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练习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南通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练习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净化自来水B.用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C.用氧气来急救病人D.用干冰作制冷剂
2.正确的操作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对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入氧化铜粉末B.倾倒硫酸
C.加热混合物D.熄灭酒精灯
3.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看到火星四射是()
A.木炭B.硫粉C.铁丝D.镁条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氧气;③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然后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④检查气密性;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③①②⑥⑤C.③②①④⑤⑥D.④③⑥⑤①②
5.如图所示为今年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金面具残片,经测定该面具含金量约为8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的元素符号为aUB.金容易被腐蚀
C.金单质由金原子构成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g
6.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D.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氧化铜、冰水混合物
B.液氧、干冰、石灰石
C.天然气、氯酸钾、石油
D.钙片、氯化钙、海水
8.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3C.+2D.+5
9.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A.COB.CH4C.CH3OHD.C2H5OH
10.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吸附毒气D.用CO冶炼金属
11.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氢气和氮气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带火星小木条可鉴别氧气和空气D.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CO2气体和CO气体
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一定是杂质B.反应后x的质量分数为6%
C.丁可能为单质D.参加反应的乙、丙质量比为14:3
二、非选择题
1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其中图B所表示的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E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X=______。与A粒子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4.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
(1)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待测样品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电解水的实验中,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3)我们常用酒精溶液消毒,配制酒精溶液时,将75mL酒精与25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少于100mL,这主要是因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
15.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已学化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C是白色固体,D、F是无色气体, B、E是黑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指出物质D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16.通过将近一学期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制取多种气体的途径和方法。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用A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操作如下: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及用品;④用排水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4)若用F图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瓶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水,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导入。
17.砂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人们以砂子为原料,先制成粗硅,然后提纯制成高纯硅,再用高纯硅制造集成电路。生产粗硅的化学反应如下:
(1)二氧化硅中硅、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最简比)。
(2)该反应中生成的Si与CO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最简比)。
(3)若所用砂子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60%,请计算:
①200t砂子中的SiO2质量_____。
②用200t砂子理论上最多能生成的Si的质量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A、活性炭净化自来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做电光源,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能够供给呼吸,通过呼吸作用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过程变为气态,同时吸热,常作制冷剂,干冰升华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C
【解析】
A、加入氧化铜粉末,把试管横放,用药匙将粉末送入试管底部,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倾倒硫酸,瓶口紧靠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会火星四射。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会火星四射。
C、铁丝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会火星四射。
故选:C。
4.B
【解析】
【详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故顺序为④③①②⑥⑤,故选B。
5.C
【解析】
A、书写元素符号时,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金的元素符号为:Au,不符合题意;
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锈蚀,不符合题意;
C、金是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不是“g”,故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BC
【解析】
A、根据常见物质,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可知,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则原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因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C。
7.B
【解析】
【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A、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属于单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石油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氯化钙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海水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
8.B
【解析】
【详解】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
9.C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2、1,所以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H3OH;
故选C。
10.AD
【解析】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详解】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用于吸附毒气,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 AD。
11.A
【解析】
A、氢气和氮气都是无味的气体,所以用闻气味方法鉴别氢气和氮气不可行,故A错误;
B、肥皂水在硬水中泡沫较少,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小,所以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从而将两者区分,故C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与石灰水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A。
12.D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则有x=1-8%-32%-36%=24%,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x=24%,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分析可知,乙、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丁不可能为单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参加反应的乙、丙质量比为(60%-32%):(30%-24%) =14: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3.①.3 ②.金属元素③.得到④.Cl-⑤.9 ⑥.MgF2
【解析】
【详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四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2、16、17,共表示3种元素。其中图B中质子数=12,为镁元素,所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符号为:Cl-;
(3)E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则X=2+8-1=9.A是镁离子,E与A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
14.(1)①.软水②.煮沸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沬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硬度,故填:软水;煮沸;
【小问2详解】
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检验,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小问3详解】
将75mL酒精与25mL水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少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故选B。
15.(1)MnO2
(2)①.2KClO32KCl+3O2↑②.分解反应
(3)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A、 B、C、D、E、F六种物质都是已学化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物质,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F是二氧化碳;A、C是白色固体,D、F是无色气体,B、E是黑色粉末,气体D和黑色固体E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D是氧气,E是碳;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A生成C和氧气,B反应前后都存在,所以A是氯酸钾,B是二氧化锰,C是氯化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二氧化锰化学式为。
【小问2详解】
反应①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小问3详解】
物质D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支持呼吸的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供给呼吸,助燃剂等,故填: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16.(1)锥形瓶(2)①.②.防止试管中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③.⑦②③①④⑤⑥
(3)B(4)b
【解析】
【小问1详解】仪器①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A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O2,且试管口放了一团棉花,则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实验操作如下:⑦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及用品;①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⑦②③①④⑤⑥。
【小问3详解】
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
【小问4详解】
若用F图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瓶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水,气体应从b端导入,当剩余的水较少时,水易从a端排出。
17.(1)7:8(2)1:2(3)①.120t②.56t
设:理论上最多能生成的Si的质量为x
x=56t
答:用200t砂子理论上最多能生成的Si的质量56t
【解析】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硅中硅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小问2详解】
该反应中生成的Si与CO的质量比为
【小问3详解】
①200t砂子中SiO2质量200t×60%=120t
②详解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南通市如皋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 64,4g,D装置增重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通市启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和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阶段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