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点13 文言断句-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考点13 文言断句-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01
    考点13 文言断句-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02
    考点13 文言断句-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13 文言断句-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13 文言断句-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误区,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高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考查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命题的情况看,一般在阅读文段中截取一个文言要素集中的五六十字的语段,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一般在整段文字中预设两处断句错误,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一个选项正确。2023出现了寻找三个点断处的题型,值得特别注意。
    断句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需要平时多朗诵文言文,形成较强的文言语感,完成这类题,可以遵循以下方法:①找名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②看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③明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④据排偶。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⑤依总分。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一.了解步骤
    (一)解题“3步骤”
    (二)断句“3原则”
    二、常见误区
    三、解题技巧
    (经典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Seq \(\s\up7(深度分析),\s\d5(hen du fen xi ))
    答案:B
    考点1 注意名词和代词
    【考点精讲】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即时训练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至午门,魏藻德引麟征手曰:“国家如天之福,必无他虞。旦夕兵饷集,公何遽为?”引之出。明日城陷,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家人救之苏,环泣请曰:“待祝孝廉至,一诀可乎?”许之。
    (选自《明史·麟征传》)
    A.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B.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C.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D.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B [亢龙有悔:成语,出自《周易》,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鱼烂之殃:鱼腐烂。比喻自内部糜烂腐败。谏垣,意思是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
    【参考译文】
    到午门时,魏藻德拉着麟征的手说“:国家像皇天一样有福气,一定不会有什么祸事的。很快军队、粮饷都会聚集起来,您惊慌什么呢?”把他拉了出来。第二天,城被攻下了。麟征写信跟家人永别,说:“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一天之间成了这样,虽然天子自己遭到了灾祸,小百姓也遭殃。我身为一名谏议大臣,对朝廷的事务无法匡救,依法应当判罪脱服。”于是他解下束带,上吊自杀。家人赶快把他救醒,围成一圈流着泪请求说:“等祝孝廉来后你们辞别一下,行吗?”麟征同意了。
    [即时训练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①不得推择②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③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④之。信度⑤何等已数⑥言王,王不我用⑦,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⑧以闻⑨,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⑩一二日,何来谒王⑪,王且怒且⑫喜,骂何曰:“若⑬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有删改)
    A.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B.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C.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D.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B [“淮阴人韩信”是“家贫无行”的主语,因为句子较长,需要单独成句,据此排除C项。“家贫无行”是“不得推择为吏”的原因,应分别单独成句,据此排除D项。“语”作“信数与萧何”的谓语,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
    【参考译文】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品行,不能被推选担任官吏。汉王刘邦进入蜀地之后,韩信又逃离楚军归属到汉王,韩信数次与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不同寻常。韩信推测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但汉王一直没有重用韩信,于是韩信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汉王报告,自己便去追赶他。有人对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萧何的离去如同失去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恼怒又惊喜,骂萧何说:“你为什么逃跑?”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臣是去追赶逃跑的人。”
    考点2 注意动词和形容词
    【考点精讲】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即时训练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A.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B.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C.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D.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C [可用排除法确定答案:“学”是“兵法”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言”是“兵事”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
    【参考译文】
    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就重用他,这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没有听从。起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
    [即时训练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诸军讨①淮西四年不克②馈运③疲弊民至有以驴耕者上亦病④之以问宰相李逢吉等竞⑤言师老财竭意欲罢⑥兵裴度独无言上问之,对曰:“臣请自往督战。”乙卯,上复谓度曰:“卿真能为朕行乎?”对曰:“臣誓不与此贼俱生!臣比⑦观吴元济表⑧,势实窘蹙⑨,但诸将心不壹⑩,不并力⑪迫之,故未降耳。若臣自诣⑫行营⑬,诸将恐臣夺其功,必争进⑭破贼矣。”上悦。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有删改)
