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设计
展开上课时间节次
_月__日第_周周_第_节
上课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赏析小说的巧妙构思,品味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清顺序,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学会记录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素养目标:感悟小说的内涵,体味弘扬人性美。
学情分析
现状分析: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小说,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文章语言又很有特色、情感内涵深刻,不论是从人情人性或处事美德等主题的挖掘中都能使学生有所触动,有所启发。
需求分析:反观现代社会状况,物欲至上,人情淡漠,我们中职的学生又普遍缺乏关爱,向往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这对学生感知、体会、认同这篇文章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与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赏析小说,体会其构思之巧妙。
教学难点:感悟小说的内涵,体味弘扬人性美,丰富情感体验,懂得人与人要相互帮助、相互关爱。
教学方法
教法:综合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和情绪感染法
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路径:采用多种诵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自己去体味一语言和情感;通过讨论,引导学生逐步自己领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第一课时
学生课前演讲:
一、品味标题——问题导入:
《最后一片叶子》是一篇外国小说,翻译成中文时有好几个版本,因而就有了不同的标题。(PPT 显示:《最后的常春藤叶》《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请同学们在这四个标题中去掉最差的几个,先把哪个去掉?
【新课讲授】
二、新授
(一)整体感知 ——说一说:
1.好的题目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个题目给人以生命的象征 ,有点题的作用,而且还是全文的线索,请大家围绕“叶子”概述一下这个故事。
明确:女画家琼珊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上。老朋友苏艾为了能卖画赚钱帮她看病,请楼下的老贝尔曼来当模特,并告知了这一事件。老贝尔曼为了帮助琼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了苏珊生的希望。使她战胜了病魔,最终转危为安,而老贝尔曼却因此生病死了。
2.你们觉得这个故事里,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个环节?
3.这篇小说里出现了几个人物形象呢?
角色扮演。
同学们都说得很不错,通过同学们的表演,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大概的故事情节。我想大多数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以“最后一片叶子”作为本文的题目呢?现在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对作者进行简单的了解:
(二)作者背景介绍: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都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代表作还有《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他以新颖的构思、诙谐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他的作品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三)通过对课文简单的梳理,我想大家的头脑之中都有了一个印象,现在让我们共同来解决几个问题:
1.四个人之间的关系?(提示:苏艾和琼珊是朋友,贝尔曼是一个画家,同时是苏艾的临时模特)
2.在文中找出描写苏艾,琼珊,贝尔曼,医生的语句,分别分析这四个人的形象?(提示:苏艾微弱的声音,脸色惨白;琼珊哭泣,画画,吹音乐以及对苏艾的照顾;贝尔曼老画家,暴躁;)
3.通过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条件如何,感情怎样?(提示:“巷子”小胡同、格林威治村、三角墙、阁楼、低廉的房租,深厚的友谊,邻里之间的关爱等。
(四)课后作业
1.谈谈你心目中的贝尔曼形象?(提示:贝尔曼的暴躁,折射出他的温情;他的流泪流露着他的善良;他既是个失败的画家,又是一个伟大的画家,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甘愿舍己为人乃至不惜为之献身的正直的人。)
2.考虑作者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结尾方式有什么好处?(提示:这正是欧•亨利式的结尾:突然把故事的谜底提示出来,故事有了新的意义,对人物的评价发生倒转。贝尔曼从一个穷愁潦倒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英雄,这不但非常具有戏剧性,而且非常深邃。这样的结尾,话说得这么少,却有巨大的潜在含量,这样的叙述就不是一般的故事情节的交代,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促使人深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重点,请同学复述课文,然后解决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然后请小组内派出代表发言,老师做最后的总结)(提示:可以从四个层面说明“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
第一个层面的意义:挽救了琼珊的生命。琼珊按照她自己的“规定”,最后一片藤叶掉下来时她也就随之而去。然而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老掉不下来,按她自己的“规定”她就不应死去。琼珊在思索这样奇事的过程中对自己先前的悲观情绪作了检讨,她的精神信念发生了变化,她实现了医生开出的最后的“药方”,靠自己“生”的信念挽救了自己。这个信念的转折是不掉的“最后一片叶子”给的。而这片“最后的叶子”是贝尔曼画上去的,所以是贝尔曼的杰作。
第二个层面的意义:“贝尔曼说了二十五年的惊人之作”的实现。贝尔曼是没有什么成就、画技一般的老画家。一生都在说他要画一幅“惊人之作”,但唠叨了二十五年,始终没有动笔,始终一事无成。而这幅“最后一片叶子”却救了一个人的命,所以说这是贝尔曼的杰作具有双关的意义,贝尔曼的愿望实现了,这是其他的画无法相比的真正的“惊人之作”。
第三个层面的意义:这是贝尔曼为此付出了生命的牺牲精神的象征。贝尔曼冒着风雨完成了作品,为此感染了肺炎被夺去了生命。贝尔曼只想到救人,而没有去想这样做面临的危险(肺炎高发期、高发区,风雨中作画会淋湿受寒,本人年老可能因此得病)。贝尔曼的这一高尚行为是他人生的杰作。所以,这杰作又有图画和人生都是杰作的双关含义。
第四个层面的意义:平凡的牺牲,或者说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象征。
板书设计 : 贝尔曼 生活:“贫”
形象:“落魄”
平凡人的伟大:人性美
杰作:“最后一片叶子”
(三)语言分析
1.“狠心的琼珊……”(45、46、48自然段)是真的狠心吗?(提示:病情的发展以及对生命的态度)
2.“医生里去之后……”(12自然段)为什么苏艾会这样?(提示:她重视友谊,有责任感)
