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继续高糖高脂饲喂4周;剩余30只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均分为三组,分别每天静脉注射1~3mL等浓度的NRG-1溶液,并_____________饲喂4周。结束后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切片检测各组大鼠_____________的情况。获得如下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NRG-1在减轻高血糖引起的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_____________。
    27.(9分)矮化栽培是现代苹果生产的趋势,为研究矮化苹果(M9)砧木致矮机理,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在植物茎尖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称为_____________运输;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尖合成并运至地上部分,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2)研究者将富士苹果(非矮化)、M9和八棱海棠(非矮化)三种植物进行嫁接,如图1。一段时间后,检测富士-M9-八棱海棠不同部位PIN基因(IAA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2。
    1 2
    实验结果显示,在富土-M9-八棱海棠中,表达量较高的基因有两种,其中_____________(填基因)可能与M9致矮密切相关。
    (3)向富士-M9-八棱海棠的接穗叶片或基砧根部施加NAA(生长素类调节剂,其运输载体与IAA相同)后,以未做处理的富士-M9-八棱海棠作为对照,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表。
    注:“+”代表检测指标的数值,“+”越多,数值越大。
    ①补充表中“?”处的实验处理:_____________。
    ②与对照组相比,接穗叶片施加NAA组的基砧中(NAA+IAA)总含量几乎无差异,推测中间砧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为证实这一推测,研究者将中间砧(M9)换成八棱海棠后,基砧中(NAA+IAA)总含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__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推测。与对照组相比,第3组的基砧中_____________含量显著增加,推测基砧根部较高浓度的NAA促进了基砧根部该激素的合成。
    ③两实验组中,接穗叶片施加NAA组的接穗新梢平均长度较短,请你结合2组和3组实验结果解释原因,以揭示M9砧木致矮机理:_____________。
    28.(7分)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科研团队对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群落中的生物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竞争是常见的种间关系,竞争是指_____________,竞争的结果表现为_____________。
    (2)在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时,可通过调查其鸟巢的数量进行估算,调查鸟巢的数量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内的数量,若要判断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
    (3)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东北虎等濒危动物,这些动物在人为保护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但是某些鼠类却数量较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二者_____________的差别是重要原因。森林中动物的分布有分层现象,因为群落中的植物为动物_____________。
    29.(7分)绿色办奥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办奥理念。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C02依靠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2022年北京冬奥会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场馆,所有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从碳循环角度分析,水电、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利用有利于_____________。
    (2)为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延庆赛区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1)。
    流入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J·cm-2·a-1,初级消费者_____________(填“直接”“间接”或“直接或间接”)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J·cm-2·a-1。
    (3)守林人补植补造,浇水排涝,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性有害动物,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信息进行的_____________防治。
    30.(9分)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的常见疾病,其病原菌主要为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黄萎病基因D导入棉花,获得抗黄萎病棉花。图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BclⅠ、HindⅢ和BamHⅠ为限制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碱基序列未知的基因D的方法一般为____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基因D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D和Ti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可利用含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对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进行筛选。
    (3)农杆菌能够感染棉花的愈伤组织细胞,与这些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_____________有关。种植抗黄萎病棉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人造子宫”代替母羊子宫孕育羊羔,为早产羊羔的生活提供适宜的液体环境,故电解质溶液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而“人造子宫”内的电解质溶液属于羊羔生活的外界环境;“人造子宫”内的电解质溶液模拟自然母羊子宫中羊水的成分种类和含量,除水和电解质外,还需包含羊羔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并需及时更新以确保养料的供应和废物的排出。
    2.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N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了Na+内流,即产生动作电位,据此可知NA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据图可知,P2受体的作用是将Ca2+运入突触前神经元,Ca2+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NA和ATP,所以若P2受体受损不会直接影响NA的合成;NA载体的功能是将NA运回突触前神经元,若突触前膜上的NA载体功能障碍,则NA会持续在突触后膜处发挥作用,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具有特异性,即不同的神经递质与不同的受体结合。
    3.B 【解析】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其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褪黑素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增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随后其血液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会降低。
