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01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02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03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04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05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06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07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二讲海水的性质与运动
    BLUE THESIS PROPOSAL TEMPLATE
    本讲主要考察学生对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的掌握。能够分析不同海域性质的差异性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能够运用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热点事件,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讲知识点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对考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尤其是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考考察中的趋向。
    综合思维:结合图表材料,能说出海水性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全球表层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区域认知:能根据区域的图文材料,分析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成因。地理实践:能够运用海水的性质和洋流的运动规律分析生活中的热门事件和地理现象。
    Knwledge pints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海水性质的内容和影响因素的掌握。并能够运用原理分析造成不同海域海水性质差异性的原因。高考考察中趋向考察海水性质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1.分布规律①水平分布:A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高,日照强度大,则太阳辐射越强,因此海水温度也较高)
    判断:根据左图中的表层海水的分布,海水温度的最高值并未出现在赤道,试分析其原因?
    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向同纬度海洋传输的热量较多。使得全球海洋最高温出现在北纬10°附近。
    1.分布规律①水平分布:A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高,日照强度大,则太阳辐射越强,因此海水温度也较高)B太平洋西岸水温高,东岸水温低。(原因:西岸受暖流影响增温,东岸受寒流影响降温)
    1.分布规律②垂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但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幅度不大。原因: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其主要集中在海洋表层,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1 000米以下变化很小。
    1.分布规律③季节分布:规律:同一片海域,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注意:海洋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冷月出现在2月)原因:冬夏季节海水热量收支的差异性。夏季收大于支,冬季收小于支。
    1.分布规律④总结概括:
    【题型运用】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   )A.甲一温度,乙一密度,丙一盐度B.甲一温度,乙一盐度,丙一密度C.甲一密度,乙一温度,丙一盐度D.甲一密度,乙一盐度,丙一温度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运用。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乙表示海水温度的变化曲线;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丙表示海水盐度的变化曲线;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甲表示海水密度的变化曲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题型运用】下图示意某年夏季海南岛东部、东南部沿海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海南岛东南沿海海水表层等温线密集,最可能是因为(   ) A.离岸风吹拂B.陆地气温低C.沿海有污染物排放D.大气降水多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据图分析可知,夏季海南岛盛行西南风,西南风吹动该岛东南沿海表层海水向东流动,导致深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海水表层温度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故海南岛东南沿海海水表层等温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西南风引起的离岸风吹拂所导致的,A正确;夏季陆地气温高,B错误;沿海有污染物排放、大气降水多与海水表层等温线密集关系不大,C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海洋生物的影响:A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B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C有些海洋生物因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发生季节性游动;D 人类的渔业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
    ②对气候的影响:A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B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C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③对航运的影响: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
    【题型运用】读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原理图。从海水温差角度考虑,最适合建海水温差能发电站的是(   )A.辽宁大连市B.山东青岛C.浙江舟山市D.海南三沙市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温度的影响。由材料可知,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吸取的是表层的温海水,据所学可知,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海区递减,深层水温都较低,差异不大,三沙市由于纬度最低,表层水温比其他三地均高,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最大,D正确。辽宁大连市、山东青岛纬度偏高,海水温差较小,AB错误。浙江舟山市纬度依然比三沙市高,不如三沙市的海水温差大,C错误。故选D。
    1.海水盐度的定义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水平分布: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水平分布:
    判断:根据左图中海水盐度的分布,分析盐度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近海与远海盐度差异为什么明显?
