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展开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环节一:积累语言1.看拼音,写汉字契约 qì yuē 卸却 xiè què 2.解释词义失意:不得志,不如意。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排解:排遣,借某种事情来消除。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环节二:积累文学常识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环节三:梳理文章层次围绕题目课展开思考:作者认为最苦的是什么?最乐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认为?作者是怎么把道理说清楚的?题目中的“与”字连接了最苦与最乐,最苦与最乐有什么样的关联?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了解作者的思路和要表达的观点。文中哪些段落是围绕“最苦”展开的?哪些段落是围绕“最乐”展开的?同学们课借助文章中一些标志性的语言来划分文章层次。在文中可迅速捕捉到两句话:(第1段)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第4段)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第1段第一句就提出了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1-3段始终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议论。第4段的首句说:“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接下来的4、5两段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围绕课题,借助这两个标志性的句子,我们先梳理出“最苦”和“最乐”两个部分。环节四:分析1-3段这部分紧紧围绕“最苦”展开议论,阅读议论性文字时,梳理思路很重要。要注意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先来看第1段,并参照PPT加上序号。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②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③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把第1段相关信息做了规定,分成这样三层内容:第一层直接如题,提出疑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第二层提供了一系列答案,但都被否定了;第三层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对什么是人生最苦的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莫苦于”意思是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苦,回应了提问中的“最”。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1段如果没有第二层的内容,第一层设问,第三层回答,同样成立,那么第二层的作用是什么?比较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A】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②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③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B】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③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读下来会发现,两种表述的区别在于:A先否定其他答案,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而B 则在提问之后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我们先来看看原文第二层否定了哪些答案?“贫”、“失意”、“老”、“死”,想必很多人都会把这些当成人生最大的痛苦,而作者却对这些答案一一否定,提出自己看法,与读者普遍的认知形成差异,引发读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导致读者对这个想法的关注度提升,会很自然地对这个答案提出新的疑问,产生继续往下阅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第1 段通过一个设问对于“人生什么事最苦?”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用“不是…而是…”这一对关联词梳理这段的意思:人生什么事最苦呢?人生最可苦的事不是贫、失意、老、死,而是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接着我们来看第2段,同学们先自读第2段,思考第2段与第2段有什么关联呢?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第2段是紧紧承着第1段展开的。围绕第1段中两组回答,进一步解释原因。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为什么认为“贫”、“失意”、“老”、“死”不苦呢?知足——虽贫不苦安分——虽失意不苦达观——老、病、死不算苦作者认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意思是虽然贫穷,但如果人能知足,那么贫穷就不是最苦的事情,也就是说贫穷所带来的苦可以通过知足的心态来排解;同理,失意和老、病、死带来的苦同样可以通过安分和达观来排解。作者中之所以认为“贫”、“失意”、“老”、“死”这些不苦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有排解的途径。与之相较,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就会像有千斤重担压在心头,是再苦也没有的了。作者自问:为什么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是再苦也没有的呢?自答:“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无处逃躲”告诉我们如果该做的事没有做完,背负的责任没有尽到,那么所要承受的的苦是无法排解的。因为无法排解,所以最苦。第2段承接着第1段说明原因。第1段中为何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不是最苦的事呢?第2段中说明理由,因为这些都是可以排解的,因此算不算苦。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呢?第2段中说明理由:“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因无处逃躲、无法排解,所以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是最苦的。第1段提出自己的看法,第2段为这些看法提供了理由。文章写到第2段,作者的选择已经告诉,他认为人生最苦的是什么?同时也告诉我们他这样认为的理由。那么在这样人认识的基础上,第3段又写了什么?与这两段的关系是什么?自读第3段,读的时候标上序号。第3段共11句话,先尝试给第3段划分层次,大家可以将意思相关的句子归并作为一个层次。将意思的句子归并到一起,可将第3段分作三层:我们先来看第一层。第一层的第一句话是个很长的句子,我们把第一句话做一下梳理。左边的内容写的是对他人的内容没有解除的四种情况,这里举的四个例子都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例,之所以要举这些事例,一是因为第2段提到“该做的事没有做完”,这里就举了多个事例来对这一点加以具体的展开;二是因为选取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例,与广大读者的距离较为切近,便于读者理解、接受。右边的内容写的是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会产生的痛苦状况。“几乎不敢见他的面”,纵然逃避不见面,却在睡梦中都似乎会被他的影子纠缠。从这里我们可以该做事没有做完,内心要承受多大的苦痛。当然,是非常深重的。