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讲 海气相互作用与海水异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第十三讲海气相互作用与海水异动
BLUE THESIS PROPOSAL TEMPLATE
本讲主要考察学生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海水异动下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掌握。能够运用海气相互作用原理,分析全球的水热平衡。能够运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解释近年来全球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及其带来的影响。本讲知识点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对考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尤其是结合近年来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理过程。
综合思维:结合图表材料,能够运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分析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过程。区域认知:结合图表材料,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地理实践:能够运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对全球水热循环产生的影响,及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Knwledge pints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海气相互作用原理的掌握。并能够运用原理分析全球水热平衡。高考考察中趋向考察原理的运用分析。
1.海气相互作用定义海洋与大气之间时刻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称作海一气相互作用。
2.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约87.5%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因此,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2.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
2.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②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A海—气间在进行水分交换的同时,也实现了热量的交换,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B增温的海水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加热近海面大气,并通过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C海洋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例如,南北赤道暖流是信风吹拂所形成的
2.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②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题型运用】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A.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B.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总热量输送数值应最大,对应②曲线。中纬度地区盛行由低纬吹向高纬的西南风,西南风源源不断地将热量输往高纬,这里大气环流向北输送的热量最多,故③为大气输送。
基础知识--海气相互作用
3.海洋对大气的作用:①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向大气提供热能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增温的海水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加热近海面大气,并通过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为大气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一般来说海洋向大气传输的热量与纬度有关,纬度越低,气温越高,蒸发越多,传输的热量越多。
【题型运用】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米),正值代表热量由下向上传递,负值代表热量由上向下传递。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的绝对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传递快B.底层海水上泛,海气温差大C.高纬海水流经,海水温度低D.赤道暖流流经,海水升温快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气相互作用。据图可知,7月份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的绝对值较大,但属于负值区域,热量由上向下传递,说明下垫面温度低于大气温度,主要是由于7月份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离岸而去,下层冷水上泛,顺着风势正好北上,形成为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寒流,使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温度低于大气温度,B正确,C、D两项错;受该寒流影响,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夏季较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较低,A错。故本题选B。
3.海洋对大气的作用:②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3.海洋对大气的作用:③海洋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要比陆地晚1个月左右; 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比较小。
3.海洋对大气的作用:④海洋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有缓解作用A过程:海洋通过生物固碳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着全球气温和大气环流过程;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还向大气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气。B影响: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速率
【题型运用】碳汇渔业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的不投饵渔业生产活动,如藻类养殖、贝类养殖、滤食性鱼类养殖和捕捞渔业等。下图为海洋碳汇渔业示意图。读图,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重要意义及原因是( )①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减弱②缓解海岸线侵蚀后退——海洋植物增多减弱海浪侵蚀③促进海洋渔业升级——多种经营、增加水产品多样性④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生态养殖、减少污染物的来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气相互作用。发展海洋碳汇渔业,可以增强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强水体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减弱,气温降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①正确;海洋植物增多对减弱海浪侵蚀作用不大,②错误;发展海洋碳汇渔业可以增加产品多样性,但并不会促进海洋渔业升级,③错误;结合材料可知,碳汇渔业是指将碳移出水体的不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不投饵进行生产属于生态农业,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来源,最终有助于缓解水体富营养化,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B。
4.大气对海洋的作用:①大气通过风能推动海水,影响海水性质由于不同纬度和地区热量的差异性,造成了全球大气的大规模流动。气流吹拂表层海水运动,形成风海流和波浪
4.大气对海洋的作用:②大气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通过降水影响海水性质大气通过水汽输送、蒸发降水等环节参与水循环,其中降水的强弱直接影响海水盐度分布;大气云层可减弱海面太阳辐射,影响海面增温,进而影响海水的运动。
4.大气对海洋的作用:③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大气颗粒物及其携带的营养元素通过沉降作用进入海洋,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使海洋能固定更多的碳,释放更多的氧
5.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①水量平衡原理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多,有时降水少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就是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分布规律: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 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中纬度海区收支大致相等
【题型运用】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读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按照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 ) A.77 16 B.77 7 C.16 23 D.23 7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气相互作用下的水热平衡。根据水循环原理,a环节为水汽输送,b环节为入海径流,图中23单位水量的箭头为陆地降水,图中16单位水量的箭头为陆地蒸发和植物蒸腾量,陆地降水量减去陆地蒸发和植物蒸腾量等于入海径流量,故入海径流量为7单位,D项正确。