    A.诸军讨淮西/四年不克/馈运疲弊/民至有以驴耕者/上亦病之/以问宰相/李逢吉等竞言师老财竭/意欲罢兵/裴度独无言/
    B.诸军讨淮西四年/不克馈运疲弊/民至有以驴耕者/上亦病之/以问宰相李逢吉等/竞言师老财竭/意欲罢兵/裴度独无言/
    C.诸军讨淮西四年/不克馈运疲弊/民至有以驴耕者/上亦病之/以问宰相/李逢吉等竞言师老财竭/意欲罢兵/裴度独无言/
    D.诸军讨淮西/四年不克/馈运疲弊/民至有以驴耕者/上亦病之/以问宰相李逢吉等/竞言师老财竭/意欲罢兵/裴度独无言/
    A [“四年不克”强调历经四年却没有攻克,“四年”作修饰限制的状语,“不克”,是一个结果,承前省略主语“淮军”,是成分完整的单句,“馈运疲弊”,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四”前断开,“克”后断开,排除B、C两项。“以问宰相”承前省略主语“皇上”,“李逢吉等竞言师老财竭”中“李逢吉等”作主语,“李逢吉”前断开,若断成“以问宰相李逢吉等”,一是造成表意不明,宰相是李逢吉一个,还是多个,有歧义;二是让“竞言”这个动作行为无主语,“宰相”后断开,排除D项。]
    【参考译文】
    诸路大军讨伐淮西叛军吴元济,历时已经四年,仍不能平定。军粮运输数量巨大,官府与民间全都筋疲力尽,农夫不得已,只好用驴耕田。唐宪宗也将此视为心病,询问宰相如何是好。李逢吉等争相认为,大军出征,历时很久,人已经疲乏,朝廷财源也已经枯竭,最好停止讨伐。唯独裴度不说一句话。唐宪宗问他,裴度回答说:“我请求到前方督战。”元和十二年(817年)秋季七月乙卯(二十八日),唐宪宗又问裴度说:“你真能为我到前方督战吗?”裴度说:“我发誓不与那些叛贼一起生活在天地之间!我最近考查吴元济所上的奏章,发现他已经陷于困窘急迫之境,不过朝廷各军将领,人各有志,不能同心合力,没能给他形成压力,所以没有投降。如果我亲自前往军营,各将领恐怕我抢走他们的功劳,一定会争着出战击破叛军的。”唐宪宗听了很愉快。
    考点3 注意对话词
    【考点精讲】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等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即时训练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初中丞相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
    A.初/中丞相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B.初/中丞相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C.初/中丞相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D.初/中丞相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D [可根据对话断句,标志词“曰”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不听”的主语是“群臣”,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
    【参考译文】
    当初,赵高任中丞相时,想独揽秦朝的大权,但又担心群臣不听从他,便先做试验,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这是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说错了吧,把鹿说成了马?”又问左右的侍从们,有的默不作声,有的为迎合赵高而说成马,有的说是鹿。赵高暗中将说是鹿的人以秦法将其陷害。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人敢说他的过错。
    [即时训练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刘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①为尚书省令史。时有盗内藏②官罗及珠,盗不时③得④,逮系⑤货珠牙侩⑥及藏吏,诬服⑦者十一人。刑部⑧议皆置极刑⑨,肃执⑩之曰:“盗无正赃⑪,杀之冤。”金主怒。有近侍夜见肃具⑫道其旨⑬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⑭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⑮省辨愈力⑯右司郎中张天纲曰:“吾为汝具奏辨析之。”奏入,金主悟,囚得不死。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A.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B.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C.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D.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C [A项,从语境来看,“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错,刘肃身为尚书省令史,其职责为辨析冤狱,故“我职也”后断开;从语意来看,“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错,“惜一己”“戕十一人之命”应为转折关系,和“可乎”相连,其意应为“爱惜自己的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故“惜一己”前应断开,“惜一己”后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B项,从语法上看,“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错,“肃”是“见”的宾语,“肃”前不能断开,“肃”后断开,排除B项。D项,从语言标志来看,“曰”后为“曰”的内容,“曰”后应断开,而“冤狱”是“辨析”的宾语,故“辨析”前断开,后不能断开,排除D项。]
    【参考译文】
    刘肃,字才卿,是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二年考取词赋进士。曾担任尚书省令史。当时有盗贼偷取了大内收藏的官罗和珠宝,盗贼没有按时抓捕到,官府就逮捕了为买卖珠宝双方说合的经纪人和管理仓库的官吏,无辜而服罪的有十一人。刑部商议都打算处以死刑,刘肃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偷盗之事尚未获得主要的赃物,杀掉他们,他们会很冤。”金国国主震怒。有近侍夜里去见刘肃,详细地向刘肃说明了金国国主的旨意,刘肃说:“辨析冤狱,是我的职责,爱惜自己的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第二天,刘肃到尚书省去辩解得更加有力。右司郎中张天纲听了说:“我为你详细地上奏辩解分析这件事。”奏疏送入宫中以后,金国国主醒悟,囚犯因此没有被处死。
    考点4 注意虚词
    【考点精讲】
    断句时,应注意以下6类虚词:
    (1)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
    (2)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其前一般要断开。
    (5)“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6)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其前一般就可断句。
    [即时训练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A.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B.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C.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D.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D [根据语境及“之”“以”“乃”这些虚词的用法,可知“之”代指上文“馆宇服玩”,“以”是连词,表原因,应在“之”后断开,故排除A、C两项;“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语意完整,其前应断开,故排除B项。]
    【参考译文】
    田弘正喜欢了解前代忠臣孝子建功立业的事迹,办理公务的空闲时间,就同宾客僚佐谈论古往今来正反面的言行。魏州自田承嗣以来,馆阁殿宇器物珍玩超出规制的,田弘正命人全部拆除毁掉,因为正厅过于豪华而不使用,于是在采访使厅办事。
