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九省高考“14+4模式”)(考试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九省高考“14+4模式”)(考试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呼吸面具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反应,制备芯片需要大量使用光刻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 7 O 16 Na 23 S 32 Ti 48 Fe 56 Zn 65 As 75 Se 79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11月19日我国商业卫星“吉林一号”拍摄了富士山清晰的侧面照片,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是我国科技的巨大进步,关于“吉林一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吉林一号”的太阳能电池板芯片材料是二氧化硅
B.“吉林一号”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发射“吉林一号”卫星的火箭使用偏二甲肼做燃料,属于氧化剂
D.“吉林一号”的太阳能面板使用的氮化镓材料不能导电
2.反应应用于水处理行业制取NaCl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的结构示意图为B.NaClO的电子式为
C.H2O是极性分子D.H2含有非极性键
3.实验改进与优化应遵循科学性、直观性、易操作性、安全性的原则,提升化学实验效率。下列有关实验改进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可防止浓氨水污染环境,并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
B.用点燃的木条靠近肥皂泡,听到爆鸣声,可检验产物中有氢气产生
C.该改进装置可用于性质的探究实验
D.利用此装置可较长时间看到白色絮状沉淀
4.在呼吸面具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产生时,消耗分子的数目为
B.分子中键的数目为
C.在溶液中,含的数目为
D.消耗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5.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6.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提出了一种基于Br-辅助MnO2放电的混合型液流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H+向电极A迁移
B.在放电过程中,可利用Br-及时清除电极B上的“死锰”(MnO2),提高充放电过程的可逆性
C.充电时,电极B上还可能发生:2Br--2e-=Br2
D.放电时,在该环境下的氧化性:Cr2+>Mn3+
7.化合物A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广泛应用于新材料的生产及电化学研究。其中X、Y、Z、E、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与Q、E与W分别位于同一主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键能大于键能
C.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与Z位于同一主族
D.第一电离能:
8.唐诗“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中的“松香”可以水解得要松香酸,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松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子式为
B.含有3种官能团
容易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能与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应
9.某小组同学探究KCl对平衡体系的影响。
ⅰ.将等体积的溶液(已用稀盐酸酸化)和溶液混合,静置至体系达平衡,得红色溶液a。
ⅱ.各取3 mL溶液a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 mL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深,透光率低。
②在水溶液中,显黄色。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稀盐酸酸化溶液的目的是抑制水解
B.实验中采用浓度较低的溶液,主要是为了避免的颜色对实验产生干扰
C.加入KCl溶液,和平衡体系的K值不变
D.随着KCl溶液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0.制备芯片需要大量使用光刻胶。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下图是某种光刻胶的光交联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的单体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1 ml物质B与足量H2加成时最多消耗6 ml H2
C.物质B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D.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11.某温度下,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的浓度增大
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12.钛白粉(TiO2)广泛用于颜料、油漆和造纸等,实验测定样品中TiO2纯度步骤如下:①称取m g样品,在酸性条件下充分溶解,加入适量铝粉将TiO2+还原为Ti3+。②过滤并洗涤,将所得滤液和洗涤液合并配制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用浓度为c ml/L的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将Ti3+转化成TiO2+,重复操作3次,平均消耗V mL NH4Fe(SO4)2标准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加入铝粉的离子方程式为:Al+TiO2++2H+=Al3++Ti3++H2O
B.步骤②中用碱式滴定管盛放NH4Fe(SO4)2标准溶液
C.步骤②中,滴入半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即可判定达滴定终点
D.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100%
1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成了基于铁基超导体系摻杂调控的新型稀磁半导体LiZnqMnpAs(图乙),该材料是LiZnAs晶体(如图甲所示立方晶胞)中部分Zn原子被Mn原子代替后制成的。已知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图甲晶体的密度为d g·cm-3,晶胞参数为c 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As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B.图乙晶体的最简化学式为
C.图乙晶胞结构中的As位于Zn、Mn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D.阿伏加德罗常数
14.柠檬酸是三元弱酸(简写为H3A)。常温下,向10 mL 0.1 ml·L-1H3A溶液中滴加V mL pH=13的NaOH溶液,溶液的pH与含A粒子分布系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H3A的分布系数表达式为。
A.Na3A在水中的第二步水解方程式为
B.当V=20时,溶液中:c(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九省高考“15+4模式”)(全解全析),共23页。
这是一份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九省高考“15+4模式”)(考试版A4),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九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九省高考“14+4模式”)(全解全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呼吸面具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反应,制备芯片需要大量使用光刻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