再次回应第2段“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第二三句再次强调了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1-3句将第2段中提到的“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做了具体的阐述,重申了产生痛苦的感受及其原因,所以1-3句归并在一层中。那么第4句为何也分在这一层呢?我们一起看看: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承接了1-3句,1-3句表明对他人的责任未尽,是最苦的。第4句延展到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我们来看看这句话中出现的两个“如此”,“如此”指代的是什么呢?联系前文,前文1-3句给我们举了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同时又写了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承受的痛苦。我们可以用一组关联词语提炼1-3句内容:如果该做的事没有做完,那么是再苦也没有的了。用提炼出的内容替代第4句中“如此”一词,我们可以完整地理解第4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对于他人、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如果该做的事没做完,那么就是再苦也没有的了。第4句与1-3句内容紧密相连,因此将1-4句划分为第3段的第一层。第一层不仅呼应了第2段,举了不少事例,将“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具体化,同时明确了“该做的事没做完”范围,重申了“再苦也没有了”这种感受及其原因。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层:5-9句。第二层首先紧承第一层,对该做的事做了提炼,认为该做的事就是责任。接着对“责任”这个词做了进一步解释,什么事责任呢?请同学们自读5-9句,在文中圈画相关信息。我们5-6句中找到了相关信息: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5句提到“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责任来源于应该做的,且是力所能及的事情。第6句又列举了另一种情况:打主意要做的事,同样也是责任。这是 “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下的契约,”也就是自己立志要做的事也是一种责任。明确了自己加给自己的责任后,作者进一步给我们展现了应尽的责任未尽时的痛苦状况: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第8句先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了晚上的痛苦状况,受着良心的监督,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虽然只是一日未尽责任,但已是非常痛苦的了。接着第9句作者接着说“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更大的责任没有完成,面临的痛苦自然也是更大的:便是死去也无法安眠于地下,“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去这样一种递进的方式,生动展示了责任未尽的痛苦后果。我们再来思考一下8、9两句和第7句有什么关系?如果需要用关联词来连接7句和8、9两句,你打算用什么关联词?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我们会发现这里用一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就很容易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所以)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因为有良心时刻监督。所以无论是一日还是一生,只要责任未尽都会有无尽的苦痛。这样的因果关联,也与第2段的内容形成呼应。第二层在第一层基础上,将第一层中一件件基础的、不同层面该做的事进一步表述为责任,并在明确责任的内涵后指出责任未尽是非常痛苦的,并又一次重申了痛苦的原因,再次呼应看第2段“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再苦是没有的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三层。第三层中有两句话,这两句话中有两个代词,读读思考:这两个代词指代的内容一样吗?(10)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11)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这种苦痛”指的是哪种苦痛?我们回看前文,关联8、9两句,发现这种苦痛指的是责任未尽的苦痛。第10句将责任未尽的苦痛与普通的、病、老进行比较,点明后者可以排解,而责任未尽的苦痛无法排解的开,所以这种苦痛是做苦的。第10句也再次呼应了第2段的内容。第11句中代词“这个”,指的是什么?同样联系前文,会发现“这个”指代的内容可以从第10句中寻找答案,“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这个”指的就是责任未尽的苦痛。我们再来看看第10句和第11句的逻辑关联是什么呢?同学们自己尝试着用一组关联词语来连接这两句。我们在第11句发现了一个标志性的词语“所以”,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两句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来加以关联:(因为)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这组因果关联的句子呼应了第一段中作者对“人生什么事最苦?”表达的看法:“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第3段的思路。这一段分作三层,第一层呼应第2段,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对“该做的事没有做完”进行了具体的阐释,重申了痛苦的原因;第二层在第一层基础上,将该做的事进一步表述为责任,明示了责任未尽的苦痛及其原因,继续呼应第2段;第三层用一组因果关系句得出“责任未尽是最苦”的这一结论,与第1段提出的看法前后呼应。环节五:梳理1-3段思路第1段提出疑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并对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第2段围绕着这点分析原因,将“该做的事没有做完”的苦与其他常见的苦相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前者是无处逃躲、无法排解的,因而最苦;第3段在第2段的基础上,将第2段的内容具体展开,加以阐释,再将该做的事抽象为责任,并再次将责任未尽的苦与常见的苦进行比较,通过归因分析,得到了“责任未尽的苦是最苦的”的结论。这节课我们从题目入手,围绕着“最苦”与“最乐”划分了文章的层次,然后主要围绕着1-3段“最苦”这个部分梳理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在梳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三个问题:最苦的事情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作者是怎么把道理说清楚的?通过捕捉标志性语言,明确代词指代的内容,补入关联词等方法来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厘清了作者的思路。下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思考路径、类似的阅读方法来解读“最乐”这部分。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自读4-5段思考这三个问题:最乐的事情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作者是怎么把道理说清楚的?环节六:布置作业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部分》第15课第3、4题。第二课时环节一:回顾学习路径上节课,我们从题目入手,先围绕着标题中最苦、最乐这两个词划分了文章的层次,然后细读了1-3段“最苦”这一部分,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思考——最苦的事情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他是怎么把道理说清楚的?