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6课时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527167/0-1711108657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型
资料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本课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课前整理资 料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化石认识古生物,了解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联,这些内 容都可以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学习。查阅、整理资料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开展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扶,在课前完成大量准 备工作,包括提供一些设备和模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 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
*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 意 义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化石信息分析出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 关 系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古代生物化石图片、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相关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生物化石、古代生物与相应现存生物的图片和相关文字资料,橡皮泥、羽毛、树
叶、鱼骨,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一、聚焦
1.用课件播放昆明鱼的视频资料,再展示昆明鱼化石的图片。
提问:你知道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吗?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方法
得知古代存在生物的?你知道哪些古生物?
小结:化石是古生物死后,其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埋藏在地层 里,经过长期的石化作用形成的。昆明鱼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 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2.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复原出古生物的样貌及它们当年的
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远古时期
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
1.结合资料,以一种恐龙为研究对象,分组讨论,说说它与现在的
哪种动物相似。
2.小组成员选取一种恐龙化石,根据资料,观察描述该恐龙化石 的特点(可以从体型大小、是否有角或头冠、运动方式、食性等 方面研究),结合研究结果,说说它与哪种现代动物相似。每组 指定一名学生为记录员,填写记录表,记录讨论结果
3.小组汇报,各小组发表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4.播放介绍恐龙的视频
5.用课件展示恐龙骨骼化石和鸟类骨骼图片,学生对比恐龙骨
骼化石和鸟类骨骼,说说发现了什么。
研究表明,恐龙与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除了恐龙和鸟类,你
还知道哪些古生物与现代生物具有亲缘关系呢?
6.用课件展示猛犸象化石和复原图。观察猛犸象化石,你发现它
与现代的什么动物相似?
7.猛犸象与现代的亚洲象十分相似。观看猛犸象视频资料,推测
猛犸象的生活环境。
小结:猛犸象化石出土于北极圈附近,从身体构造来看,它具有 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由此我们推测,猛犸象 生活在寒冷的环境。
活动二:观察更多的古生物化石。
1. (用课件展示各种古生物化石)观察这些古生物化石,推测一下 它们可能是什么?完成活动手册。
2.用课件按顺序依次展示菊石化石、三叶虫化石、恐龙蛋化石、鱼 化石、蕨类植物化石和鸟化石。请大家根据化石描述这些古生
物的形态。
3.查阅资料,说一说上述的生物哪些在今天看不到了?哪些还依 然存活着?
小结:这些生物有些适应了环境的变化,生存了下来,比如蕨类 植物;有些为了不断适应改变的环境, 一直在演化,比如鱼类和 鸟类。但也有些由于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灭绝了,比如菊石、
三叶虫、猛犸象和恐龙等。
4.演化和灭绝。
演化又称进化,指生物在不同时代具有差异的现象。演化是生 物不断适应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过程,演化是长时间的。
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
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该物种就灭绝了。
1.通过观察对比,将古生 物与现代生物相结合,教 学没有那么枯燥。同时 学生也能够了解科学家 是通过观察和对比对化 石进行初步研究的。
2.通过观察化石认识更 多的古代生物,使学生加 深了对古代生物多样性 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
视 野 。
【学生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活动手册上有几张古生物化石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猜测其可能是哪种生物,把图片与生物的名
称连起来。
2. 当教学进行到探索环节的第二个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活动手册帮助学生完成活动。
3.收集古生物化石照片的活动,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古生物照片缩小后打印出来贴在上面,也可以选择几
种古生物,将它们的样子画在活动手册上。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异同,再通过观察生物 化石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之后,通过研讨对探索活动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遗传变异现象在生物中 的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对生物的多样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现存生物大都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科 学家是借助化石研究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丰富学生对古生物的认识,思考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要意
义。最后在拓展部分利用橡皮泥或者黏土制作生物化石模型,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三、研讨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
2.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进一步构建对生物多样
性的认识。
四、拓展
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
步 骤 :
1.将橡皮泥压平。
2.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等放在橡皮泥上,将其压进去留下印迹
后取出 。
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板书设计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化石
演化
灭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6.测试塔台模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疑难解答,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