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讲 人口迁移(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BLUE THESIS PROPOSAL TEMPLATE
本讲主要考察学生人口迁移知识的掌握。能够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人口迁移的时空差异性。利用情境材料,分析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针对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来缓解人口迁移所带来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分布空间的复杂性、人口流动的巨大性,针对人口迁移的考察也不断的上升,考生需要重点把握我国人口迁移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的人口迁移问题,运用所学进行分析。
综合思维:综合图文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发展的特征,分析全球何我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性。地理实践: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全球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人地协调:以人口迁移的影响为背景,辩证分析人口迁移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并结合影响提出区域发展的策略。
Knwledge pints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掌握。能够分析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规律,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人口迁移区域差异性的原因。
1.人口迁移概念:指一段时间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
1.人口迁移②判断标准:
1.人口迁移③迁移类型:按迁移的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产业分:由第一产产业迁往第二产业再迁第三产业按迁移的组织性分:自发性迁移和组织性迁移
1.人口迁移④概念辨析:人口迁移:指一段时间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永久性)人口流动:有的人口移动只是暂时性的,不涉永久变动,称为人口流动;(短暂性)人口移动: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空间性)
1.人口迁移④概念辨析:
2.人口机械增长①概念:因人口的迁移导致的区域人口增长。②计算指标:A迁入率:年内迁入人口数/总人口数×100%B迁出率:年内迁出人口数/总人口数×100%C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③增长情况:A.当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为净迁入区B.当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为净迁出区
【题型运用】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一人口迁出率。下图示意我国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B.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C.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D.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净迁移的变化。资源开发、工业发展是促进黑龙江省早期城市化发展,现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C、D错误;2012年前后,黑龙江省等东北老工业区,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传统工业衰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迁出大于迁入,即人口净迁移率低,故选项A正确,B错误。所以选A。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国际人口迁移特征A.原始社会与农业社会时期迁移方向:食物或者耕地丰富的地区迁移特点:规模小、距离短迁移原因:原始社会主要是因为食物的吸引;农业社会时期,农业生产条件/政治/战争影响较大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国际人口迁移特征B.19世纪之前迁移方向:由旧大陆到新大陆迁移特点:规模大、集团性迁移原因:新航线的开辟,人口大规模的国际流动成为可能;殖民主义的扩张;资本主义原始经济发展(三角贸易)等意义: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国际人口迁移特征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迁移方向: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迁移特点:短期移民增加;劳务移民,科技移民增多。迁移原因:经济发展差异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国际人口迁移特征D.当前国际人口迁移
【注意】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国际难民迁移已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中东地区是国际难民的主要迁出区,欧洲是国际难民的主要迁入地
【题型运用】截至到2019年12月,全球难民的规模已高达7950万人。下图分别为世界前十大难民来源国和接纳国。世界难民的国际迁移( )A.以社会保障条件为依据B.以永久定居为目标C.以生态良好区为目的地D.以近距离暂住为主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国际人口迁移。读图可知,难民来源国排名前五名的分别为叙利亚、委内瑞拉、阿富汗、南苏丹、缅甸,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国家饱受战争摧残,由此可见难民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地区冲突的影响;世界难民的主要接纳国主要为土耳其、哥伦比亚、德国、巴基斯坦、乌干达等国;由此可见,世界难民的主要接纳国主要是难民来源国的邻国,难民以近距离暂住为主,D正确。世界难民在避难国的社会保障条件较差,A错误。世界难民在接纳国避难,不可能以永久定居为目标,B错误。世界难民多在邻国就近在避难,目的地不一定为生态良好区,C错误。故选D。
【题型运用】截至到2019年12月,全球难民的规模已高达7950万人。下图分别为世界前十大难民来源国和接纳国。土耳其成为难民流入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A.文化包容性最强B.劳动力资源不足C.地跨欧亚两大洲D.环境人口容量最大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国际人口迁移。读世界前十大难民来源国和接纳国示意图,士耳其成为难民流入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地跨欧亚两大洲,距离难民国较近,C正确。土耳其成为难民流入最多的国家与文化包容性、劳动力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关联不大, A、B、D错误。故选C。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国际人口迁移特征
【题型运用】图示意21世纪初某年各大洲之间净移民数量。其中,箭头指向净移民数增加的大洲。图中数字符号代表欧洲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国际人口迁移。结合图片可知,图中①③两地为人口迁入地,因此当地应为欧洲和美洲;而③的人口会迁移到①地,因此③地应为欧洲,①地应为美洲。故选:C。