    [即时训练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武承嗣营求①为太子,数②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③者。”太后意④未决。狄仁杰每从容⑤言于太后曰:“大帝以二子托⑥陛下。陛下今乃欲移⑦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⑧!且⑨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⑩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⑪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⑫家事,卿勿预⑬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⑭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⑮,义⑯同一体,况臣备位⑰宰相,岂得⑱不预知乎!”太后意稍寤⑲。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A.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B.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C.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D.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D [“陛下立子”是主谓结构,当独立成句;且“则”是虚词,往往用在句子开头,因此在“则”前断开,排除A、C两项;“千秋万岁后”是时间状语,“后”字不能断到后面;“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中“则”是虚词,往往用在句子开头,因此在“则”前断开,排除B项。]
    【参考译文】
    武承嗣谋求充当太子,多次指使人劝太后说:“自古以来的天子没有以外姓人为继承人的。”太后还拿不定主意。狄仁杰常从容不迫地对太后说:“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给陛下。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恐怕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吧!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祭太庙,代代相承,没有穷尽;立侄儿为太子,则未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祔祭姑姑于太庙的。”太后说:“这是朕家里的事,你不要参与。”狄仁杰说:“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谁不是臣妾,什么事不是陛下家里的事!君主是元首,臣下为四肢,从道理上如同一个整体,何况我凑数任宰相,哪能不参与呢!”太后心里稍微醒悟。
    考点5 注意句式
    【考点精讲】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1)判断句,如“……者,……也”“……也”等;
    (2)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
    (3)被动句式,如“为……所……”“受……于……”“见……于……”等;
    (4)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
    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因此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做出判断
    [即时训练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十六年春,世祖幸南苑,雍建疏言:“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乃回宫未几,复幸南苑,寒威未释,陟历郊原,恐不足以慎起居。”
    (选自《清史稿·杨雍建传》,有删节)
    A.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B.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C.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D.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D [“圣体违和”主谓结构,完整,排除B、C项。“孟春飨太庙”状中结构,排除A项。“至期皇躬康豫”状中结构,排除B、C项。“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判断句,排除A、B项。]
    【参考译文】
    顺治十六年春,清世祖顺治驾临南苑打猎,杨雍建上疏谏言:“前些日子因为皇上身体不适,传旨正月在太庙祭祀,派遣官员致祭,到了那天皇上身体恢复康健,就亲自前去太庙祭祀,这是非常重视祭祖大典的美好情意啊。但是回宫不久,又驾临南苑打猎,天气还很寒冷,到郊外原野上驰骋,恐怕不是谨慎起居的方式。”
    [即时训练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①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②时③类皆以诵经为课④丘独以属文⑤见⑥擢由是知名弱冠⑦又应制举⑧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⑨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⑩荐之。
    (节选自《旧唐书·王丘传》,有删改)
    A.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B.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C.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D.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D [“童子举擢第”指应童子科考试登第,至此语意已完整,“时”是下一句的状语,指当时,所以应在“时”前断开,排除B、C两项;“以属文”是“见擢”的状语,指凭借撰写文章受到拔擢,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参考译文】
    王丘,是光禄卿王同皎堂兄的儿子。父亲王同晊,官至左庶子。王丘十一岁时,应童子科考试登第,当时大多数人以背诵经书为业,唯独王丘凭撰写文章受到提拔,因此闻名。二十岁时,他又参加制科考试,授官奉礼郎。王丘神情气质清雅古朴,志向操行高尚纯洁,尤其擅长词赋,族人左庶子王方庆和御史大夫魏元忠都称赞举荐他。
    考点6 注意对称
    【考点精讲】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即时训练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四年,西幸,道出河阳境上。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事。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以政绩闻,州民乞留,优诏嘉奖。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然尚气好胜,不为物论所许。
    (选自《宋史·刘综传》)
    A.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B.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C.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D.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C [“知审官院”为动宾结构,其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抑挫豪右”“振举文法”都为动宾结构,句式对称,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
    【参考译文】
    四年,皇帝巡察西部,取道经过河阳境上。当时节度使王显生病回京,朝廷就任命刘综暂时管理孟州事务。不久召回,又离开京城担任并州知州。因有政绩闻名,州中百姓请求挽留,皇上下诏书嘉奖。回到朝廷,管理审官院,改任吏部郎中。刘综强悍聪敏,有管理才能,所到之处打击豪强大族,振兴文化法制,当时被称为干练而有治才。然而意气用事,争强好胜,不为众议所赞许。
    [即时训练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陛下年甫①弱冠,肇②开帝业。贞观之初,躬行③节俭,遂臻④至治⑤。论功则汤武不足方⑥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⑦以来稍乖⑧曩⑨志敦朴之理渐不克⑩终。《书》曰:“民惟⑪邦本,本固邦宁。”顷年以来,意在奢纵⑫,忽忘⑬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矫逸,劳役则易使。”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⑭倾败者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十》,有删改)