    ①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②赤道海域虽然温度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是最高;③极地海域,海水温度低,盐度也比较低;④近岸地区,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水平分布: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垂直分布: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题型运用】下面左图为“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及右图“该经线上三个观测点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下列关于右图中三个观测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高低排序为①<②<③B.盐度高低排序为③<②<①C.温度高低排序为①<②<③D.密度高低排序为③<②<①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性质的判断。由图中可以直接读出三个观测点大洋表层密度高低排序为①<②<③,D错误;因为大洋表层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可知纬度高低排序为①<②<③,A正确;盐度与密度相关性不同纬度不是完全一致,故不能判断盐度大小关系,B错误;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因此海水温度高低排序为③<②<①,C错误。故选A。
    能力提升--海水的盐度
    3.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温度越高,盐度越高;温度越低,盐度越低
    降水量:降水量大,盐度低;反之盐度高
    蒸发量:气温高,蒸发量大 ,盐度高;反之盐度低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径流对海水盐度起到稀释的作用
    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低
    影响内外海水的交换能力和交换量。
    流动性:流动性强,海水更新快,盐度低
    冰清: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低
    【题型运用】下图为南海1、4、7、10月海洋表层盐度(‰)多年平均分布图,图中甲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的注入量年变化小B.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均匀C.海湾地区海区相对封闭D.云量多,全年蒸发量较小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甲海域位于泰国湾,其表层盐度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海湾地区海区相对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C正确;泰国湾沿岸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注入量年变化大,AB错误;地处热带海域,蒸发量大,D错误;所以选C。
    判断:根据左图中的示意图,判断红海与波罗的海海水盐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红海>波罗的海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沿岸多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汇入;海域较封闭,与大洋海水交换少波罗的海: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沿岸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海域狭小且相对封闭,与大洋海水交换慢
    3.海水盐度的应用利用海水制盐,形成盐场
    地形:地形低洼,利于布局盐田
    海滩:泥质海滩,海水 不易下渗
    河流径流小,海水盐度高
    远离河流入海口,海水盐度高
    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长芦盐场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最大的盐场?
    沿岸为淤泥质海滩,滩涂宽阔;全年雨季短且降水集中;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生产。
    3.海水盐度的影响利用海水制盐,形成盐场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海水养殖:稳定的盐度对海水养殖极其重要随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海水的盐类物质对船舶、桥墩等具有腐蚀作用
    【题型运用】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山腰盐场位于福建东南部、湄洲湾南岸,生产面积达1.5万亩,制盐历史悠久,全过程都在露天条件进行,以海水为原料,依靠自然蒸发,盐滩引入卤水后浓缩和结晶产盐。蒸发、降水、风速、日照等气象因素影响其产量。其优质细白盐闻名全国,除满足上海、浙江、福建等国内需求外,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下面图A为山腰盐场位置示意图,图B为山腰盐场局部景观图,图C为山腰盐场20182020年平均月总蒸发量、月总降水量、月海盐产量逐月变化示意图。(1)简述山腰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地处湄洲湾南岸,有优质的海水;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纬度低,夏秋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海盐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距铁路、高速公路、泉州港近,交通便利等。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盐度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盐场形成的条件要从海域、气候、市场、交通等角度进行分许
    【题型运用】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山腰盐场位于福建东南部、湄洲湾南岸,生产面积达1.5万亩,制盐历史悠久,全过程都在露天条件进行,以海水为原料,依靠自然蒸发,盐滩引入卤水后浓缩和结晶产盐。蒸发、降水、风速、日照等气象因素影响其产量。其优质细白盐闻名全国,除满足上海、浙江、福建等国内需求外,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下面图A为山腰盐场位置示意图,图B为山腰盐场局部景观图,图C为山腰盐场20182020年平均月总蒸发量、月总降水量、月海盐产量逐月变化示意图。(2)分析20182020年10月份气象条件对山腰盐场晒盐的影响
    有利影响:气温较高,蒸发量最大;降水最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等。不利影响:偶受台风的侵袭,短时间强降水,影响晒盐;天气多变,大雾天气影响蒸发,海盐产量不稳定等。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盐度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2018—2020年10月份降水最少,气温较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蒸发旺盛,晒盐的自然条件优越,这是有利条件;不利影响方面,该区域位于沿海地区,10月份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容易受台风的侵袭,短时间强降水,影响晒盐;且天气变化剧烈,气候不稳定,导致海盐产量不稳定
    【题型运用】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山腰盐场位于福建东南部、湄洲湾南岸,生产面积达1.5万亩,制盐历史悠久,全过程都在露天条件进行,以海水为原料,依靠自然蒸发,盐滩引入卤水后浓缩和结晶产盐。蒸发、降水、风速、日照等气象因素影响其产量。其优质细白盐闻名全国,除满足上海、浙江、福建等国内需求外,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下面图A为山腰盐场位置示意图,图B为山腰盐场局部景观图,图C为山腰盐场20182020年平均月总蒸发量、月总降水量、月海盐产量逐月变化示意图。(3)说明山腰盐场纳潮时要备足半个月以上海水的理由。
    涨潮时海水上涌,海水进入贮水池或高水库,储存含盐海水;每月农历的朔望(或初一、十五)海水涨大潮,水位高,储存海水量大;每月农历的两弦(或上弦月、下弦月),海水涨小潮,水位低,储存海水量小;为防止发生小潮缺水,保证盐场产量稳定,在大潮时要备足半个月以上的海水。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盐度的影响及海水的运动潮汐.