【题型运用】图示意21世纪初某年各大洲之间净移民数量。其中,箭头指向净移民数增加的大洲。图中数字符号代表欧洲的是( )A.①B.②C.③D.④从图中的净移民数量可以大致估计出各大洲( )A.人口数量B.经济相对发达程度C.外贸总量D.国内生产总值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国际人口迁移。结合材料可知,当地人口主要是迁往欧洲和美洲,因此主要是由于经济发达程度,故B正确。从迁移数量并看不出人口总数,故A错误。迁移数量并看不出外贸数量和生产总值,故CD错误。故选:B。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我国人口迁移特征A.建国以前:迁移方向:六次人口大迁移西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唐朝“安史之乱,衣冠南渡”;北宋“靖康之难,衣冠南渡”;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清初移民,湖广填川;清朝末年,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我国人口迁移特征A.建国以前:迁移特点:规模大(家族式),组织性;频繁性迁移原因:农业生产条件;自然条件;争战;政治迁移意义: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我国人口迁移特征B.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迁移方向:城市到农村;上山下乡;边疆地区迁移特点: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计划性;规模小迁移原因:国家政策主导;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我国人口迁移特征C.改革开放后:迁移方向:农村到城市;内陆到沿海;工况地区迁移特点:自发性;流动性迁移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户籍管理制度的放松
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①我国人口迁移特征
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行政制度,建国以来,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是要通过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题型运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跨省流动人口12484万人。其中山东省的外来人口412.9万,在外地的山东籍人口425.9万。下表为山东省跨省人口流动情况统计(部分)。山东省人口跨省流动的特征是( )A.净流出人口中江苏仅次于北京B.外省净流入人口中,河南最多C.流出地以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主D.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沿海省份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国际人口迁移。表格给出的数据是“流出人口”的数量,而“非净流出人口”的数量,山东向某省净流出人口数量=山东流入某省的人口数量-某省流入山东的人口数量,可计算出上海净流入山东的人口多于江苏,A排除;同理可计算河南并不是外省净流入人口最多的省,B错误;结合表中信息可知,流出地前六:北京、江苏、上海、天津、浙江和河北都属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主,C正确;结合表中信息可知,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北方、东北地区,D错误。故选C。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①分析思路:A.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需要从不同的区域去进行考虑(迁入区和迁出区,国家整体)B.区域作用因素差异,迁入区拉力因素(吸引),迁出区推力因素(推出)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②因素构成:A.拉力因素: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条件好;社会保障好;生活方式丰;文化多样性;医疗卫生好;通信交通便等A.推力因素: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差;教育水平低;社会福利差;通信交通弱等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②因素构成:
2.自然因素影响人口迁移
气候对我国和美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的影响
3.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
【题型运用】在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一省范围看,公共资源首先重点配置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势差”。在城市“势差”的影响下,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模式。读 “我国人口阶梯式迁移模式示意图”,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大的优势是( )A.基础设施B.地理位置C.经济发展水平D.文化教育水平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根据材料可知,形成城市“势差”的原因是“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而拥有发展机会和服务设施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发展水平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能力提升--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题型运用】在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一省范围看,公共资源首先重点配置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势差”。在城市“势差”的影响下,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模式。读 “我国人口阶梯式迁移模式示意图”,促进人口按照“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城市之间( )A.思想观念差异B.文化差异C.距离差异D.经济水平差异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城市“势差”是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实质就是不同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人口向拥有发展优势的高等级城市聚集,如图中由地级市向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迁移,D正确。跟思想观念、文化差异和距离差异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题型运用】在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一省范围看,公共资源首先重点配置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势差”。在城市“势差”的影响下,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模式。读 “我国人口阶梯式迁移模式示意图”,与省会城市相比,在城市之间“势差”的影响下地级市城市可能会出现(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B.郊区城市化明显C.人口迁入与迁出明显D.再城市化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模式,地级市城市处于中间,既有迁入的来自县、镇、村的人口,又有迁至二线城市的迁出人口,人口迁入与迁出明显,C正确。城市人口有流入也有流出,不一定增加,A错误。城市之间“势差”跟郊区城市化关系不大,B错误。再城市化仅仅在个别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出现,并不是必然出现,D错误。故选C。
4.政治因素影响人口迁移
建国后支边人口迁移方向
