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八)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八)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八)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八)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八)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八),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按要求答题。
    (1)一位同学搜集了三幅“桃”字的书法作品,请你依次指出它们的字体。
    图一:
    图二:
    图三:
    (2)老师给出了一副带“桃”字的对联的上联,请你补出下联。
    上联:粉桃含笑迎春意
    下联:
    二、综合性学习
    2.班级准备开展“保护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诗意黄河】黄河一向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吟咏黄河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礼赞黄河】黄河,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之上,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的象征。请你放飞你的想象,用一个贴切的比喻来赞美黄河吧。
    【保护黄河】2017年我国许多地方都将再次举行以“保护母亲河,美丽中国梦”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为了表示对这次活动的支持,班委会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突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母亲河的广告语。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诗人登上幽州台,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4.请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各题。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5.“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中,小姑娘为何说别拔下小花?
    6.作者带着眼睛让小姑娘领略了有生机的万物,试着反过来想一下,小姑娘的种种表现又会给作者带来什么呢?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7.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8.“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9.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
    10.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白桦林”“蒙古驹”“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作为描写对象呢?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乙】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为贵者所知,花则何遇焉。
    天后之乡西河①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②,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今则自禁闼洎③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未有能赋之者,余独赋之,以极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业自许,今则肆情于一花,无乃犹有儿女之心乎?”余应之曰:“吾子独不见张荆州④之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观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赋》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耳,与牡丹何异哉!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吾赋牡丹何伤焉。”或者⑤不能对而退,余遂赋以示之。
    (舒元舆《牡丹赋序》)
    【注】①天后:指武则天。上元元年(公元674年)进号天后。武则天家乡在并州文水,唐属西河郡。②阙:缺失。 ③禁闼(tà):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洎(jì):到。④张荆州:张九龄,唐宰相,荆州长史,故称张荆州。⑤或者:有的人,指上面提出质问的人。
    11.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
    (2)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耳,与牡丹何异哉!
    13.阅读乙文,概括造成“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种状况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
    (2)山门圮于河
    (3)阅十余岁
    (4)但知其一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六、名著阅读
    17.下面是《海底两万里》中的插图,请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只填序号)
    → → →
    七、作文
    18.作文。
    阅读影响着我,让我开阔眼界,提高修养;疫情影响着我,让我关注健康,热爱生命;家人影响着我,让我感受亲情,快乐成长……
    请以“ 影响着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卷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加点字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字义选项
    (1)花则何遇焉
    A.相逢 B.抵挡 C.待遇
    (2)因命移植焉
    A.于是 B.沿袭 C.顺应
    (3)日月寝盛
    A.睡觉 B.逐渐 C.停止
    (4)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
    A.意图 B.皇帝的诏书 C.美味
    参考答案:
    1.(1) 图一:楷书 图二:草书 图三:隶书
    (2)示例:紫燕争鸣报好音
    2.示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礼赞黄河
    示例:它像一位沧桑的老人,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几千年来唱着不倦的歌!
    它像一位盛装的少女,从大漠的霞光中走来,满载着瑰丽灿烂的文化。
    保护黄河
    示例一: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示例二:保护母亲河,实现中国梦。
    3.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 4.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在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产生一种孤独感。
    5.因为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没有希望回到地面了,所以她对这些小花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花——那么脆弱,却又那么顽强。 6.小姑娘和作者都身处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中,作者带着眼睛与小姑娘一同度假,开始了草原之行,赏花观草,感受了小姑娘的感受,作者也找回了一些被“灰色的生活”磨钝了之外的感觉。
    7.“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这里表现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一发不可收拾。它比用“澎湃…‘涌动’”等词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表达作者极其强烈的思乡之情。 8.“埋葬”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飘荡、回响在田垄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出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这里用“埋葬”比“飘荡”、“回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9.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从深层看。这是虚写。在作者的心中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 10.因为这些景物都是东北所特有的,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
    11.①C ②A③B④A 12.①古人谈到花时,都没有谈及(说到)牡丹(或:牡丹都不在所谈内容)。
    ②荔枝确实很美,然而也不过是一种水果罢了,与牡丹有什么不同啊! 13.天后武则天喜爱家乡奇异的牡丹,于是移植到京都,长安士大夫及庶民追捧。
    14.⑴靠近 ⑵倒塌 ⑶经历 ⑷只 15.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或者: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言之成理即可)
    17. B D C A
    18.例文
    那句话影响着我
    微茫的蓝色星球在宇宙中漂浮着,一切显得是那样安然美好。我们总是习惯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想念某一件事,于是想着想着与之有关的那个人便出现在了脑海,她的脸庞便怎么也挥之不去了。时光一去不复返,却留下了关于她的惦念与不舍余留在心间。
    回首往昔的岁月,突然忆起某个惬意的午后,忆起了某个人,某件事。那些温暖的记忆在脑海里若隐若现,似乎在以它的方式宣告着它的存在。而那些美好流年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时刻影响着你的生活,让你无法忘怀。站在空旷的场地上仰望蔚蓝的苍穹,微风拂过我的发,我又想起了她,那个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童年的生活总是美好的。我们是邻居,也是很好的玩伴。我们总是喜欢手牵着手在烈日下奔跑,我们总是忆起坐在大树下仰望蔚蓝的天空。那时的生活简单,充实,那时的我们是快乐的。后来,她搬了家,我们便失去了联系。我是独生女,家中没有什么玩伴。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没什么时间来陪我,所以长久以来我都是独自呆着,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是孤单的。直到她出现了以后我才真正的感到了快乐,摆脱了与寂寞为伍的日子。可是,在她离开以后,我又成了孤身一人。我开始怀念有她陪伴的那些快乐时光,怀念她的一切。
    当你以为再也不会遇到某个人的时候,却在某个街角戏剧化的再次重逢的时候,你便会有说不出的欣喜。我想当我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心情定是如此吧。我做梦也没想过能有再见到她的一天,但它却真切的发生了。那天,我和父母吵了架,一个人走在街上,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庞,突然心中涌起一种不知名的情绪,鼻子酸涩的很厉害。想要找个人谈心,却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寂。当我一脸麻木的继续前行时,一个好听的声音在耳际响起,那个声音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牵住了我的思绪。那个声音的主人叫住了我,我过回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再也熟悉不过的面容,是她。我惊愕:“怎么会……”她拉住了我的手,带我去了我们曾经常去的那个天台。那天,我们聊了很多,临走前,她说:“答应我,不要再轻易的掉眼泪了,要学着坚强,学着快乐。”
    那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从那天起我开始学着坚强,学着是自己变得快乐,变得不那么孤单。我想,眼泪本是密封在蓝色铝罐中的糖果,一旦拆开,便失去了原来的保质期。我试着将泪水密封,将难过收藏,寻找快乐的踪迹。
    时光从指间匆匆流逝,转眼她又去了另一个城市,我仍是孤身一人,但我却找到了快乐的方式,抬起头看着蔚蓝的天空,她的面容又浮现在了眼前。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七):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八):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八),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基础试题(五):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基础试题(五),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