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造物质世界,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
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
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2.正确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观察反应现象
C.检查装置气密性D.称量固体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可用于填充食品包装防腐,是因为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气体包括SO2、CO2、NO2等
C.氧气可用于气焊,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和21%
4.小明同学在药店购买了一种消毒液用于杀菌消毒,此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过氧化氢),该同学查看相关信息得知其分子模型如图,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过氧化氢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5.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铜丝具有导热性,白的着火点是40°C)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了白磷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的性质
B.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C.由此实验可知氮气难溶于水
D.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Ⅰ、利用铁酸镍(NiFeO4)和轮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和碳。在此过程前后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未改变。
资料Ⅱ、氮气的沸点-196℃;氢气的沸点-253℃;肼(化学式为N2H4)的沸点114℃;肼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有剧毒。肼是航空界上常用的燃料。
资料Ⅲ、肼在金属铂(Pt)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产生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不纯净的氢气会爆炸。
6.根据资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资料I可知铁酸镍是该反应的反应物B.将二氧化碳分解有利于减少酸雨
C.肼是一种具有助燃性的液体D.利用氢气和氮气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氢气
7.为保障安全,关于使用肼制取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密封保存,防止挥发泄漏B.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和橡胶制品
C.制得的氢气点燃前不需要检验纯度D.运输过程中要消除静电,防止爆炸
8.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AB.BC.CD.D
9.水凝胶是一类极为亲水的凝胶,具有捕捉水分的能力。水凝胶中的水含量可以低到百分之几,也可以高达99%。凝胶的聚集态既非完全的固体也非完全的液体。下列有关水凝胶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凝胶中水分子间隔与液态水分子间隔相同B.水凝胶中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C.水凝胶属于混合物D.水凝胶吸水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10.探究性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倒吸的就越多
D.证明蜡烛燃烧生成物中有水
二、填空题(共40分)
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1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
①A、B、C、E所示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填字母),若D为原子,m=______。
②E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______。
③A、B、C、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
(2)图2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参加反应的A与B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2.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应选择______(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需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若用G作为收集O2的装置,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G装置的_______(填“b”或“c”)处。
(3)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产生,若想制取并收集H2S,从上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在A-F中选),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13.实验小组在完成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1)时,发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均小于。
(1)图1中红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大量研究发现,氧气残留是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无法消除的误差。该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均小于。除无法消除的氧气残留这一因素外,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小亮认为引起图1实验的误差除实验装置外,还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他提出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完成图1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能否成功?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提高测定的精确度,某兴趣小组用图2装置进行改进实验,同时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查阅资料】①铁粉在活性炭和某些溶液的作用下,能更充分地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②ml/L是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单位,数值越大,溶液浓度也越大。
【实验探究】
I.探究铁粉和活性炭的比例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保持铁粉、活性炭总质量一定的情况下,铁粉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例为_______________时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Ⅱ.探究溶液的种类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依据数据分析,改进实验中的溶液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依据实验10-1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5)在图2装置中连接温度传感器进行实验,采集相关数据(如图3),可知该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14.U 型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1)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性质,按照图1进行实验,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已知:①浓氨水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浓氨水会挥发除氨气;③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
(2)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进行实验】如图2 所示: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并迅速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盛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到______(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_。
(3)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
【猜想假设】猜想1: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越快:
猜想2: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越慢。
【查阅资料】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NH3),两种气体反应会产生白烟,即生成新物质氯化铵(NH4Cl):②氯化氢(HCl)分子质量大于氨气(NH3)分子质量。
【设计实验】
【实验拓展】
(4)如图所示装置为“碘锤”,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碘蒸气。从微观角度解释加热后碘锤中充满紫红色碘蒸汽的原因_______。
15.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
【做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
【实验拓展】
该探究小组还利用压强传感器,对MnO2、CuO、Fe2O3、Cr2O3四种金属氧化物中,哪一种更适宜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做了如下数字化实验探究。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继续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图2。
(2)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
(3)依据图2曲线,催化效果较好、又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
【拓展探究】
(4)探究小组利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了几组实验,取几只集气瓶,分别装入其总体积不同含量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几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后就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集气瓶中,发现当集气瓶预装水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过计算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以上实验证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纯净的做法是否可靠________(填“是”或“否”)
选项
归类
物质
A
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B
氧化反应
呼吸作用、铁生锈、木炭燃烧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D
带正电的微粒
原子、质子、原子核
实验
铁粉质量/g
活性炭质量/g
溶液
液面上升至刻度4所需时间/min
1
15
3.0
1m/L NaCl
20
2
2.0
2.5
1ml/L NaCl
20
3
3.0
1.5
1m/L NaCl
12
4
3.5
1.0
1ml/L NaCl
11
5
4.0
0.5
1ml/L NaCl
15
实验
铁粉质量/g
活性炭质量/g
溶液
液面上升至刻度4所需时间/min
6
3.5
1.0
1ml/L NaCl
11
7
3.5
1.0
1m/L(NH4)2SO4
10
8
3.5
1.0
1m/L Na2SO4
12
9
3.5
1.0
l ml/LNa2CO3
15
10
3.5
1.0
1ml/LNH4Cl
8
11
3.5
1.0
0.5ml/L NH4Cl
9
12
3.5
1.0
7.0ml/LNH4Cl
7
步骤
现象
结论
组装图3装置,在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置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观察现象。
玻璃管_______(填“A”、“B”或“C”)处先看到白烟
猜想1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I.
A中无明显现象,B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淀粉________(“能”或“否”)加快反应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质量
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固体质量为_______g
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A操作错误;
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B操作错误;
C、当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C操作正确;
D、使用托盘天平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中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D操作错误;
故选:C。
3.A
【解析】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被用来制作防腐剂,正确;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NO2等,CO2是空气的一种成分,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能用作助燃剂,不是燃料,错误;
D、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与氧分子,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A、利用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白磷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且白磷不与N2反应,从而使左侧管内的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此选项表述正确;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故若实验成功则会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此选项表述正确;
C、该实验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而造成的压强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故氮气不溶于水也是条件之一,此选项表述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左侧管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则右侧管内的液面会下降,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6.D 7.C
【解析】
【6题详解】
A、“在此过程前后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未改变”,则铁酸镍不是反应物,否则质量会减少,错误;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但不会引起酸雨。所以将二氧化碳分解与减少酸雨无关,错误;
C、肼是航空界上常用的燃料,则肼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液体,错误;
D、氮气的沸点-196℃;氢气的沸点-253℃,可以先将混合气体液化,然后升温到-253℃~-196℃之间,使氢气变为气体,从而分离氮气和氢气,正确;
故选D。
【7题详解】
A、肼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有剧毒,所以需要密封保存,防止挥发泄漏造成中毒等,正确;
B、肼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所以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和橡胶制品,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验纯,错误;
D、肼是航空界上常用的燃料具有可燃性,易挥发,为防止静电引燃肼蒸气,所以运输过程中要消除静电,防止爆炸,正确;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A、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高锰酸钾为暗紫色固体,故该选项错误;
B、呼吸作用、铁生锈、木炭燃烧均为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该选项正确;
C、蒸发皿、燃烧匙均是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不能直接进行加热,故该选项错误;
D、质子、原子核属于带正电的微粒,原子不显电性,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9.A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水凝胶中水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故其中的水分子间隔与液态水中的分子间隔不同,A错误;
B、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所以水凝胶中水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B正确;
C、由于水凝胶中的水含量可以低到百分之几,也可以高达99%,所以水凝胶属于混合物,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水凝胶吸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正确。
故选A。
10.D
【解析】
【详解】A、呼出气体和空气均不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无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应选择澄清石灰水,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是一定的,氧气耗尽后,即使燃烧匙中的红磷再多,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量也不会增加,不符合题意;