由此梳理了行文思路。这节课我们先读4-5段“最乐”这一部分,同样思考三个问题:最乐的事情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他是怎么把道理说清楚的?环节二:分析课文我们先来看第四段,请大家自读第四段,给每个句子标上序号。我们把第四段大体分作这样三层: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层:①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②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第四段开头说“翻过来看”,翻是反转,应该是走向事物相对的一方面,与最苦相对的是最乐,由此可知,文章接下来围绕最乐展开。什么是最快乐呢?第二句直接回答:“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作者认为,责任完了是最乐的事。对于“责任完了是最乐的事”这个观点,作者是如何展开阐释的呢?请大家再读第四段,在文中批注。③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④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③④两句紧承第②句,引用古语、俗语来解释责任完成之后的感受,责任完成了,就如同重担放下了,心上的石头落地了。③④引用古语和俗语,生动展现责任完成的感受,有力地支持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再来看看第⑤句:⑤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第⑤句在③④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写了责任越重大的情况,作者认为快乐的程度与责任的大小是成正比的。接着,我们来看第二层:⑥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⑦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第⑥句说“苦中得来的,才是真乐。”“才”这个字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能怎样,常常与“只有”连用。在第⑥句中强调“苦中得来是真乐”的必要条件。第⑦句中再次用了“才”这个字,明确负责人的苦是获得真乐的必要条件。⑥⑦两句通过解释负责人的苦与尽责任的乐两者之间的关系,回应了1-3段与第4段的关系。我们来看第三层,9-11句:请大家思考一下,⑨⑩两句和第⑪句的逻辑关系,请你用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来连接:⑨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⑩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⑩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我们发现,用一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很合适——因为不尽责任,会自讨苦吃,时时处处尽责任,便时时处处都有快乐,所以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三句话提醒我们,要得到快乐,就应该积极地选择时时处处尽责任的姿态。我们来整理一下第4段:第一层,先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责任尽了最乐”,然后做具体的解释,提出责任大小与快乐大小成正比;第二层进一步阐释苦中得来才是真乐,分析得到真乐的必要条件;第三层在前两层的基础上,提出苦、乐都是自己找来的,并由此得出“快乐之权操之在己”的结论。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旁征博引,引用了古语、俗语和孔子的话,让自己的说理深入浅出,充分有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5段写了什么,它与第4段又有什么关联呢?我们先来看第5段段首的连词“然则”。“然则”解释为“既然这样……那么……”显然,这个词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用既然这样承接了第4段的论证,一方面用那么提出了第5段的看法。第5段第一句就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第5段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我们发现这段中有一些关联词语,比如第二句有“因为”,最后一句有“但是”,请同学们自读第5段,先在句子前标上序号,然后尝试用第5段的内容补全这两组逻辑关系: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虽然)_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话用“因为”开头,告诉我们越是圣贤豪杰,所负的责任越大。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主动揽过责任压在自己肩头,圣贤豪杰肩头的担子从没有过放下的时节。第③句话又引用了曾子的话,“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我们会发现,第③④句话所写的内容是相似的,都告诉我们圣贤豪杰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负责的时间终其一生。这就揭示了孟子所说的“君子有终身之忧”的原因,我们可以完成第一组因果关系的表述: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第④句中说到了一辈子苦痛,回应了第①句孟子所说的终身之忧。我们把第④句和第⑤句建立关联,构成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虽然)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虽然)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我们把这一段的意思用关联词语串联起来表达一下: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虽然)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虽然)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回顾这一段,我们通过补入关联词语,来构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说理的思路。第5段在第4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君子这一类特殊群体为例,分析了承担重大且长久责任的人最终同样是从负责任的苦中得到尽责任的真乐。文章1-3段紧紧围绕这“责任未尽最苦”的观点展开论述,4-5紧紧围绕“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观点展开论述,文章题目用“与”这个字将“最苦”和“最乐”联系了起来。那么,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最苦与最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5段,在文中找一找揭示两者关系的语言,把它们圈划出来。我们在第4段中发现这样两个句子: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第一句中的“翻过来看”告诉我们,关于“最乐”的论述是建立在对“最苦”的论述的反转之上,责任未尽最苦,那么翻过来,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第二句进一步解释了最苦与最乐的关系,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只有在最苦的负责人中用尽努力,才能在责任完成的时时处处体会最乐。围绕题目,文章1-5段分别从最苦与最乐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作者先表达了最苦与最乐的看法,又深入浅出地说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两部分各自论述的过程中,作者也构建了最苦与最乐这两部分之间的关联。回顾我们围绕题目所设的疑问,所有问题似乎都已经解答了,那么第6段还写了什么呢?