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515928/0-17109036612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515928/0-17109036613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515928/0-1710903661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1年11月,在湖北恩施发现了震旦角石化石。下图为“震旦角石化石图”,震旦角石生长在距今约4.4亿至5.1亿年前的奥陶纪,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肉食性动物。下表为“部分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奥陶纪处于繁盛时期的生物是( )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爬行动物D.海生无脊椎动物
2.可以推断该生物生存时代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海洋变迁为陆地B.现代海陆格局基本形成
C.温暖的海洋环境D.此时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2020年9月15日,由NOAA和NASA共同主持的25个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发布:第24个太阳周期和第25个太阳周期之间的太阳最小值,即太阳最不活跃的时期(太阳活动极小年),发生在2019年12月,黑子数降至18个。下图是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第25个太阳周期中,太阳活动黑子数将在某一年达到最高峰,大约为115个太阳黑子,推测该年太阳活动极大年是( )
A.2030年B.2025年C.2014年D.2020年
4.在太阳活动最活跃时,带来的影响是( )
A.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B.会减少对人造卫星的破坏
C.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有线通信D.成都能看到极光
下图为“某高度气温的垂直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若a、b层均位于高层大气以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对流层B.b是平流层
C.a层空气对流D.b层空气对流
6.若a、b层均属对流层,a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雾霾B.大风C.霜冻D.大雨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模拟相同降雨条件下,对四种下垫面状况(绿地、透水混凝土砖铺装、草皮空心砖铺装和不透水釉面砖铺装)进行了降雨径流的模拟试验过程研究,图1为模拟试验场分布,图2为降雨累积土壤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统计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实验中四种不同的地面铺装状况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B.降水C.水汽输送D.蒸发
8.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 )
A.草皮空心砖B.透水混凝土砖C.不透水釉面砖D.绿地
2020年10月29日萨尔瓦多中部的圣萨尔瓦多省内哈帕市发生持续强降雨,导致内哈帕市29日晚发生泥石流灾害,约4000米长地带被掩埋,超过50栋建筑损毁,造成至少6人死亡,超过30人失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要及时估算此次泥石流损毁建筑物的具体数量.最需要利用( )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系统D.5G通信系统
10.圣萨尔瓦多省内哈帕市发生泥石流的地质条件是( )
A.降水强度大B.土质较为疏松C.地震活动多D.植被覆盖率低
榕树是福建省的省树,叶薄革质,老树常有气根垂直向下生长,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形成“独木成林”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榕树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榕树长出气根辅助呼吸,是为了适应当地( )
A.气候干旱,蒸发量大B.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C.地形陡峭,土层薄D.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甲地的自然地貌是( )
A.河口三角洲B.山前洪积扇C.峡谷D.台地
14.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B.崩塌C.山洪D.干旱
15.防御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
A.植树造林B.拆除库坝C.禁止开矿D.人工增雨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空间扩大过程中,建筑物密度增大,沥青和水泥地面增加,绿树和水面减少,使地表性质发生变化,造成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夏季午后东西方向气温分布示意图。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所有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该时段商业区和公园两地的风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
(3)该市政府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热岛环流角度分析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4)请你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寒流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是世界上最强大寒流之一,对流经区域的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以及海上航行都有着重要影响。下图示意秘鲁寒流位置,其中丙处一艘油轮发生了石油泄漏事故。
(1)说明秘鲁寒流对由甲海域向乙海域航行船舶的有利影响。
(2)判断丙处洋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3)简述丙处洋流对石油泄漏事故海域海水的有利作用。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西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581.7mm.自然植被保存、发育较好,覆盖率达80%以上。公园全境分布有范围广、厚度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孔隙率极高,从地表到地下发育了完整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下图为该地区局部地貌景观示意图。