    A.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B.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C.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D.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D [“论功”和“语德”都是动宾短语,二者结构一致,宾语后断开,即断为“论功”“语德”,“则汤武不足方”和“则尧舜未为远”结构对称,相应断开,排除A、B两项。“乖”是动词,意思是“违背”,宾语是“曩志”,即“先前的志向”,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
    【参考译文】
    陛下您刚成年就建立帝业。贞观初年,您亲身实行节俭,把国家治理得极好。论功劳商汤、武王不能与您相比,谈德行尧舜您也相去不远。但近几年来,您渐渐违背了先前的志向,敦厚朴素的道理您渐渐不能坚持到底了。《尚书》说:“百姓是国家之本,根本牢固则国家安宁。”近年来您却奢侈放纵了,忘记了谦卑俭朴,随意地动用民力,就说:“百姓无事就容易矫情,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肯听使唤。”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导致国家败亡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初,幵豪①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无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幵及劫略者,解散虏谋,徼其疲剧,乃击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
    [注] ①幵(jiān)豪,幵羌部落的首领。
    A.充国以为无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
    B.充国以为无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
    C.充国以为无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
    D.充国以为无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侍御史涟水王义方欲奏弹之,先白其母曰:“义方为御史,视奸臣不纠则不忠,纠之则身危而忧及于亲为不孝,二者不能自决,奈何?”母曰:“昔王陵之母,杀身以成子之名。汝能尽心以事君,吾死不恨。”义方乃奏称义府擅杀六品寺丞如此则生杀之威不由上出渐不可长请更加勘当于是叱义府令下义府顾望不退义方三叱,上既无言,义府始趋出,义方乃读弹文。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韦之祸》)
    A.义方乃奏/称义府擅杀六品寺丞/如此则生杀之/威不由上出/渐不可长/请更加勘当/于是叱义府令下/义府顾望不退/
    B.义方乃奏称/义府擅杀六品寺丞/如此/则生杀之威/不由上出/渐不可长/请更加勘当/于叱义府令下/义府顾望不退/
    C.义方乃奏称/义府擅杀六品寺丞/如此则生杀之/威不由上出/渐不可长/请更加勘当/于是叱义府令下/义府顾望不退/
    D.义方乃奏/称义府擅杀六品寺丞/如此/则生杀之威/不由上出/渐不可长/请更加勘当/于是叱义府令下/义府顾望不退/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秋,匈奴围韩王信于马邑,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九月以马邑降匈奴匈奴冒顿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
    A.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九月/以马邑降匈奴/匈奴冒顿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
    B.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九月/以马邑降匈奴/匈奴冒顿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
    C.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九月/以马邑降匈奴/匈奴冒顿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
    D.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九月/以马邑降匈奴/匈奴冒顿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至朝时,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A.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B.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C.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D.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性严明,雅长治体。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时大儒张吾贵有盛名于山东,四方学士咸相宗慕,弟子自远而至者恒千余人。生徒既众,所在多不见容。休乃为设俎豆,招延礼接,使肄业而还,儒者称为口实。
    (节选自《魏书·崔休传》)
    A.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
    B.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
    C.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
    D.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节选自《周书·宇文贵传》)
    A.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B.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C.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D.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一.(2023新高考一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二.(2023新高考二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三.(2022·全国甲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A.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B.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C.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D.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四.(2022·全国乙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推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
    (节选自《说苑·贵德》)
    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五.(2021·新高考Ⅰ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六.(2021·新高考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七.(2021·全国甲)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八.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注】送,行丧冢庐三年,由是显名京师。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余。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
    (节选自《汉书·原涉传》)
    [注] 赙(fù):送给丧家的布帛、钱财等。
    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B.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考点过关
    1.
