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全国卷通用01)(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全国卷通用01)(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3分)D
2.(3分)C
3.(3分)B
4.(3分)B
5.(3分)C
6.(6分)①我国荒漠化面积大,治理难度大;②荒漠化治理还面临难啃的硬骨头,并且难度还会越来越大;③荒漠化治理对财政的依赖程度高,缺少生态治理持续造血机制。(每点2分)
7.(3分)C
8.(6分)①追求自己的活法。②摆脱人的束缚和奴役,追求自由。③跟命运较劲。④逃过它命中的死敌。⑤逃过死亡。 (任选3点作答,每点2分)
9.(6分)①活出自我,不复制别人的生命。②马的各种状态,代表了对人生的各个阶段的某种向往。像马儿一样奔跑,代表青春活力、惬意时光;马不停蹄时,停下来看看,走慢一点……③老马不要想控制儿马的人生,人不要自认为主宰了谁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0.(3分)CEG
11.(3分)D
12.(3分)B
13.(10分)(1)前后三次被贬官,都是因为上书陈述治国事宜,朝廷议事时不附和而被治罪。(“疏”,上书;“陈”,陈述;“随”,附和;“为罪”,被动句,被治罪。)
(2)先生答道:“阻止我(去敌营),是陛下的仁慈;为陛下而死,是我作臣子的责任。”(“止”,阻止;“死”,为……而死;“义”,责任;“止,君之仁;死,臣之义”判断句。)
【参考译文】
先生名讳愈,字退之,是后魏安桓王韩茂的第六代孙。先生七岁开始喜欢读书学习,出口成章。等到成人,恣意为文,用以传扬圣人之道。人们开始并不相信他,等到他的主张已不能被掩盖,声名远播,功业光大,众人才感到震惊而聚集起来排挤他。遭遇危急将要跌倒的局势,他没有松懈反而大肆宣扬自己的主张,最终赢得了天下之士的信任。先生的文章,没有固定的成规,此时达到了精密之境。深入探究“六经”的精髓,坚持圣人评判文章的标准,与古圣先贤为友,抵制各种异端邪说,用以匡扶孔学,捍卫至正之道。博学多闻,通晓古今,没有边际,气象浩渺,无法窥探其极致。到他纵恣狂放,快意文字,临纸为文,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辞藻华丽,惊耀天下。啊,真到了极点啊,后来的人再没有能超过他的了啊,有周以来,也就先生一人啊。先生以进士三十一名进入仕途,历任御史、尚书郎、中书舍人,前后三次被贬官,都因上书陈述国家安定之策,朝廷议事不附和被治罪。他常常怅恨佛老之法冲击圣人之道,于是倡言阻止。等到他担任刑部侍郎,于是上章进言宪宗迎佛骨不对,是为官的耻辱,因此激怒了皇上。但先生平静对待,即使被贬往遥远偏僻的海滨。啊,这真是古人所说的“不只明白,还要信奉践行”的人呀。吴元济叛乱,官兵长期据守而无功,国家财政枯竭,统帅遭到质疑,众人十分恐惧,先生以右庶子、兼御史中丞、行军司马的身份,宰相领军出潼关,他请求先乘快马赴汴,前去说动都统,于是军队和谐,最终擒获了元济。王庭凑叛乱,将牛元翼围困在深,救兵十万人,只能远远张望却不敢上前营救。皇上下诏选派大臣前去劝谕,众人颤栗畏缩不敢接受使命,先生勇敢前往。元稹向皇上进言道:“韩愈值得爱惜。”穆宗后悔,派人快马传诏让他不要贸然直入敌营。先生答道:“阻止我去敌营,是陛下的仁慈;为陛下而死,是我作臣子的责任。”于是前往敌营,招来众贼当面责骂,众叛军羞愧不已、汗流满面、匍匐在地,于是交出元翼。《春秋》赞美臧孙辰向齐国买米,认为能解救急难,比较这二者的难易,哪一个更应该受到褒扬呢?啊,先生真是古人称颂的良臣啊!回来后被授予京兆尹之职,后又担任吏部侍郎。五十七岁去世,追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并序》)
14.(3分)C
15.(6分)①本诗中,诗人认为人生聚散无穷,内心充满了悲伤,但又努力克制伤感;②在《水调歌头》中,诗人认为人生聚散如月亮圆缺一样正常,内心充满了坦然,表达了超脱旷达的态度。(每点3分)
16.(6分)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①连绵不绝(绵延不断)②漫山遍野(满山遍野)③层出不穷
18.(5分)①用逗号表示停顿时间较长,更切合“我”观察金银花长时间没有凋落的兴奋心情。用顿号表示停顿时间较短,不符合“我”的心情。②用逗号,写出了金银花萎蔫变黄、凋落的缓慢过程,符合“我”所观察到的事实。如果用顿号,时间太短,变化太快,不符合金银花萎蔫变黄、慢慢凋落的过程。
③用逗号表示时间过得慢,和上文“时间却仿佛在它们身上凝固了一般”相照应。
19.(3分)A
20.(6分)示例:A.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B.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 (每点3分)
21.(3分)②覆盖国内120余种方言/覆盖国内近120种方言。④就可以随时随地听到“来自家乡的声音”。⑤词条内容涉及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婚育丧葬等方面/词条内容涉及日常用具、婚育丧葬、名菜佳肴等方面。(每点1分)
