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1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2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3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同学们要制作《诗画郑州》宣传手册,先介绍“绿城”郑州的由来。
    因近临黄河,郑州曾经黄沙遮天bì 日,是一座“风沙城。1951年春天,市政府发出“固沙造林,绿化市区”的号召,掀起了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潮。时gé 十多年,郑州道路两旁梧桐林茂密的枝叶笼zhà 着大街小巷,kù shǔ 中的人们树荫下xiē liáng ,感到xīn kuàng shén yí 。1990年郑州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25%,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绿城”这个称wèi 由此得来。从此,郑州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中原大地!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字词,把文段补充完整。
    (2)根据图可以得知句中“姿态”的意思是 _____(填序号)。请根据“姿态”的另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蔽 隔 罩 酷暑 歇凉 心旷神怡 谓
    2. ①. ① ②. 在学习上,他用不骄不躁的姿态来面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题目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蔽、隔、、罩暑歇、怡、谓”的正确写法。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和造句。
    阅读短文句子“从此,郑州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中原大地!”可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从此,郑州以全新的样子屹立于中原大地!故此处的“姿态”指姿势、样儿、样子。故选①;根据题干中“姿态”的第二种意思“态度;气度”写句子为:同学们个个准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诗画郑州草木含情
    2.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读到了一首儿歌。儿歌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睦邻友好,亲密无间,
    安居乐业,百姓欢颜,
    广厦之间,美丽画卷,
    大美郑州,谱写新篇。
    A. hà jiàn yuè jiàn juǎn
    B. hǎ jiàn lè jiān juàn
    C. hǎ jiān lè jiān juà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好:读hǎ,释义: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2.(身体)健康;(疾病)痊愈。3.友爱;和睦。4.完成;完毕。5.容易。6.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
    读hà,释义:1.喜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
    间:jiān: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房子内隔成的部分。
    jiàn:空隙;隔开,不连接;挑拨使人不和。
    乐:读lè:快乐、愉悦的情感体验。读yuè:音乐,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节奏、旋律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卷:juàn:书籍、字画或文件的通称;成册的或单张的纸。juǎn:把片状的东西转成圆筒形,卷成圆筒形的东西。
    睦邻友好:拼音:mù lín yǒu hǎ,释义:与邻国或邻家和睦相处,友好互往。“好”读“hǎ”。
    亲密无间:拼音:qīn mì wú jiàn,释义:形容关系非常密切,没有丝毫隔阂。“间”读“jiàn”。
    安居乐业:拼音:ān jū lè yè,释义: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乐”读“lè”。
    广厦之间:拼音:guǎng shà zhī jiān,释义:原意是指高大房屋之间,现多用来形容在众多的高楼大厦之间。“间”读“jiān”。
    美丽画卷:拼音:měi lì huà juàn,释义:形容景色或事物非常美丽,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卷”读“juàn”。
    故选B。
    3. 同学们计划介绍莲鹤方壶(如图),以体现郑州的文化底蕴,请将这部分介绍补充完整。(填序号)
    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莲鹤方壶是镇馆之宝,壶身花纹 _____,壶顶上开出的重瓣莲花尽显雍容之态。它造型生动传神,设计 _____,铸造精美,体现了手艺人 _____的雕刻技艺。
    【答案】 ①. B ②. A ③.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精巧:指精细巧妙。
    精致:精巧细致;细密。也指精美工巧;美好等。
    精湛:精深。
    结合句子可知: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莲鹤方壶是镇馆之宝,壶身花纹精美工巧,壶顶上开出的重瓣莲花尽显雍容之态。它造型生动传神,设计精细巧妙,铸造精美,体现了手艺人精深的雕刻技艺。应依次填入词语:精致、精巧、精湛。故选B、A、C。