    1.海水密度的定义 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³。
    2.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2.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再往下则密度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③特殊分布:有时候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性质的分布规律。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乙表示海水温度的变化曲线;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丙表示海水盐度的变化曲线;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甲表示海水密度的变化曲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基础知识--海水的密度
    3.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密度越大(热膨胀)
    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大(溶解物质增加,质量增加)
    压力:深度越大,压力越大,密度越大(压力对体积的压缩效应)
    【题型运用】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有一艘货轮从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海水的密度变化顺序是(   )A.小—变大—更大B.大—变小—更小C.小—大—小D.大—小—大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有一艘货轮从大西洋(盐度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盐度高),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世界盐度最高海区),海水的盐度增大,密度增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海水密度的影响产生密度流:因相邻海区密度的差异而造成的海水大规模运动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4.海水密度的影响产生密度流:因相邻海区密度的差异而造成的海水大规模运动对航行的影响: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同一艘船的吃水深度不同。对军事的影响:A海中断崖:是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突然变小。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B密度跃层:是海水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突然变大。潜艇隐蔽在跃层之下就不易被敌舰声纳发现,也可以停泊在稳定的跃层上面,伺机向敌舰发起进攻。
    【题型运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6日电,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随着“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顺利完成。这次南极考察由“雪龙”船和“雪龙2”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雪龙2”船于2022年4月20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1万余海里,“雪龙”船于2022年4月26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3万余海里。下图为“雪龙2”号去程路线图(上海中山站)。从中山站至上海的返程航线中所经历的海域,“雪龙2”号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   )A.变深B.变浅C.先变深后变浅D.先变浅后变深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密度的影响。在载重不变的情况下,船只的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大小有关,密度越大,海水浮力越大,吃水越浅,反之,越深;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海水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由中山站向赤道行驶过程中,密度减小,吃水深度变深,由赤道向上海过程,密度变大,吃水深度变浅,故船只的吃水深度是先变深,后变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海水运动的掌握,包含海浪、潮汐、洋流等。能够运用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其对不同堆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差异性。高考考察中趋向考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海浪定义: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海浪结构要素:海浪一般有波峰、波谷、波高和波长
    3.海浪的形式:①风浪:A定义: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B影响:冲浪运动(利用风浪可开发旅游)海洋捕捞(风浪可将底层鱼类带至表层)远洋航行(对航行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3.海浪的形式:②海啸:A定义: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叫海啸。B影响:海啸会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题型运用】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浪的相关知识。据图和材料可知,图示为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海岸线,由1890年到2010年逐渐向陆地退缩,说明受海水侵蚀作用强烈。其中1950到1970年间,海岸线退缩范围最广,变化最快,海水侵蚀作用最强。地震属内力作用,通常会引起地表形态起伏更大,对海岸线退缩的直接影响较小,A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形成的破坏性海浪,会产生海水侵蚀,但其形成的频率较低,不是该海域海岸线退缩的主要原因,B错误;结合经纬度,该地位于北大西洋低纬度地区,靠近热带海域,每年会发生多次飓风,飓风除导致狂风、暴雨的危害以外,还会形成风暴潮,对海岸线产生强烈的侵蚀和破坏作用,因其频率较高,使海岸线退缩范围广,变化快,C正确;汹涌的洪水会从上游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到海岸,使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与图示不符,D错误。故选C。
