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讲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15951/0-17109037323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讲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15951/0-17109037323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讲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15951/0-17109037324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讲义,共6页。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考点1 燃烧的条件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注意: (1) 发光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2) 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如:①H2在Cl2中的燃烧,化学方程式:H2 + Cl2 2HCl②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2Mg + CO2 2MgO + C3、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改变。4、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 考点2 防火与灭火1、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如森林着火砍掉树木,开辟隔离带;煤气罐着,火关闭阀门等;②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如油锅着火,盖锅盖;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等;③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油锅着火,放青菜;水灭火;吹灭蜡烛等;其它应用: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D、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再灭火。拓展:煽风点火、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空气)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增加可燃物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杯水车薪——水太少了,不能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灭火器及原理3、火场自救、逃生(1)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2)如果房间内有物品正在燃烧,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质、烟尘进入体内。(4)房间里燃烧,由于空气的流通,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大,而下层空气相对较多,所以逃生时应沿墙根蹲下靠近地面前进。考点3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对比2、燃料完全燃烧的具体做法:①提供充足的氧气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考点4 爆炸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汽油、油罐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气球、高压锅、锅炉爆炸)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气、煤气)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比较3、防爆注意事项:(1)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2)煤气泄漏需要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不能用火种照明;不用用电设备,如不在室内拨打电话、不能开电灯、不能开排气扇等)(3)若燃气管道泄漏,不能用燃着的蜡烛检査,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去检查或用仪器检查。(4)在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5)要注意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要做到人走电断,经常检查以防止自燃和爆炸。4、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5、利用爆炸为人类服务 定向爆破、开山采矿等6、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考点5 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意:(1)适用范围:所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讨论质量守不守恒的关系)。 (2)守恒概念: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密度、分子个数等守恒。(3)质量范围: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不包括没有反应完的部分和催化剂的质量)和所有生成物的质量。尤其注意参加反应的气体或反应生成的气体、沉淀等不要忽略。2、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实质: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3)推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考点6 化学方程的书写与应用1、化学方程的意义2、书写步骤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配——配平;使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配平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 ②奇数配偶法 ③定一法等——短线改等号;标(注)——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标出生成物中气体与沉淀;①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②气体符号“↑”:反应物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右边标)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③沉淀符号“↓”: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准确。考点7 依据化学方程的计算1、计算依据:①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计算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算出未知数;⑤答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③单位必须统一。3、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1)m= ρv (2)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3)不纯物质的计算公式(代入计算的一定是纯净物质量,如不纯物需要转换成纯净物质量)例1、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需要含Fe3O4 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例2:冶炼1000t含杂质3%的生铁,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质量是多少?(Fe-56 O-16) 实验现象棉球上的酒精燃烧,水不燃烧蜡烛甲熄灭,蜡烛乙燃烧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灭火器灭火原理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隔绝空气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电器着火,先断电再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降温;隔绝空气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灭火时不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水基型灭火器隔绝空气扑灭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的失火 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发生条件O2充足 O2不充足 燃烧速率快 慢 放出热量多 少 燃烧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CO、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炭黑等小颗粒反应原理气体H2COCH4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比空气略小比空气小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2H2+O22H2O2CO + O22CO2CH4+2O22H2O+ CO2还原性CuO+H2Cu+ H2OCuO+COCu+CO2 Fe2O3+3CO 2Fe+3CO2无检验方法①点燃,检验燃烧产物;②通过灼热氧化铜,检验产物①点燃,检验燃烧产物;②通过灼热氧化铜,检验产物点燃,检验燃烧产物区 别联 系反应条件反应剧烈程度反应现象燃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剧烈发光放热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实质都是氧化反应爆炸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热量来不及散失非常剧烈发光放热、爆炸缓慢氧化跟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缓慢不发光,要放热自燃跟氧气接触,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温度逐渐达到着火点由缓慢转化成剧烈燃烧由不明显到发光放热电解水反应微观过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化学变化前后“六不变”、“两变”与“两可能变”六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