    B [“大兵”指汉朝的大部队,是“诛有罪者”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天子告诸羌人”主谓宾俱全,“羌人”是“告”的宾语,宾语后断开,且“犯法者”是“能相捕斩”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
    【参考译文】
    最初,幵羌的部落首领靡当儿派他的弟弟雕库前来报告西部都尉说:“先零羌想反叛。”过了几天后,果然反叛了。雕库同族的许多人在先零羌中,西部都尉就扣留雕库为人质。赵充国认为他没有罪,便将雕库放回去,让他转告羌人的部落首领说:“汉朝的大部队前来是杀有罪的人,你们要清楚地区别开,不要与有罪的人混在一起去死。天子转告各部羌人:犯法者如果能主动捕杀同伙,就免除罪刑,仍按功劳太小赐给金钱。”赵充国的计划是想用威信招降罕、幵以及其他被先零羌劫持胁迫的羌人部落,瓦解羌人联合叛汉的阴谋,等到他们疲惫不堪时,再去攻打他们。
    2.
    B [“奏称”都是动词,做“义方”的谓语,不能断开;且“义府”做“擅杀六品寺丞”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AD;“生杀”是“威”的定语,“生杀之威”做“不由上出”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AC。]
    【参考译文】
    侍御史涟水人王义方想向皇帝上奏,弹劾李义府的不法行为,他事先禀告他的母亲说:“义方作为御史,眼看着奸臣的不法勾当而不纠举就是不忠,纠举之后会危及自身的安危并且牵连到亲人那就是不孝,忠、孝之间不能选定,怎么办?”他母亲说:“过去王陵的母亲,以自杀来成全儿子的名声。你能竭尽心力来侍奉君主,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义方这才向皇帝上奏说:“李义府擅自杀害六品的大理寺丞。如果这样下去,那么生杀的大权,就不是从皇上手中授出了。这样的苗头不可助长,请皇上再加以审查。”于是当面呵斥李义府退下,李义府最初还四下张望而不肯退。方再三呵斥,而高宗却没有发话,李义府才开始小步退出,义方这才宣读弹劾文书。
    3.
    B [“数”意思是“多次”,“间”意思是“暗中”,“使”意思是“派使者”,名词作动词,“数”“间”都是“使”的状语,构成状中结构,中间不可断开,且“有二心”的主语是“韩王信”,排除CD;“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是有先后顺序的三件事,且结构一致,中间应断开,排除A。]
    【参考译文】
    秋季,匈奴兵在马邑将韩王信重重包围。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出使匈奴,谋求和解。汉朝发兵救援,但又猜疑韩王信频繁私派使者是对汉室怀有二心,就派人去指责韩王信。韩王信害怕被杀,便在九月,举马邑城投降了匈奴。匈奴冒顿随即乘势领兵向南越过句注山,进攻太原,抵达晋阳。
    4.
    C [“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句中,“定天下”的逻辑主语是“高帝与萧何”,动词“明”的逻辑主语是“法令”,故应在“法令”前断开,排除BD项;动词“垂拱”“守职”的逻辑主语分别是“陛下”“参等”,中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
    【参考译文】
    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难道看不起我吗?”到上朝时,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您和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相比,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比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不要再说了!”
    5.
