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甲、乙两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半岛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是( )
A.附近海域都有暖流经过B.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面积狭小
C.半岛西侧多有峡湾地貌D.气候单一,植被以常绿林为主
2.甲半岛附近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其开发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地面沉降和海岸侵蚀B.夏季遭遇飓风侵袭
C.北海渔场渔获量减少D.水体富营养化加剧
3.下面不属于Ⅱ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的是( )
A.造船业B.汽车工业C.捕鱼业D.电子产业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4.上图中①②③序号依次代表的大洋为(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5.图中甲地居民多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印度教
6.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B.大洋①将缩小,大洋③将扩大
C.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D.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西半球
7.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青藏高原、巴西高原、恒河平原、大西洋
B.青藏高原、阿拉伯高原、恒河平原、太平洋
C.阿拉伯高原、巴西高原、印度河平原、大西洋
D.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于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到12月18日举行。卡塔尔某沙漠中生长骆驼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该地沙漠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
A.风B.流水C.冰川D.海浪
9.骆驼刺反映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势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矿物质多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土耳其( )
A.地跨欧、亚、非三大洲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D.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11.本次地震( )
A.震源位于下地幔B.导致塞浦路斯面临海啸威胁
C.发生在当地子时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有关图中甲国的地形、植被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沿海没有荒漠分布B.境内森林面积广大
C.山脉分布在西南侧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小
13.甲国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
A.海洋航线上的油轮B.大陆架上的石油钻井平台
C.港口工业区的废弃物D.被污染的陆地河水
人类社会从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区域种植范围最广的农作物是( )
A.茶叶B.稻米C.玉米D.天然橡胶
15.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B.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
下表反映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依据材料分析,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是(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亚马孙平原
C.尼罗河三角洲D.苏门答腊岛
17.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大的原因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纬度跨度大,面积广D.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8.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 )
A.小溪B.平原C.沙滩D.梯田
19.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B.东南丘陵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20.有关亚洲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
2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B.1970-1989年C.1980-1999年D.2000-2020年
23.在北半球,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 )
A.北寒带B.南寒带C.热带D.北温带
二、综合读图题
24.下面是欧洲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所在半岛西岸分布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和成因。
(2)乙地区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区域,试分析其成因。
(3)简述丙海域对沿岸地区的重要意义。
三、材料分析题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有关数据显示,过去30年,死海的面积持续缩小,水位已累计下降了30m。为拯救死海,周边国家曾共同制定了引红海水拯救死海计划—修建红死运河。按照规划,红死运河全长约180km,运河主体在约旦境内,沿途将建有海水淡化厂及水力发电站。下图示意红死运河工程线路规划。
(1)简述过去30年来死海面积持续缩小的主要原因。
(2)说明在修建红死运河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3)说出从海水淡化厂获得的淡水运往安曼的主要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读卡塔尔位置图。
材料二:2020年2月14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对外宣布与卡塔尔签署了哈尔萨800.15兆瓦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合同。该光伏电站将成为卡塔尔首座非化石燃料发电站,在2022年足球世界杯前全部投产发电,满足了卡塔尔用电高峰时10%的电力需求。
(1)描述卡塔尔的地理位置。
(2)从地理角度考虑,卡塔尔选择在11月一12月举办世界杯,并将重要赛事安排在晚上进行,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评价卡塔尔光伏发电的开发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经纬度定位可知,两半岛分别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朝鲜半岛,附近分别有北大西洋暖流、日本暖流经过,A正确;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高东低,B错误;朝鲜半岛西侧无峡湾地貌,C错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植被以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甲附近海域中的北海油气资源丰富,北海开发油气资源,会造成海洋污染,导致渔场减产,C正确;地面沉降和海岸侵蚀主要受地质作用和海浪影响,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关系不大,A错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中高纬度地区,不会遭遇飓风的侵袭,B错误;水体富营养化是由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引起的,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Ⅱ城市位于韩国沿海地区,造船业、汽车工业、电子产业发达,A、B、D不符合题意;捕鱼业属于农业活动,不属于工业部门,C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D
