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3.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4.走近现代诗歌,爱上现代诗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绿入境。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首诗歌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是因为作者借文字传递了他奇特的想象。
二、想象画面,读中悟绿。
1.课件出示:默读诗歌,用“——”画出你认为想象奇特的诗句,思考奇特在哪里,简单批注。
2.全班随机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说出感受,读好诗句。
(1)交流第一小节。
预设1:理解“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这句诗中“倒翻”的意思。
师:你有过墨水瓶“倒翻”的经历吗?诗中的这个倒翻给你什么感觉?(是喜欢的,是欣喜的……)指导读出欣喜的感觉。
师:这个句子还有一个巧妙之处。(比喻)
小结:善用修辞是现代诗歌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板书:善用修辞)
预设2:想象“到处是绿的……”描绘的景象。
师:“到处是绿的”是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结合自生经历说说这种景象,并指导学生把目之所及都是绿色的景象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结合学生亲身体验,引领学生体会这里的“倒翻”与写实的倒翻所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感受到这时的作者心情是快乐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到处是绿的”是怎样的景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小结:我们徜徉在自己的回忆中,也徜徉在作者奇特的想象中。
(2)交流第二小节。
预设1:感受诗歌中“绿”的丰富。
诗人找到多少种绿?引导学生朗读思考诗中省略号的内涵。
拓展绿色的表达方式,让绿的颜色更丰富。(板书:丰富表达)
启发引导:这些绿仅仅会是颜色吗?这墨绿的会不会是远处的山峦?那翠绿的可能是柳树吐出的嫩芽吧?学生做补充。
小结: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背后原来是美丽的大自然啊。让我们一起读出对大自然的喜欢和赞美。
过渡:作者的这份喜欢还藏在这小节的文字中,你能找出来吗?
预设1: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指导读出意味深长。
预设2:动词“找”。一种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指导朗读,读出顿挫与缓急的变化。
【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歌的最好方法。通过朗读,结合想象,丰富画面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诗文背后更广阔的美,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小结:作者满眼满心皆是绿色,这份奇特的绿色之旅还在继续。
(3)交流第三小节。
预设1:风、雨、水、阳光都没有颜色,为什么在诗人眼中都是绿的?
请学生充分交流:为什么在诗人眼中这些事物都变成了绿色?(板书:虚实结合)
小结:因为诗人爱这绿,爱这大自然,陶醉于这大自然的绿之中,所以满心满眼皆是绿色。
引导学生想象:诗人还可以感觉到什么是绿的?体会“绿之宽广”。
小结:诗人在诗中写了现实中实实在在“看”得到的景物,还表达独特的感觉。
带着自己的感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全班一起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反复朗读,用心去琢磨去体会诗中“是,是,是,也是”所传递出来的“绿之宽广”,从而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练笔:仿写该小节。题目为《红》。创设情境:教室老师很多,学生们回答问题很积极,全班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小诗人们开始作诗吧!
小结:学完这一宝藏小节,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想象的奇特,还学会了一项小技能,真是收获满满呀!奇特之旅继续吧!
(4)交流第四、五小节。
预设1:理解“绿都动起来了……”。
你从哪些词语中发现绿都动起来了?(集中、挤、重叠、交叉、飘动)(板书:巧用动词)
同桌间做一做这些动作,感受律动。
创设情景:你想成为大自然中那一抹绿吗?你们分别都是什么?伸直双臂展示出你蓬勃的生命力,结合这两小节诗文,听老师指挥按着节拍整齐地飘动。
师:绿色的小精灵们,想看看“大自然”飘动的绿吗?(出示视频:大自然飘动的绿。)
师:当“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读出自由的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画面的变化,带动学生体验,体会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借助视频画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3.总结。
通过交流,同学们发现这首诗处处带给我们奇特的感受。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
三、深度阅读,绿中升华。
1.再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艾青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他用色彩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学们想一想,他想用绿表达什么呢?
预设:体会到对绿色的喜爱,对春天与大自然的赞美。
2.结合资料,体会诗人情感
课件出示创作背景,学生默读,思考:“绿”仅仅是一种颜色吗,绿又是什么?预设:绿是生机,是希望,是理想……(板书:绿是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四、配乐朗读,积累背诵。
1.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对“绿”丰富的感受,配乐朗读这首诗。
2.引导学生背诵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美的意境。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积累背诵。】
五、阅读链接,比较阅读。
1.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思考:同样是写“绿”,两位作家的文字有什么异同呢?
2.全班交流。
预设1
相似之处:都写到了绿色的丰富、范围的宽广,都表达了对“绿”的喜爱之情等。
预设2
不同之处:一首是诗歌,一篇是散文;《西湖漫笔》写的是在西湖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景致;《绿》更多体现的是作者的一种独特的感觉。【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填写学习单,让学生潜心于文字中去揣摩,去发现;通过交流,丰富认识,进一步发现和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
六、总结全文,聚焦单元主题。
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他们都用文字写下了眼中看到的美,老师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美丽的眼睛看世界,爱自己,爱生活,观察美,发现美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64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绿教学设计</a>,共9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64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绿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阅读《西湖漫笔》,继续收集喜欢的现代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64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绿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诗文引路,入《绿》之境,寻找“诗韵”,对比阅读,感悟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