    3.海浪的形式:③风暴潮:A定义:由台风、强低气压,强寒潮或地方性风暴所形成的巨浪。B影响:强风暴潮对沿岸地区的建筑、航运、养殖、水源污染、土地盐碱化等均会带来严重的破坏。由于影响广,危害大,一直位于我国海洋灾害之首。
    【题型运用】每一次天气系统都有出现、发展、减弱、消失的过程。图②时刻,与乙地相比,甲地(   )A.风暴潮更强烈B.降水更少C.财产损失更多D.风力更小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风暴潮相关知识。由甲地位于气旋的北部刮东北风,乙地位于南部刮西南风,可知甲地为向岸风,相对于乙地的离岸风引起的风暴潮更强烈,A正确;甲地风向为迎岸风,登陆后有抬升作用,降水可能会更多,B错误;财产损失情况还要受当地经济社会状况及防灾措施等,C错误;甲处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D错误。故选A。
    4.海浪的影响:对航行和海上活动带来一定影响;对海洋勘探、海上资源开发等带来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海岸地貌是滨海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破坏巨大的海啸和风暴潮对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波浪也是一种重要海洋能资源。波浪能是目前新能源的一种形式。
    【题型运用】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它是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目前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是发电,下图是我国东海某海域不同方向波浪能占总波浪能的比例统计图。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浪的主要影响。由材料可知,波浪能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南北温差大,风力强劲;夏季南北温差小,风力弱。故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夏季最弱,春秋居中,ABC错误。故选D。
    【题型运用】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它是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目前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是发电,下图是我国东海某海域不同方向波浪能占总波浪能的比例统计图。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海域深度小B.离陆地更近C.海域不封冻D.距消费市场近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浪的主要影响。读图可知,渤海北部海域处于温带海域,东海处于亚热带海域,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东海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位于亚热带,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海域不封冻。C正确;东海海域深度比渤海大,A错误;都是我国近海,离陆地远近差异不大,B错误;消费市场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D错误。故选C。
    1.潮汐定义: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统称为潮汐。
    2.潮汐的形成原因: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地球上的海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
    3.潮汐的变化规律:日分布:一天中,通常可以看到两次海水涨落(半日潮)。但部分海域科恩那个看到一次涨落(全日潮)月分布: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大潮)。小潮出现在上弦和下弦月,即农历初七、八和二十二、二十三
    3.潮汐的影响:军事价值:运用潮汐的涨落,便于军事登陆,出其不意。
    判断:诺曼底登陆是人类战争史的一次经典战役,盟军为什么选在1944年6月6日(农历十六)进行登陆作战?
    诺曼底沿岸是一篇浅滩,隐蔽性差。选址在6月6日,刚好是大潮时期,海水水文上涨,便于大型武器和船舶进入浅滩,占据有利地形,为后续的登陆作战做好防护
    3.潮汐的影响:②能源价值-潮汐能:在涨潮的过程中,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题型运用】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左图为该电站景观照片,下右图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2-4时B.4-6时C.14-16时D.16-18时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潮汐的影响。由材料和图可知,该电站电量来自太阳能和潮汐能,天气稳定的情况下,越接近正午,光照越强,太阳能越充足,四个时段中,14-16时太阳能发电最多;由材料可知,潮汐电站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读图可知,四个时段潮位差分别约为2-4时120cm、4-6时50cm、14-16时180cm、16-18时50cm,潮汐发电14-16时最多。综合太阳能发电和潮汐发电时段峰值,可知一日中理论发电量最大应在14-16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潮汐的影响:③养殖价值:潮间带采集养殖,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吸收养分。
    3.潮汐的影响:④旅游价值--观潮:潮汐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形成朝差。受地形、河流等影响会使得潮差更为明显,从而形成壮观的自然景观,成为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
    判断: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能够成为国内最为出名的观潮景观?