解析:图中显示,①大洋位于非洲、大洋洲、亚洲之间,应为印度洋,排除A、C。图中显示,②大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之间,应为大西洋,排除B、C。图中显示,③大洋位于南北美洲以西,应为太平洋,选项D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图中显示,甲地位于西亚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地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选项B符合题意。基督教多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A错。佛教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C错。印度教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D错。所以选B。
6.答案:C
解析: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A错。大洋③为太平洋,环太平洋为板块挤压消亡边界,因此太平洋将缩小,大洋②为大西洋,大西洋不断扩张,面积将扩大,B错。图中显示,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C对。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西半球陆地较少,D错。所以选C。
7.答案:D
解析:在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中,甲位于苏伊士运河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之间,对应的是阿拉伯高原;乙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之间,对应的是青藏高原;丙位于伊朗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对应印度河平原;丁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东的海域,为太平洋。由以上可知,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依次是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因此D正确,ABC错。故选D。
8.答案:A
解析:卡塔尔位于热带区,受副高与信风影响炎热干燥,降水稀少,风力作用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骆驼刺叶片针刺状,说明降水少蒸发旺气候干旱,A错误;图示景观显示植被稀少,躯干矮小说明土壤贫瘠,B错误;由前述可知,C错误;D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A错误;土耳其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正确;土耳其的河流属于大西洋水系,不属于太平洋水系,C错误;土耳其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控制,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的厚度较大,平均厚度为33千米,又知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大陆部分,且震源深度为20千米,所以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错误;此次地震发生在大陆内部,不会导致塞浦路斯面临海啸威胁,B错误;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东八区)2023年2月6日9时17分,那么土耳其(东二区)当地的时间为2023年2月6日3时17分,又知子时指的是晚上23时至次日1时,所以本次地震不发生在当地子时,C错误;本次地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D正确。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甲为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小,D正确;西部沿海有热带沙漠气候,有荒漠分布,A错;境内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草原面积广大,B错;山脉分布在东南侧,C错。故选D。
13.答案:A
解析:甲国南端为好望角,是联系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国际油轮众多,海洋航线上的油轮是甲国附近海域的主要污染源,A正确;ABC选项会对附近海域产生一定污染,但均不是主要污染源(本题重点需要从甲国的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故选A。
14.答案:B
解析:由题中图可知,图示地区为东南亚地区,地处热带地区,东南亚并不是茶叶的主要分布区域,茶叶主要分布于我国和印度地区,A错误;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地区,东南亚的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B正确;玉米属于旱地农作物,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为季风水田农业,C错误;天然橡胶的主要分布地区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D错误。故选B。
15.答案:C
解析: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东南亚地区北部地势较高,且等高线大致南北延伸,河流多南流入海,故东南亚地形特征为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正确,D错误;中南半岛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不大,AB错误。故选C。
16.答案:C
解析:人口分布最为密集,说明该地区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占比较小,但人口占比较大,由表格信息可知,符合该数值占比特点的是非洲,四个选项中只有尼罗河三角洲位于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且由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人口较多,但国内大部分区域都是热带荒漠,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C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北欧,气候严寒且冬半年白昼时间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A错误;亚马孙平原位于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环境恶劣,人口分布较为稀疏,B错误;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D错误。故选C。
17.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海岸线曲折使得海岸线较长;海湾凹进陆地,使得200千米的范围较大,A正确;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与山地少,平原占比高及纬度跨度大,面积广无关,BC错误;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会导致海岸线较平直,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较小,D错误。故选A。
18.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等高线较稀疏的区域,两侧海拔相同,类似于一层一层的台阶,为梯田景观,D正确;小溪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区凸,A错误;平原的等高线是海拔小于200米,且等高线非常稀疏,B错误;沙滩的地势会向一个方向逐渐降低,不会出现类似的台阶状,C错误,所以选D。
19.答案:B
