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
展开了解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变化过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古代形象文字的独特美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概念、产生、演变过程及悠久历史。
2.在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可以把哪些形象变成文字,说说自己认识的象形文字。
3.通过对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学习,感受其造型美感,感受古代象形文字的趣味性,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4.认识各种各样的象形文字,感受象形文字的独特美感和深厚的文化意蕴,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教学难点:根据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展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大胆创作,创作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四、教学工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卡纸、水彩笔。
学生用具:水彩笔、卡纸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演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及技术应用
学生活动
及技术应用
设计
意图
环节一:课堂导入
由东巴文的意思引出象形文字的主题。
教师展示课件并提问。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画是什么意思,请用一个字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这些充满趣味性的图画文字,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古老文字——东巴文。东巴文既像字又像画,是象形文字的一种。
学生回答问题。
从充满趣味的东巴文字图画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题。
过渡:除了纳西族的东巴文,中国还有很多象形文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环节二:认识象形文字
(认识各种各样的象形文字,感受文字内涵和独特美感,激发对中国文字的热爱。)
1.象形文字的概念。
教师提问,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什么是象形文字?
教师总结:象形文字简单的说,就是依照事物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像画一样的文字。
学生回答,观看视频。
认识各种各样的象形文字,赏析象形文字的字形,感受汉字的形象美。
2.认识各种各样的象形文字。
教师课前打印课件中的连线页面,并下发给学生,在此环节发布连线任务。
教师介绍:请同学们把桌子上的这张纸拿出来,将图片和与其对应的象形文字连起来。
学生连线,展示答案,并读一读。
3.象形文字特征和字形赏析。
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提问1:同学们都很棒,全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提问2:说一说它们哪里像?
教师引导: = 1 \* GB3 ①外形像。比如太阳,天上太阳的轮廓是圆的,而且高挂在天空,不断的发光发热,所以古人就把“日”简略成为一个圆形,中间一点。月,画成一个弯弯的形状,因为古人看到的月亮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弯的,所以古人将月亮画为轮弯月来表示。 = 2 \* GB3 ②结构像。比如车字,古代的车有轮子、车身、把手,象形文字的车字也有这些结构。 = 3 \* GB3 ③特征像。比如羊字,象形文字还原了羊弯弯的犄角。
教师总结:象形文字运用概括、象征等表现方法,用生动的画面表现一个字,充满了趣味性和艺术性,拥有独特的美感。
1.学生回答问题,引出“像”的特点。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预设:外形像,都是圆圆的;特点像,都有马鬃等。
4.认识更多的象形文字
教师播放《三十六个字》视频。
教师:古人其实创造了很多的象形文字,让我们来看一看,看到认识的字请你大家读出来。
学生观看视频,找出象形文字,并大声朗读。
过渡:象形文字真是有趣啊!你是不是很疑惑,为什么象形文字中和我们现在学的汉字不一样?我们一起回到过去看一看文字的演变。
环节三:象形文字的演变
(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历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增加对象形文字的文化理解。)
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介绍文字的演变过程,其间使用问题进行启发引导。
1结绳记事
(1)教师提问: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人们用什么方法记事?结绳记事有什么不方便吗?
(2)教师总结:在文字没有发明之前,如果人们要记录某一件事,通过结绳记事这种方式告诉人们。发生一件事或记录一个东西,就打一个结。如果记录打结的这个人去世,就不知道记录的事情了。而且,事情很多的话,会打很多的结,也容易记错。
2.仓颉造字
教师介绍:上古时代的黄帝部落,有一个叫仓颉的史官,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每天要帮黄帝记录打猎的数量。有一天,他受到用动物脚印辨认动物方法的启发,通过描绘事物的外形,创造了类似符号的形象来表示事物。后来,这种方法被黄帝推广到各个部落,这些图案和符号就慢慢地形成了文字。
3.甲骨文
教师介绍:后来,在3700多年前,河南殷墟挖掘出了甲骨,甲骨上的文字有很多就是象形文字。
4.后续演变过程
教师介绍:后来为了书写方便,文字逐步简化,经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教师提问:你知道我们现在语文书上的是什么字体吗?
教师总结:楷书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字体。
5.鱼字的演变
教师播放“鱼字的演变”视频,并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中国文字是至今唯一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我们现在语文课堂上学的就是楷书。作为最早的汉字系统,中国文字一脉相承,承载了祖先的古老智慧,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光辉历程。
学生思考,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历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增加对象形文字的文化理解。
过渡: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接下来,让我们尝试用古人的思路,动手设计一下象形文字。
环节四:
联想创造
1.初试创造,对比提升
教师展示课件,发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作品。
教师发布任务:请为图片中的草、鸟、舟设计一个象形文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比一比,你设计的象形文字和古人流传下来的都哪些不同?
引导总结: = 1 \* GB3 ①古人的象形文字更加简化概括,线条也比较流畅,多用曲线; = 2 \* GB3 ②而对特征进行了夸张,像这个鸟,就突出夸张了它尖尖的嘴巴。
学生设计象形文字,并进行介绍展示,初步感受象形文字造字方法。
体验象形文字的造字过程,深化对象形文字的理解,感受象形文字的魅力。
2.展开联想,深化设计
教师展示课件,发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展示评价作品。
教师发布任务:学会了古人的这些经验,相信你会设计的更好,接下来请你选择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为它们设计对应的象形文字。
设计要求:(1)每位同学设计1个象形文字。(2)注意外形的概括和特征夸张。
学生设计创作,并进行作品展示说明。
3.创造组合,感受趣味
教师展示课件中的象形文字画,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发布实践任务。
教师发布任务:绘制一幅象形文字画,并说说画中的故事。
制作要求:主题突出,疏密得当,色彩搭配和谐。
学生欣赏创作,进行展示介绍。
环节五: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它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历史见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文字,让我们的文字更好地传承下去。
学生聆听。
拓展学生视野,增添内心的自豪感。
2.课后拓展
教师介绍:如今,很多古老象形文字都已经消失,流传下来的象形文字也不再使用。但是在中国少数民族,还有两种象形文字存活下来:一种是纳西族的东巴文,一种是水族的水书。这两种文字是纳西族和水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国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亟需要我们传承和保护。
学生聆听。
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695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优秀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共2页。
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