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21321/0-17109966398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靖江市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21321/0-17109966398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靖江市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21321/0-17109966398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靖江市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靖江市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8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甲】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一种妇rú皆知的、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一代代有志之士qiè 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浪潮中,用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点缀着gèn古绵延的历史长河。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xiā汉。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乙】、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标点与词语,填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甲】。” 【乙】凝聚 B.【甲】” 。 【乙】凝聚
C.【甲】。” 【乙】凝结 D.【甲】” 。 【乙】凝结
3.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上面材料中的加点词“古老”“经常”“一直”都是副词。
B.材料中画横线的两个“热爱”词性相同。
C.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阐释了“国”“家”“身”之间的关系。
D.材料结尾“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的“在”字是连词。
4.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汉乐府是由汉代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他称。如“吾”“孤”“君”是自称;“卿”“大兄”“鄙人”等是他称。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 。 , 。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①⑤②⑥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②⑥⑤①④
6.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定是她爱国的本能与体现,请根据《木兰诗》一文,完成课文默写。(8分)
① ,关山度若飞。
② ,赏赐百千强。
③当窗理云鬓, 。
④双兔傍地走, ?
⑤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战地夜景,同时写出了战地生活艰辛的句子是 , 。
⑥用互文的手法概括地描写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7.学校拟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9分)
为了让活动更好地开展,七(1)班的同学们一起商量活动的形式,并搜集了相关资料。
(1)小国起草了一份活动清单,请选出与活动主题不相符的一项(2分) ( )
A.【感巨变】搜集资料,感受国家巨变B.【赞先进】观看影片,赞美改革人物
C.【颂伟绩】合唱歌曲,歌颂发展成就D.【悟精神】吟唱诗篇,体悟音韵之美
(2)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为本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3)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概括出“爱国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材料一】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材料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材料三】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钱伟长,一生学过十几个专业,每一次重大的改变和选择。都是因为国家的需要。1931年,日军侵占东三省,他弃文从理,立志科学救国;1946年,他在美国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后,却放弃美国的一切,以探亲名义悄然回国,成为一名园丁;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加州理工时,因为签证申请表上填写“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中,决然填上“NO”,放弃赴美;58岁学电池知识,也是缘于我国当时的坦克缺乏高能电池;64岁后迷上了计算机,他提出一种新颖的宏观字形编码方案,又称“钱码”……钱伟长有句名言:“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爱国情怀”表现在:
这次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大家纷纷写下“爱国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请把你的爱国名言写在横线上(试卷上出现过的名言除外)。(2分)
二.阅读理解(61分)
(一)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8小题。(6分)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①。
芳林②逢旅雁③,候馆④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⑤。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释】①赊(shē):遥远。 ②芳林:出自《初学记》,是春日的树木的意思。③旅雁:指北归的雁群。 ④候馆:供瞭望用的小楼;泛指接待过往官员或外国使者的驿馆。⑤槎(chá):木筏,这里指水生植物的花开在木筏边上。
8(1)找出诗中表现“早”春气息的景物:春日的树木、 、
、 。(3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3题。(16分)
吕蒙闻曹操欲东兵,说孙权夹濡须①水口立坞②。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③,敌步骑蹙④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善!”遂作濡须坞。
