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70份)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5地质灾害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5地质灾害,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区域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00年到2011年,下列关于易贡湖河段发生变化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发生滑坡,湖区内粗粒径推移质进入下游减少,河床抬升
B.发生滑坡,湖区内坡降变大,冲淤能力变强
C.堰塞坝溃决,堰塞湖湖口至堰塞坝坡降逐渐增大
D.堰塞坝溃决,湖内及湖周围河床高程逐渐减小
2.当易贡堰塞湖上游水位上涨,来沙量大于窄段的输沙能力时,可能导致( )
A.窄段上游的宽河谷,出现持续泥沙堆积
B.在堰塞湖下游库区处形成沙洲
C.洪水漫坝冲刷,堰塞体溃决导致上游洪灾
D.溃决洪水冲毁上游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
江苏省宁镇低山丘陵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图1为镇江市润州区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降雨量关系图,图2为该地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梅雨时期降雨量关系图。据此完成3~5题。
图1
图2
3.该区域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对应年份降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与年降雨量呈正相关
B.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
C.与梅雨期降雨量呈正相关
D.与梅雨期降雨量呈负相关
4.该区域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较大B.降水分配均匀
C.温差较大D.植被稀疏
5.减少该区域地质灾害损失的有效做法是( )
A.有序组织人口向丘陵迁移
B.鼓励依山临水建设别墅
C.实施私家汽车的限行制度
D.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2023·广东佛山三模)某河流流经滑坡集中分布区,该区域历史上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滑坡,下图示意滑坡发生前后当地河谷地貌演化过程中的3个阶段(未分先后)。据此完成6~7题。
6.该河谷地貌按时间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Ⅲ、Ⅰ、Ⅱ
7.Ⅱ阶段,该河流部分河段河面变宽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的侧蚀拓展B.滑坡体堵塞的作用
C.上游来水量加大D.河床泥沙淤积增多
(2023·广东一模)下表为2021年我国1—5月份里氏5.0级以上地震信息表。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是全球地震较活跃的国家之一,表中地震的发生地区都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B.印度洋板块边界处
C.板块之间张裂处D.板块之间碰撞挤压处
9.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地震和台湾宜兰县海域地震震级相同,表明两地地震( )
A.形成的地质构造相同B.都可以诱发海啸
C.释放的地球内能相同D.造成财产损失相同
10.(2023·山东济宁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则克台河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阿吾拉勒山南坡,是伊犁河上游支流。则克台河流域内山体覆盖有5~30米厚的黄土层,受地形地质条件和气候影响,流域内多发黄土滑坡(图1)。研究表明,该地黄土层地表裂隙多在春季发育,地表裂隙发育又是发生黄土滑坡的重要诱因。图2为该地黄土滑坡发生前期山坡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
注:潜蚀是指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裂隙发生的侵蚀作用。
图2
(1)说出该区域黄土滑坡分布的海拔和坡向特征。
(2)说明该地黄土土层地表裂隙多在春季发育的自然原因。
(3)简述该地黄土滑坡的发生机制。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5 地质灾害
1~2.1.B 2.A 解析 第1题,发生滑坡后,碎盾物质堵塞河流形成堵塞坝,湖区水流速度减慢,湖区内粗粒径推移质在上游河道沉积,河床抬升,A不符合题意;发生滑坡后,湖区内坡降变小,冲淤能力变弱,B符合题意;堰塞坝溃决,水流迅速向下游倾泻,堰塞湖湖口至堰塞坝坡降迅速增大,C不符合题意;堰塞坝溃决,湖水外泄,湖区淤积物质被不断带走,湖内及湖周围河床高程逐渐减小,D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2题,当易贡堰塞湖上游水位上涨,来沙量大于窄段的输沙能力时,窄段上游的宽河谷,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加重,出现持续泥沙堆积,A正确;在堰塞湖上游库区处,泥沙淤积严重,形成沙洲,B错误;洪水漫坝冲刷,堰塞体溃决导致下游洪灾,C错误;溃决洪水冲毁下游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D错误。故选A。
