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双龙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双龙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双龙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双龙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2分)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食物腐烂B. 钢铁生锈
C. 酒精挥发D. 蜡烛燃烧
2.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B. 面粉C. 蔗糖D. 牛奶
3. 化学宣传周的海报上,“让化学走进我们的生活,处处实用”这一栏目中的相关内容有误的是
A. 活性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 可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C. 可利用洗洁精溶解油污来清洁餐具D. 图书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4. 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呈( )
A. 无色B. 紫色C. 红色D. 蓝色
5.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溶液一定是无色,且溶剂一定是水
7. 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夜间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电灯查找漏源B.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D. 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9. 宏观和微观结合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1易失去电子,F易得到电子,两者可形成化合物A1F
B.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电子层数一定改变
C.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
D.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0. 广州白云山产的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B.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
C. 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绿原酸属于氧化物
11. 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
B.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
C. M可能是铝
D. 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2.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等于10B. b可能是单质
C. 参加反应的a与c的质量比为7∶4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3.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不能将蜡烛重新点燃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向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硝酸钾固体不能溶解
14. 下列药品或物品的使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5. 小N同学用如图的装置探究物质的溶解现象,20℃时向烧杯中加入200g硝酸铵晶体。(硝酸铵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90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烧杯中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1
B. 加入硝酸铵后,试管中的氢氧化钙固体质量会减少
C. 加入硝酸铵后,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减少
D. 加入的硝酸铵充分溶解后,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90%
16. 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通直流电电解水B. 表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D. 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7.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氢气分子______;
(2)三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3)标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画出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18. “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轻便灵活又环保。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回答问题:
(1)“低碳出行”理念中的“碳”指的是______。
(2)自行车的轮圈使用铝合金是因为其硬度比纯铝______(填“大”或“小”)。
(3)生产自行车用的最多的材料是金属铁,若以铁矿石(主要成分是)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是______。
19.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阅读图1信息后回答:
①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②镓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如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①参与反应的与两种微粒个数比是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 分别向装有等量的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0g、25g某种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是______(填“A”“B”或“C”)。
(2)烧杯A、B、C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A”“B”或“C”)。
(3)图二中能表示该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填序号)。
A. 甲、乙都是不饱和溶液B. 所含溶剂质量: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大渡口区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重庆市大渡口区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重庆市大渡口区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区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重庆市合川区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重庆市合川区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中学++巴南区实验中学+全善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