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节选)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519241/0-17109428529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哈姆雷特》(节选)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519241/0-17109428530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用名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了解相关资料,预设问题,探讨交流,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整个剧本,在了解全剧内容基础上,品味本文 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理 解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3.通过排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鉴赏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
2.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3.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难点
1.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2.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3.理解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哈姆莱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学品 评的方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 因为一部旷世杰作——《哈姆莱特》而成为千古名句。
(设计意图:由名句引出名著《哈姆莱特》,激发学生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相关资料
1.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2.学生口述剧情梗概。
3.学生介绍《哈姆莱特》中的主要人物。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上检验预习效果,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
三、预设问题,探讨交流
1.课文节选部分是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 性格的重要场次。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哈 姆莱特怎样的性格特征?
2.节选中国王和波洛涅斯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 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 爱的人面前,哈姆莱特也只得装疯卖傻,作者这样安排的 目的是什么?
3.这一场戏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 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 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 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这时他对生 命意义作了哪些思索?
4.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我们知道哈姆莱特具有哪 些个性?
5.哈姆莱特的个性为什么这么复杂?
讨论明确:
1.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热情激昂的背后,哈姆莱特 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
2.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 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 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 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
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 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 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 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内心独白脍炙 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 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 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 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 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独 白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 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这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钥匙。
4.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 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节选中却可以发现他的迟 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一个身负杀父之仇、扭转乾坤重任 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 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的魅力所在。
5.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然而任务 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 离民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 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
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 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 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 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 格内涵。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哈姆 莱特的性格,感受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哈姆莱特》全文,深入探讨哈姆莱特的形象特点,形成文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2.自由结组排演节选部分,让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浓 郁的诗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
(设计意图:赏析哈姆莱特的形象特点,是本课的教学 重点之一。作业的布置,是在学生理解情节的基础上,把 握人物形象,为下节课实现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哈姆雷特》(节选)
热情激昂 软弱犹豫
富于理想 勇敢果断
第二课时
一、表演课本剧,理 清 情节结构
1.学生表演课本剧。
2.分组讨论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主要是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哈 姆莱特是否“因失恋而疯狂”。
第二部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写的 是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 的哈姆莱特。
二、分析剧本,归纳矛盾冲突
1、全剧主要是围绕什么的冲突进行的?
2.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明确:
1.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
2.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 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人物, 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设计意图:戏剧冲突是戏剧情节的构成成分,是体现 戏剧性的最高、最尖锐和最集中的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 本的审美特征。戏剧冲突产生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物的行 动和内心活动,这一环节的设计可帮助学生分析人物 形象。)
三、精读赏析,体味语言
1.朗读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对话,体会台词的语言 特点。
2.小组讨论明确台词的语言特点。
明确:
哈姆莱特时而直白,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 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 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 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 生动性。
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 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 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 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 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 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
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 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 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
莎士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 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 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 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 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 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 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 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 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设计意图:戏剧语言是戏剧的基础,无论是说明剧情、 过场连接,还是展示冲突、刻画人物,都离不开戏剧语言。 理解戏剧语言在剧作中的作用,对把握全剧至关重要。)
四、分组探讨,品评人物形象
1.指导品评人物的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人物关系要理清, 勿忘体察作者情。
2.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哈姆莱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是忧郁,优柔寡断,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本来无忧无虑,明朗,爽快,进取,生气蓬勃, 犹如夏日清晨的空气。后来父死母嫁,坏人当权,全国成了牢狱。他沉入苦思焦虑,才变成忧郁。第一、二幕描写 他由苦思到忧郁的经过;从第三幕起,写他逐步克服忧郁 的心情,他觉悟到“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 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 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审慎的思维是应该的,但不可以畏 首畏尾,失去行动,否则便会逆流而退,消沉下去。他决心 起来行动,排演戏中戏,证实奸王的罪行,他的性格也便由 优柔寡断,转变为果断,由忧郁转变为明快。刺杀御前大 臣于幕后,改写密信,跳上海盗船,决斗,刺死奸王等一系 列的行动,再也不见忧郁了。
(设计意图:指导鉴赏人物形象,探讨哈姆莱特这一艺 术形象的典型性。)
五、布置作业
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试用语 言描绘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哈姆莱特(节选)
主要冲突: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当 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
语言:1.直白、晦涩难懂
2.对比性的语言
3.深沉含蓄,富于哲理性
4.运用比喻、隐喻
品评人物: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人物关系要理清,勿忘体察作者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1-3《哈姆雷特》 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明确,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1-3《哈姆雷特》 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明确,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