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527077/0-17111082087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527077/0-17111082088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527077/0-17111082088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热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
2.知道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
3.知道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事物的结构、变化的角度获取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交流与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3.通过交流,能够对一个研究问题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法。
4.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对热传递的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分析热传递的原因,养成以事实为依据的意识。
3.在小组合作时,积极沟通与交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
4.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实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通过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热传递的一些特点。
2.能够描述各种各样的热传递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难点:归纳概括热传递的方向性,掌握热量传递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铁架台、铁夹子、金属条、酒精灯、火柴、湿布、护目镜、金属片、蜡烛(或感温油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将牛奶包浸在热水中,牛奶会慢慢热起来,这是因为热水把热量传给了牛奶。我们把热量在物质系统内转移的过程叫作热传递,又称“传热”。
2.提问:生活中,大家肯定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境:喝汤时,将金属勺浸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勺柄也热了起来,甚至会烫手。汤勺的勺柄为什么会烫手呢?(预设:金属勺浸在热汤中,热汤将热量传给金属勺,再慢慢传递到勺柄,使勺柄的温度升高,所以会烫手。)
3.揭题:这么说来,热量会在金属中传递。那么到底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板书: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设计意图】通过金属勺浸在热汤中变烫的生活现象,唤起学生的前概念“热可以在温度不同的物体中传递”,启发学生思考热在同一个物体内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猜测热是怎样传递到勺柄的
1.提问:热是怎样传递到勺柄的呢?(预设:从勺口一端向勺柄传递。)
2.活动:引导学生用箭头将自己的想法画在教材P65图中。
活动帮助卡
3.交流:引导学生分组展开交流讨论,说说热在汤勺中是怎样传递的。
探索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过渡:大家通过交流讨论,现在基本一致认为热是从汤传到勺口再传到勺柄的。事实究竟是否和大家猜测的一样呢?接下来我们就用金属条模拟金属勺来探究一下。
2.提问:热量看不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观察热量的传递呢?(预设:可以在金属条上涂蜡,然后观察蜡的熔化情况;也可以在金属条上涂感温油墨,观察油墨的颜色变化;还可以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按照一定距离固定在金属条上,直接测量温度。)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今天我们就用涂蜡的方式进行观察。
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4.小结: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热在金属条中是沿着一条线的方向从中间向两端传递的,因此可推知热在金属勺中是从勺口传到勺柄的。热在固体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传导,又称“导热”。
探索三: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金属片。)热在金属片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大家猜想一下。(预设:由加热位置向四周传递。)你们打算怎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预设:在金属片上均匀涂蜡,然后在金属片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金属片上蜡的变化情况。)
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小结:热在金属片中是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传递的。
【设计意图】先交流和预测热在勺柄中的传递,使学生注意到勺柄中的温度变化,再开展“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的观察实验,学生能直观地看到热在物体中的传递过程,从而加深对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的理解。
研讨汇报
热传导:当物体内或物体间温度不均匀时,热量通过固体中的大量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相互撞击,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的现象。
拓展与小结
1.拓展: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67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除热传导外,热传递还有哪些方式?(预设:热对流和热辐射。)
2.小结:热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或部分)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部分)。热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
3.布置任务:大家知道生活中哪些不同方式的热传递现象?(预设:铁锅炒菜;烧水时水逐渐变热;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请大家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热对流和热辐射。
【设计意图】在知道“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的基础上,了解热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
热对流: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热量从高温流体转移到低温流体的现象,又称“对流”。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按照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实验验证的结构展开,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相关前认知提出猜想,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从加热金属条实验转换到加热金属片实验,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再做一个相似的实验,而是力图体现思维的递进性,让学生从热在金属条中的线形传递现象推测热在金属片中的面形传递,加深学生对热传递的理解。在实验完成后,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热在金属球中如何传递,使学生形成对热传递的相对完整的认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