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22272/0-17110205958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22272/0-17110205959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S 32 O 16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
2.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 ( )
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 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 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以得到原硅酸。
C.二氧化硅易溶于水。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少量Na2CO3溶液滴入到硝酸中: H++CO32—===HCO3—
B.过量CO2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2CO2+Ca2++2OH—===CaCO3↓+H2O
C.烧碱溶液与碳酸氢钙溶液混合:2OH—+Ca2++2HCO3—===CaCO3↓+CO32—+2H2O
D.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CO3—+Ba2++OH—===BaCO3↓+H2O
5.给下列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
A氯化钙和硝酸钡的混合液 B稀的水玻璃
C偏铝酸钠溶液 D碳酸钠饱和溶液
6.工业盐酸常呈黄色,其原因是B
A.Cl-被空气中的O2氧化 B.混有可溶性杂质如Fe3+
C.溶有Cl2 D.HCl在溶液中呈黄色
7.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
A.次氯酸钙 B.氯化钙
C.次氯酸 D.次氯酸钙与氯化钙
8.光纤通信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
A.碳 B.石英 C.锗 D.硅
9.为了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可使含杂质的氯气通过某特定的干燥管,此干燥管中装有下列药品中的( )
A.五氧化二磷粉末 B.浓硫酸
C.饱和食盐水 D.碱石灰
10.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D
A.NH3 B.N2 C.N2O3 D.HNO3
11.在下列反应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与质量之比不一致的是 ( )
A.Cl2 + H2O = HClO + HCl B.3NO2 + H2O = 2HNO3 + NO
C.SiO2 +3C SiC + 2CO↑ D.Si + O2 SiO2
12.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等非氧化物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在合成它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 )
A.通入足量氧气 B.避免与氧气接触
C.通入少量氯气 D.通入少量氧气
13.
14.某单质能与浓硝酸反应,若每有0.25ml单质反应就消耗1ml HNO3 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单质元素被氧化后的化合价可能是 ( )
A.+1 B.+2 C.+3 D.+4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8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
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
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
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0分)怎样以SiO2为原料制备H2Si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10分)甲、乙两相邻的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仍然各溶有以下八种离子(Ag+、Fe3+、Ba2+、Na+、Cl-、SO42-、NO3-、OH-)中各不相同的 4种,若单独排放,则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再经沉淀后,排放的污水转变为无色澄清的NaNO3溶液,污染程度大为降低,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pH大于7,试推断:
(l)甲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
(2)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
甲
乙
丙
丁
酸性KMnO4
品红
澄清石
灰水
浓H2SO4
木炭
A
B
C
D
E
F
18.(10分)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 , 接 , 接 ;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丙中 ;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10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eq \(=====,\s\up7(△))CO2↑+2H2O+2SO2↑.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所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20.(10分)将12.6g无水亚硫酸钠固体加入100mL 8ml·L-1的硫酸中以制取SO2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的总浓度为0.2ml·L-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忽略容器及导管中的气体体积,求:
(1)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
(2)收集到SO2气体多少毫升(标准状况下)?
参考答案
15.【答案】(1)稀氨水和酚酞 ;稀氨水中的NH3气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2)溶有SO2的品红 ;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16.[解析] 一般来说,能受热分解成对应的氧化物的酸或碱,其对应的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H2SiO3能受热分解,所以SiO2难溶于水,制备H2SiO3只能用SiO2先制硅酸盐,硅酸是弱酸,再根据强酸制弱酸制备硅酸。
[答案]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
或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Na2SiO3+2CO2+2H2O2NaHCO3+H2SiO3↓
17.(l)甲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Na+、Cl-、SO42-、OH-;
(2)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Ag+、Fe3+、Ba2+、NO3-
18.(1)A.F、E、C.D.B
(2)乙中出现白色沉淀,丙中品红未褪色
(3)吸收SO2
(4)C+2H2SO4(浓) CO2↑+2SO2↑+2H2O
19. 解析:根据反应原理可知,木炭和浓H2SO4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故C应作为反应发生装置.在检验产物时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产物时会在产物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来检验.SO2对CO2的检验有干扰,必须先检验并除去SO2,然后再检验CO2.
答案:
(1)26.2g (2)1792mL
提示:(1)m(S)=0.2ml·L-1 ×0.1L×32g·ml-1 + 0.8ml×32g·ml-1 = 26.2g
(2)n(Na2SO3) = 12.6g ÷126g·ml-1 =0.1ml ,n(SO2)=0.1ml-0.2ml·L-1 ×0.1L=0.08ml ,V(SO2) = 0.08ml ×22.4L·ml-1= 1.792L即1792mL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C
浓H2SO4和木炭
反应器(或发生气体)
B
无水CuSO4
检出H2O
A
品红溶液
检出SO2
A
酸性KMnO4溶液
吸收余下的SO2
A
澄清石灰水
检出C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高一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题docx、高一下学期化学开学考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2,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32,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1 ml/L的KMnO4溶液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