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对聚丙烯的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形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矿物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汽油的裂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过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将a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铜丝的质量等于ag
⑥除去CH4中混有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溴水的洗气瓶
⑦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A. ③⑤⑥⑦B. ④⑤⑥⑦C. ①②⑤D. ②④⑥
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 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 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相同D. 石油的裂解是为了提高轻质燃料的产量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B. 用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
C. 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 制取环氧乙烷:,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2(g)+12O2(g)H2O(1)ΔH=−286kJ⋅ml−1,则每1 ml H2(g)+12O2(g)生成1 ml H2O(l)放热286kJ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高效、较洁净的燃料
C. 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D.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5. 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上图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液体X的pH>7,液体Y是黑色黏稠状的煤焦油
C. 气体Z易燃,可还原CuO
D. 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
6. 海洋底部存在大量“可燃冰”,其蕴藏量是地球上煤、石油的几百倍,是有待开发的巨大能源。初步查明“可燃冰”是甲烷、乙烷等可燃性气体跟水结合的产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可燃冰”是一种稳定的物质
B. 高压、低温有助于“可燃冰”的形成
C. “可燃冰”的粒子间可能存在一种更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D. 构成“可燃冰”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7. 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它们的综合利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B.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C. 石油的裂解是为了提高轻质油(例如汽油)的产量
D.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8. 下列关于石油炼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B. 裂解的温度比裂化更高
C. 通过裂化可以提高从石油中得到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D. 通过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
9. 新材料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翼的材料——石墨纤维复合聚酰胺薄膜
B. “长征五B”运载火箭中使用了耐热性、导热性好的材料——氮化铝陶瓷
C. “领雁”AG50飞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D. .“奋斗者”号深潜器载人舱的外壳——钛合金
10. 下列对聚丙烯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聚丙烯的分子长链是由碳碳单键连接而成的B. 聚丙烯的分子长链上有支链
C.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 聚丙烯能使溴水褪色
11.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棉花、蚕丝和聚乙烯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②甲烷、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③等质量的乙烷、乙烯、苯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④由地沟油炼得生物柴油成分是烃的衍生物,用石油炼得柴油成分是烃
⑤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单键,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
⑥石油分馏和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A. ①⑤⑥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②④⑤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l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和足量氯气充分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
B. 乙烯分子与苯分子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所含碳碳键相同
C. 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变化时都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D. 煤的气化是指高温下煤与水蒸汽反应生成CO、CH4、H2的过程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羊毛、蚕丝、塑料、橡胶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 的单体是−CH2−CH2−
C. 可调节植物生长
D. 聚乙烯和乙烯性质相似,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4. 丁苯橡胶的结构简式为,对丁苯橡胶废弃物进行催化分解可得到乙烯和乙炔(CH≡C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苯橡胶是纯净物
B. 丁苯橡胶粉末加入溴水中不会产生褪色现象
C. 合成丁苯橡胶的单体只有1种
D. 若回收1.58 t丁苯橡胶废弃物(假设原子利用率为100%),则得到0.28 t乙烯
15. 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石油是混合物,通过石油的分馏可分离得到汽油
B. 煤、石油、天然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C.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D. 煤干馏制得的苯和甲苯可用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二、填空题
16. 依据A~E几种烃的结构简式或分子示意图填空。
(1)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2)B的名称是 。
(3)D的分子式是 。
(4)C、E的关系是 (填“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或“同一种物质”)。
(5)A~E表示的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填序号)。
17.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它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所示。乙烯也是一种常用的果实催熟剂。鲜花在切下之后,很容易枯萎,这是由于植物的茎叶被损伤后释放出乙烯的缘故。
(1)请写出乙烯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用乙烯与水反应来生产工业酒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不要求写反应条件),该有机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
(3)甲烷和乙烯都是无色气体,请写出一种能够鉴别两者的试剂:__________。
(4)乙烯在适宜的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8. 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性能优异,其功能与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几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
(1)A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易老化,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天然橡胶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B的单体是苯酚和________,这两种单体在碱的催化下,可生成网状高分子化合物,俗称电木,是__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3)C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D是涤纶,可由两种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该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酚醛树脂是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可用酚类与醛类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类似的合成过程如下:
反应①:(Ⅰ)
反应②:+(n−1)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Ⅱ()也能与CH3CHO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Ⅲ发生类似反应②的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都属于芳香烃
B.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1 ml的化合物Ⅱ或化合物Ⅲ都能与2 ml的NaOH完全反应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问题、有机物的除杂鉴别、合成高分子的相关原料等,大部分属于记忆性内容,难度不大。①根据乙醇汽油的成分判断;
②植物油是酯类物质,所以除了碳氢元素之外,还有氧元素;③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④根据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性质分析;⑤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生成铜;⑥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⑦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生产原料分析;
【解析】
①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所以是混合物,故①错误;
②汽油、矿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是酯类物质,所以除了碳氢元素之外,还有氧元素,故②错误;
③汽油的裂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正确;