5.人口迁移因素分析差异①时间差异分析判断区域人口迁移的时间阶段,根据时间阶段差异判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情况,早期阶段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较大,现阶段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②区域差异分析判断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性,根据区域差异性分析推拉力因素。注意特殊区域特殊因素的主要影响。例如中东地区,战乱、宗教、劳务影响较大;西北地区的环境移民;日本迁移到南美巴西,历史因素等③产业差异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对人口迁移的规模、特征不一样。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5.人口迁移因素分析差异④因素重要性分析A.抓住主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B.抓住全面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往往不止一个,部分人口迁移是多方面,全方位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再因素的分析时要具有整体性思维,综合分析。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题型运用】探究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演化趋势以及之间的协调性可直观地展现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的确定,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下图为2010、2015、2016和2020年华北地区某市人口经济不一致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2010—2020年间,R县( )A.人口聚集始终低于经济聚集B.人口、经济集聚趋于一致C.人口集聚程度不断降低D.经济集聚程度不断降低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净迁的影响因素。根据人口经济不一致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可知,R县在2020年人口、经济集聚一致,在2010年--2016年人口集聚度、集聚集聚度稳定不变,因此在2010-2020年间R县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趋于一致,所以在2010-2020年间人口、经济的集聚度并不是不断下降的,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题型运用】探究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演化趋势以及之间的协调性可直观地展现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的确定,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下图为2010、2015、2016和2020年华北地区某市人口经济不一致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空间分布格局说明( )A.西部县区人口动力不足B.东部县区人口动力不足C.2015年人口与经济的不一致性最弱D.2020年人口与经济的不一致性最强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净迁的影响因素。由图可知,西部大多数县区人口聚集低于经济聚集,人口动力不足,A正确;东部大多数县区人口聚集高于经济聚集,人口动力充足,B错误;人口动力2015年人口与经济的不一致性较强,C错误;2020年人口与经济的不一致性减弱,D错误。故答案选A。
【题型运用】探究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演化趋势以及之间的协调性可直观地展现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的确定,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下图为2010、2015、2016和2020年华北地区某市人口经济不一致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下阶段,该市可( )A.西部县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东部县区发展特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C.中部城区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人口迁入D.鼓动人口向东部县区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净迁的影响因素。由图可知,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集聚低于经济集聚,所以西部县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高,不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A错误;东部大多县区人口聚集高于经济聚集,说明经济发展较落后,所以发展特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B正确;中部城区大多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一致,经济人口相适应,C错误;东部大多县区人口聚集高于经济聚集,鼓动人口向东部县区转移,加剧集聚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的不一致性,D错误。故答案选B。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掌握。能够分析不同区域人口迁移影响差异性,并根据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区域发展的应对策略。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思路①三个角度看待迁移影响:A.辩证分析角度:区域人口迁移的影响要从利弊两端进行影响的分析,同时要针对利弊分析其地位B.区域分析角度:迁移影响分析要分地区而言,从迁入区和迁出区两个基本的区域面,同时还要从全国、国家、区域整体的角度考虑迁移的影响。从全球、国家等整体角度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分布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经济中心格局等C.三大要素角度:迁移影响主要影响三个层次方面,经济发面影响,社会方面影响,环境方面影响
2.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思路②六大方面看待迁移影响:
2.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思路③从年龄结构看待迁移影响:
2.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思路④从文化结构看待迁移影响:
【题型运用】近年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各地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下表示意2013-2018年我国部分省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指数的变化,区域经济潜力、科学研究环境、生活环境是影响该指数高低的主要指标。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依次是( )A.北京、江苏、黑龙江、西藏B.江苏、北京、黑龙江、西藏C.北京、黑龙江、江苏、西藏D.北京、江苏、西藏、黑龙江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区域经济潜力、科学研究环境、生活环境是影响该指数高低的主要指标,四地中甲地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说明经济实力强,科研环境优,应为北京;乙地仅次于甲地,人才吸引力指数远高于四川,因此为江苏;丙地比中位数略低,高于宁夏,因此为黑龙江;丁地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最低,经济落后,为西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基础知识--人口迁移的影响
【题型运用】近年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各地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下表示意2013-2018年我国部分省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指数的变化,区域经济潜力、科学研究环境、生活环境是影响该指数高低的主要指标。导致甲省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机会减少B.环境质量改善C.生活成本增加D.科研环境恶化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上题可知,甲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可以看出从2013--2018年,人才吸引力指数总体在降低,而城市的规模在进一步扩大,就业机会不会减少,A错误;环境质量改善会提高人才吸引力指数,B错误;北京房价高、出行等方面费用较高,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C正确;科研环境会越来越好,不会恶化,D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题型运用】近年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各地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下表示意2013-2018年我国部分省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指数的变化,区域经济潜力、科学研究环境、生活环境是影响该指数高低的主要指标。丙省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指数特征对该省区的影响是( )A.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B.促进城镇化发展C.促进高等教育发展D.加剧人才流失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丙为黑龙江,人才吸引指数低,说明高层次人才在此落户的数量较少,不会加快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A错误;也不会加快和促进城镇化发展,B错误;人才落户减少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C错误;人才吸引力指数低,说明黑龙江在经济潜力、科学研究环境、生活环境方面没有很大优势,会加剧人才流失,D正确。故选D。
