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0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10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结合资料,了解大气成分和垂直分层对人类的影响;结合环保案例,说明大气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区域认知:结合示意图,区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结合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观察并能设计实验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
考点1. 大气的组成
考点2. 大气的垂直分层
考点3.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考点4. 热力环流
考点5.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关键能力看拓展
拓展1.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
拓展2. 逆温现象
1、逆温现象的几种情况
在对流层中,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会出现下列情况:
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
②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 ℃,这就是逆温现象。
如右图所示,图中甲属于情况②,乙、丙、丁属于情况①。
2、逆温现象的形成条件
3、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4、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不利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2)有利影响:
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拓展3. 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
(1)大气成分
①大气中的云层、较大颗粒的尘埃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云量大,尘埃多,反射作用强。
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具有吸收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含量大,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量等也会影响大气逆辐射。
(2)地面状况: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状况的差异影响大气受热过程,进而影响气温状况。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作用就越强(反射太阳辐射越多),吸收就越弱,地面辐射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作用就越弱(反射太阳辐射越少),吸收就越强,地面辐射越强。例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新雪>冰>沙土>草地。
拓展4.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全球气温升高。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拓展5. 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拓展6.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拓展7.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海陆风: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拓展8. 热力环流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1)判断空气流动方向。首先,确定地面“冷”“热”;再画垂直气流,地面“冷”则空气下沉,“热”则空气上升;最后,顺垂直气流方向画出水平气流方向。
(2)判断气压高低。地面“冷”或空气下沉为高压,“热”或空气上升为低压。高空与对应的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
(3)判断气温高低。热力环流中,在地面气压高则“冷”,气压低则“热”。
拓展9. 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
(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PA>PE。
(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如图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7 地球表面形态(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地球表面形态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7地球表面形态精品讲义-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必备知识当堂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必备知识当堂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