    C [下车先戮豪猾数人,“数人”修饰“豪猾”,不能断开,排除BD。“广布耳目”的主语为崔休,不是“数人”。“所在”为“奸盗”的定语修饰“奸盗”不能断开,排除A。]
    【参考译文】
    他为人磊落而严肃,一向长于治国的纲领和体制。他上任伊始就镇压了一批豪强恶棍,广泛布置耳目,辖区内的不法之徒,无不被擒捉剪除,于是百姓敬畏,盗贼停止作恶,他洁身自好,率先垂范,渤海郡由此治安秩序大为好转。当时大儒张吾贵在山东很有名气,各地学子都尊崇仰慕他,从远方来此拜他为师的弟子常常有千余名。生徒聚集多了以后,在当地大多不被容纳(产生了许多矛盾)。崔休便为这些生徒们出资提供饮食,并召请他们以礼相待,使这些学子学完课业再回去,因此儒士们都称颂他。
    6.
    C [“州人李祏聚众反”句意和结构完整,“张遁”作下句“举兵应之”的主语,“张遁”前断开,排除BD;“祏及遁”是并列短语,共同作“击”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参考译文】
    废帝三年,皇上下诏令宇文贵代替尉迟迥镇守蜀地。当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在盐亭反叛,跟他的党羽等人围攻隆州。隆州人李祏也聚众谋反,张遁起兵响应。宇文贵就命令攻打李祏和张遁。叛军形势窘迫于是投降,字文贵拘捕李柘、张遁押送京师。
    真题过关
    一.【答案】C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
    “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在他的书中说”,其后应跟“说”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来说明“礼”的重要,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对孔子的话加以批驳,这就是“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然后难之”后都应断开。同时,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二.【答案】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被人困住而想要战胜敌人,难道不是很困难的吗?所以我说他没有智谋,苻坚这种人就是这样的。
    “欲”的宾语是“胜敌”,且“不亦……乎”是固定句式,常用于委婉地提出问题,表示对对方的看法或态度不太肯定,故此应独立成句。所以“胜敌”后应断开,“乎”后应断开;
    “焉”用在句末,此处表陈述语气,因此“焉”后应断开。
    三.B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不烦一兵”和“不伤一人”字数相同,结构相似,都是后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的前提,“而”是连词,所以“而”之前应断开,由此排除A、D。“子”是第二人称,指“你”,是“不贺”的主语,因此“子”前应断开,由此排除C。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故选B。]
    【参考译文】
    楚怀王非常高兴,在朝堂上宣布说:“我已经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听见这话的群臣都向怀王道贺,陈轸最后晋见,唯独不向怀王道贺。怀王说:“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
    四.D [文言断句“使各居其宅”的意思是让他们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意思完整;“田其田”中第一个“田”是名词作动词,意为“耕种”,与“其田”构成动宾短语。故“使各居其宅”与“田其田”间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士”与“君子”并列,共同作“贵”的宾语,“……也”是固定句式,故应在“者”后断开,据此排除C项。]
    五.B [“以镇天下”是“强宗室”的目的;“故皇再从三从弟……”以“故”字领起,是“强宗室”的具体行为。“以镇天下故皇”于理不通,由此排除A、D两项。“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是名词性短语,作主语,因比较长,一般在它和谓语之间停顿;而“虽童孺皆为王”是一个紧缩复句,中间不应再断开;太宗问群臣遍封宗子对天下有没有好处,这里的“利”应是“于天下”之利,因此“于天下利乎”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B。]
    【参考译文】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季八月甲子,太宗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起初,太上皇想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震慑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是幼童也均被封为王,做王的有数十人。太宗语气和缓地问群臣:“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的。封的爵位已经很高,又大量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是的。”
    六.C [“少有大志”是“范阳祖逖”的谓语和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中夜”是“闻鸡鸣”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另外,“琨”是“蹴”的宾语,“觉”补充“蹴”的状态,紧密相连,中间不能断开,也可据此排除B、D两项。故选C。]
    【参考译文】
    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七.C [“入寇”是“入侵”之意,“时”作后句的时间状语,应在“时”前断开,排除A、D两项。“王钦若临江人”“陈尧叟阆州人”是两个判断句,“临江人”和“阆州人”均为宾语,分别在其后断开,排除B项。故选C。]
    【参考译文】
    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骇怕,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皇帝用这件事去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替陛下筹划这两种策略?”皇帝说:“你姑且判断这两个方法是否能行,不要询问是谁出的计策。”寇准说:“我想要找到这个献策之人,斩杀他们,用他们的血涂鼓行祭,然后北伐中原罢了!”
