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十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十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湖南省十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湖南省十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十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十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有学者把基于出生地、五年前常住地、户口登记地的人口迁移分别定义为“终身迁移”“期间迁移”和“人户分离迁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三种人口迁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终身迁移不包含户口随迁的情况
    B.期间迁移与户口的性质、户口登记地的变更有关
    C.期间迁移能反映五年内的迁移次数
    D.人户分离迁移不能反映迁移次数
    2.读图,关于三种人口迁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期间迁移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必然也是终身迁移人口
    B.期间迁移人口与人户分离人口没有重合部分
    C.期间迁移人口与人户分离人口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D.期间迁移人口增加,则人户分离人口也会增加
    南方地区是我国小龙虾传统养殖地区。近年来,小龙虾开始北上,成为寒地黑土上的“新来客”,东北地区逐步摸索出虾稻共作的养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东北能成功发展小龙虾养殖的原因有( )
    ①稻田面积广大
    ②消费习惯改变
    ③差异化上市时间
    ④农业科技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关于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不正确的是( )
    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B.提高农田经济收益
    C.大幅提升稻米产量D.减少农田杂草、害虫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区域内有众多港口,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是两个主要的枢纽海港。根据不同陆地区域与港口联系的紧密程度,港口腹地可分为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直接腹地是为港口独有,能够用比使用另一个港口更便宜的成本或更短的时间到达的区域;间接腹地一般距离港口较远,依托中转联运与海港发生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结合材料和图,关于港口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直接腹地与港口一定是相连的B.直接腹地范围一般大于间接腹地范围
    C.港口在直接腹地拥有绝对的“统治力”D.任何港口都有间接腹地
    6.读图,关于长三角枢纽海港直接和间接腹地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港垄断性间接腹地范围比宁波舟山港小
    B.两大枢纽海港的竞争性间接腹地主要集中在芜湖港的直接腹地上
    C.上海港垄断性间接腹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
    D.宁波舟山港垄断性间接腹地主要来源于温州港南部的直接腹地
    7.连云港与温州港的部分直接腹地并未成为两大枢纽海港的间接腹地,其原因不大可能是( )
    A.两港位于长三角地区南北两端B.其他枢纽海港更具优势
    C.通行时间成本较高D.地方政府限制
    城市水系统是指由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涵盖取水、给水、用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在内的各种供水排水设施的总称。城市水系统涉及多个环节和子系统,其运行过程的能源消耗造成了大量碳排放,即形成“水—能—碳”关联机制。郑州市是中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导致郑州市水系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呈明显增长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以下活动能源消耗对应的城市水系统碳排放正确的是( )
    A.烹饪、洗浴、洗涤等能源消耗属于用水系统碳排放
    B.雨污水回用的电力消耗属于给水系统碳排放
    C.水厂的制水过程能源消耗属于取水系统碳排放
    D.公园湖泊补水能源消耗属于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
    9.读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郑州取水系统碳排放总体比较稳定
    B.引黄供水碳排放高于地下水供水碳排放
    C.污水回用能源强度较大
    D.郑州单位取水碳排放呈下降趋势
    10.读图分析,导致水系统不同环节的“水—能—碳”关联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城市水消耗量的增长
    ②不同子系统水处理方式和工艺等
    ③居民用水行为习惯和节水意识
    ④自然条件及气候变化的因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径流量、输沙量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流域的环境特性及水土流失程度。拉萨河流域1980—2018年,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水沙变化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河流输沙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大的河流输沙量一定大
    B.河流山区输沙能力强
    C.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量越大,输沙量越大
    D.冻土区河流由于气候变暖,输沙量减少
    12.关于拉萨河水沙年际变化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径流量峰值变化更为明显