    地月之间距离最小,地、月、日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合成的引潮力最大;杭州湾外宽内窄,为喇叭状河口,潮涌涌入狭窄河道,水体涌积,水位暴涨;此季节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
    【题型运用】芬迪湾位于加拿大东南部,以潮差大而闻名于世,这里曾观测到21米的世界最大潮差纪录。芬迪湾处于海盆顶端,外部宽而深,内部窄而浅。由于地潮效应,湾内海水涨落周期约为12小时,与大洋潮汐的周期(一般潮的涨落周期为12.4小时)十分接近。潮水带来丰富的自然资源,塑造了瑰丽的海岸景观,加之圣约翰河的注入,芬迪湾渔业、交通运输及旅游业十分发达。有学者在湾口通过粒子轨迹追踪法观测湾内亚历山大藻的运动规律。下图为芬迪湾位置及湾口表层海水运动示意图。(1)分析芬迪湾产生巨大潮差的条件。
    芬迪湾内海水自然振动周期与大洋潮汐的周期十分接近,二者相互叠加,潮差增大;芬迪湾为喇叭口形海湾,外宽内窄,海水进入后受地形束缚,潮高升高;芬迪湾内海水逐渐变浅,入湾海水与海底发生摩擦,速度放缓,后来海水潮高升高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潮汐的影响。结合材料“湾内海水涨落周期约为12小时,与大洋潮汐的周期(一般潮的涨落周期为12.4小时)十分接近”可知,湾内海水涨落周期与大洋潮汐的周期十分接近,二者叠加,导致潮差加剧;结合材料“芬迪湾处于海盆顶端,外部宽而深,内部窄而浅”可知,芬迪湾呈喇叭口形,外部宽而深,内部窄而浅,开口正对着潮流进出的方向,愈往里去,涨潮越高;芬迪湾内海水变浅,海水入湾后与海底摩擦速度减慢,后来的海水继续涌入,叠在之前海水之上,导致潮高升高。
    1.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的分类:①按照性质分类
    暖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寒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2.洋流的分类:①按照成因分类--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
    【题型运用】渤海沿岸流(见下图)沿山东半岛北岸向东流动至成山角附近后,转为向南流,然后大致沿着山东半岛南岸向西南方向流动。研究表明,渤海沿岸流每年的流向和路径大致不变,但流速有明显的年内变化。渤海沿岸流流速最快的月份是(   )A.10月B.7月 C.4月 D.1月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风海流的形成。由材料和题图可知,渤海沿岸流向东向南流动。渤海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会减慢沿岸流的流速;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吹拂渤海表层海水向东向南流动,加快渤海沿岸流流速。其中1月份西北风最强,渤海沿岸流流速最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洋流的分类:①按照成因分类--补偿流: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水平补偿)的海水或下层的海水(垂直补偿)便来补充,这样形成洋流称补偿流
    【题型运用】沿海地区的上升流与赤潮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浙江沿岸上升流的影响区域主要在28°N至31°N,124°E以西海域,其形成是受到了日本暖流分支(台湾暖流)和盛行风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浙江东部沿岸等深线分布情况。受盛行风的影响,浙江沿岸上升流最强的月份是(   )A.1月B.4月C.8月D.11月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上升流的形成。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浙江沿岸上升流的影响区域主要在28°N至31°N,124°E以西海域,受到了日本暖流分支(台湾暖流)和盛行风的影响,夏季风使暖流影响区域向西偏移,8月符合题意,C正确。1月、11月为西北风,使暖流影响向东南偏移;4月受风力影响没有8月大,ABD错误。故选C。
    判断:根据左图,分析秘鲁寒流的形成?