1.民工荒“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①产生原因:A.普工荒:一方面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等,另一面转出区产业转入,农业比较效益提升;国家政策倾斜;产业扶贫等造成人口回流。同时,春节等传统节日会出现阶段性的用工荒现象B.技工荒:一方面是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扩大;另一面技术性人才培训短缺,造成技术工种少。
1.民工荒“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②产生影响:A.有利影响:迁入区: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推动地区产业转移;环境地区人口压力等迁出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利于子女教育等B.不利影响:迁入区:造成区域劳动力短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迁出区:加剧人地矛盾,使农民的非农化受阻、推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
【题型运用】2020年2月4日(正月初八)至2月15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285人,同比去年增加2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下表为该区2017年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人口增多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C.就业环境改善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表中统计数据,可知该区流动人口主要是年龄在16--45岁的人口,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流动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大部分在该区已经有工作了,流动人口以外地人为主,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说明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外来流动人口节后回该区就业的意愿增强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能力提升--我国典型与新型人口迁移与流动
【题型运用】2020年2月4日(正月初八)至2月15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285人,同比去年增加2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下表为该区2017年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节后流动人口的变化对该区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增加当地人均收入D.缓解“民工荒”问题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读图表结合上题分析,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A对。该地流进人口以外来的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主,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不大,B错。外来人口进入对于当地人均收入没有影响,C错。该地有一部分人没有工作,说明该区没有出现用工荒现象,D错。故选A。
2.生态移民与扶贫移民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 搬离原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扶贫移民:在这些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中西部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区。他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破坏。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开始尝试通过移民扶贫。
【题型运用】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求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山区经济落后县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与闽宁镇相比,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人口密度过大 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④工业污染严重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由材料信息可知,此次移民属于生态移民,其原居住地生态脆弱,①正确;西海固地区生态脆弱,不适合居住,可推测人口密度不会太大,②错误;由材料可知知当地经济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③正确;经济水平低,工业落后,工业污染问题少,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B。
【题型运用】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求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山区经济落后县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C.环境人口容量D.收入水平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人口容量,C正确;人口密度、交通运输、收入水平不是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3.反向春运反向春运,就是和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而是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①形成原因:经济发展需要,对劳动力的需要;春运人流量大,交通运输的压力大;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等②产生影响:保障了劳动力的区域供应,稳定地区经济发展;缓解了春运交通运输的压力;有利于强化家庭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等
【题型运用】“反向春运”是近年来春节期间出现的一种社会新风尚,与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而是老年人提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2019年除夕前一周飞往“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下表为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统计.“反向春运”出现的内在原因是( )A.思想观念的转变B.现代交通的发展C.户籍政策的放松D.反向的机票便宜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老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思想观念转变,是促使老人愿意离开老家、奔向城市团圆的内在原因,A正确;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促进人口大规模、长距离迁移(流动)的外部条件,但不是“内在”原因,B错误;“反向春运”是近年来春节期间出现的“新风尚”,而户籍政策的放松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C错误;机票便宜是促进老人和孩子去往城市“团圆”的促进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不属于“内在”原因,D错误。所以选A。