    4. 在同学们书写的郑州历史名人作品中,行款布局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书法格式。
    B.一副书法作品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组成。将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作品的布局。书写时要注意四周留空,行与行保持间距,正文内容要居中。
    故选B。
    5. 同学们开始整理资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原福塔这座高耸入云的建筑,一针见血地直插云霄。
    B. 为追寻红色足迹,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二七纪念塔。
    C. 河南省科技馆拥有400多件栩栩如生的野生动物标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应用。
    A.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这个句子中它被用来形容中原福塔这座建筑高耸入云,显然是不符合成语原意的。
    故选A。
    6. 河南艺术中心是郑州的一处文化地标,同学们需要把下列资料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横线里。
    _____它由五个椭圆体和两片上升的艺术墙组成。
    _____艺术墙好似黄河波涛翻卷的浪花,穿越并见证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又如河南出土的2500年前的古代管乐器石排箫。
    _____五个椭圆体是由河南出土的6500年前古代乐器陶坝的造型演变而来。
    _____总之,河南艺术中心的设计是古代中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_____河南艺术中心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CBD核心区。
    【答案】 ①. 2 ②. 4 ③. 3 ④. 5 ⑤. 1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分析题干,结合语境分析,⑤可为第一句确定地点;同样是按顺序理解,①句中“由五个椭圆体和两片上升的艺术墙组成”介绍他的组成部分可为第二句;然后;③句中“五个椭圆体是由河南出土的6500年前古代乐器陶坝的造型演变而来”是建筑群的来历其他装饰,可为第三句;②句中“艺术墙好似黄河波涛翻卷的浪花”对建筑群进行的描述,可为第四句;④句“总之”作最后总结。
    故排序应为:24351。
    7 填空
    郑州如诗:“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是峡谷游赏之美,“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是河畔垂钓之趣。郑州人好学:_____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郑州人惜时: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郑州人勤俭:一粥一饭,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答案】 ①. 明月松间照 ②. 斜风细雨不须归 ③. 默而识之 ④. 学而不厌 ⑤. 不饱食以终日 ⑥. 当思来处不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与谚语积累
    书写时注意“照、斜、须、默、食”的正确写法。
    8. 《诗画郑州》宣传手册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同学们兴奋不已。请你展开想象,把同学们“兴奋不已”的具体情景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他们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地从他们的心理倾泻了出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完成本题首先要理解词义,兴奋不已的意思是兴奋得控制不住了;形容非常高兴。结合词义对“《诗画郑州》宣传手册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件事进行合理的想象,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能表达出“兴奋不已”的意思。
    例如:当老师告诉我们《诗画郑州》宣传手册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件事,大家瞬间变得很兴奋,一起跳着、唱着、呼喊着,我忽然感觉我们是一个集体,那种快乐与自豪油然而生。
    智慧郑州蓬勃发展
    郑州地铁12号线闪亮登场
    【材料一】
    2023年12月20日,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正式投入运营。12号线一期起于经开区梁湖站,止于郑东新区龙子湖东站,整体呈南北——东西的L形走向,可与多条线路换乘。
    12号线一期以“科创绿都•跃动之城”为设计主题,突出科技感,打造一个现代大气的地铁空间,“智汇蓝”的融入愈加彰显人文魅力。作为智慧地铁示范线,12号线一期按照智慧服务、智能列车运行、智慧车站、智能运维四个智慧化方向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龙子湖站设计主题为“智汇郑州”。
    据悉,12号线二期工程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
    【材料二】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线路图
