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画图法,合作探究,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
三
学 科
数 学
年 级
六
学习
目标
1、通过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运用分数正确列出式子。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
分数、百分数等的理解,并能运用分数百分数等表示数量关系。
难点
数量关系的表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解决问题时可以使用什么策略。
播放幻灯片。
导入题目:孙悟空和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当他们走到路程的 3/5 时,剩下的路程是?已经走完的路程和剩下路程的比是?
教师提问:当他们走到路程的 35时,剩下的路程是?学生思考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25 、 2:5
题目:星河小学美术组一共有 35 人, 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23 。美术组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学生思考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要知道美术组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其实可以有多种方法。联系过去的学习体会和经验,你觉得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思考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画图法、分数转化。
教师讲解: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2、男生人数是美术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是美术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4、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思考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师:好,那我们通过我们得出的比例带入我们的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我们现在就先来试试看画图法。
利用数学问题引出课题,围绕自主思考展开。
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的教学,起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讲授新课
一、画图法
1、教师提问:通过画图,可以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 ?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25。
那我们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先表示男生人数为35×25 =14人,
女生人数为35×35 =21人.
分数转化
教师提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可以转化成?
学生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2:3
2、教师提问:你觉得应该把总人数分为几份?
学生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5
教师讲解:将总人数分为五份,那么一份就有35÷5=7人,那么女生人数占3份为7×3=21人,男生占2份为7×2=14人,那么我们就可以表示出男、女生的人数了。
设未知数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设未知数
教师讲解:我们可以设女生的人数为x,那么男生的人数为 23 x人。然后列出方程。
大家也动手试试吧
学生自主思考并做题。教师巡视。
邀请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设女生的人数为x,那么男生的人数为
23 x人。男生女生总人数为35.接着我们可以列出方程:
x+ 23 x=35
解,得:x=21
女生人数为21人,男生人数为21×23 =14人。
三、合作探究
1、教师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1.选择画图的策略,画图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
2.把分数转化成比,更容易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还可以设出未知数x,通过列式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 35 ,一条裤子多少元?(B)
A.230 B.240 C.250 D.300
解析:160÷(1- 35)× 35
=160× 25 × 35
=240(元)
答:一条裤子24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 35 ,则裤子比上衣少1- 35 = 25,所以一条裤子为160× 25 × 35 元。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
,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B)
A.200 B.270C.140D.240
解析:设这本书为X页
19 X+24=15 X
24= 445 X
X=270
答:这本书共270页
3、有360毫升牛奶,装入3个小杯,1个大杯,正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一半。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B )
A.71 :140 B.72 :144 C.73 :147
D.65:200
解析: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一半
1大杯=2小杯 一共可以装5小杯 360÷5=72毫升
3小杯=3/2大杯 可以装3/2+1=5/2大杯 360÷5/2=144毫升
4、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解析:首先求得面粉、红豆和糖的总份数,再求得面粉、红豆和糖的所占豆沙包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面粉、红豆和糖的数量,列式解答即可.
解:3+2+1=6
面粉数量:600× 36 =300(克)
红豆数量:600× 26 =200(克)
糖的数量:600× 16 =100(克)
答:面粉、红豆和糖各需300克、200克、100克.
5、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解析:把现价看作单位“1”,原价比现价少20%,即原价是现价的(1-20%),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
解:1028×(1-20%)
=1028×80%
=822.4(元)
答:原价是822.4元.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思考,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自主完成题目,并和同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和做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示数与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自主完成报告,思考和同桌交流。有利于提高思考做题能力以及团队和做能力。教师总结,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归纳。
教师设疑,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有利于学生归纳知识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1.选择画图的策略,画图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
2.把分数转化成比,更容易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还可以设出未知数x,通过列式解决问题。
板书
1.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转换,画图,设未知数等
2.画图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
3.把分数转化成比 xy 转换成 x:y。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学导异,拓学展异,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例1,课堂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