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数表》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532021/0-17112558121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百数表》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532021/0-17112558121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百数表》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532021/0-1711255812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百数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百数表》教案,共9页。
百数表教学内容分析:《百数表》这个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刚刚认识百以内数的组成,会读、会写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这是教材中第一次把100以内的数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刚刚认识数时所认识的数是“独立的”而对数之间关联的意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适时的帮助学生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百数表中的规律,引导孩子感受数之间的关系。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很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现,因此在认识百数表时必须经历一个给百数表解构的过程。同时,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因此又需要我们对其中的数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数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整体的认识,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认识100以内的数,进行数的定位练习,通过探究,发现百数表的行、列的排列规律。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体会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百数表行列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根据一个数推算其余各数是多少;百数表行列之间数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依次呈现1到100以内的数,数的顺序打乱)。读一读,打个招呼吧!师:数字宝宝的队伍是不是很乱?没关系,那就请它们先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老师给它们准备了各自的房间。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师:把1~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在这张表格“房间”的第一行可以吗?师:动手理一理其他“数宝宝”。学生从1到100数数。学生整理数字,形成百数表。交流整理的方法,一是提高学生操作的积极性,二是聚焦到一种有深度研究空间的基本方法,平衡教学的起点。进而,通过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引导学生观察百数表中已有数据的特点,尝试独立思考,为后续的规律辨识打好基础。环节二探究新知一、横着看师:这排数有什么特点?师:从右往左看呢?二、竖着看师:这一列竖着排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说说你的发现。师:竖着有这么多列,为什么要贴在第一列?师:那第⒉列呢?第7列呢?一起说一说。小结:不管是哪一列,从上往下看,都是十位每次加1(增加1个十),而个位都不变,第几列的个位就是几。师:为什么第10列的个位不是10?(举例:比如19加1,满十进一变成20)师:这一列数的前面都是哪些数呢?这些数的个位如果再加1,都满十了吗?小结:几十九满十进一,变成像第十列这样个位是0的数,叫整十数。三、斜着看师:来看下一组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斜着看,个位和十位同时加1,增加的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师:是不是所有这样的斜行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师:这两组同学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同意哪一种?怎么想的?师:67究竟应该在哪里?在表格中第几行?师:在这张百数表上,行数和一个数十位上的数是怎样的关系?小结:不论哪一行,十位数都比行数小1,除了本行最后一个数。师: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齐心协力整理了这张表格,看里面一共有几个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百数表。师:它有十行十列,百数表可以根据数确定行和列,也可以根据行和列找到数。生:这排数横着看,从左往右,十位不变,个位加1,说明每次增加1个一。生:每次减少1。生:这列数,竖着看,十位每次加1,个位不变,说明每次增加1个十。生:因为它们的个位都是1。生:第10列从上往下看也符合十位加1的规律,但个位却不是10。生:因为个位数字最大是9,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都是满十进一。生:满十了。生:每个数的个位和十位相同。十位每次加1 ,增加1个十,个位每次加1,合起来每次加11。生:不一样。十位加1表示增加1个十,个位加1表示增加1个一。生:是的。生:同意右边的。从第一列开始观察,左边作品这一行的位置应该是51后面的数;从第七列观察,67的位置应该是57。生:第7行。因为第一行(除了最后一个数)都是一位数,其实它们的十位是0。行数不是等于十位数,行数比十位数多1。生:行数比十位数多1。在反馈环节,借助不同组的数,层层深入,全面辨识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通过观察并提出质疑,学生反思已有的知识体系,尝试理清规律,探寻本质,过程中教师的追问“为什么贴在第一列?”学生的质疑“第10列的个位不是10,不符合得出的结论,那是为什么呢?”最终明确:表面的数字变化表示的是计数单位的变化,本质是十进计数法的原则。通过教师预设和课堂上学生即时生成的错例,互为补充,为学生提供“争辩”的素材,创造反思疑点.增进理解、澄清概念的机会。学生在搜集和运用相关规律、解释和说明自己结论的体验中,学会有逻辑地、有联系地、多角度地思考和论证,发展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水平。环节三巩固练习1、认真观察,指出百数表中的错误。2、找规律,填一填。(1)19 29 ( ) ( ) 59 ( )(2)33 ( ) 55 66 ( ) ( )(3)23 34 45 ( ) ( ) ( )(4)( ) 86 ( ) 88 89 ( )观察百数表,黑色线框里的“数字宝宝”藏起来了,你知道是多少吗?观察百数表,黑色线框里的“数字宝宝”藏起来了,你知道是多少吗?生:表中不可能出现两个54。生:竖着看第几列个位就是几,十位增加1个十,54不符合规律。横着看,十位都是4,个位每次增加1,这里应该是45。生:(1)每次增加10。19 29 39 49 59 69(2)每次增加11。33 44 55 66 77 88 99(3)每次增加11。23 34 45 56 67 78 89(4)每次增加1。85 86 87 88 89 90生:根据百数表排列规律,每行相邻两数相差1,每列相邻两数相差10,可知,23右边是24,24下面是34,34右边是35;57下面是67,67左边是66,右边是68。生:根据百数表排列规律,每行相邻两数相差1,每列相邻两数相差10,可依次判断每个空格的数字。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百数表数字排列规律的掌握。环节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生:今天我们认识了百数表,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横着看:相邻两数相差1,十位都相同(前九个数)。竖着看:相邻两数相差10,个位都相同,十位相差1。斜着看:相邻两数相差11,个位相差1,十位相差1。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环节五拓展延伸百数表不只是按照最初我们讨论的一行一行变大,还可以有不同的排列规律,里面又藏着不同的秘密!(蛇形百数表、漩涡形百数表等)加入拓展内容,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规律本身和规律建构的多样性。环节六课后活动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百数表,并找一找有什么新的规律,组织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创新合作,交流学习,巩固并加深对百数表的认识。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