D、在蜡烛火焰 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0分)
11.(1)①.B ②.6 ③.得到 ④.Cl- ⑤.AB
(2)①.2:1 ②.化合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结合“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属于阳离子的是B;若D为原子,则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16=2+8+m,故m=6。
②E所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记离子所带电荷量,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数字为“1”,省略不写,故E所示粒子形成的离子的离子符号为Cl-。
③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氦为2个)属于稳定结构,故A、B、C、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和B。
【小问2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A的分子有两个,反应后没有A的分子,说明参加反应的A的分子为2个,反应前B的分子有两个,反应后B的分子有一个,说明参加反应的B的分子为1个,故参加反应的A与B的粒子个数比为2:1;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点睛】本题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微观示意图的知识,在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电子数表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氦为2个)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
12.(1)①.酒精灯 ②.分液漏斗
(2)①. ②.A ③.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④.c
(3)①.BD##CD ②.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为酒精灯,②为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应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需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措施为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若用G作为收集O2的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应该从长管b端通入,氧气可以支持燃烧,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G装置的c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产生,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硫化氢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收集装置只能D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择的装置组合为BD或CD,装置B中为长颈漏斗,装置C中为分液漏斗,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13.(1)①.P+O2P2O5 ②.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①.不能 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7:2
(4)①.NH4Cl ②.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溶液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5)放出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均小于五分之一,除无法消除的氧气残留这一因素外,还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也可能是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小问2详解】
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完成图1实验,不能成功,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小问3详解】
由表可知,保持铁粉、活性炭总质量一定的情况下,铁粉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例为3.5g:1.0g=7:2时,液面上升至刻度4所需时间最短,故此时反应速率最快;
【小问4详解】
由实验6-10可知,这几个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故是探究溶液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入氯化铵溶液时,液面上升至刻度4所需时间最短,故改进实验中的溶液最好选用NH4Cl;实验10-12中,溶液的浓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的浓度越大,液面上升至刻度4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溶液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14.
(1)①.石蕊试液的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 ②.不断运动 ③.防止多余的氨气逸出污染空气
(2)①.左侧 ②.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3)C(4)温度升高,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紫红色的碘蒸汽占据整个玻璃泡
【解析】
【小问1详解】
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石蕊试纸时,与水形成显碱性的氨水,石蕊遇碱性物质显蓝色,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滴有石蕊试液的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湿棉花能吸收氨气,防止多余的氨气逸出污染空气;
【小问2详解】
如图2 所示: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并迅速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盛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小问3详解】
猜想1正确,则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越快,根据“氯化氢(HCl)分子质量大于氨气(NH3)分子质量”,可知氨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氨分子运动速度较快,玻璃管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小问4详解】
碘锤中充满紫红色碘蒸汽的原因是:温度升高,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紫红色的碘蒸汽占据整个玻璃泡。
15.(1)①.能 ②.a ③.H2O2H2O+O2
(2)控制催化剂质量相等,便于对比
(3)CuO##氧化铜
(4)①.48.7% ②.否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步骤I:A中无明显现象,B产生大量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即氧气,说明淀粉能加快反应速率;实验步骤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化学反应前后,淀粉的化学性质不变;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质量,滤渣质量为ag,说明化学反应前后,淀粉的质量不变,故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在淀粉的催化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小问2详解】
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控制催化剂质量相等,便于对比。
【小问3详解】
从实验曲线看,利用MnO2时反应速率太快,Fe2O3、Cr2O3时反应速率太慢,因此利用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CuO。
小问4详解】
当集气瓶预装水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则集气瓶内剩余体积为空气,已知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此时通过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1-35%)×21%=48.7%,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可知,当氧气浓度为该浓度时便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不能证明氧气是纯净的,故填:否。
【点睛】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通市启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和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