    【材料三】
    9. 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以 为设计主题。
    A. 智汇郑州B. 科创绿都•跃动之城C. 智慧蓝
    10.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2023年12月20日,郑州地铁12号线全线正式投入运营。 _____
    (2)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起于梁湖站,止于龙子湖站。 _____
    (3)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在整体上呈现出L形走向。 _____
    11. 小宇家在高铁公园站附近,他计划周六去福塔游玩,从线路图看,他应乘坐的是 【梁湖 龙子湖东】方向的地铁。(划去不正确的选项)
    12. 小宇打算乘坐首班车前往福塔,图是他的起床时间,他赶得上乘坐首班车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B 10. ①. × ②. √ ③. √
    11. 龙子湖东 12. 赶不上,因为前往福塔首班车发车时间是6:07,而小宇6:30才起床,错过了首班车发车时间。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关键信息提取能力。
    结合材料一“12号线一期以‘科创绿都•跃动之城’为设计主题”,可知答案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结合材料一“2023年12月20日,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正式投入运营。”可知是一期正式投入,不是全线。故判断错误。
    (2)结合材料一“12号线一期起于经开区梁湖站,止于郑东新区龙子湖东站。”可知该句判断正确。
    (3)结合材料一“12号线一期起于经开区梁湖站,止于郑东新区龙子湖东站,整体呈南北——东西的L形走向,可与多条线路换乘。”可知该句判断正确。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标分析能力。
    结合材料三,可知从高铁公园往福塔,要乘坐12号线往梁湖方向的地铁。故划去龙子湖东。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标的分析能力。
    结合材料三,从高铁公园站出发去福塔东站的首班车是6:07分,小宇的起床时间是6点半,他不能赶上做首班车。
    位于新郑的潮河湿地公园依河而建,计划将公园打造为智慧型活力空间。充满现代科技感的潮河,还藏有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
    潮河的故事
    ①据《郑县志》记载,潮河源头在新郑市郭店南栾相公庙,潮河的源头就在庙后。相传,早年有一位姓栾的南方学子,进京赶考时路经这里。这个时候,正逢大旱灾年,田野一片焦枯,讨荒要饭的人成群结队。栾生见此情景,对天发誓道:“我若高中,一定要搭救这方灾民。”
    ②后来,栾生进京考中进士,皇上发了银两要他回乡祭祀祖先,
    然后封官上任。于是他带着随从,鸣锣开道原路返程。当地百姓听说新科进士路过,都聚集在官道两边下跪,乞求新官拯救灾民。栾生因有言在先,便将皇上所赐银两都捐给了灾民。
    ③栾生回京复命,禀告皇上银两捐赠之事。皇上为新进士的爱民之心所感动,又加倍赏赐银两,催他还乡祭祀祖先。
    ④栾生再次经过此地,见更多的灾民下跪求救,思忖再三,又毅然下马,把银两分给灾民,民众感谢他的恩德,个个痛哭拜谢。
    ⑤这个时候的栾生也做了大难:家乡没办法回,京城难复命。一时热血上涌,眩晕倒地,他难过地说:“学生本姓栾,祖籍在湖南。京考路此地,遍地为荒旱。进士及第回,皇封银济难。虽回天无力,愿魂化甘泉。”
    ⑥栗生气绝身亡,民众将他就地埋葬时,挖出一股泉水,泉水越流越大,竟流成了一条河。此泉一日三潮,故名潮河。
    13.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已经把话说在前头。指事前已打过招呼或有过声明。 _________
    (2)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_________
    14.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15. 读文章时,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提高阅读速度,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A. 不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只要一直往下读,速度就会快一些。
    B. 读文章时,可以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读的速度就能快很多。
    C. 读到第④段,不认识“忖”字,停下来查一下字典再往下读。
    16. 阅读故事后,你认为栾生是个 ____________的人,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比较简单,请你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将这部分情节写得更生动、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美好、朴素的愿望。这个学期,你也读了不少民间故事,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推荐给大家。
    故事名字: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①. 有言在先; ②. 回天无力;
    14. 皇上被栾生感动,加倍赏赐银两 栾生做了大难,眩晕倒地 栾生气绝身亡,魂化甘泉; 15. B
    16. ①. 善良、言而有信、富有同情心 ②. 生进京赶考时,见到了大批灾民,发誓要搭救他们,可见其“善良”;为了自己的诺言,把皇帝第一次给的银两给了灾民,可见其“言而有信”;再次经过此地,见更多的灾民下跪求救,把皇帝第二次给的银两给了灾民,可见其“富有同情心”。
