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二分四的放射状灌溉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闭卷考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皇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
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世袭制度
2.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图一安阳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二南阳黄山出土的玉铲 图三 南阳淅川县出土的春秋云纹铜禁
A.中国汉字,源自河南 B.青铜文明,辉煌灿烂
C.文化中原,老家河南 D.纹饰修饰,源远流长
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运作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以上观点所属学派的代表著作是( )。
A.《道德经》 B.《诗经》 C.《论语》 D.《韩非子》
4.《周礼》中记载,草人(古官名)掌管改良土壤、审视土地,辨别土壤的优劣,观察不同土质所适宜生长的农作物,而后进行种植,如黄色土壤适宜种植谷物类作物。这意在说明( )。
A.农业要根据节气来安排生 B.农业耕作应不误农时
C.要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 D.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5.秦统一六国后,为了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知道秦国的法令与治国政策,最有效的办法是( )。
A.统一货币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文字 D.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6.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厂卫制
7.秦国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8.张老汉是秦朝的农民,他听说儿子在长城的西端服劳役,他儿子劳动的地方应是( )。
A.山海关 B.辽东 C.临洮 D.嘉峪关
9.《史记·陈涉世家》载“失期,法皆斩”,由材料可知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乱频繁 B.天气原因 C.刑罚严酷 D.赋役繁重
10.楚霸王项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11.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的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长平 C.涿鹿 D.城濮
12.“上古三代”是指( )。
A.夏商周 B.夏商卫 C.夏商魏 D.夏商秦
13.巨幅壁画《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已入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它是反映3000多年前的哪一场面?( )
A.炎黄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B.商汤灭夏 C.周武王灭商 D.犬戎灭西周
14.下图所示文字在哪一个朝代开始出现?( )
A.西周 B.东周 C.夏朝 D.商朝
15.《尚书》中记载:“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考古出土的青铜利簋上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事件。( )
A.这说明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B.神话传说中也包含真实的历史
C.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互证史实 D.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互相矛盾
16.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7.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8.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地位衰落
19.《论语》中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下面不属于齐桓公称霸原因的一项是( )。
A.齐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实力增强 B.任用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D.提出“尊王攘夷”口号
20.李冰治水,建成天府之国,将水之功效发挥到了极致,岷江水通过宝瓶口引水成都后,通过不断分流,形成一分二、二分四的放射状灌溉网络。在历代蜀人的治理下,都江堰水利工程更趋完善,形成与天地阴阳相协调的工程布局。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治水理念的是( )
A.人是万物的主宰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道是天地的本源 D.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分析题
21.(8分)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原始人群分布遗址图》
材料二 某地发掘的考古成果
粟米遗存 钻孔石斧 半地穴式房屋 人面鱼纹彩陶盆
(1)据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及说明的问题?(4分)
(2)材料二中的考古成果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居民怎样的生产、生活情况?(3分)
(3)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除了出土文物中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1分)
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观察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现。
图一铁制农具 图二牛尊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1分)
(2)材料二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其中“教民耕战”指的是这一历史事件中的哪些具体措施?(2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引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4)据材料三,你认为商君最值得你学习的是哪种精神?(1分)
2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鸮”形纹饰的青铜尊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鸮尊
材料二 考古专家认为,三星堆的青铜面具、立人像、神树,体现了浓郁的本地文化面貌,说明它具有独特的青铜文明。殷墟发现了少量的金器金箔、青铜戣;郑州商城遗址出土了一团极薄的金箔片,展开之后是一件夔(kuí)龙纹金叶,很可能是镶嵌在某种漆器上的装饰……在考古人员看来,这可能是受到三星堆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三星堆发现“鸮”形饰物与中原地区商文化有啥关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幅图片中文物的相似之处。这反映了当时存在怎样的文化现象?(3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三星堆考古成果的研究价值。(1分)
(3)综合以上探究,谈谈各地区文明成果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与国家管理”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国家管理】
材料一 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商纣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王室衰微】
材料二 如下图。
(1)结合所学及材料一,夏桀、商纣最后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分)请你谈一谈材料一蕴含的深刻道理。(1分)
(2)据材料二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2分)
(3)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2分)
25.(5分)请仔细观察下列几幅图片,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能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字数在80-100字之间。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
1-5 D C A D C 6-10 B D C C D
11-15 C A C D C 16-20 B B D A 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8分)
(1)特点:遍布南北,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长江流域)(2分)
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等(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
(2)半坡人(1分) 生产: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作生产工具,栽培种植农作物粟 (1分)
生活:烧制陶器作为生活用具,建房定居,过着原始农耕生活(1分)
(3)在网上查找、去图书馆查找、参观历史博物馆等(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22.(6分)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已经出现和推广(1分)
(2)商鞅变法 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工(2分)
(3)材料一是材料二的背景 故秦无敌于天下 (2分)
(4)富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等(1分)
23.(5分)
(1)相似之处:纹饰相似;外形相似,材质相似。(两点,2分)文化现象: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具有密切联系(1分)
(2)研究价值:三星堆重要考古成果为全面认识三星堆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1分)
(3)作用: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是处于同一时代并列发展的高度发达文明,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最终汇集在一起,形成中华文明。(言之有理即可,1分)
24.(6分)
(1)暴政导致亡国 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施行仁政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要重用人才(2分)
(2)最东:齐; 最南:楚 (2分)
(3)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2分)
25.(5分)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说,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