5.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②水量平衡过程
5.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③热量平衡过程A在地球表面,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净辐射能多高于高纬度地区;B地球上高低纬地区间的热量输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实现的;C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形成,是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D 因为高低纬度间海洋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导致大气在高低纬度之间形成环流;因为海洋和陆地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在亚洲大陆东部和南部、西部非洲等地形成季风环流。
【题型运用】阅读下列材料,探讨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1)结合材料一分析全球的水平衡与水循环的关系
①全球的水平衡是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随着大气运动,大部分通过降水返回海洋;②其余部分被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上,然后汇入江河,流回海洋,构成地球上水循环,使全世界蒸发和降水的总量保持动态平衡。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掌握。能够运用其形成的原理和影响分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高考考察中趋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所产生的影响。
1.沃克环流定义: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该环流称沃克环流
2.沃克环流形成: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较低,空气下沉,使得沿岸气候干旱少雨;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海水温度较高,空气上升,使得沿岸气候多雨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海水温度较高,空气上升,使得沿岸气候多雨
【题型运用】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在沃克环流中( )A.甲地为高压B.乙地为低压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沃克环流的形成。读图,根据近地面的等压面分布,乙处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B错。而甲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A错。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D错。高压流向低压,所以近地面的水平气流由乙到甲,高空气流由甲到乙,形成环流,C对。故选C。
1.厄尔尼诺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2.厄尔尼诺发生时间:12月25日前后,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3.厄尔尼诺形成原因:每隔几年,东南信风突然减弱,甚至会转为西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冷海水上涌现象消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西岸的寒流被暖流取代,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4.厄尔尼诺环流形成:
【题型运用】茎柔鱼通常的表层适温范围为15-28℃,在东太平洋分布广泛,生命周期短,其种群对栖息地环境及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研究表明,海水表面温度是造成茎柔鱼资源丰富程度和栖息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下图示意1950-2015年东太平洋某渔场HSI(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将HSI<0.2、0.2
4.厄尔尼诺的影响--全球: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 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赤道附近的赤道附近大洋东侧离岸风变弱,上升流变弱,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变少,渔场大量死亡减产(秘鲁渔场)
4.厄尔尼诺的影响--对中国:使冬季风变弱,出现暖冬现象夏季使我国夏季风变弱,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季变短,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变少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题型运用】茎柔鱼通常的表层适温范围为15-28℃,在东太平洋分布广泛,生命周期短,其种群对栖息地环境及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研究表明,海水表面温度是造成茎柔鱼资源丰富程度和栖息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下图示意1950-2015年东太平洋某渔场HSI(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将HSI<0.2、0.2
1.拉尼娜定义: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2.拉尼娜的成因:东南信风加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东部底层海水上泛(秘鲁寒流势力增强),致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海温示意图
3.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环流:
拉尼娜发生时,使得东西太平洋温差扩大,使得太平洋东部气流下沉和西部气流上升运动更明显
【题型运用】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关于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大气环流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拉尼娜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这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总体上年海水在上泛,所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因此综合上述得知,当拉尼娜现象产生时靠近赤道的南美洲地区即太平洋赤道地区的东部,气流下沉,海水上升,而在亚洲东部受暖流影响,气流上升,A对,B、C和D错。故选A。
能力提升--拉尼娜现象
4.拉尼娜的影响--全球:赤道附近大洋东侧较正常年份气温下降、降水变少,更加干旱西侧气温上升、降水变多,甚至发生洪涝灾害赤道附近大洋东侧离岸风增强,上升流变强,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增多,渔场增产
4.拉尼娜的影响--对中国:①热带气旋、台风增多,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增多。②我国东北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③使我国夏季风变强,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早去得迟、雨季变长,可能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④使冬季风变强,冬季较正常年份更冷(冷冬),常发生雪灾、牲畜冻死,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题型运用】左图为太平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右图为拉尼娜年赤道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左图所示地区( )A.甲地冬季较温暖,冬季风势力弱B.乙地暴雨频繁,泥石流频发C.丙海区沿岸森林火险等级提高D.丁海区冷海水上泛增强,渔业增产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拉尼娜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冬季气温低,冬季风强,A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海岸信风强,吹动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底层冷水上泛形成寒流,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B错误;丙海区因暖热海水堆积,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火险等级降低,C错误;丁海区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为海洋浮游生物提供营养,饵料增多,渔业增产,D正确。故选D。
东太平洋海水水文异常下降
西太平洋海水水温异常上升
东太平洋沿岸气候更干旱,渔业增产
西太平洋沿岸降水偏多,我国出现冷冬、南旱北涝、台风多发
东太平洋海水水文异常上升
西太平洋海水水温异常下降
东太平洋沿岸洪涝,渔业减产
西太平洋沿岸干旱,我国出现暖冬、南涝北旱、台风偏少
10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10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1页。
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九讲常见天气系统,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等压线与锋面气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二行星地球,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视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