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摸底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27758/0-17111134756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摸底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27758/0-17111134757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摸底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27758/0-17111134757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摸底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摸底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匠人智慧。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编东坡笠B.陶器烧制C.黎锦刺绣D.雕刻椰雕
2.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随意排放B.加速开采矿物资源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D.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3.“嫦娥石”含有丰富的钙、铝、镁、钛等,是我国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其中“钙、铝、镁、钛”指的是( )
A.原子B.分子C.离子D.元素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
C.闻气体气味D.取用固体粉末
5.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
A.AB.BC.CD.D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化锌B.氯酸钾C.氢氧化镁D.一氧化碳
7.如图是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的原子序数为16
C.图中“32.06”表示1个硫原子的质量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硫离子
8.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B.C.D.
9.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软化
B.蒸馏是一种净化程度较高的净化方式
C.利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
10.五羰基铁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五羰基铁分子中含有1个铁原子
B.五羰基铁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五羰基铁由铁碳、氧三种元素组成
D.五羰基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下列实验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中出现水雾
12.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能迅速变成红棕色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为氮原子和氧原子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则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则具有金属光泽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制备:实验室用铜、稀硫酸制备氢气
B.鉴别:在实验室通过尝味道鉴别糖和食盐
C.除杂: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
D.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二、填空题
15.请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填空(填序号):
①氮气
②石墨
③酒精
④不锈钢
(1)可制作铅笔笔芯的是__________。
(2)可用于制医疗器械的是____________。
(3)常用作粮食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
(4)常用作内燃机燃料的是___________。
16.夏季,极端高温容易导致发生山火。
(1)发生山火时,从燃烧条件分析,干枯的树木和草丛属于_________;
(2)一旦起风,火势将很容易蔓延开来,其中“风”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扑灭山火的过程中,可使用消防直升机进行空中洒水,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17.某生物兴趣小组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需要配制100g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生理盐水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3)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生理盐水的浓度________0.9%(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点燃酒精喷灯,装置A中玻璃管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观察到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A的质量减少2g,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_________g。
19.氢能是未来我国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加压时变成液态氢的原因_____________;
(2)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
20.我国古代化学有着世界上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悠久历史,为现代化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古代有着“点石成金”的传说,但现代科学证明将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变成黄金是不可能的。请用化学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2)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主要成分是铜、锡),虽历经千年,剑身依旧光洁如新,由此说明合金具有的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_
(3)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中记载:“以曾青(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棒棒冰的外壳自制了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A相比较,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题
2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取少量“84"消毒液置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经实验探究,发现该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催化分解生成氧气,作催化剂;
猜想二:与发生化学反应,作反应物。
【知识回顾】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实验探究】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省略),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Ⅱ.先向锥形瓶中加入20mL“84”消毒液,再按如图装置将25mL溶液平均分5次经注射器甲注入锥形瓶中,待注射器乙活塞不再向右移动后,记录每次气体的总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结论】根据数据判断,猜想_______(填“一”或“二”)不正确,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原理为。现加热4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6.8g。
(1)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1)②
(2)④
(3)①
(4)③
解析:
16.答案:(1)可燃物
(2)补充足够的空气(或氧气),使可燃物燃烧得更剧烈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
17.答案:(1)0.9
(2)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3)小于
解析:
18.答案:(1)红棕色粉末变黑色;
(2)3.5
解析:
19.答案:(1)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隙变小
(2)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燃烧热值高,合理即可)
解析:
20.答案:(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合理即可)
(2)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强
(3)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
解析:
21.答案:(1)铁架台
(2)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合理即可)
解析:
22.答案:【知识回顾】质量
【实验探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结论】一;第1次和第2次加入溶液,生成,第4次和第5次加入溶液,却只生成5mL,即每次加入5mL溶液,生成的体积却不相同,说明参与了反应(合理即可)
解析:
23.答案:(1)+6
(2)31.6g
解析:
A
B
C
D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溶液/mL
5
5
5
5
5
注射器乙中气体的总体积/mL
35
70
85
90
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89,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