    B.二者均呈多峰波动,逐年变化方向基本同步
    C.最大年径流量发生在2003年
    D.整体表现出“水多沙多”“水少沙少”的特点
    13.关于拉萨河水沙年际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994—2004年径流增加可能是因为生态工程的实施
    B.2005—2018年径流减少可能是因为区域人口减少
    C.1994—2004年输沙量减少可能是因为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
    D.2005—2018年输沙量减少可能是因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北冰洋穿极流发源于波弗特海附近,穿过北冰洋中部,并最终流向冰岛北部海域(如图)。北冰洋穿极流全年存在,其强弱变化与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的高压和冰岛附近的低压密切相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覆盖明显减少,波弗特海高压明显向西偏移,并导致穿极流流量变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判断穿极流强盛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5.关于穿极流形成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波弗特海和冰岛附近分别易受反气旋和气旋控制
    B.波弗特海域形成逆时针环流
    C.波弗特海域驱动海水直接南下
    D.冰岛附近引导海水北上
    16.对穿极流流量变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海冰消融增多B.海冰覆盖减少,海水流速加快
    C.冰岛附近低压减弱D.波弗特海高压西移,穿极流源头西移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村落长坑村,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地处高海拔山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高。当地传统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外壁贴挂整齐的杉木板。近年来,长坑村大力发展茶树种植,新栽种的茶树多离村落较远,而村中的古茶树多种在附近耕地的埂边。
    (1)试分析村民在外壁贴挂杉木板的目的及原因。
    (2)分析长坑村大力发展茶树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3)新栽种的茶树多离村落较远,而村中的古茶树多种在附近耕地的埂边。试分析该现象背后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煤炭资源丰富。从1956年建市起,焦作市就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随着煤炭储量减少,传统产业逐渐衰落,环境问题凸显。2008年后开启转型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以铝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为支柱的新型工业体系;同时,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打造“太极圣地·山水焦作”城市品牌,实现“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
    (1)经过多年煤炭开采,焦作市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2)分析焦作市打造新型工业体系的地理背景。
    (3)焦作市打造旅游城市有哪些优势条件?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高程4000~5000m的高原面为冰缘地貌带,以上为冰川地貌带,以下为流水地貌带。一般认为,青藏高原面隆升到现今高度后处于地貌稳定态,高原面地貌形态和高程变化不大,而山地逐渐上升,逐渐形成高耸的冰川山地。冰缘地貌带岩层多为砂板岩等较为软弱的岩层,冰川地貌带多为石灰岩和花岗岩等,强度高,抗寒冻风化侵蚀能力强。
    (1)分别判断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地貌带、冰缘地貌带、流水地貌带主要侵蚀类型。
    (2)冰缘地貌带谷地内发育有以角砾为主的巨厚“冰水”沉积物,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3)试解释青藏高原面隆升到冰缘地貌带高度后处于稳定状态,而山地却逐渐上升,逐渐形成高耸的冰川山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南干旱河谷区冬、春季常发生森林火灾且难以扑灭。为遏制森林火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建设防火通道和防火隔离带成为控制火灾发生和蔓延最有效手段之一,但二者的修建会加剧坡面的水土流失。为探究干旱河谷区草坡防火工程对坡面径流侵蚀的影响,以四川省凉山州的3个坡度为27.5°的草地坡面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不同流量的模拟冲刷试验。3个坡面为:(1)移除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平整坡面代表草坡防火通道;(2)移除植被地上部分代表草坡防火隔离带;(3)未进行处理作为对照。防火通道由于开挖道路,土质松散,富含砾石。
    (1)据表描述不同处理坡面随径流变化产流时间的变化差异。
    (2)同径流量下,草坡防火通道产流时间最长,同时产流量也是最大的,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终身迁移既有人户分离,也有户口随迁的情况,A错误;期间迁移与户口的性质(农业或非农业)、户口登记地的变更均没有关系,B错误;期间迁移不能反映过去五年的多次迁移,也无法反映曾经迁出外地一段时间、调查时已经返回原地的迁移,C错误;人户分离迁移不包括户口随迁的迁移人口,也不能反映迁移次数,D正确。故选D。
    2.答案:A
    解析:从图中来看,终身迁移人口包含期间迁移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所以期间迁移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必然是终身迁移人口,A正确;期间迁移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有重合部分,二者是并列关系,同属于终身迁移人口的下位概念,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期间迁移人口增加,人户分离人口不一定增加。故选A。
    3.答案:D
