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国殇图文课件ppt
展开1.准确把握作品思想情感,感受楚国将士身上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2. 学习诗歌内容,梳理诗歌的层次结构,了解楚辞的一般写法及想象丰富、多种描写手法紧密结合的特点。 3. 能欣赏刚健质朴的语言,掌握描写战争场景的多种表现手法,提高古代诗文鉴赏赏能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在群星闪耀的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有着无数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国殇》就是其中最早、最著名的一篇。 今天让我们走进屈原的《国殇》。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开创了新诗体——楚辞,句式上整齐精练,七字一句,每句中第四个字都用“兮”字这样相同的句式。 其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
战国时期,“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然而楚国在楚怀王、顷襄王的昏庸统治下,国力衰退,无力自保。每次战争,楚国将士死伤数以万计。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怀王十七年秦楚丹阳之战,楚军被斩甲士八万人,被俘大将军七十多人,并失去汉中之郡。怀王二十八年,秦、齐、韩、魏攻楚国,杀楚将唐昧,夺楚重丘之地。怀王二十九年,秦攻楚,楚军死两万,杀将军景缺。怀王三十年,秦取八城。顷襄王元年,秦斩楚首五万,取十五城而去。 据现存史料统计,在屈原生前,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战死疆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楚辞”有两种含义:一是诗体名。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有浓厚的楚国地域文化色彩。楚辞的感情热烈奔放,充满奇幻的想象,创造了一幅幅瑰丽的图景,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富有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楚辞常用香草美人象征美德、才华、明君等,这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形式自由,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变。二是诗歌总集名。《楚辞》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屈原作品为主,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还收录了宋玉、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国殇》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殇:①未成年而死(男20岁,女15岁) ②死难的人(今义扩大,也可指巨大的悲痛、悲哀,常用于形容巨大的灾难、事故等) 国殇:为国家牺牲的将士
国殇 被犀甲 车错毂 旌旗 躐余行 左骖殪 霾两轮 絷四马 玉枹 挟秦弓 心不惩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第一节:(前十句):描述激战的过程和将士们英勇战斗血染沙场的情景。
第二节:(后八句):表示对阵亡将士的深切悼念,赞颂他们勇武刚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1.“操吴戈兮被犀甲”一句处于全诗开头,有何作用?借用“吴戈”、“犀甲”二词,是不是要说明楚军装备的精良?
是为了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为下文牺牲之壮烈打基础。
2.哪一句说明战斗打响?
3.找出分别描写秦军和楚军将士的词或句子。
秦军:旌蔽日兮敌若云、凌余阵兮躐余行、矢交坠兮楚军:士争先、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4.楚军将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士争先”的?
秦军像云一样多、箭矢纷纷
5.楚军将士又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的?
6.霾两轮兮絷四马——将剩余战车的两轮埋入土中,用绳索将驾车的战马羁绊在一起。
这是古代车战中所谓“方马埋轮”的战术。古代军事家孙子认为此战术“未足恃也” 。
7.为何楚国将士们此刻仍要运用这一战术行动?而作为楚军统帅的将领为何也在此刻擂响了战鼓 ?
表示必死的决心。这震天撼地的鼓声,向秦军威严地宣告!
8.描写秦军的诗句体现秦军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秦军强大,烘托、渲染了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
9.战争结束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狂风怒吼,飞沙走石 ——好像天神在为楚军将士的壮烈牺牲 而悲怆愤怒、呼号不止。 景象很悲惨:楚军全部壮烈战死,尸骨弃于原野 感觉并不悲惨、恐怖 而是一种英勇献身的悲壮。
士争先 击鸣鼓 援玉枹
第一节:激战过程(叙述)
1.作者对牺牲将士的赞扬是从哪两个角度展开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2.这四句的感情色彩仅仅是沉痛吗?
① “出不入”、“往不反” ——将士出发前的雄心壮志 写出了楚国将士受命忘身,义无返顾的英雄形象。②首身分离、剑弓依然在手——将士牺牲后的姿势 将士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雄姿,加深文章的悲壮气氛。
沉痛中充满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作者是怎样直接颂扬楚国将士的?—— 生前的勇武刚强,凛不可犯;—— 死后的威灵显赫,永为鬼雄。这是写实,也是祝祷;是对死者的颂扬,也是对生者的激励。全诗激昂慷慨、悲愤壮烈的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第二节:深切悼念(赞颂)
首身离 带长剑 挟秦弓 不可凌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南渡后对南宋统治阶级怕死偏安,不顾北方人民被异族蹂躏痛心疾首,愤然写下了著名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鬼雄”之典系出自屈原的《国殇》。
明末著名民族英雄夏完淳14岁随父起兵抗清,17岁战败被杀,他在《别云间》中写道:“满目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相信我中华志士定能荡平胡虏。“毅魄”一典出自《国殇》一诗,可见其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从古至今流传的祭文成百上千,但写得像国殇这样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却少之又少。这首《国殇》纵然穿越了漫长的千年,依然洋溢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浓烈的爱国精神不仅鼓舞着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脊梁。更是我们民族历尽苦难,生生不息的坚强动力。
而近代,继承了先贤对为国捐躯的亡灵的礼赞,读来令人激愤于右任老先生的《国殇》不已: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中华民族抵御列强,抗击八国联军,以及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无不是屈原以来的楚民精神所谱写的壮烈篇章!此时此刻,我不禁为我们有这样顽强的民族精神而骄傲,我们也将秉持这样的民族精神做顽强不屈的中华儿女。
1.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
从内容上看,第一部仅短短十句,就记叙了楚军与敌军短兵相接,壮烈牺牲的完整过程,为我们再现了当时残酷的战争景象;通过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塑造了楚军将士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形象,表达了诗歌的主旨。 从写法上看,作品把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结合,把动态描写和静止画面相结合,把明写楚军英勇和暗写敌人凶猛相结合,互相补充,展现了战斗场面的惨烈。 作品还运用了夸张、比喻和对比等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增强的表达效果。
2.直赋其事的独特魅力
本篇与屈原其它作品相比,并非以想像奇特、辞采瑰丽见长,然其“通篇直赋其事”(戴震《屈原赋注》),挟深挚炽烈的情感,以促迫的节奏、开张扬厉的抒写,传达出了与所反映的人事相一致的凛然亢直之美,一种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
3.深挚炽烈的爱国情感
伟大诗人屈原自己所具有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自己就是一个“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末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的爱国志士,因此他才能写出“首身离兮心不惩”、“终刚强兮不可凌”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 屈原自已是一个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一心只想到国家的利益、前途的人,因此《国殇》对那些牺牲了的将士才会是充满了敬意的颂扬,而不是凄凄惨惨的哀悼和悲悲切切的同情。
这首挽歌,通过对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节:激战过程 (叙述)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国殇精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一 国殇精品教学ppt课件</a>,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导读,知人论世,诵读诗文,品味诗文,鉴赏诗文,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一 国殇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yw/tb_c40371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一 国殇精品课件ppt</a>,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屈原的作品,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左骖殪兮右刃伤,严杀尽兮弃原野,拓展阅读,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国殇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一 国殇试讲课ppt课件</a>,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主要成就,文学成就,名句积累,政治成就,背景介绍,范读正音,品读赏析文意疏通,操吴戈兮被犀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