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权率众七万御之,相守月余。操见其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权为笺与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⑤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操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选自《资治通鉴》)
【背景】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劝学。大约建安十五年(210)至十六年(211),鲁肃访吕蒙。建安十七年(212),吕蒙劝说孙权在濡须立坞。建安十八年(213),吴军在濡须成功抗击曹军。
【注释】①濡须:水名。②坞(wù):防卫用的小堡或营寨。③邂逅:意外,万一。④蹙:紧迫,窘迫。⑤别纸:指在信笺上又附上纸条。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吕蒙闻曹操欲东兵 (2)诸将皆曰
(3)遂作濡须坞 (4)春水方生
10.与例句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例句:权率众七万御之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以我酌油知之
C.睨之久而不去 D.笑而遣之
11.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上 岸 击 贼 洗 足 入 船 何 用 坞 为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操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13.联系《孙权劝学》和选文内容,说说曹操为什么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4分)
名著阅读,完成14~15题。(11分)
1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 ( )( )
A.祥子趁匪兵退却时,逃了出来,并牵回了三匹骆驼,他在路上把骆驼卖了,后来他生了一场大病,在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他的梦话被人家听了去。一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B.虎妞是一个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心计重,但是好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她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旧社会的牺牲品。
C.《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时间的发展顺序步步延展。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入扣。
D.祥子为夏先生拉包月,夏先生夫妇对他还算不错,眼看就要凑足买车子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E.刘四爷看上了祥子的勤快和“真诚自然”,想让祥子给他做女婿,所以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
15.班级将开展《骆驼祥子》读书交流会,共享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其中一个任务是圈画、批注,请结合知识卡片,给下面的语段写个批注。
(四)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完成16~19题。(8分)
(材料一)
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大多会给孩子树立一些榜样,家庭的榜样教育也是达成家庭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但是,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时往往较少考虑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调查发现,有近三成受访少年儿童认为家长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比,使很多孩子把这一点看作是家庭榜样教育的首要问题。
②学校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榜样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研究发现,学校榜样教育个性化、多元化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少年儿童对榜样的需要。“跳一跳,够得到”是给少年儿童树立榜样很重要的标准。而且,不同学段的少年儿童,对榜样的需求与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榜样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参与到学校的榜样教育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少年儿童的榜样需求。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16日,有删改)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制图:孙山)
(材料三)
①更新榜样教育的理念,使教育性与趣味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榜样教育的基础是榜样宣传,在当宣传手段多元、宣传途径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对榜样的宣传更要贴近少年儿童的兴趣,要把趣味性、教育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榜样宣传直达少年儿童的内心,使榜样精神更好地被少年儿童理解与学习。因此,对榜样人物进行宣传时,既要重视教育性又要重视趣味性,把图画、视频、文字、故事、哲理等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宣传和展示榜样人物。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挖掘榜样人物新时代精神内涵,使传统榜样人物焕发新魅力。
②此外,我们还要特别重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隐藏款”的榜样教育内容,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校园的文化墙、横幅,家庭中的亲子话题,公共场所的滚动屏、雕塑等,都是隐性的教育资源,使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看到、接触到,从而能够见贤思齐。此外,一些地方的红色教育资源也是很好的榜样教育内容,也可以通过文创产品、家乡故事等,激励少年儿童学习榜样的精神内涵。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月3日,有删改)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大多会给孩子树立一些榜样,家庭的榜样教育也是达成家庭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
B.在家庭的榜样教育中,绝大部分受访少年儿童认为家长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比。
C.更新榜样教育的理念,把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榜样精神更好地被理解、学习。
D.在进行榜样教育时,要特别重视“隐藏款”的榜样教育内容,如:学校的文化墙、公共场所的雕塑等。