    4.C 【解析】 维持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热能,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因此细胞呼吸时刻在进行,释放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下丘脑温度高于37℃时,通过增加汗腺分泌、舒张皮肤血管、增大血流量等增加散热量;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下丘脑温度低于37℃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5.A 【解析】 给a处阈值以上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并将兴奋通过突触传到b处,使b处产生兴奋;b处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肌细胞膜Na+大量内流,产生兴奋,进而表现为肌肉收缩;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图中兴奋只能从a向b传递,不可以从b向a传递;神经冲动经图示环式传递通过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肌肉的运动属于负反馈调节,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
    6.C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在30d时,IgG的含量仍然较高,而IgM的含量已经降低,所以抗体IgG在人体内的保护性作用更持久;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称为抗体,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抗体具有特异性,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机体产生多种抗体的原因是疫苗中含有多种抗原物质;B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是B细胞分裂分化的原因,这个过程效应T细胞没有参与;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所以吞噬细胞具有识别作用,因此新冠灭活疫苗进入机体后,可被吞噬细胞识别。
    7.B 【解析】 生长激素由垂体合成分泌,因此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与生长抑素作用的靶器官均为垂体;组织液不能自由流动,一般通过抽取血液来检测体内激素水平是否正常;生长激素含量过高时生长抑素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保证生长激素的含量相对稳定;生长激素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8.D 【解析】 生长素的原料是色氨酸,但其本质为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而赤霉素的作用不具有两重性;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害,例如青鲜素具有致癌的副作用;未受粉的番茄没有种子,2,4-D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9.C 【解析】 X、Y、Z食性相同,共同培养时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应该小于单独培养时,则曲线②最可能代表Y的种群数量变化;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是“J”型曲线的特点,X和Y共同培养20d后,由于存在生存空间有限、资源有限以及竞争等环境阻力,X的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K值是指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X和Z存在竞争关系,二者共同培养时会导致彼此的K值降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X、Y、Z单独培养时,三者的种群增长曲线均是“S”型,其增长速率均为先增大后减小。
    10.C 【解析】 共同培养在大种群笼中的初期,家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共同培养在大种群笼中的后期,丽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自然环境中,家蝇和丽蝇分布在广泛的空间中,两者都可以存活;45周左右,丽蝇种群数量稀少并处于灭绝边缘,后来丽蝇与家蝇进行竞争时却占有明显的优势,这表明丽蝇获得了竞争优势;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出现的竞争,共同培养在大种群笼中的家蝇和丽蝇最终不能共存于同一栖息环境中,属于竞争排斥现象。
    11.C 【解析】 种间关系的改变可能会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或食物网结构、捕食比例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温度上升改变了群落中优势种的种间关系,可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不同种的生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在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消失,其地位可以由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12.B 【解析】 旅游观光用途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生态价值;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实验组地块中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会造成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更容易发生虫害,害虫的数量更容易发生大的波动;施肥造成物种多样性降低,若停止施肥,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土壤条件等依然保留,多种生物都还存在,会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适量施肥使土地肥沃,植物的生长总体会更良好,物种多样性降低是因为环境改变,很多植物以及与这些植物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
    13.D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边缘有差异的环境条件导致边缘效应,因此接近公路的森林边缘具有与森林内部不同的非生物因素,如温度、湿度;热带森林的边缘温度更高,风更大,森林内部繁盛的物种可能因为不适应森林边缘的环境而难以生存;捕食者和寄生虫在森林生态系统的边缘更加活跃,导致边缘某些物种更容易被天敌(即捕食者或寄生虫)攻击;森林的边缘效应可能会改变生物的种间关系,但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方向不会改变,只能从被捕食者到捕食者。
    14.C 【解析】 生产者大多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也有少量的生产者通过化能合成作用来合成有机物;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增多,会使水体中缺氧,导致水中生物丰富度下降;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生物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分解者不出现在捕食食物链中。
    15.B 【解析】 A表示蝗虫的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同化量的一部分;B表示蝗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流入粉红椋鸟;D中的能量表示蝗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营养级中一部分生物之间的传递效率。
    16.B 【解析】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杂食性鸟虽然占据三个营养级,但其同化量不是最多的;生物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大量杂食性鸟迁入会使蝗虫、蜘蛛、草的数量发生较大变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降低;蝗虫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蝗虫的同化量。