    17. 烈日炙烤下,官道两旁尘土飞扬,百姓们闻讯纷纷涌来。他们拖家带口,憔悴而焦急,有的手持残破的乞求信,有的怀抱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当马蹄声由远及近,百姓们瞬间跪下,双手合十,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进士大人,救救我们吧!”一位老者泪流满面,声音颤抖。“请您为我们主持公道,救救这些无辜的灾民。”另一位中年男子,双手紧握,眼中充满恳求。
    18. ①. 《梁山伯与祝英台》 ②. 梁山伯、祝英台 ③.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主要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遇到产生相爱,最后双双化蝶的故事。故事赞美了梁祝二人的凄美爱情以及他们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勇敢,非常值得一读。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
    (1)根据文中第①段“我若高中,一定要搭救这方灾民”与第②段“栾生因有言在先,便将皇上所赐银两都捐给了灾民。”可知,栾生见到灾民,就对天发誓高中之后一定要搭救他们,果然在他高中之后他遵循了之前的誓言,最终把皇上赐的银两全给了灾民。再结合所学知识。“有言在先”的意思是已经把话说在前头。指事前已打过招呼或有过声明。
    (2)根据第⑤段“进士及第回,皇封银济难。虽回天无力,愿魂化甘泉”可知,灾情严重凭他一己之力很难救济他们。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回天无力”的意思是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选文内容概括。
    结合第①段“栾生见此情景,对天发誓道:‘我若高中,一定要搭救这方灾民。’”可概括为:进京赶考,立志救灾民;
    结合第②段“栾生因有言在先,便将皇上所赐银两都捐给了灾民。”可概括为:高中进士,银两捐灾民;
    结合第③段“栾生回京复命,禀告皇上银两捐赠之事。皇上为新进士的爱民之心所感动,又加倍赏赐银两,催他还乡祭祀祖先。”可概括为:皇上被栾生感动,加倍赏赐银两;
    结合第④段“栾生再次经过此地,见更多的灾民下跪求救,思忖再三,又毅然下马,把银两分给灾民,民众感谢他的恩德,个个痛哭拜谢。”可概括为:再次回乡,再次分银两;
    结合第⑤段“这个时候的栾生也做了大难:家乡没办法回,京城难复命。一时热血上涌,眩晕倒地”可概括为:栾生做了大难,眩晕倒地;
    结合第⑥段“栾生气绝身亡,民众将他就地埋葬时,挖出一股泉水,泉水越流越大,竟流成了一条河。此泉一日三潮,故名潮河。”可概括为:栾生气绝身亡,魂化甘泉。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阅读方法。
    A.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可根据阅读任务,带着问题去读书,能快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连词成句地读,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
    C.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陌生字的意思,不能停下来查一下字典,这样会影响阅读速度。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第①段“相传,早年有一位姓栾的南方学子,进京赶考时路经这里。这个时候,正逢大旱灾年,田野一片焦枯,讨荒要饭的人成群结队。栾生见此情景,对天发誓道:‘我若高中,一定要搭救这方灾民。’”可知,生进京赶考时,见到了大批灾民,发誓要搭救他们,可见其“善良”;
    由第②段“栾生因有言在先,便将皇上所赐银两都捐给了灾民。”可知,为了自己的诺言,把皇帝第一次给的银两给了灾民,可见其“言而有信”;
    由第④段“栾生再次经过此地,见更多的灾民下跪求救,思忖再三,又毅然下马,把银两分给灾民,民众感谢他的恩德,个个痛哭拜谢。”可知,再次经过此地,见更多的灾民下跪求救,把皇帝第二次给的银两给了灾民,可见其“富有同情心”。
    所以栾生是个善良、一言九鼎、富有同情心的人。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扩展写话。
    “当地百姓听说新科进士路过,都聚集在官道两边下跪,乞求新官拯救灾民。”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将这部分情节写得更生动、更具体即可。
    如:当地百姓听说新科进士即将路过,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牵着孩子,还有的抱着病弱的亲人,步履匆匆地朝着官道聚拢。阳光洒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映出深深的皱纹和期待的目光。官道两侧,人群越聚越多,他们纷纷下跪,膝盖触地的声音在空旷的官道上回响。他们的双手合十,额头紧贴地面,仿佛在向苍天祈求。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百姓们焦灼的气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民间故事的积累。
    写出推荐的理由。可以围绕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故事主题深刻、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等展开叙述,注意把理由写具体。本题是开放性题,合理即可。
    如:我读过的民间故事如《宝莲灯》,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沉香,因为沉香武艺高强,很勇敢,他不惧怕郎神,劈山救母,所以推荐给大家。
    智慧灯杆,点亮生活
    ①在大街上手机没电了怎么办?除了找共享充电宝,郑州人又有了一个新选择:那就是找路灯!