四、写作(60分)
22.(3分)例文:
诠释文化魅力,传播中国声音
京剧女老生余派传人王珮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红出了戏曲圈,红遍了大江南北;“北京面人郎”第三传承郎佳子彧,通过探索利用各种新媒介展示传统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喜爱面塑。这些人成功的同时,也让大众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与厚重,可谓双赢。将传统文化与其他媒介融合起来,以全新的形式“包装”文化,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文化魅力,传播中国声音。
诠释文化魅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要有创新思维,赋予其新形式,而非静守,否则传统文化只能是“听说”。就像莫高窟在很多人口中不过是几个山洞,清明上河图也不过是人们眼中的一幅巨幅画卷……优秀传统文化只能成为历史课本里一串模糊的插画。殊不知,那敦煌是无数能工巧匠穷极一生的心血,七百洞窟,三千彩塑,这一切都值得人们膜拜;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都城繁荣的见证,是画家张择端苦心经营的国之珍宝。其实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被看见”的,需要走进人们心里,文化不能自我抬高姿态,文化首先要被大量的人看见,要有大量的人参与,要由大量的人继续去丰满、去热爱,这样它们才能更有生命力。
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包装”时,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等媒介。
我们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等媒介赋予文化以新意与活力、情感与温度,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实现对话、促成理解、建构共识,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精神意义、价值观等获得广泛共鸣。就像中国古典诗词,若非专业,人们恐难与之靠近。但如此文化,束之高阁,实为可惜。传统文化只有重新焕发魅力,进入寻常百姓家,被大多数人看见,才能成为力量之源、精神支撑。于是我们看到了用心之作《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经典古诗词配上流行乐,用歌声诠释诗词之美。方式复古,耐人寻味,让人们眼前一亮,心中一喜。曾经深奥难懂的诗词变成了人们口中吟唱的天籁之声,诗词变了样,却被更多的人听见、看见。
传统文化只有“鲜活”起来,与时代融合,才会焕发新的魅力。
2013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发现,台北故宫推出了一款印有“朕知道了”字样的纸胶带,作为纪念品售卖,并意外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于是北京故宫开启了故宫文创之路。每一个创意的背后,都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古典与现代之美的碰撞,当然这一切不也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其魅力的诠释?文化被人们看见,传统散发魅力,这才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意、担当,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用心讲好中国故事应有的姿态,如此方可传播中国声音,让文明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以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然而新时期我们应如何诠释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颇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全国卷通用02)(考试卷版A4),共12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全国卷通用01)(全解全析),共20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全国卷通用02)(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