    17.B 【解析】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实现“碳中和”,可以增加生产者的数量,提高生产者对CO2的消耗;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18.D 【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根据题意可知,诗句描绘的是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包括了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无机环境,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题干中的蝶和莺均属于消费者;春天,气温回升,花儿盛开,为戏蝶和娇莺提供了物理信息,因此这些动物的活动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原理;杜甫看到美丽画面进行文学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9.D 【解析】 污水进入河流后,近污染源的水域藻类减少,需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被大量消耗;远离污染源的水域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细菌的数量下降,因而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因此比较水中溶解氧可得出,样品1、样品2、样品3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丙、乙、丁。样品1中藻类植物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N和P浓度增加。样品2的水样中细菌大量繁殖的原因是有机物浓度增加。样品3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物质种类和浓度与甲地水样中的相差不大,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0.C 【解析】 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竞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来实现的;共同进化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共同进化铸造了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性,而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其竞争的结果通常是相互抑制,有时也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因此与竞争进化相比,共同进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军备竞赛”式的竞争结果是捕食者的攻击器官更发达,而被捕食者的防卫器官更发达,因此,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来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竞争关系通过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进而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终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21.C 【解析】 砍伐成树有助于林下阳生植物生长,主要影响了竞争,林下阳生植物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水肥,有利于其生长繁殖;适当砍伐成树后,防护林林下的植物丰富度增加,林下阳生植物增多,光合作用增强,产生更多营养物质及能量,因此适度砍伐成树有利于增加防护林的自我调节能力;重度干扰会让防护林的物种多样性降低,导致防护林营养物质流失,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会相对减弱;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2.C 【解析】 在制作生态缸时,要注意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者的数量多不一定能保持稳定;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探究中,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很多,无论是沾蘸法还是浸泡法都要处理插条的基部,因为插条的基部能生根;进行重复实验能减少因偶然因素干扰而造成的实验误差,而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实验条件,验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减少浪费,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
    23.D 【解析】 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则其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当环境容纳量为K2时,说明该处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该种群最有效的保护;若b表示采取一定有效措施保护野生大熊猫,则大熊猫数量会上升,因此Ⅰ最可能表示将来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被淘汰的部分个体数,其可能导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4.D 【解析】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若先滴加培养液,再加盖盖玻片,因培养液沾到计数室平台两侧的支持柱表面,在支持柱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或因液滴的表面张力作用,盖玻片不能严密与支持柱接触,进而使统计结果偏大;由于计数的4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40个,则每个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是10个,则16个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是10×16=16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约有=160×104=1.6×106(个);数学模型包括公式和曲线两种形式,根据抽样和计算获得的数据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属于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培养后期营养物质不足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会导致酵母菌种群数量减少而非保持稳定。
    25.B 【解析】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据表可知,自然恢复草地的地面节肢动物总类群数是15,因此其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退耕还林时应提高人工混交林的种植面积,降低纯林的比例;与退耕还林样地相比,人们会在农田中灌溉和施肥,从而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因此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农田优势类群更多的原因是水和无机盐含量较高;据表分析可知,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人工杨树林地的节肢动物总类群数量分别为10和7,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的节肢动物总类群数量为15,因此退耕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效应比退耕还林措施好。
    *C 【解析】 分析图1可知,金鱼藻和菱培养水样中铬离子浓度均低于香蒲培养水样,且相差不大,说明金鱼藻和菱对铬离子的去除率差别不大,且都高于香蒲对铬离子的去除率;分析图2可知,三种植物混种培养水样中铬离子浓度低于任意两种植物混种培养水样中的铬离子浓度,说明三种植物混种对铬的去除率比任意两种植物混种对铬的去除率都高;对比图1、2数据可知,香蒲和金鱼藻混种最后培养水样中铬离子的浓度比单独种植金鱼藻的培养水样中铬离子浓度高,说明香蒲和金鱼藻混种的净化效果低于单独种植金鱼藻的净化效果;三者混种净化效果较佳可能与它们在水中形成垂直结构并有效利用水体空间有关,充分吸收去除了各水层的铬离子。
    二、非选择题
    26.(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下丘脑 反射弧 神经递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任选2点)
    (2)①高血糖 ②高糖高脂 心肌细胞凋亡率 NRG-1通过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来减轻高血糖引起的心肌损伤(2分)
    【解析】 (1)人体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反射弧是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由于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所以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激素(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2)①大鼠空腹血糖高于16.7mml/L,有高血糖症状,经检测心脏功能也出现异常,即为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为糖尿病心肌病组。