    解析:虾稻共作需要以稻田为基础,东北地区稻田面积广大,①正确;消费习惯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改变,②错误;东北地区相对南方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小龙虾上市晚,可错峰上市,③正确;南方是传统小龙虾养殖地区,北方并不适合,只有通过技术攻关,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实现非传统区的新养殖,④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虾稻共作模式由于小龙虾以稻田中杂草、害虫等为食,主要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对产量影响不大。故选C。
    5.答案:C
    解析:从2006年图中可以看出,部分直接腹地与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并不直接相连,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直接腹地范围一般小于间接腹地范围,B错误;直接腹地是一个港口的稳定的货物来源,港口在该区域有绝对的“统治力”,每个港口都有自己的直接腹地,C正确;间接腹地是港口提升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具有一定实力的港口才有间接腹地,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港垄断性间接腹地范围比宁波舟山港大,A错误;两大枢纽海港的竞争性间接腹地主要集中在芜湖港的直接腹地上,B正确;上海港垄断性间接腹地主要集中在长江北部地区,C错误;宁波舟山港垄断性间接腹地主要来源于温州港北部的直接腹地,D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两个海港分别位于长三角地区港口分布稀疏的北、南两端,在各自直接腹地上,其他海港可能更具优势,且连云港与温州港的部分直接腹地与枢纽海港通行时间成本较大,两大枢纽海港对其腹地的吸引力较弱。该现象主要是市场经济行为导致的,地方政府限制可能性很小。故选D。
    8.答案:A
    解析:用水系统有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生活用水等,烹饪、洗浴、洗涤等属于居民生活用水,A正确;城市取水系统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非常规水源供给(雨污水),B错误;给水系统主要包括水源输送、水厂的制水过程及向用户输送等环节,C错误;城市市政用水如城市景观河道补水、公园湖泊补水等也属于用水系统,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读表可知,2008—2017年郑州市取水系统碳排放呈明显增长态势,A错误;引黄供水碳排放低于地下水供水碳排放,B错误;污水回用一般占总取水量的比例较小,但其碳排放不断增长,在2017年达到8.82万吨,甚至超过了地下水供水的碳排放,这是因为污水回用的能源强度较大,C正确;由于不清楚该段时间郑州取水量的变化,因此无法判断单位取水碳排放变化趋势,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城市水消耗量的增长,会导致郑州市水系统碳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是水系统不同环节差异的原因,①错误。不同子系统水处理方式和工艺等,比如,水源类型直接关系到取水过程的能耗,南水北调、蓄水工程等地表水源的能耗较小,而地下水和污水回用等水源供水的单位能耗较大,地下水位深度是影响地下水供水能耗的决定因素,水质标准和水处理工艺则会影响自来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的能耗水平;居民用水行为习惯和节水意识,居民的节水行为不仅会减少家庭能源消耗,而且通过降低用水需求可减少水系统供水、制水和污水处理等相应的能源消耗,并降低水系统的碳排放;自然条件及气候变化的因素,比如,降水量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灌溉用水的使用,进一步影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②③④正确。故选B。
    11.答案:B
    解析: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含沙量大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大,含沙量小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小,A、C错误。就一条河流而言,山区河段输沙能力强,河道以冲刷为主,输沙量沿程增加;平原河段河道以淤积为主,输沙量沿程减少,B正确。气候变暖,冻土冻结时间缩短,土层不稳定性增加,同时冰雪融水增加,导致输沙量增加,D错误。
    12.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输沙量的峰值变化相比径流量更为显著,拉萨河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多峰波动,逐年变化方向基本同步,最大径流量发生在2003年,各年代间的径流、输沙均值表现出显著的“水多沙多”、“水少沙少”的特点。故选A。
    13.答案:D
    解析: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生态工程会导致径流减少,A错误;区域人口减少,用水需求减少,径流应该增加,B错误;1994—2004年输沙量呈增加趋势,另外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由于不可避免地伴有破坏原有植被、开挖坡脚、弃土弃渣等活动,增沙作用明显,输沙量会增加,C错误;植树造林、防沙治沙、退牧还草等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会导致输沙量减少,D正确。
    14.答案:D
    解析:材料提示“北冰洋穿极流全年存在,其强弱变化与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的高压和冰岛附近的低压密切相关”,因此,波弗特海高压和冰岛低压间的气压差直接影响二者间风力的大小,从而影响穿极流的强弱。冰岛低压和波弗特海高压冬季最强,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穿极流强,故穿极流强盛的季节是冬季。
    15.答案:A
    解析:波弗特海和冰岛附近易受反气旋和气旋控制;波弗特海域形成顺时针环流,驱动海水北上,穿过北冰洋中部后再南下;冰岛附近形成逆时针环流,引导海水南下。A正确。
    16.答案:C
    解析:全球变暖,海冰会加速融化,海冰消融增多导致穿极流海水流量增大;海冰覆盖减少,北极地区下垫面阻挡物减少,风力增大,风驱动海水使流速加快;据题干信息材料“波弗特海高压明显向西偏移,并导致穿极流流量变大”,这是因为波弗特海高压西移,穿极流源头西移,穿极流源头受北上驱动的风力增强,穿极流流量变大;冰岛附近低压如果减弱,会导致其引导海水南下的能力变差,穿极流流量变小,C错误。故选C。