    ②没错,郑州高新区智慧城市实验场周边出现了多个能给手机充电的智慧灯杆。与只具备照明功能的传统灯杆不同,智慧灯杆将各种前沿技术和应用集于一身,能实现智能照明、智慧交通、信息发布等功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末梢神经元”的角色。
    ③走近智慧灯杆,你会发现每个智慧灯杆“身上”都装有摄像头、太阳能板和触摸屏等设备,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例如 我们通过触摸屏幕可查询到多种信息 当日天气 名胜古迹 交通及风味特产等。如果你选择想去的目的地,智慧灯杆还能实现一键导航。除此之外,灯杆“腰身”两侧还接有充电线插口和无线充电设备,可以满足手机的充电需求。
    ④“一杆多用”的智慧灯杆不仅节约能源,也可以减少对城市土地的占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未来的郑州城市建设会更加“智慧”,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
    19. 请在第③段的横线中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0. 与传统路灯相比,智慧灯杆能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21. 文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物品。请你结合下面的信息,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把智能扫地机器人介绍给大家。
    资料一:机器人名片
    名称:智能扫地机器人
    类别:自动化家居设备
    外形:直径35厘米,厚度10厘米,扁圆柱体。
    功能:自动规划清洁路线、自主导航避开障碍物、自动充电、预约打扫时间
    资料二:机器人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 , 、 、
    20. ①. 智慧照明 ②. 智慧交通 ③. 信息发布 ④. 手机充电
    21. ①. 作比较 ②. 突出强调了智慧灯杆将各种前沿技术和应用集于一身,功能强大。
    22. 例:智能扫地机器人是自动化家居设备,直径35厘米,厚度10厘米,扁圆柱体。有着甲壳虫一样的外观,具有自动规划清洁路线、自主导航避开障碍物、自动充电、预约打扫时间的强大功能。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顿号是句内点号,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形式是“、”。
    逗号是句内点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形式是“,”。
    句号是句末点号,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形式是“。”。
    冒号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分析句子可知,“例如”是提示性词语,用于提示下文,故后跟冒号;“我们通过触摸屏幕可查询到多种信息”与后句“当日天气 名胜古迹 交通及风味特产等。”是一句完整的句子,表示短暂的停顿,故跟逗号;“当日天气”“名胜古迹”“交通”之间是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故后用顿号。故加入标点符号写句子为:
    例如:我们通过触摸屏幕可查询到多种信息,当日天气、名胜古迹、交通及风味特产等。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②段中的“郑州高新区智慧城市实验场周边出现了多个能给手机充电的智慧灯。”“与只具备照明功能的传统灯杆不同,智慧灯杆将各种前沿技术和应用集于一身,能实现智能照明、智慧交通、信息发布等功能”可知,与传统路灯相比,智慧灯杆能实现智能照明、智慧交通、信息发布等功能。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阅读画线句子中的 “与只具备照明功能的传统灯杆不同”可知,句子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智慧灯杆”和“只具备照明功能的传统灯杆”做对比,突出强调了智慧灯杆将各种前沿技术和应用集于一身,比传统路灯的功能强大,性能突出。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推荐介绍。
    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分析题干可知,题目要求学生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对扫地机器人进行详细介绍。书写时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书写无误即可。例如:智能扫地机器人是自动化家居设备,直径35厘米,厚度10厘米,扁圆柱体。对比吸尘器来说,扫地机器人的体积很小,所以它的尘盒容量也不是很大,扫地机器人还具备自动倒垃圾的功能。
    魅力郑州未来可期
    23. 郑州正以强劲的姿态迈向“国际郑”,魅力郑州,未来可期!二十年后郑州会是什么样子?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描绘二十年后日新月异的家乡。
    要求:(1)题目自拟。(2)表达有条理性,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答案】例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
    “故乡的山,故乡的云……”一首《故乡》,勾起了我在家乡的那一段美好的回忆。周末,我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二十年后的家乡——郑州。
    我一踏上家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这一尘不染的土地,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将我长途旅行的疲劳消除了,浑身充满了活力。环顾四周,除了正南方向有一块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长满了小树。树下面零零碎碎地盛开着五色的野花,长着黄色的野菌。一条小河带着远古的情致静静地在这片树丛中穿梭着,成群的小鱼在河水中或嬉戏着,或上窜下跳地寻找着食物。
    我来到农民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两三米高,几个喷点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水洞。喷泉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凉亭,一个“路人”正顺着小路走上去,它好像也是被此情景所吸引,想坐在凉亭上细细观赏。喷泉周围是一排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伙伴们嬉戏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
    天近黄昏时我来到了母校。走进校园,望见以前校园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了同学们的乐园。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外观时尚大气,内部设施先进齐全。特别是图书馆,不仅藏书丰富,还配备了智能化的借阅系统,方便师生们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两排绿树像两队士兵排列在道路两旁。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榕树下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聊天。
    “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优美的歌曲,只是它听起来不再那么陌生,因为我现在还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还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我爱我的故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要求写话题作文,围绕“二十年后的郑州”这一主题,大胆想象郑州的变化。想象一下,二十年后郑州会有哪些发展和变化,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想象成二十年后归来的游子,尽情描绘郑州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倾吐与亲人、故友见面时的浓浓亲情、友情。
    开头:可以用穿越式或者梦境式的开头,想象自己来到了二十年后的家乡。
    正文:围绕“变化”这两个字,大胆进行想象,家乡会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以自己归乡后的行踪为线索,写出故乡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叙述时,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可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结尾:可以呼应开头,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或者期盼之情。
    A.精巧
    B.精致
    C.精湛

    相关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