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27766/0-17111135064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27766/0-17111135064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27766/0-17111135065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填空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B.澄清的石灰水C.洁净的空气D.蔗糖水
2.下列自然现象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雨后彩虹B.钟乳石的形成
C.流动的水不易结冰D.无风三尺浪
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转移蒸发皿
C.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
4.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下列有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是( )
A.向长江内倾倒垃圾B.采用大水漫灌种植
C.工业污水直接排放D.长江两岸退耕还林
5.杜甫在《绝句》中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闻到“花草香”说明了(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质量很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
6.有机物氯乙烷常温下为气体,被称为“化学大夫”,可以迅速治疗伤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构成
B.氯乙烷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C.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氯乙烷属于无机物
7.九江武宁大湖塘钨矿盛产白钨矿,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此化合物中钨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3C.+2D.+6
8.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2:1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D.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
9.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科学思维:点燃氢气前需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C.科学探究与实践: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哈气,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家里地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要及时通风
10.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剩余固体中的质量为mg
B.AB段发生的是和溶液的反应
C.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和
D.对应的数值为43.2
二、选择填空题
11.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A.硫粉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苹果汁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示红色
C.向铜片中加入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时,将40g甲物质加入4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_____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AB.BC.CD.D
三、填空题
14.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648项…江西风景独好!
(1)江西铜资源丰富,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①“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胆矾。
②“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江丝弦锣鼓:乐器锣用“响铜”制成,“响铜”是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硬度比纯铜______________,铜由______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赣南脐橙:适宜生长在pH为5.5~5.6的土壤环境中。某块山地土壤的pH为4.8~5.5,欲种植脐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15.再现和理解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方法。下图是课堂演示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①:电解水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2)实验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只提供一瓶二氧化碳、一朵干燥的紫花和适量水,若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步骤并进行排序:
①瓶中喷入适量水
②干燥紫花放入瓶中
③喷过水的紫花放入瓶中
④将干燥紫花喷水
16.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一种紫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B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____。
(2)A与D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1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所创立的侯氏联合制碱法,将制碱和制氨联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1)步骤Ⅱ需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Ⅳ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说明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域小”)。
(4)上述流程中除水外,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进行与气体有关的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图A中导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握紧试管,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松开手后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_______________(选填“b”或 “c”)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需要瓶中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导管______________(选填“b”或“c”)口通入。
(5)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四、实验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石灰水未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过量时,沉淀会与、水反应转化为可溶于水的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Ⅱ.________________。
Ⅲ.中混有。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并进行探究。
【交流与讨论】制取的气体中混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双选题)。
A.气体极易溶于水B.能溶于水
C.石灰水发生了变质D.在水中溶解性不大
五、计算题
20.实验室有一包混合粉末,其成分为铁、氧化铁和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为了确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小宁取10g粉末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待完全反应、装置冷却后,称得B装置反应前后增重了0.5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氢气的使用是该实验的关键。
①点燃酒精灯前,先通氢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结束,熄灭酒精灯后是否还需要通氢气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
12.答案:B;等于
解析:
13.答案:C;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解析:
14.答案:(1)蒸发结晶;
(2)大;原子
(3)加适量熟石灰中和
解析:
15.答案:(1);BC
(2)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铜片上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3)②④③
解析:
16.答案:(1);氧化物
(2)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
解析:
17.答案:(1)过滤
(2)
(3)增大
(4)二氧化碳
解析:
18.答案:(1)锥形瓶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3)
(4)b;c
(5)红墨水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解析:
19.答案:【提出猜想】二氧化碳过量
【实验方案】碳酸钠(合理即可);(合理即可);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或无明显现象);硝酸银
【交流与讨论】盐酸具有挥发性
【拓展思考】AD
解析:
20.答案:(1)粒和稀硫酸
(2)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16%
(4)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5)是
解析: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镁
加入适量溶液,过滤
B
证明能与反应
向溶液中滴加稀,观察现象
C
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上述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Ⅰ不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Ⅲ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有五大题,20小题,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分析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黄老门中学等3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