    17.答案:(1)目的:保护土墙,避免墙倾屋毁。原因:该地位于福建,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海拔山区,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高,降水丰富;该地传统民居又大多是土木结构,因此,村民将杉木板嵌于土墙外,形成保护层,使雨雾无法渗入到土墙中,以避免墙倾屋毁。
    (2)位于高海拔山区,生态环境较为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适宜;位于山区,排水条件良好;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种植。
    (3)长坑村地处高海拔山区,耕地少,耕地资源极其宝贵。新栽种的茶树,种植规模大,以出售获取经济收益为目的,村落附近以耕地为主,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供种植,因此在离村落较远的地方进行种植。古茶树以满足自需为主,需求量少,少量种在附近耕地的埂边即可满足需求,不会大面积占用耕地,离家近,方便管理。
    解析:
    18.答案:(1)多年采煤形成地下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煤矸石堆和废水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局地地表起伏增大,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2)传统产业发达,工业基础良好;区域交通网密布,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政府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广阔。
    (3)焦作周边山水自然景观壮美,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达度高;政府主导,树立城市旅游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旅游客源市场广阔,距离北京、上海、江苏等主要东部客源地较近。
    解析:
    19.答案:(1)冰川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
    (2)冰缘地貌带内随着季节的变化,表层岩土由于反复冻融风化,形成大量破碎的风化物;夏季温度高,表层融化,冰雪融水携带物质搬运至谷地;谷地较为开阔,水流变缓,搬运物逐渐沉积;高原面上河流径流小,搬运能力差,流程短,搬运物磨蚀较少,故谷地内以角砾为主。
    (3)青藏高原面以砂板岩等软弱岩层为主,强度低,隆升到冰缘地貌带高度后,易被冻融侵蚀,隆升和侵蚀相当,处于平衡状态,故高原面隆升到现今高度后比较稳定;山地以花岗岩、石灰岩等坚硬岩层为主,抗侵蚀风化能力强,隆升超过剥蚀,地貌形态处于不稳定态,持续上升,逐渐形成高耸的冰川山地。
    解析:
    20.答案:(1)随着径流量的增加,草坡防火通道产流时间显著下降,草坡防火隔离带略有增加,对照小幅降低,总体来说草坡防火隔离带和对照变化较小。
    (2)草坡防火通道由于开挖道路,土质松散,富含砾石,土壤孔隙大,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对坡面流速减缓明显,因而导致产流时间最长。一旦开始产流后,由于产流过程中携带的泥沙堵塞土壤孔隙,不利于后续下渗,从而坡面产流量显著增加;坡度较陡,坡面径流迅速发展成稳定径流沟,损耗小。
    解析:(1)由图和材料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坡面随径流变化产流时间的变化差异为:随着径流量的增加,草坡防火通道产流时间显著下降,草坡防火隔离带略有增加,对照小幅度降低,总体来说草坡防火隔离带和对照变化小。
    (2)由材料可以知道,同径流下,草坡防火通道产流时间最长,同时产流量也是最大的原因为:草坡防火通道由于开挖道路,土质松散,富含砾石,土壤孔隙大,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对剖面流速减缓明显,因而导致产流时间最长,一旦开始产流后,由于产流过程中携带的泥沙堵塞土壤孔隙,不利于后续下渗,从而坡面产流量显著增加,坡度较陡,坡面径流迅速发展成稳定径流沟,损耗小。
    2008—2017年郑州市取水系统的碳排放(万t)
    取水模式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蓄水工程
    0.23
    0.33
    0.54
    0.35
    0.35
    0.38
    0.72
    0.82
    0.66
    0.67
    提水工程
    0.20
    0.15
    0.12
    0.16
    0.26
    0.32
    0.79
    0.17
    0.53
    0.76
    引黄供水
    3.45
    3.94
    5.42
    3.50
    3.93
    3.57
    3.36
    2.71
    2.20
    2.24
    南北水调
    1.84
    3.14
    4.27
    地下水供水
    9.78
    10.57
    11.01
    10.09
    10.71
    10.17
    9.33
    9.50
    10.00
    7.94
    污水回用
    1.79
    1.79
    1.74
    1.74
    2.57
    2.80
    3.59
    3.61
    4.12
    8.82
    雨水回用
    0.87
    0.87
    1.11
    0.93
    总计
    15.45
    16.79
    18.83
    15.84
    17.83
    17.24
    18.66
    19.52
    21.76
    25.63

    相关试卷

    湖南省2023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2023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地理演练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pdf、地理答案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湖南省高三九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湖南省高三九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九校联考地理pdf、地理答案九校联考一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赣州十八县二十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赣州十八县二十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答案pdf、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