    ②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所以健康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喂4周;10只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继续高糖高脂饲喂4周;剩余30只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均分为三组,分别每天静脉注射1~3mL等浓度的NRG-1溶液,并高糖高脂饲喂4周。结束后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切片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的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可知NRG-1溶液浓度越高,心肌细胞的凋亡率越低,所以NRG1是通过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来减轻高血糖引起的心肌损伤的。
    27.(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极性 (2)PIN8
    (3)①基砧根部施加(与接穗叶片)等量的NAA(2分) ②抑制 支持 细胞分裂素 ③接穗叶片施加NAA,M9的中间砧因PIN8表达量少,阻碍了生长素的运输,基砧得到的生长素较少,导致基砧细胞分裂素含量少,进而运输到接穗的细胞分裂素的量较少,对接穗新梢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合理即可)(2分)
    【解析】 (1)生长素在植物茎内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为极性运输,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根尖合成,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2)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富士-M9-八棱海棠中,表达量较高的两种PIN基因为PIN8与PIN10,其中从M9中PIN基因表达量可以看出PIN8表达量明显低于富士与八棱海棠中PIN8的表达量,所以PIN8可能与M9致矮密切相关。
    (3)①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向富士-M9-八棱海棠的接穗叶片或基砧根部施加NAA(生长素类调节剂,其运输载体与IAA相同)后,以未做处理的富士-M9-八棱海棠作为对照,检测相关指标。故表中“?”处的实验处理是基砧根部施加等量的NAA。
    ②IAA和NAA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从图中可知,从形态学上端(接穗)到形态学下端(基砧),从接穗叶片施加NAA组的基砧中(NAA+IAA)总含量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异,可推测接穗中的NAA无法运输到基砧中,可推测中间砧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若中间砧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将M9(中间砧)换成八棱海棠后,基砧(NAA+IAA)总含量会显著增加,出现这一现象,则支持上述推测。与对照组相比,第3组的基砧中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增加,推测基砧根部较高浓度的NAA促进了基砧根部该激素的合成。
    ③通过分析实验表格可知,两实验组中,接穗叶片施加NAA这一组的接穗新梢平均长度较短,其原因是接穗叶片施加NAA,中间砧因PIN8表达量少阻碍了生长素的运输,根部得到的生长素较少,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少,进而运输到接穗的细胞分裂素的量较少,对接穗新梢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从而导致M9砧木致矮的现象。
    28.(7分,每空1分)
    (1)丰富度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形成的种间关系 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2)样方法 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任选1点)
    (3)繁殖能力 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
    【解析】 (1)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形成的种间关系,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2)调查鸟类的数量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鸟巢的数量可以采用样方法;只根据种群密度不能判断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特征。
    (3)生物繁殖能力的差别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的特点,因此动物分布也表现出类似的分层现象。
    29.(7分,每空1分)
    (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减少CO2排放(或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180 直接 3 (3)化学 生物
    【解析】 (1)大气中的CO2依靠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从碳循环角度分析,水电、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利用有利于减少CO2排放。
    (2)流入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机物输入=44+20+5+95+5+11=180(J·cm-2·a-1)。初级消费者直接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为20+5-11-1.5-9.5=3(J·cm-2·a-1).
    (3)昆虫信息素是昆虫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性有害动物,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生物防治。
    30.(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与基因D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碱基互补配对
    (2)HindⅢ和BamHⅠ(2分) 双酶切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或倒接,保证目的基因准确插入T-DNA内部(2分) 氨苄青霉素
    (3)酚类化合物 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合理即可)
    【解析】 (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和PCR技术扩增等,但要获得碱基序列未知的基因D,需要从基因文库中获取。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与基因D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碱基互补配对。
    (2)T-DNA上没有BclⅠ的切点,所以不选BclⅠ,T-DNA上有HindⅢ和BamHⅠ的切点,同时基因D两端也分别含有HindⅢ和BamHⅠ的切点,由于双酶切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能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或倒接,保证目的基因准确插入T-DNA内部,故选择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四环素抗性基因被BamHⅠ破坏,质粒中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能表达,因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氨苄青霉素,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能生存。
    (3)农杆菌能够感染棉花的愈伤组织细胞,因为这些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种植抗黄萎病棉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
    样地类型
    总个体数量/只
    优势类群/科
    常见类群数量/科
    总类群数量/科
    农田
    45
    4
    6
    10
    柠条林地
    38
    1
    9
    10
    杨树林地
    51
    1
    6
    7
    自然恢复草地
    47
    4
    11
    15
    组别
    接穗新梢平均长度
    细胞分裂素含量
    (NAA+IAA)总含量
    接穗叶片
    基砧根部
    接穗
    基砧
    1(对照组)
    +
    +
    ++
    ++
    +
    2(接穗叶片施加NAA)
    +
    +
    ++
    +++
    +
    3(?)
    +++
    +++
    ++++

    相关试卷

    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1页。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