    秘鲁寒流又称洪堡德寒流,是一支补偿流,是寒流中极为强大的一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补偿流。南北赤道暖流不断把秘鲁沿岸的海水搬走,加上东南信风与离岸风的影响,减少的海水则有一部分来自南美海岸补充,在南美西海岸由于表层海水缺失,地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即秘鲁寒流。
    2.洋流的分类:①按照成因分类--密度流:由于不同海域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从而引起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密度流。
    【题型运用】2023年5月澳大利亚南极科学卓越中心发布公报,受全球变暖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 以来南极洲部分地区周围的深海洋流已减缓30%。南极底层深海洋流是南极海域水深3000 米之下低温高密度的底层流动水体,它是由南极冰架附近冷却下沉的海水向北输送至纬度较 低的其它洋盆底部的洋流。下图为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深海洋流是(   )A.风海流B.密度流C.补偿流D.暖 流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密度流的形成。深海流位于水深3000米以下,受海平面的大气运动的影响较小,A错误。南极冰架附近冷却下沉,形成低温高密度海水,较低纬度海区水温较高,密度较小,海水由较高密度海区流向较低密度海区,形成密度流,B正确。补偿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区海水亏缺,附近海水补偿流入,根据材料可知,深海流发生在水深3000米以下,深海流形成之前未发生海水亏缺,C错误。深海流是来自较高纬度的低温海水的流动水体,是寒流,D错误。故选B。
    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地中海曼德海峡: 印度洋→红海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波斯湾
    3.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判断:根据左图,分析全球不同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
    3.洋流的分布规律:②分布规律: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A.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除外)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题型运用】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而南半球中高纬度却形成了东西向绕地球一周的环流(下图)。德雷克海峡就像一个“开关”,在地质时期其宽度和深度会有变化,其开启与关闭不仅会影响通过海峡的洋流流量,还会引发南太平洋洋流系统和气候的变化。导致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流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转偏向力C.海水密度D.海陆轮廓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根据材料信息“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而南半球中高纬度却形成了东西向绕地球一周的环流”可知,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流向差异的主导因素在于海陆轮廓,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面积狭小,以海洋为主,因此形成了东西向绕地球一周的环流,而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面积较广,受陆地阻挡导致北半球大洋环流流向发生改变,D正确;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大洋环流方向,但对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是否绕地球一周影响较小,排除A;地转偏向力是大洋环流方向发生偏转并没有导致两个半球大洋环流流向出现明显差异,排除B;海水密度对其影响较小,排除C。故选D。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
    北印度洋海区夏季盛行风:西南季风环流成因:夏季,西南季风强盛时,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加强了南赤道暖流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季
    北印度洋海区冬季盛行风:东北季风环流成因:冬季,东北季风盛行时,洋流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形成显著的赤道逆流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暖流
    【题型运用】下图为某季节世界某海域洋流和等温线示意图。图示甲、乙两海域盐度对比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甲高于乙暖流影响B.甲高于乙蒸发旺盛C.乙高于甲寒流影响D.乙高于甲径流汇入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季风环流及其影响。从海陆轮廓及等温线可以判断,甲海域是红海,乙海域是阿拉伯海。甲海域由于闭塞、周围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径流汇入少,所以相对于乙海域,盐度更高,B正确;红海海域一般不考虑暖流影响,A错误;乙海域盐度不可能高于甲,C、D错误。故选B。
    3.洋流的分布规律:②分布规律示意图:
    A.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B.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
    C.南半球的西风漂流:自西向东
    D.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
    4.洋流的判断与运用: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A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判断南北半球,如图可知为南半球某海域;B根据等温线的突出方向判断洋流的性质,低温凸向高温为寒流,高温凸向低温为暖流;C根据等温向的凸出方向判断洋流的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D结合经纬网、海陆位置判断具体的洋流
    【题型运用】下读图,图中虚线表示洋流可能是( )A.巴西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秘鲁寒流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洋流的判断。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北高南低可知其为南半球的洋流,排除B和C。结合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由低温凸向高温,可知为寒流。在结合洋流位于大陆西岸,大洋东岸可知为秘鲁寒流,所以选D
    4.洋流的判断与运用:②根据洋流分布判断南北半球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第二步:根据南北半球确定洋流方向(顺、逆);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4.洋流的判断与运用:③根据洋流判断季节根据海区的位置,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遵循夏顺冬逆的流动方向,进行季节的判断。