解析:梯田是山地和丘陵地区一种最常见的农田形式,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大,因而梯田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我国规定在坡度大于25°的地区一般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加之我国各地水热状况的巨大差异,因而梯田在我国的南方丘陵地区的分布最广,B正确;四川盆地,盆地中地势起伏较小,少有梯田分布,D错误;黄土高原的地质结构和土壤的成分决定它不适合广泛的修建梯田,因为改造的成本和收回的收益不成比例。C错误;青藏高原以畜牧业为主,热量条件差,不适合修梯田,A错误,所以选B。
20.答案:D
解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比重大,平原面积小,AB错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C错误;青藏高原为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四千多米,D正确,所以选D。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1)大致沿海岸线分布北大西洋暖流
(2)峡湾海岸;冰蚀作用
(3)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40°—60°N之间的北温带,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温暖湿润的西风带控制,加上平原地形为主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使得该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
(4)北海地理位置优越,是西欧重要的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它连接北欧和南欧;这里石油、天然气、渔业等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另外,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来自大西洋边缘海北海上空的西风暖湿气流,形成西欧海洋性气候,对西欧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解析:(1)由图可知,一月等温线分布大致沿沿海海岸线分布,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应是洋流。
(2)北欧海岸线曲折,海岸的世界著名景观为峡湾风光,故峡湾海岸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来作用是冰蚀作用。
(3)首先考虑纬度位置。该地大部分位于40°N—60°N之间地处温带,然后考虑大气环流,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最后考虑下垫面性质,该地海岸线曲折,地势低平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且该地地形有利于北大西洋暖流发挥增温增湿作用使海洋的影响深入内陆,所以该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
(4)考查北海对西欧、及南北欧沿岸地区的重要意义,可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来看,北海地理位置优越,它连接北欧和南欧,是西欧重要的大西洋海上交通线;海洋资源、战略位置等方面来看,这里石油、天然气、渔业等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北欧气候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
25.答案:(1)约旦河沿途农业灌溉水量大,入湖水量减少;死海沿岸国家发展盐化工业,抽提用水;死海周边国家引湖水晒盐,也导致湖水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2)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其短缺;沙尘暴多发,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大;位于西亚地区,政治局势紧张。
(3)管道运输。图示区域位于亚洲西部,以地中海气候和沙漠气候为主,沿途蒸发量大;沿途地表多山地、荒漠,渗漏现象严重;采用管道运输可减少损耗。
解析:(1)根据材料“据有关数据显示,过去30年,死海的面积持续缩小,水位已累计下降了30m”,结合所学可知,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3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死海又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内陆湖,盐业资源丰富,沿岸国家为发展盐化工业,抽提用水,或引湖水晒盐,导致湖水减少,水位降低;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也加剧了死海的萎缩。
(2)读“红死运河工程线路规划示意图”可知,该工程所在地区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水资源极其短缺;红死运河所经地区主要是荒漠地带,地表植被缺乏,沙尘暴多发,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属于板块张裂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对技术条件要求高,修建难度大;此外,红死运河位于西亚,民族、宗教矛盾突出,国家间关系紧张,政局不稳,缺少和平的建设环境。
(3)结合所学可知,从海水淡化厂获得的淡水运往安曼最理想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读“红死运河工程线路规划示意图”可知,图中淡水输水线路所经地区以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蒸发量大,采用管道运输,可减少水分过度蒸发;图中淡水输水线路所经地区地表多荒漠地带,采用管道运输可以防止水分渗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所以管道运输可提高输水的效率,减少淡水的损耗。
26.答案:(1)卡塔尔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于亚洲西部(或:阿拉伯半岛东部);(北、东、南三面)临波斯湾;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
(2)举办世界杯选择在11-12月的原因:卡塔尔纬度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辐射较弱(或:11-12月处于北半球的冬季),气温较低,有利于足球赛开展。
选择在晚上比赛的原因:地处沙漠地区,热容量小,夜晚降温快,气温较低,有利于足球赛取得好成绩。
(3)有利条件: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光伏发电市场需求大。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较小,可供光伏发电厂建设的场地有限:缺乏光伏发电技术人才。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多哈,多哈为卡塔尔的一个城市,根据多哈描述。卡塔尔位于0°-30°N之间,为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东部;北、东、南三面临波斯湾;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
(2)从图中看出,卡塔尔纬度低,为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11-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处于北半球的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有利于足球赛开展。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处沙漠地区,热容量小,夜晚降温快,气温较低,适合比赛,有利于足球赛取得好成绩,所以将重要赛事安排在晚上进行。
(3)光伏发电的开发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如资源条件、气候、土地等;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卡塔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利于光伏发电。但卡塔尔国土面积小,可供光伏发电建设的场地有限,不利于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卡塔尔经济较为发达,电力市场需求大,但过去一直以油气出口为主,资金充足,但缺乏光伏发电的技术人员。
地区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面积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人口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