(1)该地质公园中溶洞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和____洞内A为____B为____。
(2)描述图中峰丛的地貌特征。
(3)分析该地地下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19.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读“加拿大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森林植被的类型为____。加拿大草原植被的类型为____。
(2)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加拿大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____(枯枝落叶或根系)形式进入土壤。
(3)加拿大北部北冰洋沿岸与南部五大湖沿岸的土壤比较,发育程度较好的是____沿岸,形成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被子植物繁盛时期是新生代;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爬行动物最繁盛的时代是中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是地质年代是古生代。由表格可知,奥陶纪属于早古生代,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答案:C
解析:震旦角石生长在距今约4.4亿至5.1亿年前的奥陶纪,该生物生存时代为古生代早期。前寒武纪已经开始出现陆地,A错误;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B错误;古生代早期时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表明此时海洋环境适合多种生物生长,应该具有温暖的特征,C正确;蕨类植物明显衰退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读图示坐标可知,上一个太阳黑子峰值出现在2014年前后,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11年,因此大约为115个太阳黑子数应在2025年出现。太阳活动极大年出现在2025年,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活跃时,爆发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进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磁场,引发“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冋;太阳活动活跃时极地高纬度地区可能出现极光,高能带电粒子流可能破坏卫星,不会影响有线通讯,成都不能看到极光。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为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a层随高度升高气温逐渐升高,为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a层气温随高度而升高,又由于该层属于对流层,因此出现了逆温现象,逆温出现会使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对流运动受阻,污染物不易扩散,出现雾霾现象,A正确;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与a层关系不大,B错误;霜冻是由于晴天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出现的现象,C错误;大雨是空气对流上升形成的,D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A
解析:图示实验中四种不同的地面铺装状况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
8.答案:D
解析: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绿地。
9.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关键词“估算”,对此次泥石流损坏建筑物具体数量的估算需要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地理点状事物的定位与导航,遥感系统主要用于地理面状事物的获取,5G通信系统主要用于通信,并不能估算此次泥石流损毁建筑物的具体数量,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关键词“地质条件”。降水强度大属于气象条件,植被覆盖率低属于植被因素,不属于地质条件,AD错误;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之一即是有大量松散的沉积物,土质较为疏松,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B正确;地震活动多可能使得岩石破碎,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但并不是该地本次发生泥石的直接影响因素,C错。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榕树是福建省的省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福建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典型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判定榕树是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ABC错误,所以选D。
12.答案:B
解析: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榕树长出气根辅助呼吸,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湿润,降水量大的特点,B正确,A错误;气根与地形和土壤无关,CD错误。所以选B。
13.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等值线较为稀疏,说明该地坡度较缓,由图例可知,甲地为砂石层,而且位于河流沿岸,因此为河流地貌。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可以判断,该地的河流流向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西北部为山地,河流流速快,携带能力强,到达甲地时,由于地形变得开阔平坦,流速减缓,并向四周发散沉积,从而形成冲积扇。故B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的山麓地带,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由于山地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因此,夏季该地河流补给量大,再加上河流的支流多,因此汇水量大,河流水位会暴涨,上游流经山地,流水快,汇水速度快,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减缓,排水不畅,极易导致山洪的暴发。故C正确。故选C。
15.答案:D