    4.洋流的判断与运用:④根据海陆位置及地理事物判断洋流A.根据海陆位置判断所处的大致位置;B.确定位置判断洋流所处的大致纬度;C.根据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洋流的大陆位置和海洋位置;D.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具体的洋流名称。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A对全球而言: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B对局部地区的气候而言: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洋流流经的地区会影响沿岸的气候特征,甚至改变沿岸的气候类型,形成非地带性的气候。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C洋流与非地带性气候:
    副热带大陆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原因:位于副热带区域,气温高;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C洋流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水量每小时达900亿吨,相当于大陆总径流量的20多倍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北纬55°~70°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C洋流对气候分布的影响:暖流流经的地区会使得同一气候类型的分布纬度朝着高纬度方向分布,例如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比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纬度偏高。原因是沿岸地区的日本暖流影响;而寒流会使得气候分布朝向低纬度分布
    【题型运用】凯尔盖朗群岛位于印度洋南部,下图是世界上距离大陆最远的群岛。某地理科考队2021年2月初登上该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考察发现岛上气候潮湿寒冷,多风暴,地表岩层裸露,植被种类单一,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表面多被冰川覆盖。该群岛气候寒冷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位于高纬地区B.受极地东风影响C.受西风漂流影响D.平均海拔较高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岛位于49°S附近的中纬度地区,不属于高纬度,A错误。位于南半球西风带(40°S-60°S)内,常年受西风影响,B错误。由于该岛地处南半球西风带内,著名的西风漂流终年影响着这个荒岛。西风漂流具有寒流性质,受其影响该岛气候寒冷,C正确。由图可知,该岛海拔最高不足2000米,所以海拔高度不是该岛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洋流对海洋生物有显著的影响A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流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喜欢冷水和暖水的鱼集中于此B上升流形成著名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远离陆地而去,使得沿岸地区海水水位较低,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来,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题型运用】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图1),鱼类种类丰富。图2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季节变化。胶州湾海域鱼类种类丰富,其形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有(   )①海域面积    ②海岸类型    ③入海径流    ④沿岸洋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图可知,胶州湾海域面积较大,因此有利于多种鱼类的生存,故①正确;海岸类型与鱼类种类多少关系不大,故②错误;据图可知,胶州湾入海径流多,营养物质丰富,利于多种鱼类生长繁殖,故③正确;胶州湾为半封闭海湾,沿岸洋流对其影响不大,故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A有利影响:顺着洋流的方向航行,速度较快,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料B不利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往往会形成海雾,影响视线;洋流可能将高纬度地区的海冰带到低纬度,影响航行安全。C海雾: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降温条件;风小分布区:寒暖流流经海域多海雾;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题型运用】图为北太平洋7月海雾频率图(单位:%)。海雾频率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   )A.上升流区B.寒流流经区C.暖流流经区D.寒暖流交汇区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中观察可知,高值中心主要位于西北太平洋,此处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D正确;图中上升流主要位于大洋东部沿海,图中频率较低,A错误;图中寒流、暖流流经区的数值都没有寒暖流交汇处数值大,故频率并不是最高的区域,BC错误。故选D。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A有利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B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判断:根据左图,分析为何全球各国在强烈谴责日本政府将核废水排入海洋的不道德无耻行为?
    核污染不同于一般的海洋污染,核污染具有严重的致害性,但靠海水自身的自净能力,基本上无法完成。随着洋流的运动,日本核污染会扩散到全球所有海域,对海洋生态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题型运用】2021年4月9日,日本当局将120万吨福岛核废水排放入太平洋,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图,福岛核废水倾倒,造成核污染较小的地区(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中观察可知,高值中心主要位于西北太平洋,此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从而影响其它地区;福岛核废水倾倒后,会顺着洋流对甲、乙、丙海域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ABC错误;而丁海域位于南半球,受核污染的影响最小,符合题意,D正确;依题意,选择造成核污染较小的地区,故选D。
    相关课件

    13讲 海气相互作用与海水异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13讲 海气相互作用与海水异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知识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10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1页。

    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九讲常见天气系统,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等压线与锋面气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