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一猜,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下
学习
目标
1.利用操作、试验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会判定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
重点
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难点
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猜一猜
课件出示: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
师: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一条底边对应一条高。
二、导入新课
师:三角形中还藏着许多数学有趣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去探探三条边中藏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学生独自猜一猜:是三角形。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讲授新课
摆一摆
课件出示:
师: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围一围,再与同学交流。
课件出示:
小组活动:
(1)从四根小棒中任选三根。摆一摆,看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
(2)记录每次使用的小棒的长度。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反馈:(1)我用5厘米、8厘米和4厘米的三根围成了三角形。
(2)我用5厘米、2厘米和4厘米的三根也围成了三角形。
师:还有吗?
展示:
师:长8厘米、5厘米和2厘米的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反馈:绿色和黄色的小棒太短了,3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三边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5厘米+ 2厘米< 8厘米,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探索规律
师: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呢?
课件出示:
小组任务: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
展示:
第①种情况:4+5>8、4+8>5、5+8>4;
第②种情况:4+2>5、4+5>2、5+2>4。
师:你发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引导学生小结得出: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
验证规律
师: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
课件出示:
小组探究:(1)画一画:用三角尺画一个三角形。
(2)量一量:量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度。(单位:毫米)
(3)算一算:算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长度的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任意两边”是指……?
反馈:三角形中任何两条边相加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议一议
师: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
反馈:
师: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反馈:因为5厘米和3厘米长的小棒长度相加等于8厘米,并没有大于8厘米,所以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展示交流。
学生: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说说。
学生尝试表示三边关系,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展示。
学生尝试说一说。
学生按要求完成,然后展示反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摆一摆,然后回答:平了,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摆一摆,初步感知三边的关系,为后面的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观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等活动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深化对三边关系的理解与感悟。
在验证这一环节,通过画、量、算等活动的探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规律的普遍性。
在“议一议”的环节,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运用
1.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2.下列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1)3厘米、2厘米、5厘米
(2)3厘米、3厘米、3厘米
(3)3厘米、3厘米、5厘米
(4)1厘米、5厘米、3厘米
3.选一选。
(1)两根小棒的长分别是4厘米、12厘米、再有一根( )厘米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5 B.8 C.10
(2)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7厘米,另一条边不可能是( )
A.3厘米 B.2厘米 C.6厘米
4.小明上学有三条路(如图),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请用数学知识说明道理)
5.拓展练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6cm和10cm,第三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取整数厘米)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利用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新知,整体感知。
板书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4+5>8 4+2>5
4+8>5 4+5>2
5+8>4 5+2>4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板书呈现本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5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于经验,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基于实践操作,交流判定方法,拓展反思,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引入事实,动手操作,探究三边关系,巩固练习,应用规律,全课小结,首尾呼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