解析: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需水量大,易出现春旱,应对春旱的有效措施是人工增雨,D正确;种植造林、拆除库坝、禁止开矿等措施,都不能缓解旱情,A、B、C错误。
故选D。
16.答案:(1)绘图:环流左半部分是逆时针,右半部分是顺时针。西北东南
(2)城市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比郊区大面积绿地、水面吸收和储存了更多太阳辐射,导致热量吸收多;城市地面大部分透水性差,蒸发量小,导致热量散失少:绿地少,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升高。
(3)合理。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了污染物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
(4)增加绿地面积(绿化楼顶、绿化墙壁);增加水域面积: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道路等。
解析:(1)市中心温度高于郊区,因此市中心是上升气流,郊区是下沉气流,据此画图环流左半部分是逆时针,右半部分是顺时针。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市中心是低气压,郊区是高气压,该时段商业区和公园两地的风向分别是:西北、东南。
(2)城市地表性质受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大,城市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而郊区有大面积绿地、水面,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吸收和储存了更多太阳辐射,导致热量吸收多;城市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地面大部分透水性差,蒸发量小,导致热量散失少;绿地少,人多、工业密集,排放的废气多,绿地少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升高。
(3)钢铁厂对大气有污染,钢铁厂位于甲处,从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会将污染物带到市区;搬迁到乙处,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了污染物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合理。
(4)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增加绿地面积,如绿化楼顶、绿化墙壁;增加水域面积,建设人工湖;建设城市生态廊道;建设通风廊道,便于热量散失;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道路,避免过度集中等。
17.答案:(1)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动,由甲海域向乙海域航行的船舶与洋流同向;船舶顺着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2)暖流。理由∶该洋流由低纬度水温高的海域流入高纬度水温低的海域(或洋流流向与秘鲁寒流流向相反)。
(3)洋流可以将丙处泄漏的石油带至其他海域,使丙处海域海水石油污染减轻,净化速度加快。
解析:(1)据图可知,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动,由甲海域向乙海域航行的船舶与洋流的流动方向是相同的,船舶顺着洋流航行,航速快,节约时间,节约燃料。
(2)根据所学可知,该洋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属于暖流。
(3)洋流可以加快净化速度,将丙处泄漏的石油带至南部海域,使丙处海域的石油污染减轻。
18.答案:(1)有碳酸盐岩(可溶性岩石) 丰富的地下水 石柱 石笋
(2)山峰基座相连,峰顶分散;顶部呈锥状;海拔约800m,地势起伏较大。
(3)多天窗,年降雨量丰富,雨水和地表径流直接补给多;碳酸盐岩孔隙率高,地表水下渗量大;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径流易下渗。
解析:(1)该地质公园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公园有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孔隙率极高,且该地的年均降水量1581.7毫米。所以该溶洞形成的基本条件有:该地有碳酸盐岩,属于可溶性岩石,易受流水溶蚀。其次,该地降水丰富,地下水丰富,有利于发生溶蚀作用,形成溶洞。结合图示信息可知,A为溶洞中向下的钟乳石与向上对应的石笋相连形成的碳酸钙柱体,应为石柱。B从溶洞底部向上生长,尚未与上部的钟乳石相连,B为石笋。
(2)图中峰丛的地貌特征注意整体特征描述和微观特征描述。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峰丛山峰海拔约800米左右,存在高峰丛、中峰丛和峰丛谷地等,地势起伏较大。峰丛各个峰顶分散分布,但山峰的基座整体相连。山峰顶部成锥状。
(3)该地地下水量丰富,表明该地地下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且下渗多。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581.7毫米,降水量丰富,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多天窗,雨水和地表径流直接补给地下水较多。同时,该地分布有大范围的碳酸盐岩地层,孔隙率极高,地表水下渗量大,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大。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自然植被保存完好,覆盖率达80%以上,植被覆盖率高,增大了下渗。
19.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
(2)枯枝落叶
(3)五大湖 北冰洋沿岸植被稀少,气温低,土壤发育程度差:五大湖沿岸植被覆盖率高,气温较高,土壤发育程度好。
解析:(1)本道题考查了基础知识的知识点。首先要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出加拿大的气候特征,然后再根据图片判断出答案即可。加拿大由于纬度高,气候以亚寒带金针叶林为主,故森林植被的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加拿大草原植被的类型为温带草原。
(2)本道题考查了土壤有机质的知识点。由题目中的“在加拿大的森林植被下”知,是森林植被,所以应该为枯枝落叶,草原为根系。
(3)本道题考查了土壤发育的知识点。由前面的判断可以知道北部植被稀少,气温低,所以土壤发育程度差:南部植被覆盖率高,气温较高,土壤发育程度好。
显生宙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寒武纪
奥陶
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
纪
侏罗纪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第
四
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21,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21,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1),共1页。
这是一份02,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