17.材料一中加点词语“这样”指代什么?(2分)
18.请概括材料二中两张图表的主要信息,各写出一条。(2分)
班级拟召开主题为“我的榜样”的活动,请你根据材料,为此活动提两条合理建议。(2分)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5题。(20分)
清水麻鞋
秦岭
①一直想脚穿麻鞋,与时光一起走走。那脚印,该是另一番样子吧。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许只有皮鞋、旅游鞋懂我所有旅程的山高水长,独缺麻鞋对岁月的丈量。儿时在老家天水,偶见两三伙伴脚穿玲珑轻巧的麻鞋去学堂,去田间,去赶集,那平地而起的开心在眉宇间荡漾。我曾问母亲:“您做的千层底用的也是麻线,为啥就不编麻鞋哩?”
③母亲说:“你不晓得,人家那是清水麻鞋,多半是从清水那边捎来的。”
④我这才明白,尽管天水处处有麻线,但不是所有的麻鞋都能像清水麻鞋那样出尽风头。清水那地儿像极了它的名字,清清如水,如水清清,应了句老话:“好水养好麻,好麻养麻鞋。”
⑤在天水城求学时,我隔三岔五要蹭几趟新华书店。某天,突然发现书店一侧的土特产市场冒出了一家出售清水麻鞋的摊位。摆摊的少年不仅脚穿麻鞋,手里还捧着一部世界名著。一聊方知,少年来自清水,家中贫困,全靠母亲编麻鞋为生。为了卖个好价,他只好辍学到天水租房卖鞋。他告诉我,清水麻鞋自古有名,当年杜甫写过“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于右任途经清水时写过《清水麻鞋歌》,吉鸿昌在天水举办武术大赛时,奖品就是清水麻鞋……那一刻,我眼前的麻鞋似乎不是麻鞋了,而是蓄满远古哨音的鸽子,是写满文化符号的信笺,是充满五谷味道的炊烟。
⑥蓬乱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稚气未脱的脸。少年也就十三四岁。
⑦“大哥,您买一双吧!”少年的热切期待像透明的火焰。
⑧“买,一定买!”我说。
⑨少年蹲下身子,不厌其烦地帮我试穿了至少五六双麻鞋。一问价钱,每双四元,我顿时窘红了脸。这价钱在当年至少可以买三部小说。为表示歉意,我主动把新买的一本书借给他。几天后,他还我的书多了一层用旧报纸折的书皮。“大哥,您是第一个借给我书的人。很想送您一双麻鞋,可我……送不起……”泪花在他的眼睛里打旋儿,但没有滴下来。我没见过这样的泪,清清如水、如水清清的那种,照得见麻鞋和大地。
⑩终于走进清水,是我参加工作以后。古老、清澈的牛头河两岸荡漾着一层层碧波绿浪,那便是茂密、修长的麻汇成的无边海洋。县城的一家店铺里,几位正在编麻鞋的大姐配合默契,有的盘扎鞋底,有的穿扎鞋帮,有的缠扎鞋鼻,有的搓扎鞋带,有的勾扎鞋穗。那细柔的麻线、麻绳、麻辫在她们手中如白练飞舞。柜台上的一摞摞成品麻鞋,分明对我发出久违的呼唤。
⑪可是,时过经年,我已习惯了用皮鞋迎合流行与时尚。麻鞋再好,似乎已成为过时的东西。我并没买麻鞋,但没忘打听当年那个少年。大姐说:“连个名字都没有,咋找哩?那一茬人,都外出打工了。”说话间,柜台上的麻鞋居然被游客抢购一空。
⑫时光荏苒。我在几千里之外的天津落脚后,某天应邀赴四川参加一个甘肃老乡茶话会,主持活动的老乡居然脚穿一双麻鞋。“先生脚下,可是清水麻鞋?”我试探了一下。“大哥好眼力!我想告诉您的是,您是我特意安排邀请的嘉宾。”
⑬他,正是当年那个卖麻鞋的少年。他告诉我,甘肃人下四川,真正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可穿上母亲编的清水麻鞋,他发现不管多难的路,都可以走一走。“那年去清水,我曾打听过您哩。”我感叹。“可归根到底,是我找到了大哥您啊。”
⑭那天,他特意送我一双崭新的麻鞋。飞回天津的当天,我就穿上了清水麻鞋,一抬脚,却发现走进了岁月。
20.文章围绕“清水麻鞋”分别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简要概括。(4分)
21.说说文章第⑤段引用杜甫诗句及吉鸿昌用“清水麻鞋”作为武术大赛的奖品起什么作用?(2分)
2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5分)
县城的一家店铺里,几位正在编麻鞋的大姐配合默契,有的盘扎鞋底,有的穿扎鞋帮,有的缠扎鞋鼻,有的搓扎鞋带,有的勾扎鞋穗。那细柔的麻线、麻绳、麻辫在她们手中如白练飞舞。柜台上的一摞摞成品麻鞋,分明对我发出久违的呼唤。
(1)赏析加短线词语:(2分)
(2)赏析画线句子:(3分)
24.少年时期的“我”对清水麻鞋情有独钟,因为囊中羞涩而买不起麻鞋,长大后应该买得起麻鞋,为什么“我”参加工作后,“并没买麻鞋”?请简要概括。(2分)
25.文章结尾处写“飞回天津的当天,我就穿上了清水麻鞋,一抬脚,却发现走进了岁月”。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走进课文,众多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有家喻户晓的物理学家邓稼先;有锲而不舍做学问的闻一多;有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有机智勇敢的花木兰……课文外,大至国家杰出人才,小至生活中的亲人、朋友、陌生人,他们真诚的帮助,执着的理想,家国的情怀,都像一缕阳光带给我们温暖。
请以《追忆那缕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精彩片段
圈点批注
【摘录一】
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老头子已不拉车,身上的衣裳比以前更薄更破,扛着根柳木棍子,前头挂着个大瓦壶,后面悬着个破元宝筐子,筐子里有些烧饼油鬼和一大块砖头。他还认识祥子。
说起话来,祥子才知道小马儿已死了半年多,老人把那辆破车卖掉,天天就弄壶茶和些烧饼果子在车口儿上卖。老人还是那么和气可爱,可是腰弯了许多,眼睛迎风流泪,老红着眼皮象刚哭完似的。
【摘录二】
①不幸,那个女的和那点钱教他不能安心;【A】他的心像一个绿叶,被个虫儿用丝给缠起来,预备作茧。为这点事,他自己放不下心;对别人,甚至是对曹先生,时时发愣,所答非所问。这使他非常的难过。
②不过,对于钱的处置方法,他可不敢【B】冒儿咕咚的就随着她的主意走。她的主意,他以为,实在不算坏;可是多少有点冒险。他很愿意听她说,好多学些招数,心里显着宽绰;在实行上,他还是那个老主意——不轻易撒手钱。
③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莲蓬篓儿似的棉袄,襟肘上都已漏了棉花,脸似乎有许多日子没洗过,看不出肉色,只有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摘录三】
①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在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小竹的批注:老马身上的衣裳“更薄更破”,点出了老马比起上次和祥子见面时,处境更为凄凉了。
(1)如果要在画横线的句子中圈出一个表现力强的四字短语,你会选哪个?为什么?(2分)
(2)老舍的语言独具特色,充满浓浓的“京味儿”,或生动,或鲜活,如文中【A】【B】两处,请任选一处赏析。(2分)
(3)这两个动词“摸”“扎挣”用得很好,说明 (人物)的身体状况如何? (2分)
(4)横线表示需要领会的句子。
思考:探究导致祥子由人变成“兽”的悲剧的原因有哪些?(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暨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x、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pdf、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docx、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pdf、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答题纸docx、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答题纸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靖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