它与1-5段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自读第6段,找一找有没有句子能构建第6段与前文的关系?我们发现,第6段第一句所提出的问题,就是建立在1-3段最苦的观点之上: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一句是有人提出的一个问题,问题用一组关联词语“既然……就……”前后关联,“既然……就……”与第5段的“然则”所起到的关联作用相似,都是建立在前文的说理基础之上,继而推论出一个与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看法或提出不一致的现象。这里以1-3段的说理为基础,1-3段提出“苦是源于负责任”于是有人顺势推论“如果把责任卸却,岂不是永远没有苦了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作者主要从“卸却”和“解除”这两种行为的差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卸却——躲--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解除——尽责任——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作者认为:责任只有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首先,人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到了你头上,责任是必然需要承担的;其次,作者比较了两种不同的面对责任的态度,一种是卸却,卸却的实质是躲,面对自然存在的责任采用躲避的态度,然而人生的责任是无从躲避的,其后果就是自投苦海,苦痛永远不能解除。还有一种面对责任的态度就是解除,解除在文中指的就是尽责任,是用力完成责任,从前文的论证来看,尽大责任,得大快乐,尽小责任,得小快乐。作者通过对比,指出责任是人生必须承担的,第6段第一句的假设无法成立。第6段在1-5段的基础上回应了有人提出的质疑,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责任的态度,认为“人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面对责任,应当勇于负责,并在尽责中体会苦中真乐。”作者在讲道理的过程中,为了让自己的看法更好地被读者接受,通过罗列生活中常用的事例,引用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的说理,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认同感。除此之外,作者说理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关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句话:(第2段)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第3段)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这是两个设问句,我们发现,作者在说理的过程中,多次使用设问这种修辞,通过发问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进而对作者做出的回答有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在说理的过程中,多次使用设问,循循善诱。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一下,这两句中频繁出现的“呀”这个字。“呀”几乎都出现在句末,加上“呀”之后,句子的语气变得柔和了不少,说起道理来,就像朋友聊天的口吻,娓娓道来。“曾子还说哩”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责任本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梁启超在说理的时候,使用这些语气词使得语气亲近,这样随和的说理是更容易让人接受的。环节三:总结本课学习路径这节课,我们先分析了4,5两段“最乐”的部分,依然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思考——最乐的事情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他是怎么把道理说清楚的?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解答,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然后,将“最乐”与“最苦”关联起来,看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梳理了第6段的思路,并分析了第6段与前文的关联,理解了作者的主张——人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面对责任,应当勇于负责;最后,我们关注文章的说理语言,对作者的说理风格有所体会。环节四:总结本单元现代文阅读路径这个单元,我们用略读的方法学习了三篇现代文,三篇文章篇幅都比较长,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更快地确定阅读重点,来帮助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是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通过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于如何梳理篇幅较长的文章的行文思路形成了一些共识——借助总起句、过渡句等提示性语句总起句具有统领下文的作用;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关注这一类提示性语句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把握文章内容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比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第4段段首的过渡句“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提示我们上文写的是文字交往方面的材料,下文是日常交往方面的材料。又如第3段段首总起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这句统领了三四五段的材料,为吕叔湘描标点,请我修润文章,以及送客、回信等材料,都是写叶先生待人厚的特点。总起句、过渡句等提示性语句,是我们梳理作者行文思路的有力抓手,能够帮助我们迅速且清晰地把握文章思路。梳理情感变化脉络梳理的过程中,可以圈划直接表达情感的语句,也可以品析字词、品读细节,甚至关注标点,来体会作者情感,然后将这些情感按一定的顺序建立联系,梳理出情感变化发展的脉络,从而理解作者的思路。比如《驿路梨花》一文中,在发现小茅屋,住进小茅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经历了从着急,惊喜到茅屋主人的感激,好奇的变化过程,听了瑶族老人讲故事后,遇到梨花妹妹后,又对所有为小茅屋付出过的人表达了感动,敬佩和赞美。梳理“我”的情感变化脉络,进一步理清了文中若干个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关系,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明确代词指代的内容,借助关联词语明确代词指代的内容,借助关联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比如《最苦与最乐》一文中,第3段第⑩句中的“这种苦痛”指代的内容需要我们回看前文,关联⑧⑨两句才知道这种苦痛指的是责任未尽的苦痛。明确代词指代的内容,帮我们构建起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再如第2段,我们借助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构建了第2段与第1段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对责任未尽的最苦的原因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作者的说理思路有所把握。环节五:布置作业1.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部分》第15课第5、6题。2.参考文下注释,通读第16课《短文两篇》。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