【题型运用】“反向春运”是近年来春节期间出现的一种社会新风尚,与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而是老年人提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2019年除夕前一周飞往“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下表为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统计.对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叙述合理的是( )A.出发地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B.出发地所在省份均是我国人口大省C.目的地经济发达,皆为省会城市D.目的地所在省份都在东部经济地带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十大热门出发地虽属于非东部沿海地区,但是省会城市,是区域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且要理解从“出发地”流出的人口更多应是周边城市或农村的人口,A错误;中国区域地理中一般认为人口超过5000万的属于人口大省,需要调用人口大省的相关记忆知识,判断出重庆、黑龙江、陕西、吉林、贵州的人口均不足以称为“人口大省”,B错误;调用中国行政区划部分知识,可知目的地城市都属于东部沿海省份地区,经济发达,但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均不是省会城市,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题型运用】“反向春运”是近年来春节期间出现的一种社会新风尚,与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而是老年人提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2019年除夕前一周飞往“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下表为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统计.“反向春运”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促进目的地城市餐饮、零售、旅游等产业发展②减少运费收益,加剧节后运输压力③缩小城乡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④增强年轻人的故乡情结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春节期间,年轻人利用春节假期携带长期生活在老家的老人和孩子在城市地区的吃喝玩乐等生活消费量必然增加,①正确;从运输角度看,“反向春运”为热门车次“降温”,让反向的闲置运力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缓解春运期间返乡的运输压力,尤其是铁路部门因时而变,以价格调整引导旅客错峰出行,“逆潮流”而动,更起到削峰填谷作用,②错误;微观上让老家的老人对大城市有了全新的体验,有助于他们理解年轻人在城市打拼的不易,改善了代际关系;宏观上有利于改善城乡之间的对立关系,城乡两地人的价值观差异会逐渐缩小,③正确;乡愁是中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春节回老家走走、看看,也是在寻觅自身的文化之根,“反向春运”虽然可以让小家团聚,却会在情感上渐渐淡化对故乡的感情,尤其是年轻人,④错误。所以选C。
3.人才争夺战近年来中国各地政府为吸引人才而高频出台系列人才优惠新政,进而造成人才资源争夺的现象。①形成原因: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背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人口结构性的转变,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②产生影响: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转型与升级;可能会导致人才的过度集聚;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公共负担
【题型运用】从2017年3月份开始,西安等一批新一线城市推出以落户优惠为主的人才政策,引发“抢人大战”。同时期,北京实施“积分落户制”(积分落户制: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核准分值达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请落户,以科技贡献、专业技能、在京时间等指标为考核项),2019年北京积分落户申请人数为106403人,其中6007人进入公示名单。下图示意近十年来西安人口净增长变化和该地净增长人口年龄结构。据材料推断,下列关于西安采取人才政策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结构趋于年轻B.人口性别比大幅提高C.户籍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彻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读图可知,西安采取人才政策后,该地净增长人口中15~64岁人口占85.2%,0~14岁人口占11.7%,65岁及以上人口仅占3.1%,人口结构趋于年轻化,A正确;没有体现人口性别比方面的变化,B错误;2017年西安净增长人口约20万人,2018年净增长人口约80万人,户籍人口数量迅速增加,C错误;不能彻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D错误。故选A。
【题型运用】从2017年3月份开始,西安等一批新一线城市推出以落户优惠为主的人才政策,引发“抢人大战”。同时期,北京实施“积分落户制”(积分落户制: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核准分值达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请落户,以科技贡献、专业技能、在京时间等指标为考核项),2019年北京积分落户申请人数为106403人,其中6007人进入公示名单。下图示意近十年来西安人口净增长变化和该地净增长人口年龄结构。下列关于北京采取积分落户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积分落户政策惠及人数少,会加大人口管理难度B.积分落户政策有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城市发展C.积分落户政策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D.积分落户政策使外来人口增加,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北京采取的积分落户政策,偏向于科技贡献和专业技能指标,因此有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城市发展,B正确;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C错误;积分落户政策使外来人口增加,迁入的多是劳动力人口,可以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D错误;由材料“2019年北京积分落户申请人数为106403人,其中6007人进入公示名单”可知,积分落户政策惠及人数较多,将没有户籍人口纳入户籍管理范围,定居人口会增多,降低人口流动性,可以降低人口管理难度,A错误。故选B。
20讲 主要自然灾害(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讲 主要自然灾害(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十讲主要自然灾害,知识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其它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讲 植被与土壤(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17讲 植被与土壤(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十七讲植被与土壤,知识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12讲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