    八.B [解答文言断句的题目,要注意考虑语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以此判断语句的停顿点。如形容词“殷富”的主语是名词“天下”,其后要停顿。“二千石”是修饰“死官”的,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C、D两项。而“受”的主语是名词“妻子”,其宾语是代词“之”,可以判断“妻子”前和“之”后都要停顿,排除A项。]
    【参考译文】
    原涉,字巨先。其祖父在汉武帝时以豪杰的身份从阳翟迁徙到茂陵。原涉的父亲在汉哀帝时担任南阳太守。当时天下非常富裕,担任大郡的太守,死在任上,所收到人家送来助办丧事的钱财,都在千万以上,妻子儿女全数得到这笔钱,便可以用来置办产业。当时又很少有人能够为死者守丧三年的。等到原涉的父亲死后,原涉不仅退还了南阳郡人赠送的助丧钱财,还住进了冢庐,为父亲守了三年丧,因此他在京城有很大的名声。由于受到大司徒史丹的推荐,说他能处理繁难事务,原涉便当上了谷口县令,当时他才二十多岁。谷口县的百姓早就听说过原涉的名声,他没有发什么号令,谷口就安定了。
    断句原则
    典例分析
    1.字句意思要讲通
    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
    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要符合情理
    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
    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标点应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
    示例: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金埴《不下带编》卷三)
    分析:按以上标点把“非第”与“卑贱”并列连读,显然是将其理解为名词成分,意为“不是高贵的门第”;其实,“非第”是两个副词连用,“非第”即“非但”“不仅”的意思,与下句“而愈”相呼应,因此应标点为:……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
    不懂词义
    不懂句中的多义词或兼类词的含义。
    不明语法
    1.给省略主语的语句断句,将前一句的宾语或补语误认为后一句的主语。
    2.给含有介词结构的语句断句,割裂介词结构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不晓句式
    文言文句子成分组合方式、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理解不透、掌握不牢。
    不知名
    物制度
    正确断句需要了解天文、地理、官职、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等典章制度和行文习惯。
    明句式,
    助断句
    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得无……乎”“无乃……乎”等;被动句,如“为……所……”“见……于……”等;还要掌握一些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如“如……何”“奈……何”“若……何”“与其……孰若……”等。
    看虚词,
    定断开
    1.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即、苟、若、纵、纵使、至若、若夫、于是、且夫、向使、虽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句中虚词:于、以、而、者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作分句末的停顿语气词,等等。
    3.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等,常常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末尾,在它们后面一般要断开。
    修辞句,
    找特点
    1.以“顶真”确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2.以“排偶”确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晓标志,
    寻句意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植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抓对话,
    分结构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
    审关系,
    明结构
    有些要求断句的文段在结构上存在较明显的结构关系:或并列关系,语句间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或总分关系,语句间会有中心句与支撑句,在支撑句的展开上一般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转折关系,语句间的转折会从语意上体现出来,有时也会有鲜明的词语提示(如“而”“然”“然则”等);或因果关系,语句间会有隐含的因果联系,在表因与果的语句间,一般是要停顿的。把握了语段内容后,参考语段的结构与逻辑关系,可以断开句读。
    思考角度
    文本对应
    语段
    要注意由动词“好”“尚”“通”“改”“敦”“习”“读”“举”等所构成的动宾关系,进而理清内容层次:王涣的名字及籍贯,父亲的名字及官职,王涣的性格特点及成年后的变化。
    A项
    没有理解“敦”的含义,或把“学”“习”按现代汉语理解成了一个词,把一组三字一句的整句理解乱了。
    C项
    除犯了A项的错误外,把“少好侠,尚气力”的句子理解乱了。
    D项
    没有把“尚气力”这个动宾短语理解对。
    相关试卷

    考点17 文言文主观简答题-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 这是一份考点17 文言文主观简答题-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共27页。

    考点16 文言文翻译-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 这是一份考点16 文言文翻译-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偏义复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5 文言文分析综合-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 这是一份考点15 文言文分析综合-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细看选项,关注细节,查找问题,仔细比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考点13 文言断句-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