④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故④错误;
⑤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CuO+C2H5OH→加热CH3CHO+Cu+H2O,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⑤正确;
⑥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可用来鉴别,且能除去乙烯,故⑥正确;
⑦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故⑦正确;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项,聚乙烯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项,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项,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均为丁烷;
D项,石油裂解主要是为了生产乙烯、丙烯等小分子不饱和烃。
3.【答案】C
【解析】涤纶属于合成纤维,A项正确;
Cu(OH)2悬浊液不与乙醇反应、Cu(OH)2悬浊液和乙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共热得到砖红色沉淀,B项正确;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C项错误;
制取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ml气态H2与12 ml气态O2,反应产生1 ml液态H2O放出286 kJ的热量,A正确;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产生CO2,H2O,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是高效、较洁净的燃料,B正确;
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是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遗骸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因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正确;
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途径,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因此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D错误。
5.【答案】D
【解析】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A正确;
煤的干馏产物有NH3,易溶于水而使溶液呈碱性,pH>7,同时还生成了煤焦油,它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芳香族化合物,是难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B正确;
煤干馏的气体产物中的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CuO,C正确;
得到的液体Y是混合物,D错误。
6.【答案】A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而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1,3−丁二烯等气态短链烃,C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D
【解析】A.石墨纤维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聚酰胺薄膜为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选;
B.氮化铝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选;
C.玻璃纤维是由熔融状态下的玻璃快速抽拉而成细丝,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不选;
D.钛合金是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故D选。
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A.丙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长链是由C−C键连接而成,故A正确;
B.聚丙烯的链节主链上有2个碳原子,还有1个甲基支链,故B正确;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C正确;
D.聚丙烯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基本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识记。
【解答】
①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聚乙烯的主要成分是合成塑料,故①错误;
②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等,在酸性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甲烷、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故②正确;
③有机物中含氢越多,等质量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越大,故③正确;
④由地沟油炼得生物柴油成分是烃的衍生物,用石油炼得柴油成分是烃,故④正确;
⑤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故⑤错误;
⑥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⑥错误;
综上可知,②③④正确,故B正确;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了有机物的基本性质及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
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氢五种混合物,故A错误;
B.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化学键,故B错误;
C.石油的分馏没有涉及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 煤的气化是指高温下煤与水蒸汽反应生成CO、CH4、H2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高分子,难度不大,理解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解答】
A.塑料、橡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的单体是CH2=CH2,故B错误;
C.为乙烯,可调节植物生长,故C正确;
D.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14.【答案】D
【解析】【解答】
A项,丁苯橡胶是混合物;
B项,丁苯橡胶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
C项,C6H5—CH=CH2和CH2=CH—CH=CH2发生加聚反应可得丁苯橡胶;
D项,丁苯橡胶的分子式为(C12H14)n,(C12H14)n→nCH2=CH2+5nHC≡CH,可得CH2=CH2的质量为1.58t×28n158n=0.28t。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等化石燃料加工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容易忽视的知识点,易错;同时涉及多种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所以难度中等。
【解答】
A.石油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通过石油的分馏可分离得到汽油,故A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充分,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为清洁的化石燃料,故B正确;
C.水煤气是通过煤高温下与水反应得到的气体燃料,所以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气化得到的,不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故C错误;
D.煤经过高温干馏可以得到苯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可用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故D正确。
故选C。
16.【答案】正四面体形
乙烯
C6H6
同一种物质
BD
【解析】(1)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2)B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名称为乙烯。
(3)D为,分子式为C6H6。
(4)C为丙烷的结构简式,E为丙烷的球棍模型,是同一种物质。
(5)题给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乙烯和苯。
17.【答案】(1);
(2)CH2=CH2+H2O→催化剂C2H5OH;加成;
(3)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溴的CCl4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
(4)聚乙烯;加聚反应。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乙烯的结构和乙烯能发生的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解答】
(1)乙烯的结构式:,故答案为:;
(2)工业上,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催化剂C2H5OH;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CH2=CH2+H2O→催化剂C2H5OH;加成;
(3)甲烷属于饱和烃,性质相对稳定,不能使溴水褪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可以鉴别二者的试剂是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溴的CCl4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
故答案为: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溴的CCl4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
(4)乙烯在适宜的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生成聚乙烯,该反应的类型是加聚反应,
故答案为:聚乙烯;加聚反应。
18.【答案】(1)碳碳双键; 能
(2)HCHO(或甲醛); 热固性
(3)
(4)
【解析】【解答】
(1)天然橡胶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B为酚醛树脂,是由苯酚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网状高分子化合物,是热固性塑料。
(3)C中含有酯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
(4)涤纶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
19.【答案】(1)C7H8O2
(2)
(3)
(4)BCD
【解析】(1)(2)(3)略
(4)化合物Ⅱ、Ⅲ均含有氧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A项错误;
化合物Ⅱ、Ⅲ均含有酚羟基,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项正确;
化合物Ⅱ、Ⅲ均含有羧基,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项正确;
酚羟基、羧基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合物Ⅱ、Ⅲ均含有1个—COOH、1个酚羟基,1 ml的化合物Ⅱ或化合物Ⅲ都能与2 ml NaOH完全反应,故D项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