3~5.3.C 4.A 5.D 解析 第3题,由图1可知,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对应年份年降雨量不具有相关性,A、B错误;由图2可知,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的升降与梅雨期降雨量基本一致,梅雨期降雨量较多的年份突发地质灾害也较多,呈正相关,C正确、D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是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会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A正确;降水集中多暴雨是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B错误;温度变化对地质灾害影响不大,C错误;植被稀疏会导致地质灾害增加,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第5题,该区域是低山丘陵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地质灾害严重。人口向丘陵迁移,人地矛盾更突出,会加剧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地质灾害会加重,A错误;依山临水建设的别墅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更大,灾害发生时损失更大,B错误;实施私家汽车的限行制度与减少该区域地质灾害损失关系不大,C错误;该地低山丘陵广布,平原面积较小,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D正确。
6~7.6.C 7.B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Ⅲ图中只有古河道,还没有出现滑坡体,表示滑坡之前的情况,可以推断时间是最早的;Ⅱ图中出现较大的滑坡体,并且滑坡体堵塞河道,上游河段河面变宽,河流改道,古河道被废弃,可以推断时间较晚;Ⅰ图中,滑坡体被部分侵蚀,被拦蓄的河水下泄,蓄水减少,上游河段河面变窄,现代河道形成,可以推断时间最晚。因此,该河谷地貌按时间演化的先后顺序是Ⅲ、Ⅱ、Ⅰ,C正确。第7题,读图并结合上题可知,Ⅱ阶段,出现较大的滑坡体堵塞河道,上游河段蓄水增多,所以河面变宽,B正确。
8~9.8.D 9.C 解析 第8题,青海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表中地震的发生地区都位于板块之间碰撞挤压处,D正确,C错误;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发生地震概率较小,A错误;台湾不在印度洋板块边界处,B错误。故选D。第9题,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多。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地震和台湾宜兰县海域地震震级相同,表明两地地震释放的地球内能相同,C正确;地质构造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二者所处位置不同,受到的内、外力作用也会有差异,两地地质构造也会有差异,A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青海为内陆省份,发生地震不会诱发海啸,B错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抗震救灾能力差异和人口密度差异,两地发生地震时,造成的财产损失也会有所差异,D错误。故选C。
10.答案 (1)多分布在海拔1 000~1 800米(或1 800米以上少);阴坡数量相对较多。
(2)春季积雪融化,融水下渗过程中黄土层发生潜蚀,形成裂隙;春季昼夜温差大,裂隙中的积水夜间冻结、膨胀,白天融化,反复的冻融使裂隙增大。
(3)春季潜蚀、冻融作用强,山坡裂隙持续发育至岩土界面;融水、雨水等沿裂隙进入岩土界面,岩土界面处土体含水率大增,形成软弱滑动面;在重力作用下黄土沿软弱面滑动形成滑坡。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滑坡多分布在海拔1000~1800米(或1800米以上少);大部分位于山地北坡,即阴坡数量相对较多。第(2)题,则克台河流域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融水下渗过程中黄土层发生潜蚀,形成裂隙;春季降水少,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裂隙中的积水夜间冻结、膨胀,白天融化,反复的冻融使裂隙增大。第(3)题,春季积雪融化,融水下渗过程中黄土层发生潜蚀,再加上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山坡裂隙持续发育至岩土界面;据图2可知,融水、雨水等沿裂隙进入岩土界面,岩土界面处土体含水率大增,形成软弱滑动面,并且重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黄土沿软弱面滑动形成滑坡。发生时间
发生地区
震级
震源深度/km
2021-01-09
台湾宜兰县海域
5.1
80
2021-01-17
台湾台东县海域
5.1
20
2021-02-09
台湾宜兰县海域
5.3
20
2021-03-02
台湾屏东县海域
5.3
20
2021-03-30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5.8
10
2021-04-18
台湾花莲县
6.1
5
2021-05-21
云南大理州漾濞县
6.4
8
2021-05-22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
5.1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0土壤,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济阳土壤深层,8米春季平均地温增幅最明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9植被,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枯落物厚度呈明显正相关的是,四地中,人工林综合效益最低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3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次浓雾的成因是,图示年份,SOI是正值的年份,该海域,图中与厄尔尼诺相关性最强的鱼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西北太平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