3.7--11自然段,为什么说医生的医药一筹莫展?(提示:人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任何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
4.4、5自然段对肺炎的描写有什么好处?(提示:作者的这种轻松描写使整篇文章显得不是那么压抑,引起读者的兴趣)
(四)思想主旨
《最后一片叶子》让我们从普通人身上看到了伟大的心灵,从人生的苦难中见到了人性的光辉,希望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能努力弘扬人性美,使人间充满温情。
【课堂小结】
通过对这篇小说的情节讨论、形象分析,我们对贝尔门也怀有深深的敬意,苏的细心关怀又使我们感到一阵阵暖意,现在中国也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型期,刘欢为下岗工人唱的一首歌中有这么一句:“天地之间会有真爱”,也是呼唤这种相濡以沫真诚互助的精神。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贝尔门用生命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回答呢?
请一位同学谈谈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
明确:世上存在着三种感情:友情、爱情、亲情,在这节课上,我们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友情,对这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之间互相关怀,真诚帮助,欧•亨利是充满赞美之情、满怀敬意的。
【课后作业】这个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地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过的艺术才能,完成了这样的一副杰作, 作者没有写出来,请大家发挥想象,结合贝尔曼的形象特点描写这个情节。
要求:有1.适当的情境描写
2.符合人物性格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谈谈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请四位同学分别扮演四个人的角色,进行简单的人物对话,可以用书中的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大概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
明确:微笑背后饱含着辛酸的泪水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表现出的朴素的人类情感是这篇小说最打动人心之处。
阅读文本,寻找答案。
复述课文
小组讨论
小组内派出代表发言
明确四个层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分析例句明确:文章的遣词造句准确、传神,体现了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这是作者的一大特色。
概括总结本文主旨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写作练笔
学生创作。
通过对题目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明白小说创作在文题中的重要性,也能提升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通过对情节的概括培养学生文本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直接由观看的感受入手,分析小说结局部分入手,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我们都说每一个不平凡的人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欧.亨利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经历过许多事情,对于下层人民的生活有着极大的体会,因此《最后一片叶子》也写了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
短篇名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构思巧妙,像欧•亨利的另一名著《警察和赞美诗》,讲一个流浪汉想到监狱里去度过残酷的冬天,但阴差阳错,好事多磨,多次故意犯法没能得逞,而正在他生起了新的生活希望时,却被警察抓去。
古往今来,不论哪个社会,哪个国家,英雄人物虽然不少,但更多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的遭遇、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能更普遍、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贝尔门也许至死仍然是一个失败的画家,这片叶子在艺术上依然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但他是一个大写的人。
贝尔曼是个很平凡的人,虽是个热心肠的老头,但缺点很多,其貌不扬,说话粗俗,嗜酒如命,穷愁潦倒,年过六十,一事无成。特别是他去创作最后一片叶子时,他一点没有成为英雄的自我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会牺牲。但是,他却做出了不平凡之举,他成了救人的英雄。
这是并没有献身意识的献身,并没有英雄意识的英雄。就象这“最后一片叶子”,从绘画艺术的角度,这是极其平凡的作品,但是它却完成了唤起一个人“生的意识”的不平凡的使命。
这“最后一片叶子”是“既平凡又不平凡”“平凡的牺牲”的象征。也象征着,贝尔曼平凡一生的最后一片人生叶子是永存的。自然,这样的特殊“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
对一篇小说的理解没必要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角度,一个结果,大家只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都是对小说的一种评论。
教学反思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用幻灯片可以大大节省板书时间,把这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朗读,效果更好!
2.抓住职高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角色扮演,在上课时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便于体会掌握人物形象特点。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二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二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a>,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讲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写作特点,课后习题第2题,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伐檀教案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了解《诗经》,教学《伐檀》,教学《无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走近作者,记一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小结,思想启迪,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